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航蛋鸡论文-丁丽军,郭军,曲亮,窦套存,王星果

来航蛋鸡论文-丁丽军,郭军,曲亮,窦套存,王星果

导读:本文包含了来航蛋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物模型,贝叶斯方法,遗传力,遗传相关

来航蛋鸡论文文献综述

丁丽军,郭军,曲亮,窦套存,王星果[1](2019)在《绿壳蛋鸡与来航鸡资源群体胸宽和胫围的遗传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贝叶斯方法分析蛋鸡资源群体胸宽、胫围方差组分参数、遗传力及遗传相关。以东乡绿壳蛋鸡与白来航鸡正反交组建蛋鸡资源群体,收集体尺原始数据15 489条,其中13周龄9 735条、40周龄5 754条记录,整理后保留10 812条,系谱数据涉及5 871只鸡。以ANOVA和t检验分析影响体尺变异的因素,确定遗传模型固定效应包括世代和性别因子。应用单性状动物模型分析蛋鸡体尺方差组分、遗传力,应用双性状动物模型获取相关系数。蛋鸡资源群体13、40周龄胸宽遗传力分别为0.42±0.03、0.38±0.03;13、40周龄胫围遗传力分别为0.32±0.04、0.21±0.03;同周龄遗传相关系数高于0.80,表型相关系数相对较小。胸宽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通过动物模型结合选择指数法能够有效获取遗传进展;胫围遗传力属于中等偏下,且标准误较高,选择准确性可能稍差。不同周龄蛋鸡体尺性状遗传相关系数较高,选择1个时间点足以代表全期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19期)

