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演替规律论文-赵冰清

植被演替规律论文-赵冰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演替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露天煤矿,植被恢复,群落动态,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

植被演替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赵冰清[1](2019)在《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恢复是矿区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植被的生长变化及恢复状况可以表征矿区土地复垦的程度与质量。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动态变化,对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自然资源部矿区土地复垦——山西朔州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为依托,分析了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配置模式的植被演替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的研究方法,基于样地两次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了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17年和22年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各样地树种组成较为稳定,胸径1 cm以上的独立个体数增加量为SⅢ样地(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榆树(Ulmus pumil)×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SⅣ样地(刺槐×油松(Pinus tabuliformis))>SⅠ样地(刺槐×油松)>SⅤ样地(刺槐纯林)。每年死亡率为SⅢ样地>SⅠ样地>SⅣ样地>SⅤ样地,每年增补率为SⅢ样地>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死亡量和增补量最大的分别是刺槐和榆树。胸高断面积净增加量为SⅣ样地>SⅠ样地>SⅤ样地>SⅢ样地,刺槐的损失量和新增量最多。各样地的径级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小径级个体死亡量较大。除了榆树以外,刺槐、油松和臭椿的平均胸径均增加。刺槐和臭椿种群普遍减小,油松种群基本维持原有规模,榆树种群快速增长。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具有较高的存活率且长势良好,刺槐纯林模式长势相对较差。(2)采用多项指标对4种配置模式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利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草本层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调查期间,各样地以多年生和中生草本植物为主,随着复垦年限增加,1年生或1、2年生及中生植物重要值下降,多年生和旱生、中旱生植物的重要值有所增加。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增加。草本层物种正负关联比呈增加趋势,群落结构逐渐趋向于稳定。刺槐×油松混交林模式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中等,群落稳定性最高,刺槐纯林模式草本层物种表现为显着负关联,种间竞争激烈。(3)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胸径、邻体竞争和环境因素(土壤养分和地形)对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复垦植被生长的影响。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胸径是影响人工复垦植被生长最重要的因素,乔木指标(平均高度、平均胸径和冠层开阔度)和土壤因子(表层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共同对复垦22年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影响。(4)基于BEF(Biodivesity-ecosystem functioning)实验,比较了15种配置模式人工复垦植被的存活和生长以及草本层植物自然侵入特征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演替早期(复垦5年)影响人工复垦植被存活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油松纯林、刺槐×油松和油松×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林模式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其他配置模式。4个实验树种的存活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为油松>刺槐>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配置模式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对75%的树种存活无显着影响。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对演替早期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着。(5)采用永久性固定监测样地与传统样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人工修复与自然修复途径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和表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5年修复,15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的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组成较为相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含量普遍无显着差异,均低于原地貌,短期内植被恢复对土壤养分状况的改良作用相对较为有限。经过22年修复,4种配置模式的人工植物群落与自然修复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均已超过原地貌,前者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已接近或超过原地貌的90%,而后者植被恢复较为缓慢,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仅为原地貌的68.50%,且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乔灌草的复合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叶林,李巍巍,徐杰[2](2017)在《浅析小兴安岭过伐林内光照条件及植被演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过伐林,通过均匀机械布点的方式调查林内光照条件分布状况,利用冠层仪观测手段定量计算观测点的郁闭度作为光照条件的分析指标;同时通过植被分层频度调查研究过伐林下植被的演替趋势。结果显示,过伐林中虽然红松种群在更新层和演替层都有较好的分布频度,具有进展演替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潜力,但是由于过伐林的整体郁闭度偏大,近半数区域的郁闭度都在0.8以上,对演替层红松幼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透光抚育经营措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程红梅,田锴,田兴军[3](2015)在《大蜀山孤岛状山体植被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的研究方法,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孤岛状山体——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恢复植被为研究对象,调查了16个典型样地,利用丰富度指数(Margalef richness index,R)、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H)、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Jsw)和生态优势度指数(Simpson index,D)等研究了4个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林向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乔木层Shannon指数分别为1.957、1.485、0.738,呈下降的趋势;而短毛椴林乔木层Shannon指数为1.694。麻栎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着低于其他3个群落(P<0.05),均匀度显着低于马尾松林和短毛椴林(P<0.05)。