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力性能论文-陶东阳

动静力性能论文-陶东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静力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桥,病害,静力分析,动力分析

动静力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陶东阳[1](2018)在《多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动静力性能整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钢管混凝土拱桥发展迅速,作为一种优秀的钢混组合结构,具有跨越能力强、施工成熟以及造型优美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我国的公路当中,成为一种常见的桥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钢管混凝土拱桥也朝着更大跨径、更多组合形式的方向发展。早期在修建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建造经验、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限制以及交通量日渐增加,导致很多钢管混凝土拱桥开始出现病害,因此针对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力与静力特性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为钢管凝土拱桥的加固改造提供了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动静力研究现状和加固的实例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2)通过对国内某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缺陷进行分析,得出该桥飞燕端上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大桥的系杆和主梁受到温度作用下引起收缩,从而导致桥梁的飞燕端上翘。(3)对2009年对该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后的动静力病害进行分析,得出大桥在2009年的加固中,仅仅只考虑了桥梁的静力方面的病害,从而导致大桥在2009年加固后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动力病害。(4)通过对该钢管混凝土拱桥综合分析后,在考虑桥梁静力性能方面整治的同时,兼顾桥梁动力性能的整治,提出叁种桥梁动静力性能整治方案。通过对叁种方案进行各个方面的对比后,比选出推荐方案,并对桥梁的关键部位进行了进一步的计算。综上所述,钢管混凝土拱桥作为柔性体系的桥梁,具有自重轻、强度大、抗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在对其结构进行性能整治时,要准确分析桥梁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仅要考虑静力方面的整治,同时也要对桥梁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兼顾桥梁动力性能对整治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1)

颜斐斐[2](2015)在《腐蚀环境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动静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我国车辆的数目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渐增加。桥梁结构在服役期间不仅会受到车辆荷载作用,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腐蚀作用。超载会引起结构内部的疲劳损伤,腐蚀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故对桥梁结构腐蚀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课题所有试验梁均由某在役公路桥梁缩尺而来,结合试验对腐蚀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为:首先制定了对试验梁的人工模拟通电腐蚀方案;然后对梁进行静载试验,得到了梁腐蚀后静力性能的变化,包括梁的极限承载力、裂缝的开展规律、跨中挠度曲线、钢筋和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等;最后研究了腐蚀后的试验梁的疲劳性能,分析了梁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残余挠度、钢筋和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等随荷载上限的变化规律,且通过加速度试验监测了梁内部的损伤情况。经试验研究发现:静载作用下,腐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约降低8%,最大挠度减小了约28%,开裂荷载约减小25%,裂缝首先出现在局部腐蚀最严重处;动荷载作用时,腐蚀疲劳破坏呈现明显的“叁阶段”特性;S-N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其曲线拟合方程为:lgN=-1.9809lg?σ+11.104(R2=0.9778);且在梁的残余挠度稳定发展阶段,当荷载上限增大0.1倍时,梁的残余挠度增量会相应增加64%~68.8%;试验梁损伤后,其在激振下产生的加速度约增大14%~27%。本课题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静动力性能的研究对于桥梁的安全评估、设计施工、使用寿命预测等方面都可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5-11-01)

