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蔡宝清

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蔡宝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格特质,生涯适应力,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职业成功

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宝清[1](2019)在《人力资源经理职业成功人格特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是人们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时代,大家越来越关注自己工作、职业等各方面的成功,然而这些成功的影响因素和影响途径却是错综复杂的,已不再是冰山之上的知识、技能等因素单方面决定,冰山之下人格方面的特质对个体获取职场上的成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了大家的研究焦点。同时,个体面对快速变化和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组织中领导对个体的帮助、上下级间的关系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在职场中的行为和感受。为了研究影响个体职业成功的人格特质因素及其具体的影响路径,本研究以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为研究对象,在大五人格特质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生涯适应力作为中介变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作为调节变量,构建人格特质与职业成功间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从而明确人格特质对职业成功的直接影响,以及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效应。本研究在借鉴各个变量已有的较成熟量表基础上,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人力资源经理的人格特质和生涯适应力信息,以及对组织中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职业成功方面的感受,再运用相关统计工具对变量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第一,人格特质各维度与职业成功显着相关,其中,神经质人格特质会抑制个体职业成功,而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人格特质则会促进个体职业成功。第二,人格特质各维度与生涯适应力显着相关,神经质人格特质对生涯适应力有抑制作用,而另外四个维度却能提升个体生涯适应力水平。第叁,生涯适应力能够显着提高个体在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上的职业成功。第四,生涯适应力在外向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叁个维度与客观职业成功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另外两个人格维度与客观职业成功的关系中并未体现中介效应;另外,生涯适应力在人格特质各维度与主观职业成功间都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五,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生涯适应力与主观职业成功的关系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并不影响生涯适应力与客观职业成功的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最后从个体、领导和组织叁个层面对人力资源经理实现职业成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不仅有助于个体实现职业成功,同时对企业提升绩效以及保持人才竞争力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实现双赢。(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吕莹[2](2018)在《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人力资源管理——评《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第14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中国的管理人才提供了成长和一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时代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企业家,呼唤谙熟国际市场规则的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管理》(第14版)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整体知识体系和结构,而且及时更新了所有的案例和数据,同时还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使读者既能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学科内容,还能够感受到一些时尚和未来的气息。(本文来源于《企业管理》期刊2018年08期)

宋志强,葛玉辉,陈悦明[3](2011)在《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高原现象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处于职业高原期的人力资源经理的四种可能状态,并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提出人力资源经理职业高原现象的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期刊2011年10期)

郝慧青[4](2010)在《论人力资源经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即:人力资源经理应具有公正、诚信品性,对社会学、心理学要有所了解,具亲和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0年14期)

[5](2010)在《销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陈列师、培训师 店长职业前景很宽广》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何种职业和职务,都会面临瓶颈。"在富贵鸟的林美英看来,店长这个职务通常面临着叁大瓶颈:第一,薪资。老板给的工资不符合他们的需求。第二,职业空间。身为一名店长,将来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公司老板能给他们提供多大的空间,这些问题让很多店长感到职业发展的目标不够清晰。第叁,能力提升。很多店长都感到,自己教会了别人,那谁来教会自己——店长缺少导师来照亮他们工作中的盲点。(本文来源于《纺织服装周刊》期刊2010年27期)

胡俊武[6](2008)在《离开他们,你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手记(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所谓成绩,离开他们,你将一事无成。但你要比他们清醒:你要牵引他们,不管是人力成本控制,还是人力资源开发"这是最触动编者的一句话。作为HR,你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个体,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配合、团队这是我们应该记住的字眼。这是本栏目新开辟的可供HR吐露心声的一隅,欢迎广大HR朋友在这里交流。(本文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期刊2008年08期)

胡俊武[7](2008)在《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手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编者认识的一位HR职业经理人,初相识的时候他还在某个知名企业,后来得知他计划换个工作,有点踌躇,当再联系的时候他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希望和读者分享。这是本栏目新开辟的一个可供HR吐露心声的一隅,欢迎广大HR朋友到这里交流。(本文来源于《人力资源管理》期刊2008年07期)

赵波[8](2006)在《职业经理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培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企业管理通常的原则是“以人为中心”。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管理文化有叁个历史层次,即科学管理、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对应的管理理论有X理论、Y理论和Z理论。科学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两大管理理论在长时期磨合的基础上才最(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06年17期)

韩婵媛[9](2005)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及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实践的不断发展,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不断凸现,职业化研究逐渐走入国内研究者的视野。一方面,人才的职业化为组织发展提供强效推动力,另一方面,职业化也是人才职业发展的关键途径。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化程度不仅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深度,还影响到其有效性,而职业化的基础在于素质的高低,国有企业正是缺乏具有职业素质的人力资源职业经理。因而本研究聚焦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的素质开发上。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开发的背景分析和研究意义。本章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阐述了西方“经理革命”的内涵,及其对职业经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意义;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传统经理制度的特点、弊端及其改革必要性。通过文献综述,了解目前相关研究状况,为本研究的切入进行定位,阐明了进行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开发研究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开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支撑。重点界定了“职业经理”、“素质”等若干概念的内涵;阐述了人才素质结构理论、人才成长综合效应论以及工作导向的课程论等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 第叁章: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结构的构建。本章从专家观点、工作分析和主体体验叁个角度对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尤其是运用工作分析技术,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经理岗位职责与岗位要求进行了分析,开拓性地发展了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的66项素质,从职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基本能力四个方面,较科学地构建了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的素质结构。 第四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素质开发现状问卷调查。对上海市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的现任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与开发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综合剖析并客观反映了当前对其素质开发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素质现状的调查发现:缺乏职业化思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最严重的素质缺陷。对开发现状的调查发现:企业用人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人才市场机制与培训体系等四因素是制约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五章: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开发的对策研究。针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素质及其开发的现状问题,其中重点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企业用人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才市场机制与培训体系等四个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系统的对策建议,其中在前文素质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特别需要强化的5项素质,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开拓性地构建了以工作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培训课程结构。 本研究框架结构注意了逻辑性,综合运用人才学、管理学、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等理论作为指导,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研究成果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胡宗良,王志伟[10](2004)在《职业经理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开发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发展的潜力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一般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品牌影响力及组织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之一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人员能力的总和,它对企业经营的关键意义已经逐步为社会和企业所承认,但在传统(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才》期刊2004年08期)

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为中国的管理人才提供了成长和一显身手的广阔天地。时代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企业家,呼唤谙熟国际市场规则的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管理》(第14版)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整体知识体系和结构,而且及时更新了所有的案例和数据,同时还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使读者既能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学科内容,还能够感受到一些时尚和未来的气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参考文献

[1].蔡宝清.人力资源经理职业成功人格特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2].吕莹.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人力资源管理——评《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第14版)》[J].企业管理.2018

[3].宋志强,葛玉辉,陈悦明.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高原现象及应对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

[4].郝慧青.论人力资源经理应具备的职业能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5]..销售经理、人力资源经理、陈列师、培训师店长职业前景很宽广[J].纺织服装周刊.2010

[6].胡俊武.离开他们,你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手记(二)[J].人力资源管理.2008

[7].胡俊武.一个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业手记[J].人力资源管理.2008

[8].赵波.职业经理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培养策略[J].中国市场.2006

[9].韩婵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职业经理素质及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10].胡宗良,王志伟.职业经理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开发策略[J].中国人才.2004

标签:;  ;  ;  ;  

人力资源职业经理论文-蔡宝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