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生育水平论文-李孜,谭江蓉,黄匡时

意愿生育水平论文-李孜,谭江蓉,黄匡时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愿生育水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育政策,总和生育率,递进生育率,生育意愿

意愿生育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李孜,谭江蓉,黄匡时[1](2019)在《重庆市生育水平、生育意愿及生育成本》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的重庆样本,分析了重庆市2006~2016年间的生育水平,研究发现这11年间重庆市总和生育率有升有降,2007、2012和2016年超过1.8,分别为1.896、1.853和1.891,平均为1.61。相比较,11年间重庆市递进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1.83,2006~2016年间,重庆市二孩递进总和生育率平均值为0.76。文章分析了生育意愿,调查发现尽管全面两孩政策的后期效果可能会持续显现,但受多因素影响,仍有38.1%的女性打算生育孩子数少于2个,重庆市女性在生育孩子数量方面存在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内生性低生育趋势仍值得警惕。抚养成本依然是影响女性生育的主要因素。加快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创建良好的生育环境,有助于完善生育服务,提升生育水平。(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金营,马志越,李嘉瑞[2](2019)在《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再认识:现实和未来——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北方七省市的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中北方七省市数据,通过总和生育率、孩次递进总和生育率、递进总和生育率、终生生育率及生育模式(婚育年龄)变动等多指标多维度综合评估,我国特别是北方七省市生育水平确实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并非处于极低水平,应该是处于1.5~1.9之间,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只是波动不稳。同时,单独(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二孩出生增加有明显作用。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用平均再生育意愿指标低估了人们的实际生育意愿,利用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真实反映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水平。根据生育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特别是20~29和30~39岁年龄组的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判断未来生育水平有上升的可能和势能。(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宋丽敏[3](2019)在《构建多层次生育福利支持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要素,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近些年,东北地区生育水平持续偏低,人口总量增长势能减弱,少子老龄化趋势加强,人口净流出态势明显,导致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发展面临挑战。生育水平是家庭(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9-03-14)

张文专[4](2017)在《贵州二孩生育意愿及生育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2014年贵州省出生人口反而比2013年下跌了0.08万人,出生率下降了0.07个千分点,2015年出生人口比2013年增加了0.02万人,出生率上升了0.02个千分点。贵州省人口发展现状有叁个特点:一是性别比失衡仍然存在。2015年出生性别比为107.72,比2010年下降了18.82个百分点。二是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下降,成长性人口比重下滑。2010年0~14岁成长性人口数量为904.06万人,2015年该数目为783.17万人,平均每年以24.18万人的速度减少。2010年老年人口总数为303.02万人,2015年增加至360.01万人,平均每年以11.4万人的速度增加。这也导致了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逐年增加。叁是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城镇化进度加快。人口素质的提升和城市化发展,将导致低生育率成为常态。(本文来源于《人口·社会·法制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周晓蒙[5](2018)在《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对城镇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与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城镇家庭的经济状况与教育水平对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城镇家庭的生育意愿较低;成年父母的教育水平对其意愿生育数量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该变量不会显着影响不想生育的概率;女性工资收入占比对男性和女性的意愿生育数量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家庭经济地位提高将引起其意愿生育数量增多、不愿生育的概率减小;相对于男性,女性的生育意愿对各变量的反应更加敏感。笔者认为调节收入分配和发展婴幼儿照护与托管行业两个方面是提高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8年05期)

石娅明[6](2018)在《沈阳市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自8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控制人口增长的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率已得到控制,并且已经达到更替水平之下,处在人口转变的重要阶段,但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红利减少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政府希望通过生育政策的调整来缓解目前已产生的人口问题,从“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到现在正在实施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政府希望可以通过生育政策的鼓励,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生育水平。生育意愿作为关乎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理应受到高度的关注。并且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的思想不断进步,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因此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在家庭中关于生育的问题上也更有话语权。在此背景下,探讨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对于预测人口发展趋势,适时地调整生育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沈阳市为例,采取滚雪球式的抽样方法对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女性的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并且结合统计年鉴等的数据,采用SPSS回归分析法,对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变化、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女性的生育意愿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经济、健康等现实因素的情况下,多数女性的理想子女数量是2个,并且无明显的性别偏好。但是考虑到现实因素的话,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升高,选择生育2个或多个孩子的女性的数量则呈下降趋势。因为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女性,思想得到解放,观念也更为先进,从传统女性重视“相夫教子”的价值观转移到了重视自己的人生发展上。另外在这些现实因素中,除了女性对于自身价值的关注外,最重要的则在于经济因素,生育孩子会影响女性的工作,使家庭收入水平受到很大影响,但同时养育孩子却又需要更高的花费。关于这个问题,本文在被调查者选取了几位女性进行了访谈,发现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女性在对于孩子的投入方面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使女性的教育观念产生差异,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女性更倾向于通过寻觅多种途径去提升自己的教育方式,加大对于孩子的经济投入,更加重视孩子的质量。最后,对于本文的探究结果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通过完善生育福利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来减小对于养育孩子的顾虑,以此来促进人口的增长。(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4-01)

