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工程酵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聚糖酶,毕赤酵母,自主复制序列(PARS),重组表达
基因工程酵母论文文献综述
潘阳[1](2018)在《毕赤酵母高效表达Streptomyces sp.FA1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发酵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聚糖酶是糖苷水解酶[EC 3.2.1.x]的一种,可以将木聚糖水解,生成木糖与低聚木糖。在果蔬加工、面制品加工、低聚木糖制备、造纸印染和动物饲料的初级处理等行业中拥有应用价值。由于木聚糖酶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高效的发酵生产木聚糖酶对工业化具有实际意义。木聚糖酶基因的来源不同,其结构与性质也有很大差别。本实验室在对木聚糖酶的研究中,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FA1中得到了一种归属于糖苷水解酶第十家族的木聚糖酶(XynA)。将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进行胞外表达。结果显示有大量的包涵体存在。为了可以高效表达木聚糖酶,本课题在毕赤酵母(P.pastoris)中强化表达XynA,通过构建游离型表达质粒表达与整合表达联合应用来强化XynA分泌效率,提高XynA酶活。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PCR得到自主复制序列PARS1和PARS2,构建了pMD18-T-PARS1、pMD18-T-PARS2,酶切验证并测序正确。在此基础上构建pAOX1-PARS与pGAP-PARS系列游离型载体:pPICZαA-PARS1、pPICZαA-PARS2、pGAPZαA-PARS1、pGAPZαA-PARS2,酶切验证并测序正确。(2)将木聚糖酶基因整合到游离型质粒,将游离重组质粒电转导入P.pastoris KM71,构建游离型重组菌:P.pastoris KM71/pPICZαA-PARS1-xynA、P.pastoris KM71/pPICZαA-PARS2-xynA、P.pastoris KM71/pGAPZαA-PARS1-xynA、P.pastoris KM71/pGAPZαA-PARS2-xynA,分泌表达XynA。经过摇瓶培养后,测定重组酶XynA的活力,筛选出最佳的游离型重组菌P.pastoris KM71/pGAPZαA-PARS2-xynA,木聚糖酶活最高达到29.6 U·m L-1。(3)对游离型重组菌在3.6 L罐水平进行发酵过程优化,分别以甘油、葡萄糖、蔗糖、混合碳源(蔗糖:甘油=1:2)作为碳源优化游离型重组菌株表达水平。以BSM培养基进行上罐发酵,50%甘油为最适补料碳源,培养96 h后,最高酶活可达350 U·mL~(-1)。同整合型重组菌P.pastoris KM71/pGAPZαA-xynA相比,表达水平提高了45.9%。(4)在整合表达木聚糖酶的基础上,将含有木聚糖酶基因的游离质粒转入菌株,构建P.pastoris KM71/pPIC9K-xynA/pGAPZαA-xynA,实现双启动子共表达(强化型)。通过摇瓶表达,甲醇诱导144 h后,XynA酶活为202 U·mL~(-1),是单一整合型酶活的1.7倍。重组XynA发酵上清液,经过40%(w/v)的(NH_4)_2SO_4沉淀、透析及Mono S阳离子交换柱纯化。对重组酶的酶学性质定性,结果表明: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60℃,55℃下120 h达到半衰期;最适pH为5.5,pH范围3-11放置24 h,其酶活仍有80%左右;浓度为10 mmoL·L~-11 Fe~(3+)对Xyn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Mn~(2+)和Cr~(2+)对Xyn A保留约85%的活性。(5)在3.6 L罐上对强化型菌株进行诱导温度,初始诱导菌浓,甲醇诱导浓度叁个方面优化。最后得到最佳上罐条件为:在28℃,初始菌浓OD_(600)=100,甲醇的浓度为1.5%(v/v),诱导发酵144 h。XynA酶活达到3030 U·m L~(-1),是单一整合型的2.1倍同时强化型重组酶比活相对整合型表达提高了52.4%。为链霉菌来源的GH10家族木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最高水平。(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耿娜[2](2018)在《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羟基苯甲酸作为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重要前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利用石油中有效成分进行合成,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近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投入到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合成中。本研究以酿酒酵母为宿主,在酿酒酵母中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的生产途径,并通过提升相关途径通量,实现对羟基苯甲酸产量的逐步提高。1.在酿酒酵母中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的合成途径。引入大肠杆菌及恶臭假单胞菌来源的ubiC基因,构建分支酸到对羟基苯甲酸的生产途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基因,确定在酿酒酵母中,大肠杆菌来源的ubiC基因表达效果更好,并比较了不同启动子对ubiC基因的表达效果,最高产量达到 11.34±0.13mg·L-1。2.对酿酒酵母中莽草酸途径进行改造。通过构建质粒181-TEF2p-Aro4-CYCLt-TEF1p-ubiC-CYCLt,过表达Aro4基因,将质粒转入酿酒酵母中,解除反馈抑制作用,并通过更换启动子增加实验平行性,使产量达到了 32.09±0.77 mg·L-1。在此基础上,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上整合大肠杆菌来源莽草酸途径基因、提升酿酒酵母自身莽草酸途径基因Aro1的表达量,并通过过表达编码分支酸合酶Aro2基因,对羟基苯甲酸产量达到了35.22±1.74mg·L-1。3.对酿酒酵母中磷酸戊糖途径进行改造。在基因组上替换ZWF1基因启动子为强启动子TEF1p。同时,针对磷酸戊糖途径基因TKL1、RKI1进行过表达,使产量提升了 6.96%。最后对磷酸戊糖途径负调控因子RIC1基因进行敲除,对羟基苯甲酸产量提升5.97%。4.对酿酒酵母中糖酵解途径进行改造。敲除糖酵解途径旁路基因PYK2,增加莽草酸途径前体PEP积累量。引入变形链球菌来源基因GAPN,通过该基因的过表达,提升糖酵解途径通量,并组合Aro2基因进行表达,构建质粒 195-ACT1-Aro2-PGI1t-GPD1p-GAPN-PGI1t,产量达到 38.60±1.96 mg·L-1。(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8)
