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然:被冷落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

王森然:被冷落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

一、王森然: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群[1](2016)在《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王森然是我国二十世纪初期语文教育改革家,在文言文教学和语体文教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尤其是其语体文教学思想,坚持吸收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并融入自己躬身教育实践的经验,在教学方法尚未成熟的语文教育探索时期影响深远。王森然主张中学语体文教学要从教材编选和教法总结两个大方向入手,尤为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动”的精神。1929年,他编写的教学法专着《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出版,其中收录了中学语体文教材编目共642篇,融汇了读文教学中针对各个学段的精读与略读详尽的指导程序,涵盖了作文教学中甚为详细的命题方式和评改主张,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部中学国文教学论专着。本文将王森然的语体文教学思想置于二十世纪初期语文教学的时代背景之中进行梳理、比较和阐述,并联系当下语文教育改革问题,探索王森然语体文教学对于当下现代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语体文教材编写理念上,王森然主张以培养完全独立的社会人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将广博取材的选文按照问题为纲的形式进行单元编排,同时注重教参的设置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在读文教学方面,他提出重视精读和略读的指导程序,通过教材间的联络增进学生的理解,并强调文艺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时间”,注重对于文本的“第一印象”。在作文教学方面,他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选择贴近生活的出题方式,灵活多样的训练手段和少改多就、师生共评的评改主张。这些语体文教学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当下的语文教学也有着借鉴价值,值得教育工作者们用心体会和学习。

向娇[2](2016)在《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文课程内容本应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就我国目前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语文课程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缺失的状态由来已久,亟待解决。王森然先生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一书,是作者结合当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编订而成的一部非常系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专着,它不仅含有深厚的中学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材编排思想,而且还建构了一个包括课目纲要、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在内的清晰而宏大的中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因此本文以《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这一着作为媒介,立足于当下的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研究现状,对王森然先生的中学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的内容与特点进行探究,以期对当下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带来一些启示。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在绪论中,首先,对选题缘由进行阐述;其次,做关于王森然以及王森然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等相关的文献综述;再次,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最后,介绍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对《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进行概述。首先,从王森然的出身、成长以及在学术上的成就等方面介绍其生平;其次,从个人所受的教育与当时的语文教育现状两方面论述了《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的成书背景;再次,简述《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的大致内容与书目框架。第三章主要论述《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的课程内容建构体系。首先,通过探索其课程目标(能力目标、内容目标、活动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目纲要、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内在关系,明确其语文课程目标观;其次,通过对其课目纲要的构成与设置、教学材料的选择与编排、教学方法的提炼与实施等多个方面的考察,对《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所体现出来的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进行阐释;第四章论述了《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的特点,主要包括专业化、综合性、操作性三点。首先,从其课程内容的框架、知识的构成、选文的用途三个方面论述“专业化”的特点;其次,从王森然的学术身份、跨学科知识的联合、课程内容各要素间的联系三个方面论述“综合性”的特点;再次,从阅读教学的程序性、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的有序性这两个大的方面论述“操作性”的特点。

