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分析

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分析

论文摘要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和环境观测站(SACOL)地处中国黄土高原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地区。SACOL作为唯一在黄土高原地区不间断观测的CEOP站点,自2005年9月建站以来取得了很多宝贵的观测资料。本文利用SACOL站2006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的边界层气象常规数据、动量通量、CO2和H2O通量、各辐射分量以及潜热和感热通量资料,对该站点的平流场特征、湍流场特征,以及各辐射分量变化规律和地表能量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SACOL常年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水平风速的日变化与垂直风速和摩擦风速的日变化相比表现了很好的一致性;湿度和气压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CO2浓度与CO2通量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呈现出单峰单谷型;SACOL所处地区生态系统薄弱,植被的光合与吸收作用对该地区CO2浓度的影响表现的不明显。2、由于海拔比平原地区高以及晴天次数相对较多,所以该地区日照资源丰富;地表反照率季节变化明显,数值介于同处于西北地区的张掖绿洲和敦煌戈壁之间,地表反照率受地表植被和降雪等天气过程影响明显;大气逆辐射与地面长波辐射随大气温度和地表温度变化明显。3、土壤温度日变化表现为准正弦曲线,峰值发生时间随土壤深度而滞后,日变化振幅随深度而减小。降水与土壤湿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深层土壤的湿度的变化与浅层相比存在一定的位相滞后。4、白天,从上午到下午,能量闭合率是逐渐升高的。夜晚,能量不闭合情况比较显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湍流强度低。对于SACOL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很低,导致感热通量比潜热通量要大很多,波文比年平均值为1.42。5、利用同处于半干旱区的通榆观测站2003年6-8月的观测资料,对其地表能量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并将SACOL与之对比:两地的净辐射大小基本相同,但潜热和感热通量相差很多,可见虽然同属半干旱区,由于夏季干湿状况不同,两地的地表能量分配差别很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地表通量研究的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观测场和仪器介绍
  • 2.1.1 观测场情况介绍
  • 2.1.2 观测场仪器介绍
  • 2.2 计算方法
  • 2.2.1 计算湍流通量方法简介
  • 2.2.2 涡旋相关法
  • 2.2.3 资料控制
  • 2.2.4 WPL修正
  • 参考文献
  • 2变化特征'>第三章 SACOL平流场和CO2变化特征
  • 3.1 平流场特征
  • 3.1.1 风速风向统计
  • 3.1.2 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统计
  • 2的变化特征'>3.2 CO2的变化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ACOL太阳辐射与地表状况分析
  • 4.1 各辐射分量及地表反照率
  • 4.1.1 向下短波辐射
  • 4.1.2 向上短波辐射
  • 4.1.3 地表反照率
  • 4.1.4 大气逆辐射
  • 4.1.5 向上长波辐射
  • 4.1.6 各分量辐射总量
  • 4.2 土壤特征
  • 4.2.1 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
  • 4.2.2 土壤湿度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地表能量平衡分析
  • 5.1 SACOL地表能量平衡各项分量变化规律分析
  • 5.1.1 地表能量平衡计算公式
  • 5.1.2 净辐射
  • 5.1.3 潜热通量
  • 5.1.4 感热通量
  • 5.1.5 土壤热通量
  • 5.1.6 EBR
  • 5.1.7 波文比
  • 5.2 对比吉林通榆站地表能量平衡情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试论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J]. 种子科技 2020(01)
    • [2].干旱、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J]. 种子科技 2016(11)
    • [3].美姑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膜造林技术应用研究的调查[J]. 绿色科技 2017(11)
    • [4].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7(20)
    • [5].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发展探究——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例[J]. 现代园艺 2016(08)
    • [6].干旱半干旱地区欧李栽培管理技术[J]. 园艺与种苗 2020(05)
    • [7].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造林“两率”措施[J]. 内蒙古林业 2017(01)
    • [8].辽宁干旱半干旱地区树木年轮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10)
    • [9].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研究综述[J]. 湖南农业科学 2014(17)
    • [10].甘肃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 2014(17)
    • [11].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战略思考[J]. 当代经济 2012(16)
    • [12].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早播与等雨播种对比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05)
    • [13].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政策措施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0(06)
    • [14].干旱半干旱地区花椒栽植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23)
    • [15].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11)
    • [16].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9)
    • [17].阐述辽西半干旱地区的侧柏育苗和造林技术[J]. 农业与技术 2017(02)
    • [18].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的退化原因及改造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2)
    • [19].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保护策略[J].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03)
    • [20].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研究分析[J]. 生态科学 2015(06)
    • [21].浅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3)
    • [22].黑穗醋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栽培技术[J]. 防护林科技 2015(03)
    • [23].青海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07)
    • [24].高寒半干旱地区4种牧草的适应性及坪用价值分析[J]. 当代畜牧 2014(08)
    • [25].降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微生物影响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4(04)
    • [26].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综述[J]. 防护林科技 2013(06)
    • [27].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苗造林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0)
    • [28].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进展[J]. 河北林果研究 2010(02)
    • [29].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08)
    • [30].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测定研究概述[J]. 山西农业科学 2010(09)

    标签:;  ;  ;  

    中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