朱星星[3](2018)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D-阿洛酮糖是一种自然界天然存在含量极少的稀有糖。D-阿洛酮糖具有零能量且与蔗糖相似的甜度和良好的加工特性,以及预防肥胖、降血脂、抗氧化、保护神经和抑制癌细胞等生理活性,在食品卫生和保健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全细胞反应可避免多步操作和耗时的酶纯化过程,然而,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在高温下进行催化反应,催化结束后,常规的宿主如大肠杆菌、酿酒酵母等容易死亡,难以重复利用。为实现工程菌原位催化后的重复利用,本研究通过克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构建高效表达载体,转入耐热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成功实现了高效表达,通过全细胞反应,研究工程菌原位催化特性,采用生物法脱除混合液中的D-果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程菌的重复利用及D-阿洛酮糖的生产效率,初步论证工程菌再生循环催化D-果糖产D-阿洛酮糖的可行性,主要结果如下:(1)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以根癌农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将其与T克隆载体连接,构建p UCm-T-dpe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抽取质粒测序验证并分析。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基因与NCBI数据库中根癌农杆菌编码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NCIM:2942(序列号:KX098480.1)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45%,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65%。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31493.62,无跨膜区,不含信号肽,位于细胞膜的表面。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8.41%,β-折迭占47.06%,无规则卷曲占14.53%。叁级结构显示DPE蛋白为四聚体结构,每个单体呈典型TIM桶状,由8个重复的(β/α)8结构组成。(2)重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构建及酶学特性。通过酶切和T4连接酶连接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RS42H-dpe。通过醋酸锂转化法将该表达载体转入耐热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中,通过潮霉素抗性筛选、反转录PCR和酶活,筛选出了产DPEase酶活最高的重组菌K.marxianus No.4。重组菌K.marxianus培养48 h后,目的蛋白的表达量达到最大值0.35 mg/m L,酶活为6.5 U/m L。利用Ni2+-Chelating 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纯度达95%以上。酶学活性研究表明:Mn2+显着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酶活;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55℃和8.0。(3)生物法脱除催化反应液中D-果糖的研究。10g/L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工程菌在55℃,p H 8.0条件下,可催化750 g/L D-果糖,产生190 g/L D-阿洛酮糖。对工程菌循环催化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工程菌利用残留D-果糖再生增殖,最终100 g的残留D-果糖被转化为34 g乙醇,并获得15 g K.marxianus工程菌和纯度达92%以上的D-阿洛酮糖。初步论证工程菌循环催化D-果糖生产D-阿洛酮糖的可行性。整合dpe基因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基因工程菌成功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利用全细胞反应,研究工程菌原位催化特性,降低D-阿洛酮糖的生产成本,提高工程菌的重复利用。本研究从耐热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工程菌原位催化后的重复利用和生物脱除D-果糖纯化D-阿洛酮糖两方面为D-阿洛酮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周敏[4](2017)在《阿魏酸酯酶A双拷贝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酵母表达产物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魏酸酯酶是一种能水解植物细胞壁的关键酶,并释放阿魏酸。另外,阿魏酸酯酶能从许多微生物中被分离出来,但阿魏酸酯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低,制约了该酶的应用。为提高阿魏酸酯酶A的活性或表达水平,本研究构建阿魏酸酯酶A双拷贝基因工程菌,并初步探究阿魏酸酯酶A的免疫原性。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如下:1.阿魏酸酯酶A双拷贝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采用PCR技术从黑曲霉GIM3.452扩增出阿魏酸酯酶A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846 bp,总编码282个氨基酸。