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是提高艾滋病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防治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构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二阶段是研制每个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频度、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第三阶段是指标的现场试验。目前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即建立了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需求评价、组织保障评价、防治活动评价、防治效果评价、经济学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6个一级指标和52个二级指标。本研究是针对第二、第三阶段中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两类指标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研制及现场试验。目的:通过对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中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指标的研究,制订该两类指标中11个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信息来源、频度、测量方法及测量工具;研究这些指标所需信息收集的渠道、方法和成本,进一步论证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探讨指标所需信息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最终修改和完善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两类指标,为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复习和创新设计,制订了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两类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随后通过专家研讨,对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进行修改和调整;在此基础上开展现场试验,利用制订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对目标机构和目标人群进行调查,验证该两类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可操作性,并找出指标收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最终完成指标的研究。结果:(1)制订了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两类指标中11个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信息来源、频度、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2)通过进一步的专家研讨和意见征询,由于计算复杂,实际操作难,专家建议删除的4个指标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配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15-24岁年轻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当地HIV病毒新发感染率;专家建议修改的5个指标是:注射毒品者最近一个月共用注射器的比例、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持接受态度的比例、VCT点覆盖率及咨询检测的可及性、接受艾滋病相关服务人群受到尊重和隐私保护的比例、就医时医务人员主动与就诊者交流解释病情及相关问题。(3)现场试验发现,防治效果评价、满意度和反应性评价两类指标其中6个指标都较为科学、可行并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指标信息都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收集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其中有3个指标的测量方法需要调整和修改。结论:由研究知,两类指标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均较合适可行,指标信息来源明确,收集简单且成本较低。指标的实用性较好,可以尝试作为评价指标运用于艾滋病综合防治绩效评价的实践中。但本研究仅是一个始点,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评价指标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