钟儒清[2](2019)在《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对第叁代白来航蛋鸡生长与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以转Bt基因玉米为试验材料,以纯系白来航蛋鸡为模型动物,开展两个批次的长期多代饲养试验,系统探讨长期多代饲喂转基因玉米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同时使用体外仿生技术模拟转Bt基因玉米在鸡体内的消化,评价其酶水解物能值。旨在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撑。论文首先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BTC)、同产地同批次的同源非转基因玉米(CTC)和商业玉米(RFC)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利用仿生法测定叁种玉米及对应蛋鸡饲粮的酶水解物能值。结果显示,BTC和CTC玉米及对应的饲粮具有相似的养分含量。BTC玉米的体外全消化道能量消化率要比CTC玉米低0.86个百分点(P=0.02),对应的变异系数为0.72%,小于SDS-II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同批次玉米及饼粕原料的最大变异系数(CV≤1.64%)。对应BTC玉米饲粮的体外酶水解物能值则比CTC饲粮高0.26 MJ/kg(P=0.04,CV=1.62%)。在其他养分效价指标上没有发现BTC与CTC组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别。论文同步开展了两批次的长期多代饲喂试验,系统评价了转Bt基因玉米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在生产性能上,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提高了母鸡17-28周的料重比(P<0.05),但是对母鸡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等屠宰性能指标没有显着影响。饲喂BTC玉米饲粮也没有对公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产生影响。与CTC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仅提高了鸡蛋的蛋黄色泽(P<0.05),对其他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指标均没有差异性影响。在血液生化指标上,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提高了母鸡的肌酐水平(6.53 vs 5.88μmol/L,P<0.05),降低了公鸡的血清总蛋白(32.50 vs 37.67 g/L)、球蛋白(14.58vs 18.83 g/L)、谷氨酰转肽酶(23.00 vs 25.67 U/L)和血钙水平(2.34 vs 2.42 mmol/L,P<0.05),但是以上差异均没有负面性,数值间差值微小,且均在健康禽类的正常生理波动范围之内。在繁殖性能上,与CTC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仅提高了公鸡的鸡髯长度值(P<0.05),对性激素水平、睾丸显微结构、精液品质等都没有显着性差异。没有发现饲喂BTC玉米饲粮对蛋鸡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健康造成影响。在对肠道健康的分析中,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仅提高了母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公鸡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但是以上差异对蛋鸡健康均没有负面性。饲喂BTC玉米对蛋鸡盲肠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和COG功能均没有产生显着性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少数存在的差异指标,均没有在两个批次蛋鸡间显示出相同的差异规律,差异的原因也有可能源自仪器的测定精度、动物个体的差异、人为操作误差等因素。转Bt基因玉米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在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酶水解物能值上具相似性,没有指标显示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会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亚慢性负面累积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张立兰[3](2018)在《长期跨代饲喂转基因玉米对纯系白来航蛋鸡肠道健康的非预期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纯系白来航蛋鸡为动物模型,研究了长期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子代蛋鸡肠道发育、肠道微生态和肠道黏膜蛋白质组的非预期效应。试验选用72只产蛋母鸡(50周龄)随机分为3种饲粮处理(8个重复/处理,3只鸡/重复),即:同源非转基因玉米饲粮(CT)、转maroACC基因玉米饲粮(CC)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饲粮(BT),连续饲喂12周后,通过人工授精、孵化得到子代蛋鸡。子代鸡根据亲代的分组随机分为3个饲粮处理组:1)亲代非转基因玉米/子代非转基因玉米(CT-CT),(2)亲代CC玉米/子代CC玉米(CC-CC)(3)亲代BT玉米/子代BT玉米(BT-BT)。子代公鸡(6个重复/处理,6只鸡/重复;饲喂32周)和母鸡(8个重复/处理,3只鸡/重复;饲喂36周)分开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选择一只子代鸡(6只公鸡/处理和8只母鸡/处理)分别屠宰取样。1、长期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子代蛋鸡肠道发育的影响。测定蛋鸡的体重和屠宰后肠段的长度,分析小肠各段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两种转基因玉米饲粮对子代蛋鸡小肠、大肠以及肠道总长的体重校正长度没有显着影响;对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等指标也没有显着影响;小肠各段无可见的病理学变化。2、长期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子代蛋鸡盲肠微生态的影响。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对子代蛋鸡盲肠内容物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在97%相似水平下,3个处理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OTU组成、COG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均没有显着差异。叁种主要门水平微生物分别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杆菌门(占96%以上),无显着差异。与CT-CT组相比,CC-CC组和BT-BT组科和属水平丰度变化的微生物并没有引起盲肠微生态失衡。3、长期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子代母鸡盲肠黏膜蛋白质组的影响。基于TMT蛋白质组学分析,本研究在Gallus gallus中共鉴定到5433个蛋白质,按照表达倍数变化1.2倍以上且P<0.05筛选差异蛋白质,99.5%以上的蛋白质表达量没有发生改变。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长期跨代饲喂转maroACC基因玉米和转mCry1Ac基因玉米对子代蛋鸡的肠道发育、盲肠微生态和黏膜蛋白质组未发现明显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5-01)