4种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之间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中,麻栎林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其他3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则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处于演替顶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不是最高,群落演替过程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除人为活动的干扰外,群落的发育程度和内部生境是影响该区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燕红[4](2015)在《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及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白山西麓龙岗山脉中段金川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后河流域中的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它们是长白山区典型火口湖发育形成的泥炭地,该区的泥炭地均为全新世发育的草本泥炭,发育连续,沉积速率大。此外,该湿地生态系统也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泥炭保存较完整,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同时该泥炭地植被保存相对较好,植物种类丰富,各沼泽湿地的植被的演替和发育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沼泽学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植被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很多,但是针对吉林省东部金川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火口湖泥炭沼泽湿地的植被演替研究却鲜有报道。对火口湖泥炭地这种特殊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研究可为揭示湿地演替规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确立本研究课题,从群落、种群和个体叁个尺度,系统地研究金川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火口湖沼泽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寻求火口湖湿地植被的演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保护湿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叁个火口湖沼泽湿地的植被特征、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种群格局及优势种生理生态特征等方面,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叁个火口湖沼泽湿地的植被演替规律和演替影响因素及其植物多样性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叁个主要研究样地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湖泊沼泽,均由火口湖演化而成。它们彼此间孤立,形成几乎没有基因交流的生物岛。按照传统湖泊演替理论及沼泽湿地的现存证据,叁个沼泽湿地的沼泽化历史时间关系为孤山屯>金川>旱龙湾。叁个沼泽湿地的植被演替过程均为同心圆演替,方向为由湖泊岸边到湖心。(2)利用分类和排序的方法能将本研究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叁个湿地很好地分开,且重迭较小。研究区内叁个沼泽湿地共有植物39科62属75种,总体来看,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植物区系组成中各科含属数差异较大。本区大部分植物1属只有1种,占总属数的91.8%,占总种数的76.7%,说明本研究区沼泽植物种类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的特点。(3)旱龙湾泥炭地由于演替时间较短,植被群落还处于发育期,演替进程缓慢,因此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显着差异。而相对演替时间较长的金川沼泽植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均显着高于旱龙湾,而且金川泥炭地中位于边缘的群落往往比内部的群落拥有更多的物种和更高的多样性。由于孤山屯沼泽演化历史较长,沼泽内部大环境趋于一致,因此不同样方植物种的数量差异不明显。对叁个沼泽湿地植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与营养性状相比,植物的形态性状同其它各性状间的关系更密切。金川湿地叶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碳含量的群落权重均值显着高于孤山屯湿地和旱龙湾湿地,说明叶的营养性状差异程度较大。此外,在叁个土壤表面均较湿的泥炭地中,优势物种表现出相似的功能性状。就单个功能性状而言,叶片碳含量所表征的功能多样性,在金川湿地群落中异质性较大,这与物种多样性有着相似的结果。功能多样性在生境中的变化说明自然环境是复杂多样的,某个因子的驱动作用往往与其它多个环境因子相互牵连,因此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的关系需要考虑多因子的共同作用。(4)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湿地,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整体而言,叁个样地的群落生物量存在显着差异,且群落和优势种的生物量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旱龙湾湿地群落的生物量最高,孤山屯湿地群落的生物量最低。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在孤山屯和旱龙湾湿地呈线性单调上升趋势,而在金川湿地生则呈线性单调下降趋势。功能多样性的某个或某些性状对生产力有影响,地上生物量与比叶面积呈显着的负相关,与叶片大小和植株高度也有显着的线性关系。但本文的研究总体表明,功能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性不高,仅有个别特征存在关联。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一致性的同时也存有差异。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均与土壤总磷和总氮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土壤中营养元素对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大于水中营养元素的影响。(5)湿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灌木油桦的侵入格局与藓丘的格局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油桦种群在最初侵入湿地时是随机分布的,随着种群的扩张和资源的竞争,油桦幼苗选择集群分布的格局。环境因子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速效磷,其次是藓丘高度。(6)湿地水位对植被演替过程中的优势种臌囊苔草的发育影响较大。较深的水位会阻碍臌囊苔草生物量的积累,并改变生物量在植物体内的分配,减缓湿地由湿向干转变的过程,因此会减慢演替进程。相反,水深变浅,则会加快演替进程。因此,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中,水深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子。总体而言,植物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生理特性来适应群落环境的动态变化,同时也充分证明植被群落动态与其生理生态学特性是紧密相关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刘建华[5](2015)在《露天矿排矸堆土场自然植被演替规律及立地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的排矸年限矸石山的植被调查,结果显示:Ⅰ类排土场,随着排土年限增加,出现了多种植被群落,该生境的适生植物种类较多,具备了进行人工植被恢复的良好条件;Ⅱ类排土场,从群落外貌看,形成了明显的复层结构,群落的形成使排土场生境条件进一步改善,可进行人工复垦造林;Ⅲ类排土场仍处于演替的初级阶段,已初步具备耐旱乔木树种生长的条件;Ⅳ类排土场无植被分布,不适宜人工复垦造林,需经过多年的风化或人工促进风化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范小明,赵永建,邓恢[6](2014)在《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栽植类芦、斑茅后林地植被演替规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采用栽植类芦、斑茅的办法,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的快速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要建群种的植被群落。(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14年02期)