徐冰[3](2014)在《中国民间小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民间小戏的地位和作用很少能够被人们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经常陷入以一种偏颇反对另一种偏颇的境地。民间小戏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就其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而言,还需要人们更全面正确地认识和保护。第一章“民间小戏的概念”,以“小戏”概念为中心,梳理从古至今“小戏”在各种语境中的含义,以及戏剧史上出现过、与今日所谓“民间小戏”有交集的概念。如:杂戏、折戏(散出)、土戏、时剧(杂出)、捎戏等。第二章“民间小戏发展述略”,以年代为序,分唐前、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现代、当代民间小戏共六节,展现民间小戏从百戏中逐渐独立、发展壮大,奠定了各类民族表演艺术中以戏曲为首、为尊局面的概况。任何形式的戏剧都是以一个个剧目为存在的基础,具体剧目的核心则是它的题材内容。所以第三章“民间小戏的剧目”,在介绍民间小戏剧目题材来源之外,还选取几种常见的剧中人物类型,展现民间小戏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民间小戏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混杂拼贴,较多插入与情节之外内容的剧目类型有:串戏类、盘歌(盘道)类。第四章“民间小戏的表演”,重点总结了因受演员人数限制而形成的特殊方法:以人拟物、兼扮、跳进跳出、搭桥、假形。民间小戏对戏剧脚色体制的贡献在于最初的脚色——丑、旦的划分。民间小戏的表演无论是程序还是具体动作,很大程度上带有作为它来源的表演艺术——诸如歌舞、说唱的痕迹,并且即兴性强、观众参与互动成分较多。第五章“民间小戏的舞美”,总结了民间小戏化妆、服装、道具所具有的抽象、写意、虚拟等美学特色,很大程度上是着实因为条件有限。本章重点探究了舞具的形成,以及舞具或发展为道具或在小戏中消失的原因。第六章“民间小戏的音乐”,除了列举民间小戏音乐的主要来源之外,主要梳理小戏音乐戏剧化的过程:分腔,零散的曲调如何进化为曲牌、板式,以及在走向城市发展为大戏过程中对自身原有特点(如衬腔)的放弃。第七章“民间小戏的走向”,总结了民间小戏大致三种发展结局:1、大多数都往大戏方向靠拢;2、少数保持原有的体制;3、还有一些走向消亡或基本消亡。不管是哪种结局,民间小戏整体趋向都是艺术上往精进、精致方向发展。第八章“民间小戏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发展策略”,分析了民间小戏不仅具有传播、传承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对个人人格和社会秩序的造就、维护功能,滋养了许多艺术形式,并且还可以作为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戏剧危机”产生的同时,还给民间小戏带来生机,因为被冷落就意味着重新定位,有可能借此获得新的生存空间。当然民间小戏中的相当一部分,已明显难以靠自身力量重新占领市场,需要加大保护力度,以及通过多种方式让人们认识并传递它的价值。民间小戏曾在戏剧的一系列体制变动中,总是处于前沿位置。随着戏曲不再占据民族表演艺术的首要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小戏终将退位。戏剧产生的动机在于获得新鲜体验的愿望,即使到了戏曲消失的那一天,角色扮演、改换角度或场景寻求新体验的需求也仍然存在,所以大戏剧观念下的“小戏”仍然会借助新的载体,以新的形式活跃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之中。

潘建伟[4](2012)在《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随着新诗的产生,诗坛的新与旧成为二十世纪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议题。长期以来,现代文学史对新时期的旧诗人及其诗歌创作都排斥于研究之外。但回顾民国前二十五年的诗坛状态,旧诗仍是诗坛主流,特别以同光体为主的诗风影响更大。不论是在新旧文人,还是政界人士,抑或是普通读者中,旧诗的影响一点也不亚于新诗。白话文运动开始后旧诗坛的两辈诗人中,光宣之际旧诗人如陈三立、陈衍、章太炎、梁启超等多以“潜对话”与“间接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对新诗的态度;南社学衡旧诗人如柳亚子、吴宓、吴芳吉等对新诗的态度则可用“直接对话”来概括。光宣之际旧诗人都没有如林纾那样公开对新诗提出批评,而是在日记、书信、谈话,或是演讲中,曲折地表达看法;南社学衡旧诗人则多与新文化人直接进行争论,各自提出对新诗的见解。吴芳吉、胡怀琛还自创新体诗,走了一条与新诗运动相异的路子。这些旧诗人对旧诗出路的思考,对新诗提出的意见,以及诗体建设的探索,都不无可取之处。民国新旧诗坛看似对立,但新旧诗人往来频繁,新旧诗观总能相契,都印证了新旧诗坛潜藏着互通的一面。而新旧诗坛的“对立”事实是基于白话文运动背后的“启蒙”与“救亡”而起的,并非是就诗艺本身而言的。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新诗坛所反省的并非同光体、南社及学衡诗人的诗论,而正是当初高举“文学革命”的胡适之一派。旧诗人的诗论此时与卞之琳、戴望舒、废名、朱光潜,包括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朱湘等的诗论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笔者着眼于新旧诗坛的“互渗互动,相融相生”,从审美观念、语言演变、文化心态以及意象、用典、用韵等方面,重点描述旧诗人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白话诗、如何反思旧诗、他们心中的“新诗”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同时考察新诗人笔下的旧诗创作,及其新诗中的旧诗因子,揭示出新诗人对旧诗体的复杂态度。两者相成,将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历史描述与理论建构相结合,以期重新绘制一幅民国前二十五年更为全面的诗学版图。

付兰梅[5](2011)在《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 ——辜鸿铭与鲁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辜鸿铭与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过渡人”,生前与身后,几乎很少有人能像他们那样褒扬与贬抑同在,美名与骂名共收。20世纪以来,无论在中国本土还是在国外,关于两人的个案研究,在资料层面上给人们留下了各种辜鸿铭形象和鲁迅形象。虽然目前对辜鸿铭和鲁迅的个案研究资料层出不穷,但对辜鸿铭的研究在很多地方存在误读和一定的偏见,尤其是对辜鸿铭研究缺乏文化肌理层面的细部分析,而对鲁迅的研究有待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对这两位思想文化立场处于两级状态的文化人物进行专门的比较研究目前尚属少见。基于此,本文选取辜鸿铭与鲁迅两位近现代思想文化场域中的两极性思想文化人物进行研究。在对辜鸿铭和鲁迅研究学术史概况进行考证、爬梳的基础上和对他们的着译文本进行细致解读的前提下,通过对二人的文化认同的比较及其文化认同生成机制的探讨,深入到文化肌理层面,凝视“怪异到不类”的辜鸿铭和“彷徨于无地”的鲁迅的文化脸谱。本文认为,辜鸿铭与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场域中最保守和最激进的两极性人物,其文化选择的两极性在二人的生命历程和墨写春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轨迹中镌刻的尤为清晰。他们以两歧的文化认同成为“互补的同时代人”,充分显示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人物对过渡时代中国文化转型和文化建设的焦虑与思考。由于认同是自我与他者在文化交往中通过文化凝视形成的主体认同与他者的承认的结合,从辜鸿铭与鲁迅的文化交往几乎可以窥见整个中国近现代文化场域的全貌。