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

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来源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的果实,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四川、贵州8省。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鞣质、生物碱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显著的药食疗功效。本文从余甘子果实抑菌作用的角度,研究了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的抗菌谱、粗提物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并探讨了余甘子果实天然提取物的抑菌特性及加工应用实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0%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霉菌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对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强弱顺序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MIC值为:2.0%、2.0%、2.0%、4.0%、4.0%,啤酒酵母的MIC值为8.0%。2.通过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效果比较,效果最好的是乙酸乙酯,但成本高,且有一定毒性,95%乙醇的效果比其它有机溶剂要好,在提取时选用乙醇提取。从生产成本和抑菌活性综合考虑,料液比1:6、40目果粉为宜。在单因子试验中发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余甘子影响大:通过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9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h。3.通过三部位萃取分离法和药理试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也有一定活性,但该部位化学成分和乙酸乙酯部位重叠。乙酸乙酯部位对啤酒酵母、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完全抑菌浓度分别为:4%、2%、2%、2%、2%、4%,最低抑菌浓度为:2%、1%、1%、1%、1%、2%。经过萃取之后,其抑菌活性并没有显著增强,因此,应选用粗提物作为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为了进一步追踪余甘子果实的抑菌活性成分,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A、B、C、D、E五个组分,经抗菌试验,B、C、D组分有抑菌活性,其中B组分抑菌活性弱,C、D组分抑菌活性强。4.五个组分经薄层层析鉴定,结果B组分中含有A组分中的无效成分,C组分中含有一些B组分成分,而D组分中除了含有很多C组分成分外,还要含有一部分E组分无效成分。C、D组分经各种柱层析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对五个单体化合物作抑菌活性试验,单体化合物Ⅰ、Ⅳ无抑菌活性,单体化合物Ⅱ、Ⅲ、Ⅴ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抑菌活性并没有因纯度的提高而增强,可能是粗提物中各种成分有协同作用的原因。单体化合物Ⅱ、Ⅲ、Ⅴ通过理化、波谱鉴定,分别是没食子酸(gall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和齐墩果酸(oeanlic acid)。5.通过粗提物的抑菌特性研究,表明食品基质pH对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影响比较大,随着基质pH的酸性增强而活性增强,因此,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提取物适宜添加到偏酸性食品中;试验发现热处理温度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影响不大,在100℃以下处理10min,抑菌活性没有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20℃温度条件下处理10min,虽然抑菌活性受到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该粗提物可作为一种耐高温的天然防腐剂。通过提取物在卤豆干和卤凤翅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卤水中加入1%的提取物,产品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细菌繁殖明显受到抑制,而对照组的菌落总数大幅增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1.2.2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 1.3 余甘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1.3.1 维生素
  • 1.3.2 矿物质元素
  • 1.3.3 氨基酸
  • 1.3.4 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
  • 1.3.5 黄酮类化合物
  • 1.4 余甘子功能特性研究概况
  • 1.4.1 降脂减肥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1.4.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 1.4.3 防癌、抗癌作用
  • 1.4.4 抗菌、抗炎及镇痛作用
  • 1.4.5 保肝作用
  • 1.4.6 其它作用
  • 第2章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抑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余甘子果实提取得率
  • 2.2.2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霉菌的抑菌活性
  • 2.2.3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
  • 2.2.4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
  • 2.2.5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2.3 小结
  • 第3章 原料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1.5 最优组合验证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提取溶剂的确定
  • 3.2.2 乙醇法提取余甘子活性物质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 小结
  • 第4章 余甘子果实抑菌活性部位的确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粗提物萃取
  • 4.2.2 各萃取部位对酵母的抑菌效应
  • 4.2.3 各萃取部位对细菌的抑菌效应
  • 4.2.4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组分对酵母菌的抑菌效应
  • 4.2.5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应
  • 4.3 小结
  • 第5章 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各组分薄层层析
  • 5.2.2 C、D组分分离纯化
  • 5.2.3 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试验
  • 5.2.4 活性单体化合物Ⅱ、Ⅲ、Ⅴ的结构鉴定
  • 5.3 小结
  • 第6章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防腐应用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pH对粗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6.2.2 温度对粗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 6.2.3 加工实例中的应用效果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茶叶和三种代用茶总黄酮及9种单体化合物分析[J]. 中国标准化 2018(22)
    • [2].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20(15)
    • [3].天然单体化合物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09)
    • [4].胡黄连化学成分及单体化合物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J]. 环球中医药 2012(09)
    • [5].中药复方体系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单体化合物来源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07)
    • [6].天然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抗焦虑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16(01)
    • [7].余甘子果实提取物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J]. 食品科学 2009(09)
    • [8].白刺总黄酮及单体化合物对过氧化氢损伤内皮细胞的修复作用研究[J]. 中国药房 2010(47)
    • [9].鸡血藤单体化合物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21)
    • [10].新合成季铵盐单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菌和体内抗炎活性[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6)
    • [11].新型抗癌单体化合物维泰醇的发酵工艺[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04)
    • [12].排风藤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9(03)
    • [1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研究冻藏鲩鱼中主要单体化合物[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06)
    • [14].地质体中藿烷类单体化合物的分离与稳定碳同位素分析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6)
    • [15].靶向抑制JAK受体天然单体化合物筛选及在炎症性肠道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和机制[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9(09)
    • [16].香精油和原油中单萜类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3)
    • [17].泽漆化学成分研究[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3)
    • [18].米糠脂溶性单体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 食品科学 2014(09)
    • [19].木榄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对SH-SY5Y神经细胞抗氧化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20].桑叶多酚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J]. 蚕业科学 2015(02)
    • [21].中药单体化合物光甘草定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0(03)
    • [22].淫羊藿中不同部位及单体化合物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J]. 中草药 2017(24)
    • [23].辽东楤木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J]. 中草药 2016(04)
    • [24].昆仑雪菊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抑制成分的分离鉴定[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 [25].万寿菊茎叶化学成分研究(英文)[J]. 中药材 2010(09)
    • [26].新疆药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J]. 中国酿造 2016(02)
    • [27].玉竹单体化合物对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山东医药 2012(21)
    • [28].决明子中降血脂化学成分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12(09)
    • [29].栗柄金粉蕨萜类成分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1)
    • [30].苍术中三种单体化合物对脾虚模型大鼠疗效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2)

    标签:;  ;  ;  ;  

    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