并经NCBI Blast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已报道黑曲霉阿魏酸酯酶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0%以上。该序列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是KP126605。将不含信号肽的AnFaeA基因分别与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和pPICZαA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PIC9K-AnFaeA和pPICZαA-AnFaeA。先将pPIC9K-AnFaeA重组表达质粒经Pme I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宿主菌。通过摇瓶诱导表达筛选,获得一株酶活性最高为2.4 U/mL的工程菌,命名为GSKFA3。再将Sac I线性化后的pPICZαA-AnFaeA重组表达质粒电转化GSKFA3感受态细胞,并将其置于含Zeocin抗性的YPDS平板上培养。经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表达的双拷贝基因工程菌(酶活性为10.6 U/mL),命名为GSKZαFA20。经PCR检测发现,该基因能整合至毕赤酵母基因组上,并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SDS-PAGE电泳和Westem-blot检测发现,所获得的表达产物是分子量为40 kDa的阿魏酸酯酶A糖基化蛋白。通过优化重组蛋白的培养条件,结果发现经1%甲醇诱导培养7d后,其酶活性高达15.49U/mL。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重组阿魏酸酯酶A的最适温度是50℃,最适pH为6.0,且温度低于45℃和pH值为4.0~6.0时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阿魏酸酯酶A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选用63只3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1只小鼠。试验组小鼠在第5、15、25 d时背部皮下注射0.1 mg阿魏酸酯酶A蛋白,空载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pPICZαA转X-33酵母宿主菌的诱导表达上清。记录小鼠的采食量和体重变化,采用ELISA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4和IgG的含量。结果发现,体内注射阿魏酸酯酶A对小鼠的生长无显着影响(P>0.05)。但阿魏酸酯酶A可显着提高小鼠血清中IFN-γ、IL-4和IgG的含量(P<0.05),且对照组和空载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A具备良好的反应原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阿魏酸酯酶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能启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影响小鼠机体的免疫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构建阿魏酸酯酶A的双拷贝基因工程菌,并经过优化培养条件获得了高效表达阿魏酸酯酶A的双拷贝基因工程菌;黑曲霉GIM3.452阿魏酸酯酶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能启动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影响机体的免疫水平。这将为今后开发高效表达的阿魏酸酯酶A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同时为后续深入研究阿魏酸酯酶A的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媛,张爱丽,周伟,钱子刚[5](2016)在《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酿酒酵母是合成天然产物的重要宿主菌,但在酿酒酵母中构建遗传稳定性好、基因表达可控的代谢途径并获得高产菌株仍然是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中的难点,笔者系统介绍了目前酿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进展为其代谢与合成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6年18期)
秦艳,申乃坤,王青艳,谢能中,朱绮霞[6](2016)在《乙醇耐受性提高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酿酒酵母转录激活因子Msn4基因置于组成型强启动子PGK下,构建重组整合表达质粒YPKRMsn4,r DNA介导整合到受体菌酵母工业菌株Y49的染色体中,筛选得到酿酒酵母菌YM-27。该菌过量表达酿酒酵母转录激活因子Msn4基因,乙醇耐受性有较大提高。构建的酿酒酵母工程菌运用在木薯乙醇工业生产中,可克服浓醪发酵中后期酵母菌受高浓度乙醇抑制而发酵活力不足的问题,可应用于乙醇浓醪发酵,为进一步构建具有高潜能的优良菌株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6年07期)
马俊[7](2016)在《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海参溶菌酶的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溶菌酶广泛分布于不同生物体中,它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β-1,4糖苷键,从而使其原有结构受到破坏造成菌体死亡。溶菌酶作为一种天然的蛋白质具有对人体无毒性,易吸收,不污染等特性。海参溶菌酶基因由本实验室于2007年首次分离和鉴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溶菌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本课题首先将实验室之前已构建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pPIC9K-SjLys/GS115作为产海参溶菌酶出发菌株,分别从甲醇浓度、培养基pH、温度和诱导时间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实验得出其最优条件为甲醇诱导浓度1.0%,发酵培养基初始pH 6.0,温度30℃,培养96 h。