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BR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性能与氮转化途径研究

SBBR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性能与氮转化途径研究

论文摘要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是指在一个系统内由自养菌实现NH4+至N2全部转化过程的一类工艺,在处理低C/N比废水方面极具潜力。由于该工艺在控制运行和机理方面有很多难点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方法,探讨了运行控制条件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机制和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运行的适宜组合工况,并通过对比系统内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单级自养脱氮特性,分析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起主导脱氮作用的污泥形式,同时深入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氮素平衡和NH4+的去除途径。采用4组SBBR(Sequence Batch Biofilm Reactor)反应器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并研究了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适合条件和方法,结果表明: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过程可分为亚硝化启动和单级自养脱氮实现两个阶段。亚硝化启动阶段中系统内的NO2-积累率较高,但系统的脱氮性能较差。单级自养脱氮实现阶段中,系统内的NH4+迅速被转化,NO2-和NO3-基本无积累,单级自养脱氮性能得到提高;间歇曝气和连续曝气两种曝气方式均可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但间歇曝气系统所需的DO(Dissolved Oxygen)浓度高于连续曝气系统;DO过高(连续曝气条件下DO超过1.5mg/L)易导致系统内发生全程硝化反应,不利于构建自养脱氮系统;过低的DO(连续曝气条件下DO低于0.8mg/L)则将延长构建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时间;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HRT(Hydraulic Retention Time)应根据一个运行周期内DO和NO3-浓度的突升点来确定,随系统的曝气方式和DO等运行条件进行调节;软性组合填料和弹性立体填料均较多面空心球填料有利于快速挂膜,且软性组合填料较弹性立体填料更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以构建稳定运行的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通过T-A克隆的方法,在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发现2类不同的AOB序列,一类与氨氧化菌标准菌株Nitrosomonas有98%的较高相似性,另一类则与其它一种未得到纯培养的AOB接近,相似性为99%。存在的NOB比较单一,与Nitrospira相似性达到100%。AMAMMOX种类丰富,检测到11种不同ANAMMOX基因序列,与典型的厌氧氨氧化菌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性分别达到9799%,主要归属于Candidatus Kuenenia stuttgartiensis及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两个属。利用已建立的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调节其运行控制条件至不同水平,研究了曝气方式、DO、温度和pH值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机制及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运行的最适组合工况,结果表明:间歇曝气条件下,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曝气时间与停曝气时间基本相当时较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脱氮性能;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DO浓度应根据曝气方式进行调节。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曝停比为2h:2h)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最适DO浓度分别为1.5mg/L和2.0mg/L;DO过低将降低亚硝化反应速率,并导致ANAMMOX(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反应因缺乏足够的反应物质而无法快速进行,从而降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脱氮性能。过高的DO则会破坏生物膜内部的厌氧区,降低ANAMMOX的反应速率,在O2存在的条件下,剩余的NO2-则进一步被氧化为NO3-,不利于NH4+的有效去除;间歇曝气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最适温度为30℃。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大于30℃),温度的升高有助于提高系统的NH4+转化速率和脱氮效能。但温度达到35℃时,ANAMMOX反应速率较低而不能把亚硝化反应生成的NO2-全部转化为N2,在系统内DO浓度(2.0mg/L)较高的条件下,部分NH4+将通过全程硝化反应被氧化为NO3-;间歇曝气SBBR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最适pH值为8。pH值为8左右时,系统内亚硝化和ANAMMOX的反应速率较快,且二者反应速率相当,有利于亚硝化反应和ANAMMOX反应的联合脱氮,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脱氮性能较好。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的生物膜(包括填料上的生物膜和反应器内壁上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亚硝化反应、好氧NO2-氧化反应、ANAMMOX反应和单级自养脱氮活性,对比了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自养脱氮特性,并深入分析了造成其自养脱氮性能差别的根本原因及起主导脱氮作用的污泥形式。结果表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填料上生物膜的最大亚硝化反应活性、好氧NO2-氧化活性、ANAMMOX反应活性和单级自养脱氮活性分别为0.153±0.0064 gN·gVSS-1·d-1、0.0087±0.0016 gN·gVSS-1·d-1、0.282±0.0086 gN·gVSS-1·d-1和0.207±0.0045 gN·gVSS-1·d-1;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反应器内壁上生物膜的最大亚硝化反应活性、好氧NO2-氧化活性、ANAMMOX反应活性和单级自养脱氮活性分别为0.167±0.0087 gN·gVSS-1·d-1、0.0045±0.0016 gN·gVSS-1·d-1、0.313±0.014 gN·gVSS-1·d-1和0.298±0.0060 gN·gVSS-1·d-1;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悬浮污泥的最大亚硝化反应活性、好氧NO2-氧化活性、ANAMMOX反应活性和单级自养脱氮活性分别为0.137±0.0080 gN·gVSS-1·d-1、0.045±0.0038 gN·gVSS-1·d-1、0.095±0.0052 gN·gVSS-1·d-1和0.099±0.011gN·gVSS-1·d-1;填料上生物膜和反应器内壁上生物膜的亚硝化反应活性、ANAMMOX反应活性和单级自养脱氮活性均高于悬浮污泥,好氧NO2-氧化活性则低于悬浮污泥。