齐宗林[3](2012)在《新型索穹顶结构动静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索穹顶结构是一种基于张拉整体思想的新型预应力结构,它是一种由索、杆及膜组成的柔性空间结构体系。索穹顶结构能够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性能,具有造型优美、自重轻、稳定性好、受力合理等优点,非常适合用于大跨度建筑的屋盖设计,因此它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各国学者对索穹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各影响因素对索穹顶结构性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索穹顶结构的断索分析和抗火研究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索穹顶结构的发展历史、结构特点及其工作机理,并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学科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根据我国第一个大跨度索穹顶工程——鄂尔多斯伊旗体育中心工程的研发成果,针对Geiger型索穹顶平面外刚度不足等缺点,提出采用Levy型索穹顶结构的改进方案。本文根据实际工程的建筑尺寸重新计算了Levy型索穹顶结构的初始预应力;并对结构的静力性能、断索影响、动力性能、抗震性能及抗火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索穹顶结构的静力性能研究包括叁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研究索穹顶加载历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及其各构件内力的变化规律;第二部分是对索穹顶在1/2跨和1/4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静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第叁部分是研究索穹顶结构的静力性能随初始预应力、撑杆高度、结构跨度、结构矢跨比等各种结构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断索分析部分应用瞬态动力学原理研究了各种索单元单根索破断对结构位移和内力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结构达到破坏时各种索单元的断索根数,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各构件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为结构的施工、维护和安保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动力性能分析部分对结构在初始平衡态及荷载平衡态下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四种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索穹顶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抗震分析中选取了叁种地震波,采用叁维地震输入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的时程分析,并对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抗火部分研究了预应力水平对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并模拟了屋面结构起火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此种火灾工况的研究更加接近实际火灾情况,对该类结构的火灾救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刘天伟[4](2010)在《大跨斜拉桥的动、静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修建大跨度的桥梁以满足交通的要求,斜拉桥以其美观的造型和经济跨度,成为大跨度桥梁中非常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首先介绍了斜拉桥的发展历程和结构体系形式,几何非线性分析的基本理论,阐述影响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叁个主要因素:大位移、斜拉索垂度效应和弯矩与轴力的组合作用,分别介绍了这叁种非线性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并从这些因素入手,计算了斜拉桥成桥阶段恒载作用下考虑几何非线性时的静力分析,并和线性结果进行了对比。其次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及其地震反应问题进行了讨论,利用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其动力特性,主要包括自由振动频率、相应的振型特性。对地震反应谱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说明。基于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选取El-Centro波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深入分析了桥体在一维和二维地震动下的反应特点。最后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益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明海翔[5](2009)在《客货共线铁路大跨径连续梁桥动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适应铁路交通的发展,大跨度铁路桥梁在跨径、结构形式、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观的进展。而桥梁荷载试验作为检验桥梁的结构特性及其各种状态是否符合设计标准的重要手段,为设计提供参考,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是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老河口汉江特大桥成桥动静力性能试验为工程背景,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对大跨度铁路桥梁的动静力性能的试验方法的发展及动静力性能的理论分析原理等方面作了相应的阐述及分析。2)依据相应的试验理论及有限元理论,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了全桥的仿真模型,从动、静力性能两个方面对桥梁进行了分析,为实际的试验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3)对该桥进行了静力性能试验及其分析。根据试验的主要目的及桥梁的结构特点等因素,借助相关的分析模型,最终选取了叁个工况进行试验。通过对各个控制截面最大弯矩作用下的应力、梁端转角、支座位移和梁体竖向位移的测量,对桥梁的静力性能作了相应的分析。4)对该桥进行了动力性能试验及其分析。通过桥梁的动力响应和结构的自振特性的试验,分析得出了桥梁的动力性能。结构动力响应采用了“平板车”及“单机车头”两种动车分别进行了20-70km/h不同速度的动力加载,测定墩顶和跨中相应测点的动力响应;结构的自振特性采用了“自由振动”和“环境随机振动”两种试验方法对比进行试验,测定相应测点的动力响应。5)对各个方面的分析研究进行了总结,研究成果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借鉴,为桥梁设计和荷载试验规范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12-01)

柳春光,李会军[6](2008)在《大跨度张弦梁结构的动静力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弦梁结构是最近十余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跨度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尽管已有学者对张弦梁结构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张弦梁内在受力机理的研究刚刚起步,其内在力学性能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应用 ADINA 有限元软件,对大跨度张弦梁中的张弦立体桁架结构进行动静力研究,找出了其上弦杆件、下弦杆件和撑杆等受力规律,并对张弦立体桁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动力计算,得到了结构的一些动力特性,供工程人员和研究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8-07-01)

动静力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几年,我国车辆的数目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渐增加。桥梁结构在服役期间不仅会受到车辆荷载作用,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对其造成的腐蚀作用。超载会引起结构内部的疲劳损伤,腐蚀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故对桥梁结构腐蚀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本课题所有试验梁均由某在役公路桥梁缩尺而来,结合试验对腐蚀环境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疲劳性能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为:首先制定了对试验梁的人工模拟通电腐蚀方案;然后对梁进行静载试验,得到了梁腐蚀后静力性能的变化,包括梁的极限承载力、裂缝的开展规律、跨中挠度曲线、钢筋和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等;最后研究了腐蚀后的试验梁的疲劳性能,分析了梁的疲劳寿命、破坏形态、残余挠度、钢筋和混凝土的荷载-应变曲线等随荷载上限的变化规律,且通过加速度试验监测了梁内部的损伤情况。经试验研究发现:静载作用下,腐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约降低8%,最大挠度减小了约28%,开裂荷载约减小25%,裂缝首先出现在局部腐蚀最严重处;动荷载作用时,腐蚀疲劳破坏呈现明显的“叁阶段”特性;S-N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其曲线拟合方程为:lgN=-1.9809lg?σ+11.104(R2=0.9778);且在梁的残余挠度稳定发展阶段,当荷载上限增大0.1倍时,梁的残余挠度增量会相应增加64%~68.8%;试验梁损伤后,其在激振下产生的加速度约增大14%~27%。本课题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静动力性能的研究对于桥梁的安全评估、设计施工、使用寿命预测等方面都可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静力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陶东阳.多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动静力性能整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2].颜斐斐.腐蚀环境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动静力性能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

[3].齐宗林.新型索穹顶结构动静力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

[4].刘天伟.大跨斜拉桥的动、静力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

[5].明海翔.客货共线铁路大跨径连续梁桥动静力性能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

[6].柳春光,李会军.大跨度张弦梁结构的动静力性能研究[C].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标签:;  ;  ;  ;  

动静力性能论文-陶东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