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獾类物种野外空间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

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獾类物种野外空间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动物的空间行为是行为生态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研究从2005年4月开始到2007年8月期间,在湖北省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对鼬獾的栖息地选择,日活动规律,家域等空间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并且还研究比较了鼬獾和猪獾洞巢选择之间的差异,探讨了这两个物种之间地竞争共存关系。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两种獾类的空间行为生态,为制定合理的保护对策以及下一步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具体的研究主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栖息地选择与动物生存空间的占据和利用息息相关,它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涉及的问题。为了评估中国对野外栖息地资源的选择偏好,我们从2005年到2006年期间通过样带样方法,利用逻辑回归、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析,研究了鼬獾的栖息地选择利用情况。从逻辑回归的分析结果中可看出,鼬獾对栖息地因素的选择偏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春季,土壤腐殖质厚度及土壤覆盖率是影响鼬獾对栖息地选择的主要显著因子;夏季,海拔和乔木高度是主要影响因子;而秋季的主要影响因素则是乔木种类数和郁闭度;最后,冬季的影响因子是海拔和坡位。PCA分析结果指出隐蔽条件和食物因素是影响鼬獾选择栖息地的最主要因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得出,众多环境因子中,唯有在夏季的草本种类数和鼬獾在栖息地中所留下的新鲜痕迹数量成显著正相关。本次研究发现,鼬獾对栖息地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的影响因子会随着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日活动规律反映了动物在具体行为过程中的空间定位与时间分配问题,它是野生动物空间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利用无线电遥测对鼬獾的日活动距离和日活动节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鼬獾的平均直线日活动距离为309.47±166.00 m,无显著雌雄差异,但具有显著季节性差异,并且这个距离在春季达到最大。鼬獾平均总日活动距离既无显著雌性差异,也无季节性差异。我们发现,其中有一只鼬獾在2006年的6月的一天夜里总共水平移动了7.31 km,并且从中山区移动到了高中山去,垂直移动超过了300 m,是研究当中发现的鼬獾活动距离最长的情况。结果显示鼬獾的总日活动距离大大超过了它们的直线日活动距离。雄性和雌性鼬獾的昼夜活动节律非常相似。活动开始时间在傍晚18:00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活动强度逐渐增强,在19:15时达到高峰,从此时一直到次日凌晨5:30这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着这样高的活动强度,在凌晨6:00左右活动强度开始下降,到了凌晨7:15以后,基本停止活动。鼬獾昼夜活动强度在冬季的十二月份最低(33.1%),而后从春季到夏季的过程中活动强度逐渐增强,在六月份达到高峰(52.6%)。我们又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鼬獾的活动节律强度在各个月份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3.动物家域的建立以及家域的大小常常与它们的巢区或夜宿地相关。从2005年4月到2006年11月,我们在中国湖北省后河自然保护区中利用无线电遥测跟踪技术,对一个低密度鼬獾(Melogale moschata)种群进行家域的研究,揭示了洞巢(鼬獾的夜宿地)的分布对于鼬獾的空间行文以及社群结构的影响。在研究前期,我们总共捕获22只鼬獾个体,其中14只雄性和8只雌性,尽管如此,这当中只有8只个体监测到足够的遥测数据来计算它们的家域大小。结果显示,鼬獾家域大小为128.3±131.9公顷,并且雌雄个体的家域大小无显著差异。鼬獾的家域之间有明显的重叠现象。基于德里克莱特镶嵌模型的模拟结果,我们认为本次实验中至少有七只鼬獾共同利用同一片区域,这七只鼬獾组成了一个社群。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鼬獾这个物种显示了很强的群居社群行为。由于研究区域内缺少合适的洞巢地,因此洞巢这个因素可被看作是影响鼬獾空间行为与社群行为的重要因子,并可用来作为评估鼬獾个体之间家域大小的重要指标。4.资源竞争是决定相似物种之间能否共存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调查了两种同域分布鼬科物种——鼬獾(Melogale moschata)和猪獾(Arctonyr collaris)的洞巢选择,来验证竞争理论。这两种物种生活在同一区域内,因此我们假定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并且探讨它们之间的形体大小差异所引起的行为关系。本文根据两种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洞巢选择检验了两个共存机制:1)生境权衡;2)巢内微环境权衡。逻辑回归模型显示鼬獾对高灌木盖度,高灌木物种丰富度,低海拔和低乔木盖度有选择性,而猪獾对生境的选择性和鼬獾有很大的相似性,除了灌木盖度。判别式分析结果显示:坡度、灌木盖度以及人为干扰这三个因素是判定这两个物种洞巢选择的显著影响因子。根据洞巢特征分析,我们得出这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359,低于0.6。巢内微生境的分析显示鼬獾和猪獾所处巢穴的绝对温度值与温度变化值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本次试验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两种鲜为人知的鼬科物种的洞巢生境选择,验证了两个关于生态位分化的机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栖息地选择
  • 1.2 活动距离和活动节律
  • 1.3 家域
  • 1.4 空间竞争与生态位