张臻[4](2017)在《白来航蛋鸡首次产蛋前后肠道与肝脏转录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产蛋前后,蛋鸡的生理机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蛋鸡在产蛋后的饲料转化率比产蛋前有了显着的提高。本研究旨在从基因表达变化的角度分析蛋鸡首次产蛋前后肠道(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肝脏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营养物质转化代谢的影响。选用首次产蛋前一周、临近产蛋、首次产蛋当天与首次产蛋后一周的全同胞白来航蛋鸡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和胰岛素)、4个时期小肠的长度与重量,并应用RNA-seq技术获得其首次产蛋前后小肠和肝脏转录组表达数据,经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与营养物质代谢有关的重要基因。对获得的数据和测序结果分析得出,首次产蛋前后,激素的含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P<0.05);小肠的长度与重量未发生显着变化(P>0.05)。通过首次产蛋前后一周2个生理时期的肠道转录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别筛选出105、148和109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涉及了细胞膜合成、组织发育和应激反应等多种功能。肝脏转录组获得222个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P<0.05),部分基因主要涉及脂类代谢和色氨酸代谢过程。其中,部分基因的功能尚不明确,如首次产蛋后肝脏中大量表达的环指蛋白186。我们通过转录组测序,得到了白来航蛋鸡首次产蛋前后肝脏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了由这些基因影响的肝脏中物质代谢途径变化。发现这些基因在蛋鸡首次产蛋前后通过调节肝脏中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提高了蛋鸡在产蛋后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率。(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杰,庞建建,赵桂苹,刘冉冉,郑麦青[5](2016)在《饲粮V_A水平对来航蛋鸡SRBC选择系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不同V_A添加水平对来航蛋鸡SRBC(绵羊致敏红细胞)上下选系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设计,1日龄来航蛋鸡SRBC上下选系和对照系各270只,每个系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4 000和20 000 IU/kg V_A,饲养至84日龄。结果显示:①饲粮不同V_A水平对试验鸡平均体重有显着影响(P<0.05);②在上选系中饲粮V_A水平为4 000 IU/kg处理组的KLH抗体水平显着高于未添加组(P<0.05);③饲粮V_A水平为4 000 IU/kg时,法氏囊、脾脏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④脾脏中IL-2、IL-6的表达量随着饲粮V_A水平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饲粮添加4 000 IU/kg V_A能提高蛋鸡部分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6年19期)

管毓渝,廖荣荣,王振,赵静,陈振亮[6](2016)在《绿壳蛋鸡与白来航蛋鸡microRNA变异及其靶基因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分析绿壳蛋鸡与白来航蛋鸡microRNA变异及其靶基因,将已鉴定的microRNA与预测microRNA组成全基因组的microRNA,并通过与GGRS得到的两种鸡群体SNP位点进行映射,挖掘含SNP的microRNA。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含SNP的micro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对直接含有SNP的maturemicroRNA进行聚焦。将这些靶基因进行富集,一共得到22个GO分类和10条KEGG信号通路与3个主要IPA调控网络,发现其在与生长相关的mTO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生长激素受体网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网络得到了富集,与产蛋性状相关的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信号通路、黄体酮卵母细胞成熟信号通路得到了富集。此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给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06期)

王爽[7](2016)在《低蛋白高能量日粮:导致笼养白来航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的可能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肪肝出血综合症(FLHS)是小鸡及其他鸟类由于不同的营养状况、激素水平、环境及代谢因素等导致的一种代谢疾病。本试验研究不同的日粮组成对单冠白来杭(WL)蛋鸡FLHS诱导的影响。选取76只26周龄和69只84周龄相同品种不同周龄的WL蛋鸡,各分为4个组饲喂4种不同的试验日粮。各组日粮如下:对照组(C):17.5%蛋白(CP),3.5%脂肪(F);高脂组(HF):17.5%CP,7%F;低蛋白组(LP):13%CP,3.5%F;低蛋白高脂肪组(LPHF):13%CP,6.5%F。高脂肪组代谢能水平为3000 kcal/kg,普通脂肪组代谢能水平为2750kcal/kg。检测主要指标为:日产蛋重(HDEP)、平均日采食量(ADFI)、体重(BW)、蛋重、血浆中与肝损伤相关酶类(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肝腹脂重、肝脏颜色评分(LCS)、肝脏出血性评分(LHS)、肝脏脂肪含量(LFC)、肝脏组织学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及肝脏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等。结果表明:LPHF组HDEP,ADFI,BW及蛋重均显着下降,同时LP组蛋重也显着降低(P<0.05)。年轻母鸡LPHF组在日粮处理30天后,ALP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整个试验期虽然差异不显着,但数值一直高于其他组;日粮处理105天后AST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年轻母鸡LPHF组中LCS,LHS及LFC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肝脏组织学检测表明LPHF组形成更多的脂肪空泡。LP组及HF组对LFC,LHS,或LCS均没有影响。综上所述,日粮中低蛋白及高脂肪引起的高能可能是诱导蛋鸡FLHS的一个因素。(本文来源于《广东饲料》期刊2016年04期)

