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作为我国司法实践中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在打击和预防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刑事诉讼理念的不断发展,人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该政策在实践中一些偏差,导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口号受到广泛质疑和批判,理论上对于该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势弱甚至有废除的趋势。但笔者认为对于该项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以简单废除的方式来消除其不利影响,而应当对这一政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进行全面和综合的权衡,发挥起固有优势,对其存在的缺陷从各方面进行规范化、制度化,让其重新焕发活力。尤其是在我国当前“宽严相济”的总体刑事政策之下,再次重提“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对指导我国刑事司法活动有效进行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除引言外分为三个部分,共约二万八千余字。本文的引言简要介绍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渊源及其对我国刑事活动的重要作用。总结分析该项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诉讼活动造成的种种影响,及当前对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三种态度:“否定论”、“扬弃论”、“支持论”。对此笔者持支持的态度,并提出要从理论上和制度上对之进行完善和规范,使其重新焕发活力。本文的第一部分提出当前理论上所认为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我国刑事诉讼造成的三种不利影响:(一)与无罪推定原则的违背;(二)对诉讼中辩护权的削弱;(三)对司法诚信的损害。笔者认为,该政策造成的各种影响,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司法工作人员实践中对该项政策误解,我国刑事审判程序中定罪与量刑程序没有分离,以及刑事立法上缺少对坦白从宽情节明确规定等外部司法环境和因素影响了该项刑事政策的政策实施,使其出现各种偏差和质疑,但根本上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提法本身并无不当。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我国刑事司法活动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价值。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重估了该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诉讼活动的积极作用:(一)作为一种讯问策略,可以有效获得口供关键证据,从而破获案件;(二)与刑事诉讼理论界强调的沉默权原则并不相违背,两者在本质具有同一性,而且“抗拒从严”还是对沉默权原则不利影响的有效补充;(三)与当前国际刑事司法程序中的辩诉交易制度、刑事和解制度、审判程序的简化等制度具有相同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因此,笔者认为再次确立“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对我国当前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有这重要指导意义。本文的第三部分为本文的重点,主要论述如何完善和规范“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保证其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笔者认为必须从刑事政策本身和法律规定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明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在刑事司法中明确的含义和内在逻辑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思想观念上要理顺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相互关系,政策是对具体法律应用活动的指导,法律是政策实施的天然边界,不可逾越。同时,在立法上我们必须明确坦白从宽的法定量刑情节、完善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量刑建议权等制度,制度上保证该项政策的兑现和落实。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理论质疑
  • (一) 与无罪推定原则的违背
  • (二) 对辩护权削弱
  • (三)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司法诚信的损害
  • 二、“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价值重估
  • (一)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侦查取证的现实需要
  • 1. 口供对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性
  • 2. 讯问中一种“心理战”策略
  • (二)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沉默权并不矛盾
  • 1. “坦白从宽”和沉默权本质统一
  • 2. “抗拒从严”是对沉默权的有效补充
  • (三)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符合刑事司法的国际趋势
  • 1.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辩诉交易
  • 2.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审判程序的简化
  • 3.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与刑事和解
  • 三、“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规范和法律化
  • (一) 明确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
  • 1. 刑事政策的功能
  • 2. 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
  • (二) 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规范
  • 1. 明确“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含义
  • 2. 理顺“坦白从宽”与“抗拒从严”的辩证关系
  • (三)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事政策的法律化
  • 1. 确立坦白的法定量刑情节
  • 2. 完善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
  • 3. 完善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
  • 4. 扩大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处理权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法的独立性与刑事政策刑法化的路径[J]. 三江高教 2012(02)
    • [2].从供需法则看“严打”毒品犯罪刑事政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与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4)
    • [4].刑事政策对民意的必要考量与批判采纳[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 [5].现代化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政策导向——能动与有限的分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我国现阶段刑事政策研究述评[J]. 公安学研究 2018(04)
    • [7].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内容及选择根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9(01)
    • [8].罪刑法定与司法规则和刑事政策[J]. 中国检察官 2019(13)
    • [9].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之中外比较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 [10].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0)
    • [11].暴恐犯罪刑事政策纵向实现的路径重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2].环境刑事政策的概念和价值——以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的关系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5(35)
    • [13].当代美国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J]. 法商研究 2016(06)
    • [14].李斯特刑事政策观浅析[J]. 法制博览 2015(13)
    • [15].当代中国反恐刑事政策法治化问题研究[J]. 刑法论丛 2019(03)
    • [16].刑事政策社会化:社会治理的新方向[J]. 社会治理法治前沿年刊 2012(00)
    • [17].刑法论丛第46卷[J]. 刑法论丛 2016(02)
    • [18].“反腐”国家战略与刑事政策的法治转型[J]. 刑法论丛 2016(03)
    • [19].如何跨越“李斯特鸿沟”——《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书评[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6(00)
    • [20].我国反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观念的检讨与重塑——基于对《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立法精神的解读[J]. 刑法论丛 2012(03)
    • [21].社区矫正刑事政策价值考察[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3)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9)
    • [23].减刑假释规定修订对监狱工作影响的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10)
    • [24].论我国监狱的分类及其完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8)
    • [25].德国刑事政策的当前形势[J]. 刑事法评论 2018(01)
    • [26].刑事政策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 2019(03)
    • [27].我国性侵幼女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J]. 淄博师专论丛 2019(01)
    • [28].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政策的里程碑[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29].反恐背景下我国民族刑事政策走向[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5)
    • [30].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转型背景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  ;  

    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