因此,本文通过对二人在文化交往中的“看”与“被看”,分别从主体的认同和他者的承认两个角度,分析二人最保守与最激进的两级文化认同。首先,从辜鸿铭与鲁迅的两极文化选择切入,通过二人对身、家、国的凝视,分析辜鸿铭“尊王崇孔宣儒扩展”的最保守的文化认同和鲁迅“立人批孔非儒拿来”的最激进的文化认同。其次,结合二人在国内外的接受情况,从辜鸿铭、鲁迅在国内的文化传递和在德国与日本的文化利用,即他者对辜鸿铭与鲁迅的承认,透视辜鸿铭的“怪异到不类”与鲁迅的“彷徨于无地”的文化脸谱。第三,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坐标中,在西方和日本的两重镜中,从外部寻找辜鸿铭与鲁迅两级文化认同的生成原因。第四,沿着辜鸿铭与鲁迅的个体心路历程,从二人的个性气质、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这些个性心理构成要素,剖析辜鸿铭与鲁迅两极文化认同的内部生成机制。本文从交往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出发,运用比较诗学的方法,在保守与激进的二维认同激荡中凝视“过渡人”的两张文化脸谱。辜鸿铭以喜剧的红脸上演了他本人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20世纪初期的悲剧命运,鲁迅则以黑色的脸谱行走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暗夜之中。在红与黑之间,渐变着中国近现代“过渡人”文化认同的斑斓图景、刻画着过渡时代中国的沧桑命运,并指示着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走向。

张泉[6](2011)在《殖民/区域: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维度——以日本占领华北时期的北京台湾人作家群为例》文中认为一、审视中国殖民地文学的"殖民"维度背景在近代中国,随着日本发动的殖民战争不断升级,区域分割地图发生同步变动,出现跨区域迁徙人群大规模增加的伴生现象。比如,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华北被日军占领,移居北京的台湾殖民地文化人迅速增长。他们活跃在错综复杂的北京沦陷期文化场域,形成了所谓的"台湾系"作家群,(1)成为华北沦陷文坛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刘晓辉[7](2011)在《论王森然国文教学思想及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文中认为王森然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更是一位语文教育家。他处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的初期,他坚持广泛汲取当时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亲身教育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学语文教学思想,对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语文教育对当时及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都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认真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分析整理出了关于王森然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的一些认识。第一章《语文课程目的论》,着重介绍王森然先生的语文课程目的观,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完全独立的社会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点。第二章《中学国文教材论》,介绍王森然先生的语文教材选文标准和教材编排有关理论,及其对当下语文教材编纂的启示。第三章《王森然教学方法观及其启迪》,王森然先生提出的反对“装罐头式”的教学方法和根据语文教材性质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在当时具有领军作用,对现代的语文教学也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他的阅读教学法,更值得当今语文老师去体会、去琢磨、去延伸。

刘杰[8](2010)在《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文中提出汉武帝事迹见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演绎历史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汉代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阐释空间和叙事题材,作为盛于汉世群主的明俊特异之士,汉武帝自然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对象。汉武帝故事不仅成为小说戏曲的重要题材,也是诗歌笔记中典故和意象的重要来源。汉武帝故事从汉代以来就进入到文学的视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武帝故事形成一个独特的叙事体系发展演变至今。汉武帝故事的发展演变过程是叙事者演绎历史、整合传说、吸收神话的过程。梳理这一过程的发展演变态势,不但能发现不同叙事者对汉武帝故事进行增删取舍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观照故事演变所折射出来的某些社会思想文化背景。本文在对汉武帝故事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汉武帝故事发展演变规律及其折射的社会文化背景。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文献叙录,梳理与汉武帝故事相关的文献材料。第二章梳理汉武帝故事中求仙主题的发展演变,分析相关思想文化背景。灵魂不死观念及受此影响的神仙思想是汉武帝求仙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源头。汉武帝求仙活动规模宏大,这既与汉武帝的多欲性格有关,又是汉代政治舆论宣传的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武帝求仙故事发展演变的主要文化背景是道教文化,汉武帝求仙故事被用来作为宗教宣传的工具,充满了仙道色彩。隋唐五代,汉武帝求仙故事的书写者主要是文人,汉武帝求仙故事是文人借以进行政治讽喻和抒发个人感慨的媒介。宋元明清时期,汉武帝故事中的求仙色彩表现出淡化的趋向,这主要是市民文化兴起和道教世俗化的结果。第三章分析汉武帝故事中的遐方异国主题及其文化背景。根据形象学理论,遐方异国描写是对异族文化认识的总和,是关于“他者”的描写。《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是早期遐方异国文学的代表。汉武帝朝的对外交流活动和政治思想文化为汉武帝故事中的遐方异国主题提供了素材和思想来源。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武帝故事中的遐方异国主题除了受到道教仙境描写影响外,还和博物思想的发展有关。隋唐五代时期,汉武帝故事中的遐方异国主题与仙道内容相剥离,表现出唐人博物思想的新旨趣。宋元明清时期,汉武帝故事中表现遐方异国内容的作品不多,《镜花缘》等涉外题材小说汲取了汉武帝故事中的一些材料,但是叙事者的空间意识和作品的表现主旨都发生了变化。第四章梳理汉武帝故事中帝妃爱情主题的发展演变情况,分析相关思想文化背景。