生物膜比悬浮污泥更有利于形成好氧与厌氧共存的微环境使亚硝化和ANAMMOX反应顺利进行,在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起主导脱氮作用。利用现代物质分析测试手段,监测了密闭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气相和液相中生成的氮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含量,研究了系统的氮素平衡和NH4+去除的主要形式,结果表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62%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转化为NO2-、NO3-、NH2OH、N2H4、NO、NO2、N2O和N2等多种氮化合物,其中N2占90.07%,是NH4+转化的主要产物形式。根据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几种机理假说及脱氮反应,配制不同的模拟含氮废水,监测不同进水条件下,系统内氮化合物种类及其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氨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6.72%的氨氮是通过吹脱等物化作用去除的,不超过6.02%的氨氮是通过传统硝化反硝化途径去除的,87.26%左右的氨氮是由自养脱氮途径去除的,自养脱氮反应起主要脱氮作用;在足够NO2存在且缺氧的条件下,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的出水氨氮浓度与空白反应器相当,NH4+并没有被亚硝化单胞菌以NO2为电子受体氧化为NO2-和N2等化合物而得以去除,可能是因为系统内不存在该代谢功能的亚硝化功能菌;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存在两条ANAMMOX反应途径:其中一条途径即NH4+在好氧条件下被氧化为NH2OH后,生成的NH2OH与系统内的NO2-在缺氧条件下被转化为N2O,N2O则进一步被转化为N2而实现氮的去除;另外一条途径即NO2-首先被还原为NH2OH,生成的NH2OH则与系统内的NH4+反应生成N2H4,N2H4继续被转化为N2而实现氮的去除。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氮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 生物脱氮工艺
  • 1.2.1 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
  • 1.2.2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
  • 1.2.3 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
  • 1.2.4 ANAMMOX(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工艺
  • 1.2.5 SHARON-ANAMMOX 工艺
  • 1.2.6 单级自养脱氮工艺
  • 1.3 课题的提出
  • 1.3.1 课题提出的依据
  • 1.3.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构建方法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用水
  • 2.1.3 接种污泥
  • 2.1.4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2.1.5 试验安排
  • 2.2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构建过程中物质转化特征
  • 2.2.1 亚硝化启动阶段物质转化特征
  • 2.2.2 单级自养脱氮实现阶段物质转化特征
  • 2.3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构建过程中微生物特征
  • 2.3.1 微生物宏观特性
  • 2.3.2 功能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构建策略
  • 2.4.1 曝气方式
  • 2.4.2 DO 浓度
  • 2.4.3 HRT
  • 2.4.4 填料类型
  • 2.5 本章小结
  • 3 操控条件对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装置与流程
  • 3.1.2 试验用水
  • 3.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3.1.4 试验安排
  • 3.2 DO 和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
  • 3.2.1 DO 对连续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3.2.2 DO 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3.2.3 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3.2.4 DO 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氮化合物形态与浓度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
  • 3.2.5 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氮化合物形态与浓度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
  • 3.3 温度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
  • 3.3.1 温度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3.3.2 温度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氮化合物形态与浓度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
  • 3.4 pH 值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工艺的影响
  • 3.4.1 pH 值对间歇曝气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
  • 3.4.2 pH 值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氮化合物形态与浓度分布变化的作用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自养脱氮特性对比
  •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装置
  • 4.1.2 试验废水与气体
  • 4.1.3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4.2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亚硝化反应活性
