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居住形态的住居学

基于居住形态的住居学

论文摘要

住居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现象,面对纷繁的居住现象,本文试图在住居学的范畴中通过居住形态体系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居住形态体系包括居住建筑形态与居住方式,其中居住方式根据生活三分法分为第一生活、第二生活和第三生活。居住形态体系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人是居住形态的体系的主体。人对外界基本因素做出被动回应与主动选择,而导致居住形态的变化,因此才有丰富的居住现象的产生。文中用居住形态体系对中国的传统与现代居住现象进行梳理,得出几种居住形态的模式,并对未来居住形态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索。同时发现,单个的居住形态亦沉淀出优劣来。这种优劣非以财富的多寡对应,而是与人的居住的情感相关。本文因此提出居住质量作为标准对此现象做出评判,以此提升居住形态体系,使得住居学进入一个更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居住形态又沉淀出纵向的三个层次——身宅、心宅和性宅,同时,这是居住者双重境界——有物境与无物境——的表现。最终,三个层次与双重境界指向同一,即是尽为人知的“家”。“家”是归宿,是居住形态顿悟之途的终点。本文亦简要的归结了每一位居住者达到真正居住的应对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言
  • 第一章 居住形态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 1.1 居住形态的概念和结构
  • 1.2 居住方式子结构
  • 1.3 影响居住形态的基本因素
  • 1.3.1 自然因素
  • 1.3.2 意识形态因素
  • 1.3.3 社会系统因素
  • 1.3.4 经济因素
  • 1.4 小结
  • 第二章 居住形态的表向
  • 2.1 居住现象的丰富性
  • 2.2 聚居现象下的居住形态
  • 2.2.1 血缘与地缘特征聚集的居住形态
  • 2.2.2 民族特征聚集的居住形态
  • 2.2.3 职业特征聚集的居住形态
  • 2.2.4 财富占有特征聚集的居住形态
  • 2.3 财富占有分层与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
  • 2.4 居住形态的回应与选择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居住形态的模式
  • 3.1 传统居住形态的历史概说
  • 3.1.1 住居三原色
  • 3.1.2 上古时代的席居生活
  • 3.1.3 魏晋之变
  • 3.1.4 新的居住形态
  • 3.2 传统居住形态的财富等级模式
  • 3.2.1 建筑形态层面
  • 3.2.2 居住方式层面
  • 3.2.3 财富等级制下的个人作用
  • 3.3 传统居住形态的气质模式
  • 3.3.1 宗法与礼教
  • 3.3.2 士的隐逸之道
  • 3.3.3 堪舆与风水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居住形态的新趋势
  • 4.1 现代居住形态发展历程
  • 4.1.1 19世纪中叶-1949
  • 4.1.2 1949-1978
  • 4.1.3 1978-1992
  • 4.1.4 1992-现在
  • 4.2 现代居住形态的特征
  • 4.2.1 居住形态的重新认识
  • 4.2.2 现代建筑师的介入
  • 4.2.3 科技改变居住
  • 4.3 现代居住形态的新趋势
  • 4.3.1 社会系统因素的新变化
  • 4.3.2 漂泊之家
  • 4.3.3 “我”时代的居住诉求
  • 4.4 小结
  • 第五章 居住的顿悟之途
  • 5.1 居住形态的三个层次
  • 5.2 居住者的双重境界
  • 5.3 宅之解
  • 5.4 尘中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城市居民居住意向问卷调查及分析
  • 附录B 图片目录和来源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住居学视角下小户型住宅的设计与应用[J]. 商业故事 2016(09)
    • [2].住居学视角下小户型住宅的设计与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5(45)
    • [3].基于饮食行为的满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研究——以丰宁满族自治县为例[J]. 重庆建筑 2016(09)
    • [4].住居学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居住理念中的意与境[J].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5(04)
    • [5].基于住居学的中国传统住居空间研究[J]. 湖南包装 2018(01)

    标签:;  ;  ;  ;  ;  

    基于居住形态的住居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