帝妃爱情主题受人神之恋故事影响很大。根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与陈阿娇、卫子夫、李夫人、钩弋夫人等人的爱情生活特点各异,但都表现出超爱情因素特点,或与政治相联系,或涉及神仙方术。受道教文化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武帝故事中的帝妃爱情主题充满了神仙道化色彩。隋唐五代时期,汉武帝故事对唐明皇故事影响颇深,唐人诗歌中,汉武帝爱情故事则被文人用来进行身世感慨和政治讽喻。宋元明清时期,汉武帝爱情故事适应大众审美需求,表现出通俗化和民间化的倾向。第五章分析王权政治背景下汉武帝形象的演变。汉武帝是中国王权政治建立的标志性人物,由于汉武帝治国思想的多元化,汉武帝作为王权政治的符号,又为后人留下了消解的可能。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武帝被塑造成一位卑微的求仙者形象,反映了道教与王权政治的复杂关系。隋唐五代时期,汉武帝形象表现为两个特点:求仙误国者和潇洒的风流帝王,反映了士人与王权政治的关系。宋元明清时期,汉武帝形象有去帝王化的倾向,具有很多普通人的特点,这是市民文化流行的产物。

胡虹丽[9](2010)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朱旭晨[10](2006)在《秋水斜阳芳菲度 ——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在经历了发生期(1919-1949)、停顿空白期(1949-1978)、恢复繁荣期(1978- )三个阶段的发展后,至2005年底,大陆出版的“五四”以来第一、二、三代女作家的传记作品(自传、他传、日记、书简、回忆录等)已近三百部,其文化含量的多层次性使作者队伍及读者群落均呈现多元结构的特点。基于作家传记与作家作品之间的互文关系,基于女作家传记作为研究对象的充分的形式独立性与内涵丰富性,对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思考和分析,既可丰富整合已有的文学研究成果,又可为传记理论的发展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同时,在具体传记文本分析研究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和发现的问题,对作家传记乃至一般传记的写作与批评亦可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上的参考。为论述的方便,本文以传主为单位选取了5位较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通过对她们的传记/自传的研究探讨有关传记写作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第一章通过对丁玲传记的分析,主要讨论作家传记如何处理对传主的人生描述和文学评述之间的关系,即如何处理好传主作为“人”的层面与作为“作家”的层面二者间关系问题,提出了作家传记的“双螺旋”架构模式。认为作家传记应做到“个人生活与个性的历史”和“志向或职业叙事”双向发展有机融合,写出丁玲与一般传主不同的女性作家的一面,将传主的人生描述与文学活动评述有机结合是丁玲传记写作成功的关键。以此为标准,我们认为宗诚的《风雨人生——丁玲传》和杨桂欣的《丁玲评传》在已出版的丁玲传记类读物中堪称典范,尤其前者。丁玲几十年的文学生涯,几十年的生活沧桑,始终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按年代细读她的作品可以深深感受到那浓郁的时代气息,丁玲及其文学活动于是成为多方面研究的典型范例。总结数十部丁玲传记写作的得失,我们发现作者的政治立场、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作者所置身的时代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部传记的写作。第二章以萧红传记为例探讨传记写作中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史实辨证、写作视角及作者主体情感在传记中的介入尺度等。提出传记作者在处理史料时应明了真实有时亦埋藏于伪真实之中、吹尽黄沙始是金的原则。面对众多隔了一定时空的出入极大的不同人的回忆,或是同一个人随着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记忆,通过对萧红传的比较阅读我们充分领悟了事情发生时的不经意性及事实的时空属性,在“故事”的真实情形之外,它们共同推演出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故事”文本的产生语境、不同类型的“故事讲述者”怎样讲述故事等等。传记作者只有将前后左右的时空脉络梳理清晰,蕴涵其中的事件的“真相”方能穿透云雾。由于传记写作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传记表现出某种主体情感取向是自然的,但过于浓重的主体情感投放势必会降低读者对其涉及的某些史实的可信程度,这又是传记作者所应警惕的。不同作者因其所掌握资料及与传主关系等不同,其传记所选择的切入视角亦有所差异。笔者认为意在描写完整的传主形象的传记,不应从感情出发,而应从事实出发,并采用宽泛开阔的视角。第三章主要讨论史料挖掘及文学批评对作家传记写作的促进和影响,这里我们选择的研究案例是张爱玲传记。张爱玲的内向性格及其大隐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外界愈发对其生活产生了解的渴望,女性作家自身的神秘性、张爱玲个人性格的倔强与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崇尚、张爱玲作品永难穷尽的魅力、少作及后期作品的不断“出土”等诸多因素使得张爱玲传记的写作始终处于更新与完善中。由此可以认为,较之本文所及其他传主的传记作品而言,关注史料挖掘及文学批评的态势与走向并及时汲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张爱玲一类作家的传记写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四章我们将视角转移到自传与他传的关系及比较研究方面,并同时讨论影响现代作家传记写作的相关背景因素,谢冰莹传记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便利的研究素材。谢冰莹以一部在“伟大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写出的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的“气宇轩昂”的《从军日记》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女兵’文学的‘祖母’”,“第一个在现代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领域建树卓着的女作家”。此后,谢冰莹的命运始终与时代紧紧联在一起。但作为最早发表出版自传的现代女作家,唯一一部他传《从“女兵”到教授——谢冰莹传》却直到2004年5月方才问世。传记写作受到政治立场及资料短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而自传与他传之间的关系与差异也是对比阅读中一个鲜明的存在。由此可以认为,在自传与他传的关系中,应重视两者的互补性。考虑到近年来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从传主挖掘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女作家传记的阙失问题,为此设置了第五章。这里以梅娘为例表达笔者对文学史上“被发掘”作家的传记写作的关注及焦虑,希望能引起传记作者对这些曾经被遗忘的作家的重视,并提出在作家自传或传记写作条件尚未成熟之际,口述历史可先行一步。

