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壮壮论文-郭亚男

田壮壮论文-郭亚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田壮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物语言,性格设定,表演形式,《小城之春》

田壮壮论文文献综述

郭亚男[1](2019)在《浅析中国新、旧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费穆、田壮壮《小城之春》中的周玉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中国电影史,自叁十年代以来,便出现了很多女性议题的影片。《小城之春》这部影片从表层上看讲述的是几个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但从深层次来讲,影片传递更多的是一种人生以及女性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无奈。2002年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重新翻拍了1948年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田壮壮在影片开头出现"谨以此片献给中国电影的先驱们"的字样,不仅是在向费穆导演致敬,更是两代导演相隔五十多年的电影对话。相较于前者,后者有延续、有继承、有创新,但始终没有超越。虽是如此,但田壮壮对费穆有足够的尊重,更对作品有足够的情感融入。就像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画法,但画作里依然有达芬奇的影子。接下来将以两部作品中的角色周玉雯进行艺术上的比对和探究,分析中国新、旧两代导演在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之异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6期)

刘晶[2](2019)在《导演田壮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田壮壮导演连续创作叁部少数民族电影,作品的视听语言风格逐渐明晰,作者化倾向也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红象》《猎场扎撒》《盗马贼》,梳理其叙事策略,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总结导演的创作规律和意义。(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9期)

玄圭[3](2018)在《田壮壮家训:有信念的人最坚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家训。田壮壮(1952年—)知名电影导演、演员、编剧和制片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导师。执导电影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荣获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传记影片《吴清源》获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本文来源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期刊2018年10期)

卢美慧[4](2018)在《田壮壮:幽人独往来》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第五代导演的旗帜人物之一,田壮壮身上,一直纠缠着公众加之于他的仰望、好奇,以及某种未尽的期待,甚至难以言说的同情。田壮壮成了符号和图腾。张艺谋和陈凯歌拍出好电影的时候,人们想念田壮壮:田壮壮太可惜了,太倒霉了,点儿太背了。张艺谋和陈凯歌拍不出好电影的时候,人们依然想念田壮壮:这哥俩儿算是彻底堕落了,还好我们有田壮壮。人们喜欢悲情英雄的故事。"折戟沉沙"和"壮志难酬"都是可以被津津乐道的(本文来源于《东西南北》期刊2018年11期)

苏晓菲[5](2018)在《田壮壮电影中的文化精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五代早已是时间集合上的概念,精神意义上的第五代早已分崩离析”。田壮壮在“第五代”导演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与其他导演相比,他的导演之路太过坎坷。早期影片以《猎场扎撒》、《盗马贼》为代表,因创作风格和影片内容表达晦涩难懂,以至拷贝数量出现历史新低;中期拍摄电影《蓝风筝》因题材敏感被禁拍电影十年;如今田壮壮导演越来越游离于观众视野之外。对于影片拍摄,田壮壮始终有一种对自我的坚持和对艺术的追求,他注重影片内容的文化精神,注重影片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他始终是用自己的态度去对待电影。他挖掘人性中的那些最原始最本真最纯粹的东西,他以自己独具的导演风格,恪守着自己生活的信条,追求着自己的电影艺术理念。他淡泊名利,对外物诱惑不为所动,也正是田壮壮的这份坚持,在如今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下拍摄出一部部充满人文气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直击人的内心和灵魂的艺术作品。本文共分为四章,前叁章主要是从时间维度上将田壮壮从始至今的导演生涯分为叁个时期,每一时期选取两部最具代表性的影片,通过分析解读这具体影片来考察导演在不同时期的心态及文化追求。第一章是以《盗马贼》和《猎场扎撒》为具体研究对象展开的分析,以期揭示田壮壮围绕少数民族文化精神主题进行的思考。通过分析两部影片情节内容、拍摄技巧,深入探究影片内涵;从作品影像的纪实风格以及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来分析影片对主题的衬托。第二章通过分析研究《鼓书艺人》和《蓝风筝》两部影片,探索田壮壮导演的风格的变化——不断增强的故事性。本部分以故事为契机,分析两部影片讲述故事的方式、故事的内涵,进而看导演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怎样完成它的主人公精神世界的解构,以此揭示导演这一时期的电影风格。第叁章是以《吴清源》和《茶马古道》为代表所作的具体研究。这是两部更为特别的文艺片,而且是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创作完成的文艺片,因此,本部分的研究必然会涉及消费文化的问题。本部分的着重点在,通过对两部影片的解读,进一步阐释田壮壮是如何坚持对精神文化始终如一的追求。第四章是在前叁章基础上的总结与延展,通过前叁章我们解读出导演的电影风格,在此基础上引发了我们的反思,文章主要以电影接受度与影片故事性两个方面做了具体思考,从而对之后电影的拍摄带来一些启迪。(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吴钰[6](2018)在《张艺谋、田壮壮:拍电影是为了生命和爱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晚,《影耀东方·第九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7年度表彰盛典》在东方卫视播出。张艺谋、李少红、冯小刚、张建亚、杨凤良、章明、陆川、程耳等业内顶尖影人盛装出席,共同见证不断壮大的中国电影导演力量和始终坚守的电影品质。盛典揭晓了2017年度导演等九项大奖。终(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4-24)