葛鑫,王静,姜明明,冯永谦,王宏刚[8](2014)在《牡丹红鸡与白来航蛋鸡典型免疫性状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选取地方鸡种牡丹红鸡和引进蛋鸡品种白来航鸡各30只,在相同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下饲养,于49日龄腿肌注射25%绵羊红细胞(Sheep blood red cell,SRBC)0.5m L,分别检测了41、56、71、89日龄的异嗜性性粒细胞(Heterophil)数量、淋巴细胞(Lymphocyte)数量和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Heterophil/Lymphocyte,H/L),56、71、89日龄的SRBC抗体滴度和30、41、56、71、89日龄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ND)的免疫抗体滴度等免疫性状的差异。结果显示,牡丹红鸡在H/L值、SRBC抗体滴度极显着高于白来航鸡(P<0.01),ND免疫抗体滴度上显着高于白来航鸡(P<0.05)。结果表明,家禽的免疫性状在品种间存在遗传差异,中国地方鸡种比外来鸡种在多个免疫性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0期)

王仁华,T.Sujatha[9](2014)在《功能性配方饲料对“白来航”蛋鸡蛋黄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96只"白来航"蛋鸡用于研究富含ω-3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的配方饲料对蛋鸡蛋黄成分的影响。试验蛋鸡被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少量添加剂含量);FSE功能饲料组(150g亚麻籽+200mg维生素E+3g螺旋藻/kg饲料);FOSe功能饲料组(20g鱼油+0.2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和FSE+FOSe功能饲料组(75g亚麻籽+10g鱼油+100mg维生素E+0.1mg有机硒+3g螺旋藻/kg饲料)。试验结果表明,这叁种功能饲料都能增加蛋黄类胡萝卜素(P<0.01)和ω-3脂肪酸的含量,饱和脂肪酸比例则下降,蛋黄脂质中油酸含量没有显着变化。这叁种功能饲料能显着降低蛋黄胆固醇含量(P<0.01)。各处理组鸡蛋煮后有可比的嗅觉感受。日粮中补充的硒和维生素E可协同作用增加鸡蛋中ω-3脂肪酸的含量。(本文来源于《江西饲料》期刊2014年03期)

廖荣荣,张向喆,陈强,王振,涂盈盈[10](2014)在《新杨绿壳蛋鸡和白来航鸡快慢羽品系产蛋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就新杨绿壳蛋鸡、白来航鸡快羽和慢羽品系的部分产蛋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来航鸡快羽品系的25~45周龄总产蛋数、49周龄蛋重、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均显着高于新杨绿壳蛋鸡(P<0.01),且优于白来航慢羽品系的同类性状;25~45周龄总产蛋数与49周龄蛋重、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49周龄蛋重与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49周龄母鸡体重和蛋壳颜色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总体来看,白来航鸡快羽和慢羽品系的性状变异系数小于新杨绿壳蛋鸡,其变异系数均小于10%。新杨绿壳蛋鸡的性状变异系数稳定性差,平均变异系数超过10%,仅蛋重和蛋壳颜色的变异系数略低于10%,这说明在规模化生产时,新杨绿壳蛋鸡的选育还有待加强,从而使产蛋性状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4年04期)