二、王森然: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森然: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论文提纲范文)

(1)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语体文概念阐释
    二、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概说
第一章 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语体文教学的发端
        二、语体文教学的困境
    第二节 教育经历的影响
        一、传统教育的积淀
        二、新式教育的熏陶
第二章 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体现的教材编写理念
        一、目的指向:兼顾“人”、“文”
        二、教材选编:广博取材问题为纲
        三、助读系统:合理完善以生为先
    第二节 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的读文教学理念
        一、精读与略读区别指导
        二、讲究教材之间的“联络”
        三、注重“第一印象”
    第三节 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作文教学理念
        一、教师命题与学生制题结合
        二、过程指导有定序、无定法
        三、少改多就评重于改
第三章 王森然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对于教材编写的启示
        一、教材选文注重时代性
        二、教材编排把握心理特点
        三、教参价值更多指向学生
    第二节 应对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基础性策略:注重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二、互动性策略:教师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三、思辨性策略: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的建构者
    第三节 对于作文教学的启示
        一、命题给予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
        二、训练方式应更灵活多样
        三、评改方式力求守正出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的基本介绍
    2.1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作者生平
    2.2 “用意之善,用力之劬”——成书背景
    2.3 “材料翔实,体制完备”——书目框架
第3章 《中学国文教学概要》课程内容建构体系
    3.1 “养成一个完全的人”——课程目标确立
    3.2 “兼收并蓄,搜集宏富”——课目纲要制定
    3.3 “以问题为纲,依时代逆溯”——教学材料选编
    3.4 “因时制宜,随机应变”——教学方法提炼
第4章 王森然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
    4.1 “学术品味,高于同代”——课程内容专业化
    4.2 “跨界思维,相互关联”——课程内容综合性
    4.3 “提供程序,学生主体”——课程内容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3)中国民间小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意义
    二、 难点、创新点
    三、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民间小戏的概念
    第一节 古往今来关于“小戏”的含义
        一、 “小戏”在古代的词义
        二、 20 世纪以来学术论着中“小戏”的三层含义
        三、 建国后一些剧本集及剧作评选活动的用法
    第二节 民间小戏的相关概念
        一、 杂戏
        二、 折戏
        三、 土戏
        四、 时剧
    附:捎戏(稍戏)
第二章 民间小戏发展述略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小戏萌芽
        一、 先秦、秦汉祭仪和散乐中的戏剧因素
        二、 叙事化歌舞及歌舞戏
    第二节 唐五代的小戏雏形
        一、 参军戏
        二、 五代时期宫廷官厅中有民间风味的小戏
    第三节 宋金元民间小戏
        一、 杂剧院本中的小戏因素
        二、 宋金元时期的社火游乐节目
        三、 文人官员对民间戏剧的禁毁
    第四节 明清民间小戏
        一、 各地方民间小戏的形成
        二、 文人对民间小戏的吸收、仿作、改编
        三、 明清宫廷的小戏演出
    第五节 现代民间小戏
        一、 城市化对小戏的作用
        二、 政府对小戏的政策
        三、 知识分子对小戏所做的工作
    第六节 当代民间小戏
        一、 “十七年”时期的民间小戏
        二、 新时期的民间小戏
第三章 民间小戏的剧目
    第一节 剧目题材来源
    第二节 民间小戏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一、 被矮化的“上等人”
        二、 戏曲从业者
        三、 流动性大的群体
        四、 弱势群体
        五、 妇女
        六、 沾染恶习者
    第三节 民间小戏艺术特色
        一、 语言艺术
        二、 时事性
        三、 形式的自由拼贴
第四章 民间小戏的表演
    第一节 因演员有限而发明的特殊方法
        一、 以人代替道具
        二、 兼扮
        三、 跳进跳出
        四、 “搭架子”
        五、 假形
    第二节 民间小戏脚色的产生
        一、 “脚色”的本义和价值
        二、 民间小戏对脚色体制的贡献
    第三节 民间小戏表演特点
    第四节 民间小戏观演关系
第五章 民间小戏的舞美
    第一节 小戏舞具类别分析
        一、 由乐器演化而来
        二、 从原本有实用价值的器物演化而来
        三、 服饰的延伸
    第二节 舞具发展为道具的过程
    第三节 舞美的其它方面
第六章 民间小戏的音乐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音乐来源
        一、 民歌
        二、 说唱音乐
        三、 本剧种或其它剧种主调
    第二节 组织方法和发展趋向
        一、 小戏音乐戏剧化的途径
        二、 现代化、城市化对小戏音乐的影响
    附:关于“本土腔”的讨论
第七章 民间小戏的走向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三种发展结局
        一、 往大戏方向靠拢
        二、 保持原有体制
        三、 市场萎缩或走向消亡
    第二节 艺术上的不断精进——以越剧《九斤姑娘》为例
第八章 民间小戏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发展策略
    第一节 民间小戏的各种价值
        一、 下层民众的课堂和教材
        二、 加强人际交往的媒介
