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盐岩力学特性时温效应实验研究及其本构方程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岩土工程
作者: 高小平
导师: 吴文,杨春和
关键词: 盐岩,时温效应,强度特性,蠕变特性,损伤本构方程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当今世界能源危机加剧之下,能源储存变得尤为重要,而深部空间用作能源储存具有安全性高等许多有利因素;盐岩以其良好的蠕变,低渗透性及损伤自我恢复的特性,而被公认可作为能源储存,高放射核废料永久性处置的理想介质,高温下,关于盐岩力学特性时温效应及其本构方程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结合江苏金坛盐岩地下储气库的实际情况,对江苏金坛盐矿盐岩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通过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对盐岩在高温高压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符合本次实验研究的力学模型和损伤本构方程,为盐岩作为储存介质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力学参数。实验研究主要是盐岩的静态实验研究,包括盐岩在不同围压,不同温度条件下单轴和三轴压缩实验研究、单轴和三轴蠕变实验研究。理论分析主要是分析盐岩在高温环境作用下的压缩变形机理和蠕变损伤机理,并通过实验结果,用损伤力学的观点建立损伤本构方程。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主要分为两大类:1.单轴和三轴压缩实验: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的盐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研究了盐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应力状态对盐岩的强度及其时间相关性特征的影响。通过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实验资料,并从盐岩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入手,导出了热损伤演化方程和一维TM耦合损伤本构方程。2.单轴和三轴蠕变实验:通过对不同应力状态、不同温度条件下盐岩的单轴、三轴蠕变实验结果,研究了应力水平和温度对盐岩蠕变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和盐岩的损伤特征建立了盐岩损伤蠕变率本构方程,并对实验结果的蠕变参数进行了拟合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程能较好的模拟实验结果。并从盐岩蠕变模量随蠕变时间的变化规律入手,导出了以蠕变时间为自变量的损伤率演化方程和用损伤表示的蠕变模量演化方程。结合固体材料蠕变机理理论,分析研究了盐岩的蠕变机理,用粘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盐岩蠕变本构模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本构方程中的参数,将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吻合性较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盐岩的基本力学性质研究
1.2.2 盐岩力学性质的围压效应研究
1.2.3 盐岩力学性质的温度效应研究
1.2.4 盐岩的损伤扩容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盐岩的强度特性及其温度效应研究
2.1 试样特征及实验设备
2.1.1 盐岩试样特征
2.1.2 实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盐岩压缩实验力学特性分析
2.2.1 应力应变全过程特征分析
2.2.2 盐岩的强度特征
2.3 盐岩高温实验结果及分析
2.3.1 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变化规律
2.3.2 经历不同温度后峰值应力的变化特征
2.3.3 经历不同温度后盐岩峰值应变的变化特征
2.3.4 经历不同温度后盐岩弹性模量的变化特征
2.4 盐岩压缩过程损伤本构方程
2.4.1 损伤研究概述
2.4.2 损伤统计本构模型的建立
2.4.3 盐岩应力、温度耦合损伤方程的推导
2.4.4 损伤方程的验证
2.5 热损伤方程
2.5.1 热损伤演化方程的建立
2.5.2 一维 TM 耦合损伤本构方程的建立
2.6 结论
第三章 盐岩的蠕变特性及其温度效应研究
3.1 高温蠕变实验方法
3.2 盐岩蠕变实验结果分析
3.2.1 围压效应
3.2.2 轴压效应
3.2.3 温度效应
3.2.4 初始蠕变极限与稳态蠕变率的关系
3.3 盐岩稳态蠕变率本构方程
3.4 蠕变损伤方程参数的确定
3.4.1 应力指数的测定
3.4.2 激活自由能值的测定
3.4.3 激活体积的测定
3.4.4 材料常数值的测定
3.5 蠕变损伤方程
3.5.1 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3.5.2 考虑损伤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
3.5.3 蠕变热损伤方程
3.6 结论
第四章 盐岩蠕变机理及其本构方程的建立
4.1 引言
4.2 盐岩蠕变现象的细观分析
4.3 盐岩粘弹塑性蠕变本构方程
4.3.1 概述
4.3.2 流变力学理论与模型
4.3.3 常用的盐岩本构模型
4.4 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
4.4.1 一维应力状态下本构方程
4.4.2 三维应力状态下本构方程
4.4.3 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4.5 稳态损伤蠕变率本构方程
4.6 结语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今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统计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28
参考文献
- [1].盐岩储库建腔期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D]. 李乔贤.重庆大学2012
- [2].考虑损伤恢复的盐岩流变损伤模型[D]. 史丽军.河北工业大学2014
- [3].盐岩储库流变损伤耦合及稳定性分析[D]. 孟庆芳.河北工业大学2014
- [4].层状盐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 刘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
- [5].节理对盐岩储库流变损伤特性的影响分析[D]. 常华.河北工业大学2015
- [6].含夹层盐岩储库流变损伤后动力荷载作用效应研究[D]. 刘存宽.河北工业大学2015
- [7].考虑时变作用层状盐岩储能洞室群稳定性分析[D]. 某色古杰.清华大学2013
- [8].层状盐岩应力和位移解析[D]. 胡伟伟.河北工业大学2011
- [9].超大规模高中理科实验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李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 [10].高校集群式实验建筑设计研究[D]. 李毛毛.重庆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盐岩非线性蠕变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 王者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
- [2].层状盐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及其理论分析[D]. 刘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
- [3].锚杆在节理岩体中的加固作用机理和锚固效应分析及应用[D]. 孙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3
- [4].穿煤隧道围岩力学特性研究[D]. 刘建忠.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
- [5].裂隙性超固结粘土边坡渐进性破坏的有限差分模拟[D]. 王志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
- [6].边坡监测与预测预报智能化方法研究[D]. 杨永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
- [7].含高盐份泥岩夹层的盐岩蠕变特性及油气储库稳定性研究[D]. 郤保平.太原理工大学2006
- [8].层状岩盐储库气体渗漏固气耦合模型及储库稳定性研究[D]. 赵延林.太原理工大学2006
- [9].盐岩蠕变特性研究[D]. 郭开元.重庆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