邹扬庆[7](2014)在《基于3S技术的中梁山植被演替识别与演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GBP、WCRP、IHDP和DIVERSITAS等一系列大型国际科学计划均对碳收支地理分布、碳减排/碳增汇策略与技术等展开研究,植被生态系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及地球物质系统碳平衡的重要贡献者在研究中尤为受到重视。然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植被群落决定,主要表现在植被群落的进展演替或逆行演替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固碳能力的重要影响。由此可见植被群落演替与全球碳平衡、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之间的紧密关系。本文着眼于植被群落演替对区域碳收支状况、区域生态建设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重庆市中梁山地区为例,利用地理空间信息“3S”(GPS、RS、 GIS)技术,以及地面实测植被光谱,结合生态学“空间代替时间”的植被演替理论与研究方法,着重探讨了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植被群落演替空间识别方法和岩溶石漠化植被恢复区植被群落演替时空变化特点与规律,充分地将地理学水平方向上的空间研究和生态学垂直方向上的功能研究相结合,旨在为植被生态演替研究工作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同时也为研究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与生态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数量生态学方法的中梁山植被演替系列构建与演替规律初探,基于地面实测高光谱和卫星遥感多光谱的演替群落光谱分析和可分性探讨,基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不同分类方法在植被演替识别中的应用与比较,以及基于RS、GIS的中梁山植被演替时空格局与趋势图谱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发现,中梁山的植被演替可分为9个阶段,基本遵循旱生演替一般规律,但自然恢复演替和人工辅助演替两个演替系列交错分布。演替顶级以土壤顶级最为显着,而非气候顶级,马尾松群落和柏木群落分别是中梁山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的土壤顶级群落。由于受土壤、岩性等生境条件限制,以耐旱、耐瘠薄灌木树种构成的灌木群落也可能是该区群落顶级类型之一。人工辅助演替尽管加快了植被进展演替速度,但不能改变植被演替方向,且由于人工辅助演替的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物种单一,群落的生态系统功能差,易被入侵。选择和引入自然恢复演替中后期的植物种可能会更利于稳定生态系统的形成。(2)OLI或TM多光谱遥感影像能够满足大尺度的群落信息提取,但是对同一植被类型的不同物种的识别还是有局限性。由于宽波段多光谱间差异比窄波段高光谱小,导致可分性降低,在分类过程中,不得不将一些预期类别进行合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这也使更具生态学意义的探究与讨论被弱化。(3)与基于统计理论的传统监督分类方法相比,人工神经网络在数据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在模式识别、知识处理等方面获得较理想效果。尤其是加入了高程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精度达到了87.42%,比传统监督分类的精度提高了5.57%。因此,在进行多时相遥感图像数据处理与动态分析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获取地物空间分布信息会更可靠、更便捷。(4)在基于RS动态信息、GIS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图谱分析的中梁山植被演替时空格局研究中,获得了与基于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中梁山植被演替的相似结果,说明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植被演替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中,并获得可靠的研究结论用于指导生态建设。3S技术能够实现对植被演替方向、演替速度、演替规律和特点等的动态监测与研究,使基于区域尺度的生态研究和趋势预测成为可能。(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04)

