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非裔美国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首次提出“完整生存”的理念,以表达对非裔民族生存的关注。在英语后殖民女性创作中,“完整生存”的内涵得到延伸,内容包括:女性自身的完整生存;民族的完整生存;国家的完整生存;世界的完整生存。可以说,这四个层面的“完整生存”体现了当代后殖民妇女主义的精髓。后殖民女性创作倡导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和睦共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本论文选取了四个不同的后殖民国家的四位(组)女作家进行研究,讨论她们的作品体现的所在国后殖民女性创作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后殖民”和“后殖民女性创作”进行界定,然后在对国内外后殖民文学批评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进行说明,最后,对后殖民妇女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和非裔妇女主义的异同进行论述。第二章以英国黑人移民作家琼·莱利的小说《无所归依》为例,讨论英国黑人女性小说的基本特点。英国黑人女性小说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关注女性自身的完整生存,而莱利于1985年出版的《无所归依》是此类小说的典范。该书从物质和文化两个层面展现了加勒比海女性移民在英国的艰难生存。通过对西方成长小说的创造性运用,莱利凸现了女性生存的主题。第三章以澳大利亚土著女作家赛莉·摩根的《我的位置》和茹比·兰福德·吉尼比的《别把你的爱带到城里去》为例,探讨澳大利亚土著女性生命故事的基本特征。土著女性生命故事表达了对整个土著民族能否在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完整生存的忧虑。作为土著女性生命故事的代表作,《我的位置》和《别把你的爱带到城里去》重写了土著民族的历史,颠覆了白人塑造的土著人的刻板形象,使土著民族开始走上自我表现之路。两位土著作家还对西方传记进行改良,强调土著女性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关注。第四章以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为例,讨论非裔美国女性小说的基本特点。作为非裔美国女作家的领军人物,莫里森在“历史”三部曲中表达了对整个国家完整生存的关注。三部曲不仅从非裔美国人的角度重新书写了美国历史,更是站在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上,提出曾经敌对的黑白两个民族应该和睦共处,以利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这种对国家完整生存的倡导通过莫里森对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创造性运用得到深化。第五章以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和《奥蕾克斯与克雷克》为例,研究加拿大后殖民女性创作的基本特征,指出对世界完整生存的关注是加拿大女性小说的主题。作为加拿大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阿特伍德在《使女的故事》和《奥蕾克斯与克雷克》中描绘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人类未来命运造成的威胁。她认为,人类的完整生存取决于地球的完整生存。这种对整个世界完整生存的关注体现在后殖民女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上,是她们崇高使命感的表现。通过把传统的科幻小说转变为后现代科幻小说,阿特伍德表达了她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第六章“结语”首先阐明本论文对比尔·阿什克罗夫特等人提出的“废除与挪用”的借鉴,指出后殖民女作家与西方小说文类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女作家对不同小说文类的创造性使用。随后,论文把后殖民妇女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前者超越了后者的局限,延伸了后者的人文关怀思想。针对学界常把“后殖民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混为一谈的做法,本论文指出,在本质上,它们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最后,论文对后殖民女性创作的未来走向作出预测,指出,虽然后殖民女性创作迄今为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面临在西方学界挑剔的眼光中能否“完整生存”的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婚姻遭际与清代女性创作风格的转变及其原因[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作家的诞生 《女友》优秀写手招募计划[J]. 女友(校园) 2020(04)
- [3].作家的诞生 《女友》优秀写手招募计划[J]. 女友(校园) 2020(03)
- [4].明清嘉兴望族女性文学的创作分期[J]. 重庆社会科学 2017(10)
- [5].19世纪前英国女性创作述评[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1(05)
- [6].反抗、虚无与自由——浅谈80后网络女性创作中的性别意识[J]. 南腔北调 2019(10)
- [7].女性意识在女性创作中的流变与深化[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 [8].李清照女性创作形象的接受[J]. 青年文学家 2019(09)
- [9].论新时期女性创作中的语言乌托邦倾向[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0].在场与失声:浪漫主义时期英国女性创作的双重困境[J].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1)
- [11].试论“70后”女性创作的乡土叙事[J]. 文艺论坛 2018(02)
- [12].“离散”与“回归”——21世纪北美新移民女性创作的汉语文学成就[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 [13].被科学领域冷落的女性[J]. 学习博览 2009(06)
- [14].大约在春天:“小故事”时代六个讲故事的女人[J]. 当代小说 2010(07)
- [15].中世纪的女性宗教写作:女性创作荒原上的绝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S2)
- [16].探讨新时期女性创作儿童文学的美感特征[J]. 青年文学家 2013(22)
- [17].“女性·文学·佛教”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3(03)
- [18].姚鄂梅小说近作研究[J]. 群文天地 2011(02)
- [19].传统樊篱里的空谷足音——谈奥斯丁的女性创作意识[J]. 文教资料 2015(19)
- [20].深度拓展近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对象空间——晚清民国“边缘”女性创作研究的策略[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 [21].沈雁冰主编时期的《小说月报》与女性创作[J]. 名作欣赏 2018(26)
- [22].论当代女性创作的新维度——探索女性创作中的性别抗争与生命关爱[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1)
- [23].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看女性意识的发展[J]. 作家 2008(08)
- [24].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创作的梦幻书写[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5].挑战传统的李清照(一)[J]. 古典文学知识 2015(06)
- [26].都市文学的半边风景——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都市题材文学创作研究[J]. 作家 2011(12)
- [27].《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J]. 古典文学知识 2012(02)
- [28].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主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1)
- [29].女性文学生命意识:性别和谐的切入点——以五四以来的女性创作为例[J]. 殷都学刊 2012(02)
- [30].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男性形象解读[J]. 学理论 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