在这个最佳目的蛋白表达条件下,其发酵液中海参溶菌酶表达含量为4.88 mg/L。将发酵液经离心和超滤浓缩后得到上清液,再经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获得海参溶菌酶产品,其酶活力为826.44 U/mg。尽管经过上述发酵条件优化后海参溶菌酶产量有所增加,然而在纯化过程中酶蛋白损失较大,造成其产率较低。为了减少纯化步骤,增加酶的回收率,本课题以海参溶菌酶(SjLys)基因序列为模板,分别在其N端和C端添加组氨酸标签(6×His tag),构建表达载体pPIC9K-SjLys-HisN和pPIC9K-SjLys-HisC。通过电转化法将线性化的带有目的基因的大片段整合到毕赤酵母GS115细胞染色体上,得到重组毕赤酵母细胞转化子。再利用浓度为1.0 mg/mL~4.0 mg/mL G418抗生素筛选获得32株高拷贝转化子。经菌落PCR验证和小规模培养分析,最后得到一株表达海参溶菌酶效率较高的重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pPIC9K-SjLys-HisN/GS115,命名为HS3-1。进一步考察该工程菌株摇瓶发酵培养结果,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该工程菌株发酵产物为海参溶菌酶,其产量为5.12 mg/L。使用Ni~(2+)亲和层析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其酶活力达1088.57 U/mg。本课题最后进行了发酵罐放大发酵生产试验。以上述重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HS3-1作为发酵菌株,使用5 L发酵罐进行发酵生产。以BSM培养基作为发酵初始培养基,发酵过程参数控制为温度30℃,pH 6.0,搅拌转速800 r/min,溶解氧DO 30%;发酵液培养24 h待基础甘油耗尽后,补料流加甘油5 h,至菌体湿重达180 g/L~220 g/L,再将发酵液酵母细胞饥饿1 h,最后向培养基中自动流加甲醇进行产物诱导,实时监控发酵液中甲醇浓度控制在1%,其诱导时间为96 h。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参溶菌酶占发酵液中总蛋白比例为58%,其产量为53.26 mg/L。通过测定经Ni~(2+)亲和层析纯化后酶液中蛋白含量和溶菌酶活性,计算出该海参溶菌酶比活力为2238 U/mg。这个结果比摇瓶发酵的产酶能力和酶活性有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测定该溶菌酶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纯化后的海参溶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抑菌活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完成了利用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海参溶菌酶的小试研究,为后续的大规模的发酵及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工艺参数,为海参溶菌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马俊,张洋,丛丽娜,李成[8](2016)在《海参i-型溶菌酶在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中优化表达及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实验室已构建的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p PIC9K-Sj Lys/GS115)作为海参i-型溶菌酶生产菌株,本研究分别从甲醇浓度、培养基p H、温度和诱导时间对其产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得出甲醇诱导浓度为1.0%,发酵培养基初始p H 6.0,温度30℃,培养96 h为最佳目的蛋白表达条件,其发酵液中海参i-型溶菌酶含量达10.63 mg/L。将发酵液经离心和超滤浓缩后得到上清液,再经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获得海参i-型溶菌酶产品,其酶活力达826.44 U/mg。经测定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溶壁微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弧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16年02期)
黄贞杰,陈由强,陈丽霞,陈淑增,王容贞[9](2016)在《产肌醇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过表达酿酒酵母肌醇合成关键酶基因INO1,促进肌醇合成,构建能够分泌肌醇的基因工程菌株。【方法】构建r DNA介导的INO1基因多拷贝整合表达载体p URIH,电转化酿酒酵母Y01菌株,构建工程菌株YI2-1和YI2-2,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INO1基因表达量。敲除Kan MX抗性基因,HPLC检测重组菌发酵液中肌醇含量。【结果】获得INO1基因过表达菌株YI2-1和YI2-2,YI2-1的INO1基因表达量是出发菌Y01的16.235倍。敲除Kan MX抗性基因的菌株命名为YI2-1△KP,初步检测YI2-1△KP产肌醇量为627 mg/L。【结论】r DNA介导的INO1基因多拷贝整合表达载体p URIH能够有效地过表达目的基因;过表达菌株合成的肌醇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能够向胞外分泌,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6年07期)