        三、 多种艺术样式的资源
        四、 学术研究的文献来源
    第二节 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 民间小戏“危机”之外的生机
        二、 如何保护与发展
结语:民间小戏“退位”之后
附录:民间小戏剧目总览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4)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三、论题的创新点及研究脉络
    四、资料使用介绍
    五、研究架构安排
    六、其它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诗分新旧:民国前二十五年的诗坛概论
    引言
    第一节 民国前二十五年的旧诗人与旧诗派
    第二节 新文人对旧诗的态度及新旧诗坛之往来
        一、新青年同人:以胡适、鲁迅、沈尹默为例
        二、初期白话诗人:以俞平伯、朱自清为例
        三、新月派诗人:以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为例
第二章 潜对话与间接对话:光宣之际旧诗人对新诗及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引言
    第一节 同光体等旧诗人对新诗及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第二节 章太炎:无韵非诗与不可强判文言白话
        一、对白话文的态度
        二、对白话文运动的态度
    第三节 梁启超:从极好"趋新"到回归传统
        一、与新文化同人的合与分
        二、对新诗的看法
        三、对白话文运动的批评
    第四节 王国维:通达的诗体观念与本位主义的文化心态
        一、从诗体代兴观看其对新诗的态度
        二、对新思潮的担忧
第三章 直接对话:南社与学衡文人的新诗观
    引言
    第一节 以"革命"论诗:柳亚子对新诗的态度
    第二节 以"时代"论诗:林庚白对新诗的态度
    第三节 同光体影响下的诗学观:胡先骗对新诗的态度
        一、"反新文学运动最烈"
        二、坚定的宋诗派
    第四节 "彷徨于新旧文学之间":胡怀琛的"新派诗说"
        一、胡怀琛其人
        二、"诗是表情的文字"
        三、"诗是有音节而能唱叹的文字"
        四、"新派诗说"的缺陷
    第五节 格律之形式与浪漫之情感:吴宓的新诗观
        一、对新诗不讲格律的批评
        二、徐志摩与吴宓新诗观之转变
        三、诗观的浪漫主义本质
    第六节 新诗的另一种路径:吴芳吉的"白屋体"
        一、对新文学的纠偏
        二、"白屋体"的形式特征
        三、以《婉容词》为例的分析
        四、在诗坛的影响
第四章 从对立到互通:新旧语境中的六个诗学关键词
    引言
    第一节 时代
        一、新旧诗坛对诗的"时代性"问题之见解
        二、旧诗人对新诗抒情问题的批评
        三、史与志:民国旧诗的抒情特征
    第二节 人生
        一、"人生论"成为新诗潮
        二、旧诗坛的纠偏及意义
    第三节 诗体
        一、新文学界对中国诗史的解构
        二、旧诗人的诗体观
        三、新旧诗人诗体观念之相契
    第四节 用典
        一、清末至五四关于诗的用典之争
        二、旧诗人对于用典的看法
        三、用典作为诗的现代基质
    第五节 用韵
        一、"无韵非诗"
        二、新韵与旧韵
    第六节 意象
        一、旧诗体式的限制与新诗活力的体现
        二、传统意象的延续与激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前二十五年诗坛系年简编(1912-1937)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一览

(5)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 ——辜鸿铭与鲁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范围、动机和意义
    二、辜鸿铭与鲁迅研究学术史回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论文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关键词界说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返传统的辜鸿铭与反传统的鲁迅
    第一节 辜鸿铭的凝视策略与鲁迅的观看之道
        一、“观人”和“观于人”的辜鸿铭
        二、“于天上看见深渊”的鲁迅
    第二节 最保守的文化守成主主义者辜鸿铭
        一、“尊王崇孔宣儒扩展”的文化认同
        二、保守到“不类”的辜鸿铭
    第三节 最激进的文化激进主义者鲁迅
        一、“立人批孔非儒拿来”的文化认同
        二、激进于“无地”的鲁迅
第二章 凝望身、家、国:辜鸿铭与鲁迅文化认同比较之一
    第一节 身之凝视
        一、“身写”和“肉薄”:肉身与体饰上身体意识的窥探
        二、“真正的中国人”与“这样的战士”:两歧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家之回眸
        一、“人间天堂”与“死所”:家
        二、“无我”的礼赞与“妻性”的追问:妻
    第三节 国之望诊
        一、“丛病之躯”与“无物之阵”:病中国的两张诊书
        二、“孔教乌托邦”与“人国”:相互抵牾的“理想国”
第三章 他者的承认:辜鸿铭与鲁迅文化认同比较之二
    第一节 “看朱成碧”:“观于人”的辜鸿铭与鲁迅
        一、“丑角”辜鸿铭与“一是”之鲁迅
        二、两宗罪:治水者的无奈与盗火者的悲哀
    第二节 “看杀卫玠”:“观于异”的辜鸿铭和鲁迅
        一、热了又热的辜鸿铭:德国与日本的文化利用
        二、升温的鲁迅:日本与德国的文化过滤
第四章 “视”路寻踪与心路索骥:辜鸿铭与鲁迅两极文化认同的生成
    第一节 双重镜中的三国时代:两极文化认同生成的“视”路寻踪
        一、1894·一本书·一场战争
        二、西洋镜中的“弱”视:中国变色龙
        三、东邻眼中的“重”视:刀光菊影下的支那
    第二节 “疏野”与“多疑”:两极文化认同生成的心路索骥
        一、天生蛮性与狼性气质
        二、“想象的理性”和“有中看无、无中生有”的思维方式
        三、归依体验的外化与缺失体验的补偿
结语 红与黑:“过渡人”的两张文化脸谱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殖民/区域: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维度——以日本占领华北时期的北京台湾人作家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审视中国殖民地文学的“殖民”维度背景
二、华北殖民体制和北京区域文学生态
三、台湾人移居北京沦陷区的契机和原因
四、殖民地里的中国文学——张深切时期的《中国文艺》
五、中国文学里的殖民地——钟理和的《夹竹桃》
六、结语

(7)论王森然国文教学思想及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语文课程目的论
    第一节 王森然先生论中学国文教学目的