高源[7](2016)在《田壮壮电影中的“作者”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作者论”为理论基础,对深受该理论影响的第五代导演之一的田壮壮电影进行文本阐释和理论探讨,以期获得“作者”意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论文以四个基本的章节分别论述“作者”意识及在田壮壮电影中的体现:第一部分,作者论的起源和流变,这一章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来论述:首先主要梳理作者论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和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理论观点:“作者”意识;第二,介绍第五代导演及田壮壮的成长背景及创作特征,揭示田壮壮作品中“作者”意识的叁种表现形式,即:影像风格化书写,主题延续性表述,意识形态的二元并立。第二部分,关照田壮壮作品的主题意蕴,深入剖析其作品中较为广泛的主题表达和情感言说:深受文革影响的异类之“子”身份的表述,“他者”文化与民族信仰的追寻,人性主题与家国寓言,历史反思与文化寻根。第叁部分,“作者”意识的风格化书写,主要从四个方面探究田壮壮作品的影像风格:电影语言的先锋性,电影语言的艺术性,叙事表意的多元性,东方传统美学原则的复现。第四部分意在跳出本文研究的框架,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角度入手,揭示田壮壮作品中意识形态二元并立的特征,以此反映田壮壮作品独特的“作者”意识。(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马宏锦[8](2013)在《电影导演田壮壮》一文中研究指出田壮壮,中国着名电影导演。1952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8年至2003年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导师。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曾执导过《我们的角落》《盗马贼》《蓝风筝》《小城之春》《德拉姆》《吴清源》等影片。影片获得过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电影荣誉。(本文来源于《电影画刊(上半月刊)》期刊2013年09期)

胡谱忠[9](2012)在《田壮壮的蒙藏影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艺术家要表达文化的反思,为什么会不自觉地借助少数民族的影像呢?答案是——当旧的主导性文化在"现代化"精神的烛照下受到批判时,艺术家们便不自觉地从文化边缘处寻求以前被忽视的传统,为现代化的实践寻求另类的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期刊2012年Z1期)

赵冬梅[10](2012)在《自然与人性:田壮壮的电影世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田壮壮是“第五代”导演中的一个异类。与其他导演相比,田壮壮的导演之路历经坎坷,他的电影作品不被大多数观众理解和接受。早期拍摄探索电影《猎场札撒》和《盗马贼》的时候,田壮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但是几乎零拷贝的票房纪录使他倍受打击;1992年拍摄的《蓝风筝》更是因为涉及敏感题材而被禁拍十年;解禁后的新千年,田壮壮拍摄了多部文艺影片,而这些影片在以消费和大众为主导的社会语境下似乎依然没有什么市场。但是,田壮壮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名利的得与失,他平和自然地坚守自己内心的感受、坚持自己的创造风格、保持自己对艺术执着的追求,他的电影始终都是真诚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境遇、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信仰、关注人性和自然、挖掘民族文化和历史。正是田壮壮导演曲高和寡的品位、不为外物所动的坚持,才会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中有充满人文气息的、叩问生命与灵魂的艺术作品,他是令人尊敬的。本文分四个部分对田壮壮的电影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从田壮壮成长的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学习经历等方而进行细致、全方位的梳理,总结出他的电影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第二章对田壮壮早期的探索电影《猎场札撒》《盗马贼》进行文本解读,从影片的情节内容开始,深挖影片的内涵和意蕴,并从影像本体的纪实风格、影片画面的色彩搭配、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等方面衬托主题、表现探索影片的美学特征。第叁章对田壮壮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创作的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影片的叙事进行归纳和论述可以看出田壮壮处于特殊阶段的艺术观念的变迁,处于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影片风格正符合田壮壮这一时期自身的迷茫与彷徨。第四章把田壮壮在新时期创作的几部文艺影片置于消费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由此表现田壮壮在商业和喧嚣的社会中平静、虔诚的执着,表现他坚持本心、坚持本色的艺术信仰。(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2-03-01)

田壮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田壮壮导演连续创作叁部少数民族电影,作品的视听语言风格逐渐明晰,作者化倾向也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红象》《猎场扎撒》《盗马贼》,梳理其叙事策略,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总结导演的创作规律和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田壮壮论文参考文献

[1].郭亚男.浅析中国新、旧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费穆、田壮壮《小城之春》中的周玉雯为例[J].大众文艺.2019

[2].刘晶.导演田壮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叙事策略和文化内涵[J].戏剧之家.2019

[3].玄圭.田壮壮家训:有信念的人最坚强[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8

[4].卢美慧.田壮壮:幽人独往来[J].东西南北.2018

[5].苏晓菲.田壮壮电影中的文化精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6].吴钰.张艺谋、田壮壮:拍电影是为了生命和爱的意义[N].文汇报.2018

[7].高源.田壮壮电影中的“作者”意识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

[8].马宏锦.电影导演田壮壮[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3

[9].胡谱忠.田壮壮的蒙藏影像[J].中国民族.2012

[10].赵冬梅.自然与人性:田壮壮的电影世界[D].信阳师范学院.2012

标签:;  ;  ;  ;  

田壮壮论文-郭亚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