文化史料论文-丁以绣

文化史料论文-丁以绣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史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史料丛编,史料研究,五四运动,人民文学,大众阅读,思想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深度阅读,中初级,运动研究

文化史料论文文献综述

丁以绣[1](2019)在《《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丁以绣)12月24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京举办《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出版座谈会,在《丛编》顺利出版之际,围绕接续推进史料出版、服务全民深度阅读话题进行研讨。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纪念五四(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期刊2019-12-25)

江剑辉[2](2019)在《巧用史料探求乐史贯通——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中的研究方法与观点、结构与逻辑进行了评述,认为该着在史料的巧用、立论的扎实上是实证研究的又一成功之作,它在现行教学中有着突出的资料借鉴价值和开拓性的研究示范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11期)

本报,张烁[3](2019)在《甲骨文有了新“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120年前,“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20年后的今天,甲骨文的价值愈发受到珍视,甲骨学研究借助前沿科技步入了新阶段,曾经深藏在博物馆的甲骨也以表情包、书法课等形式,从高冷变得亲近。作为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1-04)

冯秀英[4](2019)在《史料、文学、文献、文化价值兼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近代云南省重要政治和文化人物由云龙先生的旧体笔记《桂堂余录》。《桂堂余录》是中国近代云南省重要政治和文化人物由云龙的日体笔记。由云龙(1877-1961),字夔举,晚号定庵,云南姚安人。清代举人,后毕业于北平大学。1908年创办《云南(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10-30)

郝雨[5](2019)在《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经典史料再发掘——兼谈张勇耀、韩兵强《孔天胤评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其前提是要有文化,而且是要有足够可以自信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史料典籍浩如烟海,数千年资源丰富无限。如今要复兴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摸清传统文化的家底。几千年积累和沉淀的传统文化,要数清所有家珍,显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有许多宝藏,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这是需要今天(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张云平[6](2019)在《史海拾贝不寻常》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人说,能够唤起人们对故土历史文化情感的,除了恒久不改的山川河流,可能就要数地方文献史料了。盛世修志,包括地方文献史料的出版已成为一种大的文化潮流,集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一体,留住了文脉,也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然而,更值得点赞的是还有这样一类人(本文来源于《忻州日报》期刊2019-09-22)

任淑媛,金春平[7](2019)在《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开拓与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化建设——“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宁夏大学民族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研究院主办,宁夏大学民族文学研究工作坊承办的"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3月16日至17日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社会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四川(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25期)

李红梅,陈卫建[8](2019)在《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选择题讲解——由一道有关“筷子文化”的历史题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起源在不久前的全区统一测试中,遇到一道有关"筷子文化"的题。题目如下:据《史记·微子世家》载:"纣始有象箸",这是目前发现关于筷子最早的文献记载。中国筷子是讲道理的,一双筷子代表了阴阳两和、合二为一,筷子应用的手指分为叁部分,对应中国文化的"叁才"即天、地、人。根据材料可知A.中国的筷子文化最早应可以追溯到商朝末年B.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筷子是采用象牙为材质C.筷子蕴含的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D.筷子所用手指对应的天地人体现了叁教合一(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期刊2019年08期)

施晨露[9](2019)在《为城市文化史增添史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 施晨露)“十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靳以日记书信集》,今年上海书展前由上海辞书出版社首次结集出版。该书毛边本将于8月16日靳以诞辰日首发,以此纪念靳以110周年诞辰和辞世60周年,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史增添一份弥足珍贵的史料。$(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8-13)

李晶[10](2019)在《“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此课选自岳麓版《历史》必修叁第21课。)2016年9月,由教育部颁发的《国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历史学科素养的五大要素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和前提。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努力重现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它重视历史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并强调在历史研究中,有必要广泛收集数据并区分其真实(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中学)》期刊2019年Z2期)

文化史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教学、研究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中的研究方法与观点、结构与逻辑进行了评述,认为该着在史料的巧用、立论的扎实上是实证研究的又一成功之作,它在现行教学中有着突出的资料借鉴价值和开拓性的研究示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史料论文参考文献

[1].丁以绣.《新文化运动史料丛编》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

[2].江剑辉.巧用史料探求乐史贯通——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对艺术音乐创作的影响》[J].中国文艺评论.2019

[3].本报,张烁.甲骨文有了新“活”法[N].人民日报.2019

[4].冯秀英.史料、文学、文献、文化价值兼备[N].中华读书报.2019

[5].郝雨.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经典史料再发掘——兼谈张勇耀、韩兵强《孔天胤评传》[J].中国图书评论.2019

[6].张云平.史海拾贝不寻常[N].忻州日报.2019

[7].任淑媛,金春平.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开拓与民族历史文化的知识化建设——“民族文学史料整理研究”会议综述[J].名作欣赏.2019

[8].李红梅,陈卫建.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历史选择题讲解——由一道有关“筷子文化”的历史题引发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9

[9].施晨露.为城市文化史增添史料[N].解放日报.2019

[10].李晶.“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9

标签:;  ;  ;  ;  ;  ;  ;  ;  ;  ;  

文化史料论文-丁以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