        一、反对只重技能或过早专业化的国文教育,培养完全独立的社会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要“教”和“育”兼顾,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节 王森然先生国文教学目的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中学国文教材论
    第一节 国文教材选文标准及其启示
        一、选文的标准:以内容为主,形式为辅
        二、选文标准对当代的启示
    第二节 国文教材编排理论及其启示
        一、语体文采取以问题为主纲、单元法编排的方式,同时兼顾文章的体裁和形式
        二、文言文编排采取以时代为主纲,逆溯编排的方法
        三、教材编排理论对当今的启示
第三章 王森然教学方法观及其启迪
    第一节 王森然教学方法观概述
        一、反对"装罐头"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主张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王森然阅读教学法及其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二、二十世纪以来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第一章 相关文献叙录
    第一节 隋前相关文献
        1.1.1 历史典籍类
        1.1.2 小说笔记类
        1.1.3 歌诗类
    第二节 隋唐五代相关文献
        1.2.1 小说笔记类
        1.2.2 歌诗类
    第三节 宋元明清相关文献
        1.3.1 小说戏曲类
        1.3.2 诗词类
第二章 汉武帝故事中的求仙主题
    第一节 求仙主题溯源
        2.1.1 远古以来的灵魂不死观念
        2.1.2 春秋战国诸子典籍中的神仙描写
        2.1.3 方士崛起及汉前帝王求仙活动
    第二节 汉武帝求仙的历史本事
        2.2.1 史籍所载汉武帝历次求仙活动
        2.2.2 汉武帝求仙的特点及社会思想背景
    第三节 汉末魏晋南北朝——充满神话意蕴与道教色彩的汉武求仙故事
        2.3.1 汉武求仙故事与昆仑、蓬莱神话的融合
        2.3.2 汉武求仙故事与道教造经神话、仙真谱系
        2.3.3 汉武求仙故事与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第四节 隋唐五代——道教宣传与士人理想中的汉武求仙故事
        2.4.1 道教信徒对汉武求仙故事的续写
        2.4.2 借汉武求仙故事抒发人生感慨
    第五节 宋元明清——汉武帝故事求仙色彩的淡化
第三章 汉武帝故事中的遐方异国主题
    第一节 以《山海经》为代表的汉前遐方异国文学
        3.1.1 南北文化区关于异域的不同描写
        3.1.2 《山海经》、《穆天子传》与遐方异国文学
    第二节 汉武帝朝中外交流及汉代文化对遐方异国文学的影响
        3.2.1 汉武朝军事外交行为
        3.2.2 汉代思想文化对遐方异国文学的影响
    第三节 汉末魏晋南北朝——由神话到仙话:遐方异国主题的转变
        3.3.1 道教仙境与汉武故事中的遐方异国描写
        3.3.2 博物思想对汉武帝故事中遐方异国主题的影响
    第四节 隋唐五代——封建盛世背景下的遐方异国主题
    第五节 宋元明清——汉武故事中遐方异国主题与《镜花缘》中的遐方异国描写
第四章 汉武帝故事中的帝妃爱情主题
    第一节 人神之恋与帝妃爱情故事
        4.1.1 先秦文学中的人神之恋
        4.1.2 人神之恋文学对帝妃爱情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史书所载汉武爱情故事
        4.2.1 政治联姻——汉武帝与陈阿娇的爱情
        4.2.2 几经波折——汉武帝与卫子夫的爱情
        4.2.3 情深意切——汉武帝与李夫人的爱情
        4.2.4 旷世奇缘——汉武帝与钩弋夫人的爱情
    第三节 汉末魏晋南北朝——充满方术色彩的汉武爱情故事
        4.3.1 汉武帝爱情故事与道教方术
        4.3.2 汉武帝爱情故事与女仙降授神话
    第四节 隋唐五代——反映士人理想生活的汉武爱情故事
        4.4.1 汉武帝爱情故事对唐明皇爱情故事的影响
        4.4.2 唐诗中的阿娇与李夫人
    第五节 宋元明清——民间化、通俗化的汉武爱情故事
        4.5.1 通俗文学中的汉武帝爱情故事
        4.5.2 汉武帝爱情故事与传统民俗
第五章 王权政治背景下汉武帝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 汉武帝作为王权政治的符号化及被消解的可能性
        5.1.1 汉武帝对中国王权政治形成之作用 #]81
        5.1.2 汉武帝作为王权政治符号被消解的可能性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反映道教与王权关系的汉武帝形象
        5.2.1 卑微的求仙者形象
        5.2.2 汉武帝被丑化的道教文化背景
    第三节 隋唐五代——反映士人与王权关系的汉武帝形象
        5.3.1 求仙误国的反面典型
        5.3.2 潇洒风流的帝王形象
    第四节 宋元明清——反映市民文化与王权关系的汉武帝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切入点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已有研究述评
    五、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上篇:历史回顾与反思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年-1917年)
        一、清末民初教育的形势
        二、五四前期语文的进步
        三、文言诗文教学的改良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年-1927年)
        一、激进转型的发生
        二、激进转型的表现
        三、激进转型的意义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年-1949年)
        一、"国文程度低落"引发"复古"争议
        二、"课程标准演进"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三、"学科本体建构"规范文言诗文教学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年-1978年)
        一、政治风云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命运起伏
        二、政治语境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本性迷失
        三、政治夹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年-1997年)
        一、工具论的深化与文言诗文教学的定型
        二、理性的引领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律性探索
        三、训练的异化与文言诗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现在)
        一、文化价值:人文语境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重估
