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民意识是在民主宪政的条件下公民对其基本社会身份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和理性的反映。当代公民意识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主体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公德意识。公民是是现代社会成员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的承载者,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所在。培育公民意识可以使公民摆脱无所作为的依附心态,崇尚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促进精神解放、个性自由和公民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而也为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和维持提供坚实的主体支撑和文化支撑。公民意识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的生成离不开现实社会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的孕育。契约社会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和公民资格理论的传播为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公民社会的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公民文化的初步传播则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公民意识培育必须坚持官民双向互动、系统整体推进、显性培育和隐性培育相结合、以及舆论宣传和实践培育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公民意识的生成奠定利益引导机制;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引导及实践保障;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发挥法治对公民意识生成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实施公民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培育公民社会,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社会环境和实践机制是培育我国公民意识的现实路径选择。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1 选题的背景1.1.2 选题的意义1.2 文献综述1.2.1 国内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状况1.2.2 国外关于公民意识的研究状况1.2.3 简要评价1.3 研究方法1.3.1 文献研究法1.3.2 历史研究法1.4 论文的创新点第2章 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2.1 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2.1.1 公民概念的由来及历史演变2.1.2 当代社会"公民"的含义2.1.3 当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含义2.2 臣民意识、群众意识、人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比较分析2.2.1 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2.2.2 人民意识与公民意识2.2.3 群众意识与公民意识2.3 公民意识的实质2.3.1 公民意识是公民主体的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意识2.3.2 公民意识是人类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性的、系统的认知和自觉2.4 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2.4.1 公民意识的指向是自由意识2.4.2 公民意识的基石是主体意识2.4.3 公民意识的支撑点是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2.4.4 公民意识的核心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2.4.5 公民意识的外显层面是公德意识2.4.6 公民意识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章 提升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必要性3.1 公民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3.2 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3.2.1 公民社会的构建呼唤公民意识3.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呼唤公民意识3.2.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呼唤公民意识3.2.4 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康发展呼唤公民意识3.3 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现状的迫切要求第4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基础4.1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生成的理论基础4.1.1 契约社会理论4.1.2 公民社会理论4.1.3 公民资格理论4.2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生成的现实基础4.2.1 公民社会的初步形成是公民意识生成的客观前提4.2.2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基础4.2.3 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建设是公民意识生成的制度基础4.2.4 公民文化的初步传播是公民意识生成的文化基础第5章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5.1 公民意识的培育原则5.1.1 官民双向互动5.1.2 系统整体推进5.1.3 显性培育和隐性培育相结合5.1.4 舆论宣传和实践培育相结合5.2 公民意识的培育路径5.2.1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公民意识的生成奠定利益引导机制5.2.2 稳步推进民主政治,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引导及实践保障5.2.3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发挥法治对公民意识的生成的引导和教育作用5.2.4 实施公民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5.2.5 培育公民社会,为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社会环境和实践机制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民论文; 公民意识论文; 自由论文; 公民社会论文; 社会现代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