  • 2-氧化活性'>4.3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好氧NO2-氧化活性
  • 4.4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ANAMMOX 活性
  • 4.5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生物膜和悬浮污泥的单级自养脱氮活性
  • 4.6 本章小结
  • 5 SBBR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氮去除途径研究
  • 5.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装置与运行
  • 5.1.2 试验废水
  • 5.1.3 试验气体
  • 5.1.4 接种污泥
  • 5.1.5 分析测试项目与方法
  • 5.2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氮元素平衡
  • 5.3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氨氮去除途径研究
  • 5.3.1 亚硝化+ANAMMOX 脱氮途径
  • 2 为电子受体的亚硝化单胞菌单级自养脱氮途径'>5.3.2 以NO2为电子受体的亚硝化单胞菌单级自养脱氮途径
  • 5.3.3 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
  • 5.3.4 氨吹脱等物化脱氮途径
  • 5.4 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内各脱氮途径所占比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电化学脱氮系统构建和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20(09)
    • [2].长、短期低温下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性能恢复与强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9(01)
    • [3].全程自养脱氮系统中氨氧化菌关键种群的变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1)
    • [4].种源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同步构建影响研究[J]. 给水排水 2018(S2)
    • [5].曝停比对低温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效能影响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8(21)
    • [6].絮状-颗粒污泥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启动及菌群结构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7)
    • [7].溶解氧对单级颗粒污泥自养脱氮系统影响的模拟[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12)
    • [8].低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系统的快速构建[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3)
    • [9].单级自养脱氮系统运行周期内的DO变化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12(03)
    • [10].溶解氧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功能菌数量的影响[J]. 微生物学报 2009(06)
    • [11].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亚硝化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定性[J]. 微生物学报 2008(08)
    • [12].联氨对HABR全程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05)
    • [13].厌氧脱氮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生物技术 2014(06)
    • [14].温度对高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系统效能的影响[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15)
    • [15].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06)
    • [16].溶解氧及曝停比对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09(02)
    • [17].单级自养脱氮系统中生物膜EPS提取方法[J]. 中国科技论文 2013(03)
    • [18].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MBR自养脱氮系统膜污染的影响研究[J]. 膜科学与技术 2020(03)
    • [19].亚硝酸盐对乳酸发酵缺氧-好氧SBR脱氮系统除磷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2)
    • [20].基于甲烷氧化菌的城镇污水厂尾水极限脱氮系统构建及机制[J]. 环境科学 2020(04)
    • [21].C/N对单级脱氮系统N_2O排放量及其途径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7)
    • [22].三维电极生物膜-硫自养耦合脱氮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4(11)
    • [23].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氨氮去除途径研究[J]. 环境科学 2009(01)
    • [24].水污染控制过程中的反硝化问题分析与处理[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07)
    • [25].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系统运行条件优化研究[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3(05)
    • [26].污水厂脱氮系统改造效益分析[J]. 城镇供水 2011(04)
    • [27].低温条件下海水暂养装置脱氮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效果[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8)
    • [28].好氧甲烷氧化耦合反硝化极限脱氮系统的效能及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20(06)
    • [29].DO浓度对间歇曝气单级自养脱氮系统N_2O排放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11)
    • [30].城市污水自养脱氮系统中有机物与磷的回收[J]. 化工学报 2013(08)

    标签:;  ;  ;  ;  ;  

    SBBR单级自养脱氮工艺性能与氮转化途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