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自由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研究

存在与自由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马克思自由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传统二元分立思维范式的片面解读,存在着理论上的困难。而这种解读所造成的偏颇,在实践上的弊端已露端倪。重新寻求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解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自由观对重新理解与建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本文首先对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梳理。马克思自由观的一个基本规定即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超越,自由的实现依靠劳动的手段,自由是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同时又与自我关系密切相关;自由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类历史的展开过程,因而自由呈现出历史性;自由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构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论指归与终极理想。在海德格尔自由观部分,本文立足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体系进行分析。海德格尔自由观的一个基本规定即自由是对存在的超越,自由是通过“让一存在”的机制得到通达的,同时本真地向死存在,人才能领会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可能性,从而获取自由。海德格尔指出,现代社会的技术性栖居的生存方式使人丧失自由;诗意地栖居才是自由的本真状态;同时,由于语言植根于大地,所以此在存在及其自由的显现乃是依靠语言的。本文通过比较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自由观,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重新解读马克思自由观,既是克服“必然一自由”对立模式的自由观在认识论上的困境的需要,又是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继而在本体论、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维度上重新建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马克思自由观的内容
  • 1.1 自由的规定性
  • 1.1.1 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超越
  • 1.1.2 自由存在于劳动之中,劳动是实现自由的手段
  • 1.1.3 自由是人的解放即对异化劳动的扬弃
  • 1.1.4 自我关系与自由
  • 1.2 自由的历史性
  • 1.2.1 自由时间
  • 1.2.2 自由实现的历史性
  • 1.3 共产主义—自由的社会形态
  • 1.3.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自由的物质前提条件
  • 1.3.2 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
  • 1.3.3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第二章 海德格尔自由观的内容
  • 2.1 自由的规定性
  • 2.1.1 自由就是对存在的超越
  • 2.1.2 自由是对自身存在的承担
  • 2.2 自由的实现
  • 2.2.1 “让—存在”是通达自由的机制
  • 2.2.2 死亡领悟与自由的实现
  • 2.3 自由的状态
  • 2.3.1 诗意地栖居
  • 2.3.2 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学境域中的自由
  • 第三章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之间的对话
  • 3.1 颠覆形而上学的努力
  • 3.2 自由的生存根基
  • 3.3 自由的源初性
  • 3.4 分工与技术性栖居对自由的否定
  • 3.5 他者与集体—自由的关系性
  • 第四章 构建马克思主义生存论自由观的尝试—来自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的启示
  • 4.1 构建马克思主义存在论自由观的原因
  • 4.1.1 “必然—自由”对立模式的自由观在认识论上的困境
  • 4.1.2 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 4.2 马克思主义存在论自由观的图景
  • 4.2.1 存在本体论
  • 4.2.2 唯物史观中的自由
  • 4.2.3 自由的辩证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起源史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1)
    • [2].唯物史观逻辑演变范式的根据和方法论意义[J]. 哲学研究 2020(03)
    • [3].民国时期唯物史观史学的非主流趋向:以中山大学陈啸江为中心的探讨[J]. 人文杂志 2020(01)
    • [4].社会符号论的批判向度与力度——基于唯物史观的一种考察[J].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7)
    • [5].恩格斯晚年在何种程度上推进了唯物史观[J].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5)
    • [6].比较与驳斥: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与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7].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贡献的三重论域[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唯物史观中“决定”的涵义探微[J]. 社科纵横 2019(03)
    • [9].早期唯物史观大众化的重要著作——李达《社会之基础知识》探论[J]. 江淮论坛 2019(02)
    • [10].挖掘历史细节 浸润唯物史观素养[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4)
    • [11].唯物史观概念的汉译、理解及其运用[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9(03)
    • [12].论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改革开放[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3].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唯物史观[J]. 改革与开放 2019(14)
    • [14].唯物史观的阐释原则及其具体化运用[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0)
    • [15].唯物史观生成逻辑之辨[J]. 理论探讨 2019(06)
    • [16].“三个进一步解放”的唯物史观意蕴[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 [17].高校唯物史观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 [18].唯物史观中国解释的时代向度[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3)
    • [19].唯物史观视野中伦理变迁的根源及效应——以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演变为依据的考察[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0].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的一些认识[J]. 历史教学问题 2018(02)
    • [21].雾霾防治的唯物史观向度[J]. 社会科学家 2018(05)
    • [22].中国道路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伟大成果[J].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18(07)
    • [23].五大发展理念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J]. 理论学习 2016(08)
    • [24].一元论唯物史观还是“因素论”?——重读普列汉诺夫[J]. 哲学研究 2016(12)
    • [25].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与大唯物史观的形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7(01)
    • [26].唯物史观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4)
    • [27].“精神史”与“概念史”研究辨析——从唯物史观的微观解读到哲学范式的文化转向[J]. 学术交流 2017(01)
    • [28].通往自由的“另一条道路”:文化路径——《文化与自由:唯物史观创新研究》一书评介[J]. 江汉论坛 2017(04)
    • [29].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4)
    • [30].坚持唯物史观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J].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07)

    标签:;  ;  ;  ;  ;  ;  

    存在与自由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