  • 1.5 动物空间行为研究中无线电遥测研究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物种介绍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水文
  • 2.1.3 气候
  • 2.1.4 植物资源
  • 2.1.5 动物资源
  • 2.1.6 本研究所选区域
  • 2.2 研究物种介绍
  • 第三章 鼬獾的栖息地选择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调查
  • 3.2.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栖息地选择
  • 3.3.2 栖息地中环境变量的季节性差异
  • 3.3.3 主成分分析(PCA)
  • 3.3.4 鼬獾活动强度与栖息地因子之间的关系
  • 3.4 讨论
  • 第四章 鼬獾的日活动规律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动物个体捕获
  • 4.2.2 活动距离
  • 4.2.3 活动节律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捕获率和个体形态指势
  • 4.3.2 活动距离
  • 4.3.3 日活动节律
  • 4.4 讨论
  • 4.4.1 活动距离
  • 4.4.2 日活动节律
  • 第五章 鼬獾的家域和社群行为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家域测定
  • 5.2.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集群大小和社群结构
  • 5.3.2 家域面积
  • 5.3.3 家域重叠
  • 5.3.4 洞巢利用
  • 5.3.6 社群结构
  • 5.4 讨论
  • 5.4.1 社群空间组织形式与集群大小
  • 5.4.2 家域
  • 5.4.3 家域重叠
  • 5.4.4 洞巢利用与鼬獾集群分布之间的关系
  • 第六章 两种同域分布獾类的生态位重叠和洞巢资源分化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野外调查
  • 6.2.2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洞巢特征
  • 6.3.2 洞巢栖息地选择
  • 6.3.3 洞巢栖息地选择的分化
  • 6.3.4 洞巢内温度
  • 6.4 讨论
  • 6.4.1 洞巢栖息地选择
  • 6.4.2 共存机制
  • 6.4.3 微环境:洞巢温度
  • 6.4.4 栖息地利用权衡
  • 6.5 两种同域分布獾类的保护生物学意义
  • 中国獾类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miRNA跨物种调节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 2019(12)
    • [2].基于指示物种的生态流量研究进展和展望[J]. 人民珠江 2020(07)
    • [3].物种的多样性正以多样性的方式受到威胁[J]. 海洋与渔业 2020(05)
    • [4].物种辅助迁移问题的生态伦理考量[J]. 中州学刊 2020(07)
    • [5].保护好丰富的农业物种[J]. 政协天地 2018(04)
    • [6].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J]. 科学通报 2017(19)
    • [7].呐喊 地球上每小时有一个物种在灭绝[J]. 文艺研究 2017(04)
    • [8].物种之本质与其道德地位的关联研究[J]. 伦理学研究 2017(02)
    • [9].什么是物种:进化连续性与分类间断性冲突的产物[J]. 科学通报 2016(24)
    • [10].生物多样性事业呼唤对物种概念和物种划分标准的深度讨论[J].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11].“整合物种概念”和“分化路上的物种”[J].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12].浅析物种概念的演变历史[J].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13].关于“物种”概念的疑惑与释义[J]. 中学生物教学 2020(07)
    • [14].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物种?[J].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4(03)
    • [15].跨越物种的友谊[J]. 奇闻怪事 2012(04)
    • [16].人类物种完整性的道德意义[J]. 哲学动态 2020(08)
    • [17].气候变化下四川省物种的分布规律及迁移特征[J]. 山地学报 2016(06)
    • [18].物种共存理论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7(04)
    • [19].为什么在物种概念上难以达成共识?[J]. 生物多样性 2016(09)
    • [20].物种反本质主义的失当性分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5(05)
    • [21].猪八戒是一个物种吗?——物种的概念教学片段[J]. 中学生物教学 2014(07)
    • [22].农村城市化改革与中国物种生态链保护[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2)
    • [23].跨越物种的友谊[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2(Z1)
    • [24].拯救长江顶级物种[J]. 中国三峡 2013(03)
    • [25].浅谈动物入药对物种造成的濒危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13(03)
    • [26].物种概念及其界定[J]. 广西植物 2012(02)
    • [27].物种灾难与发展风险[J]. 世纪桥 2010(03)
    • [28].一个三物种生态系统模型[J]. 生物数学学报 2009(03)
    • [29].同质性生境中单一物种平衡的反例[J].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8(04)
    • [30].自然物种的守护者——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林业局原副局长陆奇勇[J]. 林业与生态 2020(02)

    标签:;  ;  ;  ;  ;  ;  ;  ;  ;  ;  ;  

    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獾类物种野外空间行为生态学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