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人民医院广西岑溪543200)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不同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合麻醉)及观察组(静脉麻醉)各30例,分析全身麻醉不同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躁动发生率10%,同期对照组躁动发生率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关联性,静脉麻醉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复合麻醉,可作为首选麻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合麻醉;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73-02
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案,主要是将麻醉药物经由患者的呼吸道、静脉或者是肌肉到达体内,发挥出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目的,促使手术顺利进行[1]。由于手术过程中可通过调整麻醉药物注入剂量来实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全程调控,越来越被患者及临床所青睐。然而,苏醒期躁动为全身麻醉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且躁动严重程度将会导致手术失败或意外情形发生,例如:自伤、挫伤、坠床等,逐渐引起临床的重视与关注。如何降低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次研究围绕全身麻醉不同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予以分析,现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8岁~65岁,平均年龄(50.39±2.41)岁;手术类型:妇科腹腔镜手术12例、直肠癌手术8例、甲状腺手术7例、食管癌根治术2例、胆肠吻合术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级18例、Ⅱ级12例。观察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7岁~64岁,平均年龄(50.40±2.37)岁;手术类型:妇科腹腔镜手术14例、直肠癌手术8例、甲状腺手术6例、食管癌根治术1例、胆肠吻合术1例;ASA分级:Ⅰ级17例、Ⅱ级13例。纳入标准:(1)无手术或全身麻醉禁忌者;(2)临床依从性好者;(3)无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分组比对。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复合麻醉,即: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8)5μg/kg+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6mg/kg复合麻醉,0.5%异氟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267)0.5mg/kg维持。观察组采取静脉麻醉,麻醉诱导方案:静脉注射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3μg/kg、丙泊酚(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58)1.5mg/kg、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0.20mg/kg;麻醉维持方案:微量泵持续泵入丙泊酚8mg/kg·h、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0.1μg/kg·min,间断追加阿曲库铵。手术完成后0.5h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
1.3躁动程度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苏醒期躁动程度判定标准如下:安静合作为无躁动;被询问时仅存在不适,无行为反应为轻度躁动;主诉频繁不适为中度躁动;不适感强烈且行为反应频繁为重度躁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轻度+中度+重度)/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躁动发生率10%,同期对照组躁动发生率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所示。
表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emergenceagitation,EA)是目前已经被医学界广为熟知的临床现象,其行为反应涵盖过度兴奋、躁动不安、哭闹、定向障碍等[2]。然而,尽管当前临床研究广泛开展,但是时至今日苏醒期躁动的机制尚未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可能与麻醉药物维持时间过短而致迅速苏醒有关。所以,探寻一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更加理想的麻醉方案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麻醉与维持,苏醒期轻度躁动2例、中度躁动1例、无重度躁动,躁动发生率10%,而同期采用复合麻醉+0.5%异氟烷维持的对照组轻度躁动3例、中度躁动2例、重度躁动1例,躁动发生率20%,二者相比较,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更低。由此可知,全身麻醉采取的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的维持方式在苏醒期躁动的抑制上取得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被患者摄取后血液中的分压迅速升高,无论是诱导还是苏醒均较为平稳,麻醉深度调节更加容易。此外,丙泊酚在90s~100s内即可以达到峰效应,作用时间在5min~10min之间且短时间内持续输注不会发生蓄积情形,使得麻醉药物作用更加持久[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麻醉维持后期通常会采取逐步减量的方式以实现最终停药,在此过程中麻醉维持效果受麻醉师操作影响较大,如:何时减量、减量程度等,所以必须提高麻醉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方能够确保患者在苏醒期不会发生或者是最大程度上降低躁动发生率。
综上所述,全身麻醉维持方式与苏醒期躁动具有显著关联性,静脉麻醉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复合麻醉,可作为首选麻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西刚,卞清明,辜晓岚.右美托咪定复合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14(06):528-531.
[2]覃涛,刘小梅.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机械痛阈值以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1(15):1694-1697.
[3]汪雪锋,方才,魏昕,等.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血浆褪黑素浓度影响及其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25(12):1539-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