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论文摘要

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学体裁多样,唐诗、宋词、元曲等,无一不吸引着中外广大学者的目光。其中,宋词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更是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国内许多学者已从文化角度或是语言角度对宋词进行过翻译。但是较少有人涉及到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传递及情感意象所表达出的情感。本文立足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结合宋词英译中的情感意象进行了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将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和人类语言文化学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并将意象作为此理论研究的重点。意象不仅包括视觉意象,还包括其他感官所获得的意象,以及经过思维加工后的意象。意象、语言、文化三者构成一体。文化通过语言、意象表达内涵;文化对语言、意象起决定作用。同时,语言也通过意象来反映文化。意象、语言、文化不可分割,同时构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凝结于宋词中的情感,通过意象得到表达。情感共分为四类:爱自己,爱母亲,爱兄弟姐妹,爱异性以及爱其他人,并由此四类基本情感扩充出其他种种情感。情感意象通过思维的认知过程将作者赋予宋词的情感传递到目的语读者脑中,使得宋词这一文学形式受到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使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分析宋词英译本与原文本之间情感意象的传递,以及情感意象所表达出的情感。本文也对翻译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由于文化、语言的差异,在不同文化间传递意象存在一定的困难。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在现实应用中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以后的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
  • 1.3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almer’s Cultural Linguistic Theory
  • 2.1.1 Three traditions of Palmer’s Cultural Linguistics
  • 2.1.2 The Emergenc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2.1.3 The Synthesis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 2.2 Imagery
  • 2.2.1 Definition of Imagery
  • 2.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ry
  • 2.2.3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magery, Culture and Language
  • Chapter 3 Emotional Images in Song Ci
  • 3.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motions in real life and in ancient poems
  • 3.1.1 The emotions mentioned in ancient poems
  • 3.1.2 The emotions mentioned in real life
  • 3.2 The origin of Song Ci
  • 3.3 The imagery about the emotions
  • 3.3.1 The emotional images about loving yourself
  • 3.3.2 The emotional images about loving mother
  • 3.3.3 The emotional images of loving brothers
  • 3.3.4 The emotional images about loving the opposite sex
  • Chapter 4 The analysis on Imagery Translation
  • 4.1 Preserving the imagery
  • 4.2 Replacing the imagery
  • 4.3 Omitting the Original Imagery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产品意象评价中的眼动与脑电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0(20)
    • [29].秋山意象图[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9)
    • [30].《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标签:;  ;  ;  ;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