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顺之文学思想研究

唐顺之文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采取学科交叉的视角,将文、史、哲等学科贯通起来,利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唐顺之的文学思想渊源、学术思想、文学思想的演进以及主要文论观四个方面作了深入地考察与分析,揭示了唐顺之文学思想演进的趋势、动因、主要文论观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关于唐顺之的文学思想渊源,本文从家世与家学、进学与举业以及时文与古文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以上各因素都对唐顺之的文学思想有所影响,尤其是科举制艺,成为唐顺之主张取法唐宋及强调“以有法议于无法”的内在动因。论文第二章探讨了唐顺之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从初期混合朱王之学,而后逐渐转向心学,同时,作为儒学思想的补充,佛道思想也一直贯穿于其学术思想的始终。唐顺之学术思想“以天机为宗,以无欲为工夫”,而其追求目标则是智慧、德性、无我之圣贤境界。“天机自然”以及智慧境界使他在“意”与“法”之间发生转换,从“文必有法”到“所谓法者,神明之变化也”,再到“率意信口,不调不格”,最终提出本色主张,都是其学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对圣贤境界的追求,又使他对道、艺关系的认识发生转变,由道艺相成到舍艺求道,从而使其文道关系严重倾斜,并最终弃文从道。总之,学术思想的发展与唐顺之文学思想的发展几近同步,而其本色论、情感论又都是其心学思想影响于文学思想的产物。第三章主要研究唐顺之文学思想的演进。在一二两章研究的基础上,本章从“追随何李,追琢刻镂”、“诗仿初唐,出风入雅”、“率意信口,不调不格”、“取法唐宋,文必有法”、“由法向意,倡言本色”以及“弃文从道,名山事业”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唐顺之文学思想演进的趋势及内在动因,说明在心学思想影响下,唐顺之的文学思想也在逐渐变化,即从法度论到本色论,最终弃文入道。第四章主要探讨法意论、本色论、情感论等几个重要概念的含义,同时,指出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因果关系。法主要指八股文法。意则有变化,从传统的道到“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诗文有“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而后方可谓之本色高。文章本色乃天机自然之妙,表现在七情上,即是中和,情顺万物而无情,这又是文学思想中的情感论内容。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与研究,本文将“法”与“意”作为唐顺之文论观的核心,前者联系着时文与古文,后者则联系着本色与情感,“法”与“意”关系的转换决定着唐顺之文学思想演进的趋势,而促使其转换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唐顺之学术思想的变化。依照这一线索,不但梳理出唐顺之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脉络,而且他在明代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可见。法度论是对前七子拟古之弊的反拨,载道论承明初正统派文论,本色论与情感论则是晚明性灵文学的先声,对此后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由此可见,唐顺之的文学思想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四、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唐顺之文学思想渊源述略
  • 一、家世与家学
  • 二、进学与举业
  • 三、时文与古文
  • 第二章 唐顺之学术思想论析
  • 一、唐顺之的基本思想架构
  • 二、"以天机为宗,无欲为工夫":唐顺之主要学术思想论析
  • 三、"尊德性"与"道问学":"道"与"艺"的冲突与抉择
  • 四、智慧、道德、无我:唐顺之对圣贤人格境界的追求
  • 第三章 唐顺之文学思想的演变
  • 一、追随何李,追琢刻镂
  • 二、诗仿初唐,出风入雅
  • 三、率意信口,不调不格
  • 四、取法唐宋,文必有法
  • 五、由"法"向"意",倡言本色
  • 六、弃文从道,名山事业
  • 第四章 唐顺之主要诗文观研究
  • 一、法意论
  • 二、本色论
  • 三、情感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唐顺之文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