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程朱理学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直到现在仍然对当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影响。本研究采用自编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问卷以及根据迪尼(Ed Diener)等人编制的《国际大学调查量表》,结合中国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修订的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的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一方面开创了我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的内容结构、广东大学生程朱理学价值观特点分布、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主要分三个研究进行,研究1探讨了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问卷的编制;研究2探讨了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特点;研究3探讨了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及其两者之间的中介影响变量。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自编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自编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问卷由五个因素构成:自我修养、事业成就、集体主义、社会道德和人情互利。3、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总体在性别、城乡、专业、年级、独生与非独生、父母文化程度等变量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个别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总体与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总体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高分组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的大学生比低分组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总体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且差异显著。5、总体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6、自尊是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影响变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和特点的研究概述
  • 1.1.2 国内有关价值观的概念、结构和特点的研究概述
  • 1.1.3 关于传统价值观
  • 1.1.4 主观幸福感
  • 1.2 传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概述
  • 1.2.1 传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 1.2.2 自尊作为传统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研究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文化常模模型
  • 2.2.2 目标调节模型
  • 2.3 研究的总体构思
  • 2.4 研究内容和假设
  • 2.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5.1 研究目的
  • 2.5.2 理论意义
  • 2.5.3 现实意义
  • 2.6 本研究独创及新颖之处
  • 第三章 研究1 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问卷的编制
  • 3.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程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问卷项目的编制与施测
  • 3.4.2 项目分析
  • 3.4.3 问卷的结构分析
  • 3.4.4 问卷的信度分析
  • 3.4.5 问卷的效度分析
  • 3.5 讨论
  • 3.6 结论
  • 第四章 研究2 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的特点研究
  • 4.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3 研究工具
  • 4.2.4 研究程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总体的特征分布
  • 4.3.2 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在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
  • 4.4 讨论
  • 4.4.1 关于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 4.4.2 性别、专业、年级等变量与大学生的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
  • 4.5 结论
  • 第五章 研究3 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5.1 研究目的和假设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3 研究工具
  • 5.2.4 研究程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 5.3.2 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 5.3.3 自尊在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5.4 讨论
  • 5.4.1 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5.4.2 自尊对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主要结论
  • 6.1 综合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明代程朱理学的官方化及其对史学的消极影响[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论程朱理学之异同[J]. 中州学刊 2017(04)
    • [3].“天理”在南宋审判中的作用[J]. 清华法律评论 2016(01)
    • [4].宋人衣裳,得体兼具典雅品位[J]. 收藏.拍卖 2017(06)
    • [5].元代科举与程朱理学关系探析[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6].程朱理学何时占统治地位——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J]. 历史学习 2010(03)
    • [7].《宋明理学》教学活动片段——蹝程朱理学蹞[J]. 新课程(下) 2014(01)
    • [8].格物致知与圣贤境界:栗谷对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论的新诠释[J]. 海岱学刊 2017(01)
    • [9].文化复兴视域下的程朱理学[J]. 文化月刊 2020(09)
    • [10].方东树与晚清程朱理学的复兴[J]. 朱子学刊 2013(00)
    • [11].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2].论“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J]. 美术大观 2008(05)
    • [13].浅谈程朱理学的正统化实现及其历史命运[J]. 祖国 2018(01)
    • [14].颜元对程朱理学扬弃原因探微[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5].程朱理学知行观浅析[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6(04)
    • [16].程朱理学官僚与清初社会重建——基于学术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考察[J]. 历史研究 2013(04)
    • [17].程朱理学与桐城派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18].论《孟子字义疏证》对程朱理学的批判[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9].清初诗学思想与程朱理学[J]. 文学遗产 2019(04)
    • [20].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差异性的透析[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3(01)
    • [21].“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审美特点的影响[J]. 兰台世界 2015(24)
    • [22].程朱理学中的美学思想对宋代建筑形式的影响[J]. 美与时代(上) 2013(07)
    • [23].浅谈宋代的服饰特点[J]. 新西部(理论版) 2013(13)
    • [24].廖纪的学术思想探析[J]. 大庆社会科学 2014(03)
    • [25].论明朝前期的官德教育与维系[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11)
    • [2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J]. 文史杂志 2013(06)
    • [27].程朱理学身体观及其体育思想的诠释与反思[J]. 浙江体育科学 2017(02)
    • [28].程朱理学官僚与清初社会重建——基于学术思想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考察[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4(01)
    • [29].胡居仁对程朱理学的传承与创新[J]. 江淮论坛 2011(05)
    • [30].明代话本小说创作冲破程朱理学樊篱论存疑——兼与高教版《中国文学史》商榷[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4)

    标签:;  ;  ;  ;  

    广东大学生传统程朱理学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