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耐药性癫痫患者脑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理论筛选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其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建立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同步了解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是否存在耐药性癫痫新的致病基因,进一步完善对耐药性癫痫基因机制的认识。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和对照组脑组织,常规病理学检查(HE染色、硝酸银染色、尼氏染色)后,抽提两组脑组织RNA,纯化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掺入cDNA-链做探针;将含4096条人类基因PCR产物按微矩阵点样于化学涂层的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芯片杂交和洗片后,用ScanArray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象,计算机分析耐药性癫痫患者和对照组脑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生物信息学筛选出与耐药性癫痫发病相关的差异候选基因,采用RT-PCR对酪蛋白激酶2(CSNK2A1),层粘连蛋白β1(LAMB1),肌红蛋白1E(MYO1E),微管蛋白δ1(TUBD1),微管蛋白γ1(TUBG1),钙粘蛋白18,type 2(Cadherin 18 type2),微管相关蛋白1A(MAP1A),微管相关蛋白1B( MAP1B),微管相关蛋白2(MAP2),周期性依赖蛋白激酶5(CDK5),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14(MAPK14),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基因进行验证;实时荧光PCR(FQ-PCR)对MAP1A, MAP1B,MAP2,WDR3, CDK5 ,MAPK14 , GSK-3β, HSPBAP1, REDD1, EML5, MARK1, TRAP220 ,小脑变性相关蛋白(CDR2) mRN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常规病理学检查提示神经元坏死、凋亡、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纤维增多,走行紊乱是耐药性癫痫最常见的病理改变;2、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有142条基因与对照组比效表达有显著差异(104条(73.2%)表达上调,38条(26.8%)表达下调),按生物学功能分类,发现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集中在信号传导(20条)、离子通道(3条)、细胞骨架基因(9条)、凋亡(7条)、细胞受体(3条)、代谢(6条)、癌基因(4条)及发育(9条)等,提示耐药性癫痫的发生可能与细胞骨架、凋亡、离子通道、代谢、免疫等。3 RT-PCR验证的12条基因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除MARK1外,FQ-PCR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相符,从另一个侧面支持基因芯片检测结果。结论: 1、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可能与多个不同功能的基因组相互作用有关,而非单一基因作用;2、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离子通道、凋亡、细胞骨架、信号传导及其肿瘤相关基因等;3、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存在人类尚不清楚的耐药性癫痫新致病基因;4、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优点,能发现新致病基因,但存在假阳性,需结合传统分子生物学技术验证。第二部分:基于差异cDNA文库基础上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特异性蛋白筛选和机制研究目的:蛋白是基因功能的执行单位,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基础上通过研究其相关蛋白,筛选出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特异性,标示性的蛋白质,进而探讨耐药性癫痫患者新的发病机制,提出耐药性癫痫防治的新观点,为抗癫痫新药的开发提供新的作用靶点。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和对照组颞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分别对细胞外信号传导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 ERK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传导激酶1/2(P-ERK1/2),TAU蛋白、P-TAU蛋白(ser202,ser404)、糖原合成激酶-3Beta(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ser9)(P-GSK-3β(ser9))、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ar- associated protein,MAP2)、T细胞死亡相关基因51 ( T cell death-associated gene 51,TDAG5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MAPK14和磷酸化MAPK14(thr182 /tyr184)、CDR2总共14个蛋白的表达部位和表达量进行测定,进一步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IGF-1、TDAG51、MAPK14、磷酸化MAPK14 (Thr180 /Tyr182)、MAP2、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ser202,ser404)、CDK5、GSK-3β、P-GSK-3β(ser9)、ERK1、ERK2、P-ERK1/2(Thr202 /Tyr204)免疫反应产物均为棕黄色点状或颗粒状沉积,神经元胞体和细胞核均有表达,部分胶质细胞也存在表达。各组脑组织间,可见着色深浅有明显差异,阴性对照组未见免疫反应产物表达。除TAU蛋白无改变和P-GSK- 3β(ser9)耐药性癫痫组降低外,癫痫患者脑组织中上述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高。CDR2见于实验组脑组织中,对照组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ERK1、ERK2不同病理改变即神经元丢失组和胶质细胞增生组之间无明显改变,而P-ERK1/2(Thr202/Tyr204)在胶质细胞增生组明显高于非胶质细胞增生组。免疫荧光与免疫组化结果类似,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个蛋白在相应的分子量处表达,其表达量的高低与免疫组化相符。结论:1耐药性癫痫患者基因表达有差异,其基因的表达产物亦有类似结果;2差异表达的不是单一蛋白,而是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如TDAG51相关蛋白(IGF-1,MAPK14,CDR2)和TAU蛋白相关蛋白(GSK-3β,P-GSK-3β,CDK5,ERK1,ERK2,P-ERK1/2,P-MAPK14(thr182 /tyr184), MAPK14); 3研究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差异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提示耐药性癫痫新的异常发病途径,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耐药性癫痫的研究进展[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01)
- [2].耐药性癫痫机制及精准化治疗进展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12)
- [3].癫痫患者脑组织中SCG10的表达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01)
- [4].青少年耐药性癫痫采用拉莫三嗪添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5)
- [5].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8(S1)
- [6].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8(09)
- [7].改良阿特金斯氏饮食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的系统综述[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9(05)
- [8].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铁调节转运体-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6)
- [9].唑尼沙胺添加治疗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8(08)
- [10].大麻二酚在儿童和成人耐药性癫痫的长期安全性和治疗效果评价:基于扩大受试试验的结果[J]. 癫痫杂志 2019(06)
- [11].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研究[J]. 海峡药学 2010(03)
- [12].MRP与癫痫耐药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09)
- [13].MRP1基因表达与耐药性癫痫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02)
- [14].耐药性癫痫患者脑内Nurr1基因及蛋白产物的表达[J]. 西部医学 2015(01)
- [15].层黏连蛋白在耐药性癫痫苔藓纤维发芽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01)
- [16].定痫汤加味对风痰闭阻型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P-糖蛋白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9(02)
- [17].耐药性癫痫患者血清和脑脊液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03)
- [18].MRP1与耐药性癫痫及耐药性癫痫的治疗研究进展[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07)
- [19].耐药性癫痫患者外周血N-WASP基因表达的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8(04)
- [20].Zn~(2+)结合相关基因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J]. 重庆医学 2012(08)
- [21].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在癫痫中的应用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07)
- [22].成人癫痫患者共患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因素研究[J]. 精准医学杂志 2020(04)
- [23].癫痫患者耐药的影响因素[J]. 山东医药 2018(27)
- [24].ABCB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癫痫及耐药性的关系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12)
- [25].免疫性癫痫研究进展[J]. 癫痫杂志 2020(03)
- [26].癫痫共患焦虑的临床研究[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1)
- [27].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中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5)
- [28].中药单体治疗癫痫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2)
- [29].自身免疫性癫痫[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3(04)
- [30].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β类淀粉蛋白的表达[J]. 华西医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