卢晓冉,王晓旭,郑光来,李诗语,沙洲[10](2016)在《酿酒酵母及Etp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调查酿酒酵母及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小肠黏膜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120只健康断奶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酿酒酵母菌组、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酿酒酵母菌液、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液2 m L/只,持续28 d后连续3 d灌胃大肠杆菌菌液。分别取7、14、21和28 d及灌胃大肠杆菌后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各段小肠绒毛的宽度、长度、隐窝深度及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V/C)。结果显示: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菌组及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的十二指肠绒毛长度、V/C在第21和28天时均显着升高(P<0.05);空肠绒毛长度、V/C在第28天均极显着升高(P<0.01)同时隐窝深度显着下降(P<0.05);回肠V/C在第28天显着升高(P<0.05);各肠段绒毛宽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2)灌胃大肠杆菌后,与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及酿酒酵母菌组的空肠绒毛长度、V/C均极显着下降(P<0.01);回肠V/C均显着下降(P<0.05)。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和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均可以促进肠道黏膜发育,提高消化吸收能力;Etp 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更显着。(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2期)
基因工程酵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羟基苯甲酸作为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重要前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利用石油中有效成分进行合成,对环境污染较大,因此,近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投入到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合成中。本研究以酿酒酵母为宿主,在酿酒酵母中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的生产途径,并通过提升相关途径通量,实现对羟基苯甲酸产量的逐步提高。1.在酿酒酵母中构建对羟基苯甲酸的合成途径。引入大肠杆菌及恶臭假单胞菌来源的ubiC基因,构建分支酸到对羟基苯甲酸的生产途径,通过比较不同来源基因,确定在酿酒酵母中,大肠杆菌来源的ubiC基因表达效果更好,并比较了不同启动子对ubiC基因的表达效果,最高产量达到 11.34±0.13mg·L-1。2.对酿酒酵母中莽草酸途径进行改造。通过构建质粒181-TEF2p-Aro4-CYCLt-TEF1p-ubiC-CYCLt,过表达Aro4基因,将质粒转入酿酒酵母中,解除反馈抑制作用,并通过更换启动子增加实验平行性,使产量达到了 32.09±0.77 mg·L-1。在此基础上,在酿酒酵母基因组上整合大肠杆菌来源莽草酸途径基因、提升酿酒酵母自身莽草酸途径基因Aro1的表达量,并通过过表达编码分支酸合酶Aro2基因,对羟基苯甲酸产量达到了35.22±1.74mg·L-1。3.对酿酒酵母中磷酸戊糖途径进行改造。在基因组上替换ZWF1基因启动子为强启动子TEF1p。同时,针对磷酸戊糖途径基因TKL1、RKI1进行过表达,使产量提升了 6.96%。最后对磷酸戊糖途径负调控因子RIC1基因进行敲除,对羟基苯甲酸产量提升5.97%。4.对酿酒酵母中糖酵解途径进行改造。敲除糖酵解途径旁路基因PYK2,增加莽草酸途径前体PEP积累量。引入变形链球菌来源基因GAPN,通过该基因的过表达,提升糖酵解途径通量,并组合Aro2基因进行表达,构建质粒 195-ACT1-Aro2-PGI1t-GPD1p-GAPN-PGI1t,产量达到 38.60±1.96 mg·L-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工程酵母论文参考文献
[1].潘阳.毕赤酵母高效表达Streptomycessp.FA1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发酵优化[D].江南大学.2018
[2].耿娜.生物合成对羟基苯甲酸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北京化工大学.2018
[3].朱星星.马克斯克鲁维酵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合肥工业大学.2018
[4].周敏.阿魏酸酯酶A双拷贝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酵母表达产物对小鼠免疫原性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5].李媛,张爱丽,周伟,钱子刚.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
[6].秦艳,申乃坤,王青艳,谢能中,朱绮霞.乙醇耐受性提高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J].可再生能源.2016
[7].马俊.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海参溶菌酶的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D].大连工业大学.2016
[8].马俊,张洋,丛丽娜,李成.海参i-型溶菌酶在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中优化表达及纯化[J].工业微生物.2016
[9].黄贞杰,陈由强,陈丽霞,陈淑增,王容贞.产肌醇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J].微生物学通报.2016
[10].卢晓冉,王晓旭,郑光来,李诗语,沙洲.酿酒酵母及EtpA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对大鼠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6
标签:木聚糖酶; 毕赤酵母; 自主复制序列(PARS); 重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