        二、文学鉴赏:人文视野下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路转向
        三、主体彰显:人文视域下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更新
中篇:现实观照与剖析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推进民族化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二、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
        二、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一、语文学科民族化的建设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二、文言诗文教学有助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一、历年教学目的的简要回顾
        二、现行课标表述的模糊不清
        三、实际教学运作的理解错位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一、摇摆不定的选文数量
        二、莫衷一是的编排序列
        三、抽象狭隘的选文标准
        四、虚虚实实的知识内容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一、传统套路的拘泥不化
        二、现代手段的哗众取宠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一、文化内涵重道义轻人性
        二、试题题型重客观轻主观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一、职前教育——古代汉语教学的失落
        二、职后发展——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
下篇:未来前瞻与建构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一、文化本位——汉语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本色
        二、素养取向——文化本位理念下的目的定位
        三、文言定篇——文化本位观照下的选文类型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一、战略转移:提前起步,重心前移
        二、战略规划:相对独立,整体部署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一、为何要以"诵读为主"
        二、当下文言诗文诵读教学的偏误
        三、如何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第四节 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一、选文主题关注人性之美
        二、文本解读融入时代因素
        三、资源开发接通时代活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秋水斜阳芳菲度 ——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作家传记的"双螺旋"架构:以丁玲传记为例
    第一节 丁玲传记写作概况
        一 雏形期
        二 发展期
        三 繁荣期
    第二节 "双螺旋"架构的几种形式
        一 战士——武器说
        二 演变说
        三 矛盾说
    第三节 丁玲传记写作得失
第二章 吹尽黄沙始是金:萧红传记研究
    第一节 萧红传记写作简况
    第二节 史实辨证与主体情感的投入
        一 真实与伪真实
        二 传主作品的入传
        三 主体情感的介入
    第三节 萧红传记写作中的视角举例
        一 人生与文学的评述
        二 萧红与鲁迅
        三 萧红与萧军
第三章 批评视野下的传记:以张爱玲传记为例
    第一节 张爱玲研究与传记写作回顾
        一 五十年代初张爱玲离开大陆前
        二 六、七十年代
        三 八十年代以后
    第二节 传记文本与文学研究的互动
        一 早期创作在传记文本中的不同记录
        二 关于成名期创作
        三 后期创作转变在传记中的反映
第四章 从自传到他传:谢冰莹传记研究
    第一节 曾经的女兵
        一 谢冰莹与她的自传作品
        二 他传的长期空白
    第二节 自传与他传的关系
        一 他传源于自传
        二 自传的文学性与他传的研究性
        三 自传与他传对传主身份认同的差异
    第四节 自传与他传的互补性
第五章 传记的阙失:梅娘
    第一节 梅娘生平与创作情况
        一 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 我所接触的晚年梅娘
    第二节 沦陷区文学研究与梅娘等作家的"被发掘"
        一 沦陷区文学研究
        二 梅娘的复出及其作品的重新出版
    第三节 梅娘的女性意识
        一 水族系列小说对女性命运的探索
        二 梅娘小说的女性文本特征
        三 梅娘女性意识的形成
    第四节 梅娘传记阙失探因
        一 主客观原因
        二 口述历史先行一步
结语
附录1
附录2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四、王森然:被冷落了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森然语体文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D]. 李世群.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中语文课程内容建构思想研究[D]. 向娇. 西南大学, 2016(02)
  • [3]中国民间小戏研究[D]. 徐冰. 上海大学, 2014(02)
  • [4]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 潘建伟. 浙江大学, 2012(08)
  • [5]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 ——辜鸿铭与鲁迅比较研究[D]. 付兰梅. 吉林大学, 2011(09)
  • [6]殖民/区域: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种维度——以日本占领华北时期的北京台湾人作家群为例[J]. 张泉. 文艺争鸣, 2011(09)
  • [7]论王森然国文教学思想及对当今语文教学的启示[D]. 刘晓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8]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 刘杰. 南开大学, 2010(08)
  • [9]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秋水斜阳芳菲度 ——中国现代女作家传记研究[D]. 朱旭晨.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王森然:被冷落半个世纪的学术大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