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省工业行业的外资溢出效应,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逐渐增多。早期引入FDI是为了填补省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之后逐步改变成为“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地吸引外资。一般而言,不发达国家致力于引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尽可能吸收到外国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但是,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其大小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技术溢出的概念、发生途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个细致的论述,进而使用湖北省工业的相关面板数据从行业角度与城市角度对分析对象进行了研究,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两个角度的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在湖北省的工业行业中,外资对内资产出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但是对内资产出贡献最大的还是内资企业的劳动力与资本存量。接下来,文章又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溢出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论显示:较小的技术差距、外资适度的竞争、内资企业的研发水平、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本能有效地促进技术溢出的发生,而目前的高校人力资本与金融的扶持力度并未有效地促进技术溢出的发生,同时,来自于港澳台的外资比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外资产生了更高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外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10)
- [2].我国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 现代商业 2020(23)
- [3].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科技与管理 2016(05)
- [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1)
- [5].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西部皮革 2016(16)
- [6].主持人语[J]. 人民论坛 2016(27)
- [7].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二元边际的视角[J]. 科研管理 2020(04)
- [8].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J]. 时代金融 2019(05)
- [9].战略联盟及人才流动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J]. 市场周刊 2019(10)
- [10].外商投资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1].市场结构、技术差距与企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间关系的研究[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2].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对外经贸 2016(07)
- [13].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21)
- [14].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5)
- [15].中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J]. 山东纺织经济 2013(12)
- [16].对外直接投资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0(06)
- [17].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 2013(02)
- [18].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述评[J]. 北方经济 2013(08)
- [19].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情况 2009(03)
- [20].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J]. 江淮论坛 2009(03)
- [21].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08)
- [22].中国进口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08(02)
- [23].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8(04)
- [24].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基于技术水平和吸收能力的考察[J]. 统计教育 2008(07)
- [25].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真的存在吗?[J]. 管理现代化 2020(02)
- [26].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评价研究[J]. 特区经济 2014(03)
- [27].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06)
- [28].垂直专业化对内资企业有技术溢出效应吗?[J]. 科研管理 2010(04)
- [29].台商直接投资对天津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1)
- [30].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结构关系研究——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J]. 金融经济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