来航蛋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是以转Bt基因玉米为试验材料,以纯系白来航蛋鸡为模型动物,开展两个批次的长期多代饲养试验,系统探讨长期多代饲喂转基因玉米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同时使用体外仿生技术模拟转Bt基因玉米在鸡体内的消化,评价其酶水解物能值。旨在为转基因作物饲用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撑。论文首先分析了转Bt基因玉米(BTC)、同产地同批次的同源非转基因玉米(CTC)和商业玉米(RFC)的营养成分含量,并利用仿生法测定叁种玉米及对应蛋鸡饲粮的酶水解物能值。结果显示,BTC和CTC玉米及对应的饲粮具有相似的养分含量。BTC玉米的体外全消化道能量消化率要比CTC玉米低0.86个百分点(P=0.02),对应的变异系数为0.72%,小于SDS-II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测定同批次玉米及饼粕原料的最大变异系数(CV≤1.64%)。对应BTC玉米饲粮的体外酶水解物能值则比CTC饲粮高0.26 MJ/kg(P=0.04,CV=1.62%)。在其他养分效价指标上没有发现BTC与CTC组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别。论文同步开展了两批次的长期多代饲喂试验,系统评价了转Bt基因玉米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的影响。在生产性能上,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提高了母鸡17-28周的料重比(P<0.05),但是对母鸡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等屠宰性能指标没有显着影响。饲喂BTC玉米饲粮也没有对公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产生影响。与CTC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仅提高了鸡蛋的蛋黄色泽(P<0.05),对其他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指标均没有差异性影响。在血液生化指标上,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提高了母鸡的肌酐水平(6.53 vs 5.88μmol/L,P<0.05),降低了公鸡的血清总蛋白(32.50 vs 37.67 g/L)、球蛋白(14.58vs 18.83 g/L)、谷氨酰转肽酶(23.00 vs 25.67 U/L)和血钙水平(2.34 vs 2.42 mmol/L,P<0.05),但是以上差异均没有负面性,数值间差值微小,且均在健康禽类的正常生理波动范围之内。在繁殖性能上,与CTC相比,饲喂BTC玉米饲粮仅提高了公鸡的鸡髯长度值(P<0.05),对性激素水平、睾丸显微结构、精液品质等都没有显着性差异。没有发现饲喂BTC玉米饲粮对蛋鸡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主要器官健康造成影响。在对肠道健康的分析中,与CTC玉米相比,饲喂BTC玉米仅提高了母鸡的空肠绒毛高度、公鸡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P<0.05),但是以上差异对蛋鸡健康均没有负面性。饲喂BTC玉米对蛋鸡盲肠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度和COG功能均没有产生显着性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少数存在的差异指标,均没有在两个批次蛋鸡间显示出相同的差异规律,差异的原因也有可能源自仪器的测定精度、动物个体的差异、人为操作误差等因素。转Bt基因玉米与同源非转基因玉米在营养成分含量和体外酶水解物能值上具相似性,没有指标显示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会对第叁代母鸡和公鸡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亚慢性负面累积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来航蛋鸡论文参考文献

[1].丁丽军,郭军,曲亮,窦套存,王星果.绿壳蛋鸡与来航鸡资源群体胸宽和胫围的遗传评估[J].中国家禽.2019

[2].钟儒清.长期多代饲喂转Bt基因玉米对第叁代白来航蛋鸡生长与健康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张立兰.长期跨代饲喂转基因玉米对纯系白来航蛋鸡肠道健康的非预期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4].张臻.白来航蛋鸡首次产蛋前后肠道与肝脏转录组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

[5].王杰,庞建建,赵桂苹,刘冉冉,郑麦青.饲粮V_A水平对来航蛋鸡SRBC选择系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6

[6].管毓渝,廖荣荣,王振,赵静,陈振亮.绿壳蛋鸡与白来航蛋鸡microRNA变异及其靶基因预测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6

[7].王爽.低蛋白高能量日粮:导致笼养白来航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的可能原因[J].广东饲料.2016

[8].葛鑫,王静,姜明明,冯永谦,王宏刚.牡丹红鸡与白来航蛋鸡典型免疫性状的比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

[9].王仁华,T.Sujatha.功能性配方饲料对“白来航”蛋鸡蛋黄成分的影响[J].江西饲料.2014

[10].廖荣荣,张向喆,陈强,王振,涂盈盈.新杨绿壳蛋鸡和白来航鸡快慢羽品系产蛋性能比较[J].中国家禽.2014

标签:;  ;  ;  ;  

来航蛋鸡论文-丁丽军,郭军,曲亮,窦套存,王星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