王军,王广州[7](2016)在《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实行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认清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是把握中国未来人口形势变化的关键。文章利用2010年以来的四次全国性抽样调查原始数据,对中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2~1.88的区间范围内,其点估计值在1.86左右,已显着低于更替水平;越年轻的出生队列其生育意愿越低,中国未来的意愿生育水平可能会继续降低;育龄人群的意愿生育水平要显着高于其终身生育水平,且二者差异随年龄的减小呈递增趋势,中国未来生育水平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没有生育政策限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仅为1.68,这可以作为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生育水平影响的上限。生育政策对当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水平差异的贡献度在33%左右,全面两孩政策对中国生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本文来源于《人口学刊》期刊2016年02期)

穆光宗[8](2016)在《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最着名的论断莫过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这一经典的人口经济学命题是1974年联合国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首次世界人口大会上印度代表团首先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着发展对于生育率影响的深刻见解,即经济发展是影响人类生育观念、行为和生育率变化最全面、最自然、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这里的"发展"是一个极富弹性和张力的概念,正如文化概念一样,几乎可以用"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本文来源于《党政视野》期刊2016年01期)

周云[9](2016)在《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和日本的现有资料,分析两国已婚妇女的生育意愿、生育水平、意愿与行为的差距及部分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约十年前,两国已婚妇女的理想子女数都高于现实的总和生育率,且日本妇女期望子女数远大于其现实的生育水平。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类别、闲暇时间、本人兄弟姐妹数量对两国已婚妇女的理想子女数有影响。个体生育意愿是动态的,与个体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相关。在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下,了解真实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掌握两者差距的特点,才能够准确预测生育水平,制定有效的人口发展政策。(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社会》期刊2016年01期)

穆光宗[10](2015)在《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关系,最着名的论断莫过于“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这一经典的人口经济学命题是1974年联合国在布加勒斯特召开的首次世界人口大会上印度代表团首先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着发展对于生育率影响的深刻见解,即经济发展是影响人类生育观念、行为和生育(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5-12-07)

意愿生育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中北方七省市数据,通过总和生育率、孩次递进总和生育率、递进总和生育率、终生生育率及生育模式(婚育年龄)变动等多指标多维度综合评估,我国特别是北方七省市生育水平确实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并非处于极低水平,应该是处于1.5~1.9之间,受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只是波动不稳。同时,单独(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二孩出生增加有明显作用。对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用平均再生育意愿指标低估了人们的实际生育意愿,利用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真实反映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水平。根据生育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特别是20~29和30~39岁年龄组的意愿递进生育率可以判断未来生育水平有上升的可能和势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愿生育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1].李孜,谭江蓉,黄匡时.重庆市生育水平、生育意愿及生育成本[J].人口研究.2019

[2].王金营,马志越,李嘉瑞.中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的再认识:现实和未来——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调查北方七省市的数据[J].人口研究.2019

[3].宋丽敏.构建多层次生育福利支持体系[N].中国人口报.2019

[4].张文专.贵州二孩生育意愿及生育水平研究[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7

[5].周晓蒙.经济状况、教育水平对城镇家庭生育意愿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8

[6].石娅明.沈阳市女性受教育水平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8

[7].王军,王广州.中国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研究[J].人口学刊.2016

[8].穆光宗.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吗[J].党政视野.2016

[9].周云.中日两国生育意愿、生育水平及影响因素比较[J].人口与社会.2016

[10].穆光宗.发展水平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吗[N].北京日报.2015

标签:;  ;  ;  ;  

意愿生育水平论文-李孜,谭江蓉,黄匡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