范小明[8](2014)在《福建水蚀荒漠化地区种草治理效果与地表植被演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水蚀荒漠化红壤山地,气候温暖,降雨量大,采用大面积种草措施,能快速覆盖地面,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芒萁孢子的繁衍,并最终形成以"马尾松+芒萁"为主的植被群落。水蚀荒漠化地区,努力创造有利于马尾松林地芒萁大量繁衍的条件,是加快水蚀荒漠化地区绿化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02期)

丁云春[9](2013)在《拉萨河谷植被演替规律及人工恢复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拉萨河谷植被分布特征及演替规律,分析人为干扰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提出保护残存的天然植被,适度的造林技术,适当选择造林树种,采用容器育苗技术,开发替代能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植被恢复对策。(本文来源于《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3年05期)

潘德成,齐鹏春,吴祥云,祁崇祝,甘作勋[10](2013)在《半干旱地区煤矿次生裸地植被演替规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线路调查与标准样地调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阜新海州露天矿排土场30年的天然植被和8年的人工植被进行演替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植物组成及分布存在较大不同.在天然植被演替进程中,蒺藜是先锋草种,而披碱草、芦苇、水稗草是重要的优势草种;人工刺槐林和白榆林下的狗尾草重要值最大;人工覆土模式的虎尾草重要值最大.以植被演替流程图为参考依据,适时选择对应排矸年限的优势物种建立植被群落,能明显加快矿区植被演替进程.(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植被演替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小兴安岭伊春林区的过伐林,通过均匀机械布点的方式调查林内光照条件分布状况,利用冠层仪观测手段定量计算观测点的郁闭度作为光照条件的分析指标;同时通过植被分层频度调查研究过伐林下植被的演替趋势。结果显示,过伐林中虽然红松种群在更新层和演替层都有较好的分布频度,具有进展演替恢复阔叶红松林的潜力,但是由于过伐林的整体郁闭度偏大,近半数区域的郁闭度都在0.8以上,对演替层红松幼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合理的透光抚育经营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演替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冰清.半干旱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植被演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2].叶林,李巍巍,徐杰.浅析小兴安岭过伐林内光照条件及植被演替规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3].程红梅,田锴,田兴军.大蜀山孤岛状山体植被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J].生态学杂志.2015

[4].燕红.泥炭沼泽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及植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5].刘建华.露天矿排矸堆土场自然植被演替规律及立地质量评价[J].防护林科技.2015

[6].范小明,赵永建,邓恢.长汀水蚀荒漠化山地栽植类芦、斑茅后林地植被演替规律探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4

[7].邹扬庆.基于3S技术的中梁山植被演替识别与演替规律研究[D].西南大学.2014

[8].范小明.福建水蚀荒漠化地区种草治理效果与地表植被演替规律[J].现代农业科技.2014

[9].丁云春.拉萨河谷植被演替规律及人工恢复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3

[10].潘德成,齐鹏春,吴祥云,祁崇祝,甘作勋.半干旱地区煤矿次生裸地植被演替规律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标签:;  ;  ;  ;  

植被演替规律论文-赵冰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