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论文摘要

从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踏上了赴美留学的轮船,在他们探寻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同时,国内仍然充满着变革。“五四运动”之后,西学的提倡得到了有效的宣传,国人对欧洲社会、文化、艺术充满着崇敬之情,留学欧美在这之后与“东渡扶桑”不同的一条“西天取经”的潮流。无论是留学日本还是留学已法国为主的欧洲,他们归国后都走向了振兴中国美术的道路,他们大多通过社团和成立专门学校的形式来推进中国艺术事业。这些艺术教育家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重建中国艺坛的决心和抱负。“现代主义”艺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中国的,以“决澜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社团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学习与探索,事实上借助视觉的表达形式深入到社会制度和哲学思潮的探讨层面,既顺应了中国社会变革的潮流,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的、更加深入的变革与发展,本文围绕着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艺术,对其发生、发展及其作用作了研究,同时对其衰微的原因及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与启示作了探讨。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Summary
  • 第一章 作为背景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 第二章 “现代主义”的引入——早期留学
  • 第三章 “二徐之争”——“现代主义”与“写实主义”
  • 第一节 蔡元培对“美育”的推动
  • 第二节 1929 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 第三节 “二徐之争”
  • 第四章 决堤狂澜——决澜社
  • 第一节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画坛
  • 第二节 艺术运动社与《亚波罗》
  • 第三节 庞薰琹与“苔蒙画会”
  • 第四节 倪贻德
  • 第五节 决澜社
  • 第六节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
  • 第七节 “现代主义”艺术的意义与反思
  • 第五章 “现代主义”艺术的尾声
  • 第六章 “现代主义”艺术的当下启示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是“现代主义”小说吗——《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文体特点谈[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13)
    • [2].传统美学视角下的姚仁喜“现代主义”[J]. 大众文艺 2017(16)
    • [3].学术史视角下的“现代主义”概念考辨[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刍议现代主义、现代性与建筑若干历史性与批判性反思[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1)
    • [5].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J]. 当代作家评论 2010(06)
    • [6].对“现代主义”在中国影响的再思考[J]. 文学评论 2012(01)
    • [7].李锦沛:在“现代主义”基础上的“装饰艺术”[J]. 世界建筑导报 2012(04)
    • [8].民国时期西画“现代主义”风潮述评[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9].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现代主义”[J]. 科学文化评论 2009(05)
    • [10].“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概念的辨析与澄清[J].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3)
    • [11].浅谈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女装变迁[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12)
    • [12].现实性的“两副面孔”:略论20世纪上半叶留法中国艺术家的“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探索[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9(03)
    • [13].学术史视角下的“现代主义”再审视——读盛宁先生的《现代主义·现代派·现代话语》[J]. 外文研究 2014(01)
    • [14].从“现代主义”到“文化政治”——张旭东教授访谈录[J].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3)
    • [15].“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德国与波兰招贴设计的发展[J]. 现代装饰(理论) 2013(03)
    • [16].对话“现代主义”:汉斯·贝尔廷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J].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0(07)
    • [17].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对“后现代主义”的“现代主义”之商榷[J]. 泰山学院学报 2008(04)
    • [18].现代国际关系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9].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复调式对话[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0].霍桑小说创作的“现代主义”思想主题[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11)
    • [21].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概说[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2].“现代主义”的赞美诗与挽歌[J]. 艺术当代 2017(06)
    • [23].重读茅盾《夜读偶记》——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重新回归中国文学语境[J]. 名作欣赏 2016(14)
    • [24].《现代》的“商业化”外衣与“现代主义”内质[J]. 中州大学学报 2017(03)
    • [25].“组合”与建筑知识的制度化构筑 从3本书看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建筑实践的基础[J]. 时代建筑 2009(03)
    • [26].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观看寓言[J]. 文艺争鸣 2017(11)
    • [27].何为深度现实主义[J]. 福建文学 2018(05)
    • [28].英国“先锋剧场”中的舞蹈拼图[J]. 舞蹈 2019(03)
    • [29].“回归”路上的关键一步——从“现实主义文学”到“现代主义文学”[J]. 中外文论 2017(01)
    • [30].“元素”与“符号”的回归认识[J]. 城乡建设 2017(01)

    标签:;  ;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