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金融的股评推荐及投资者行为研究

基于行为金融的股评推荐及投资者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行为金融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点领域之一。与现代金融理论相比,行为金融理论不囿于理性人的分析框架,着眼于人们的实际行为,较好的解释了现代金融理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为金融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我国投资者的行为有必要注意这样一个现实:散户占投资者的绝大多数,他们一般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和入市经验,阅读股评建议往往是他们以较低的成本快速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在系统回顾了行为金融和我国股评行业的发展历程之后,在对投资者行为和股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考察我国股评家推荐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入手,然后结合账户数据研究股评推荐的公布和即将公布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否产生影响及怎样影响。最后,结合账户数据对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之一的处置效应是否存在于我国股票市场,以及具有怎样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事件研究法为考察股评推荐的投资价值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说明事件研究法及其主要步骤之后,本文选用两种收益率指标,分析了股评家推荐的不同持有策略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经规模调整、行业调整和市场调整之后,具有怎样的业绩表现。结果发现推荐的短线股票应被视为一种反向指标,而牛市行情下推荐的中线股票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投机价值。基于被推荐股票的业绩表现,本文考察了投资者对股评信息的反应问题。结合投资者交易的账户数据和股评家的荐股数据,考察了股评推荐公布前后,投资者的买卖倾向是否受到影响及怎样影响。研究中根据账户的资金规模和买卖被推荐股票的次数,将账户分成四类。结果发现,股评推荐的公布和即将公布对不同类型投资者的影响情况有所差异。对于提前获得股评信息的投资者,他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类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下或对于不同持有策略的推荐,其买卖倾向也会有一定的变化。最后,关于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本文还考察了处置效应。在简要介绍处置效应及其特点和影响之后,从投资者的卖盈持亏倾向和盈亏股票的持有时间两个方面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是否存在处置效应。然后通过对卖盈卖亏份额的考察,发现我国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月度动态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资金规模、不同交易频率、不同盈亏水平投资者的处置效应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此外,前期的盈亏状况会影响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对影响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其它因素加以控制之后,研究表明处置效应属于投资者本质特征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行为金融学概述
  • 1.1.1 产生的背景
  • 1.1.2 起源
  • 1.1.3 发展
  • 1.1.4 理论前提
  • 1.1.4.1 有限理性
  • 1.1.4.2 有限套利
  • 1.1.5 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 我国股评行业的历史和现状
  • 1.2.1 早期的股评
  • 1.2.2 产生与发展
  • 1.2.2 我国股评行业面临的窘境
  • 1.2.3 我国股评行业的经营现状
  • 1.2.4 我国股评行业的相关法律责任
  •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投资者行为及股评研究综述
  • 2.1 投资者的行为偏差
  • 2.1.1 认知偏差
  • 2.1.1.1 可获得性偏差
  • 2.1.1.2 选择性偏差
  • 2.1.1.3 小数定律
  • 2.1.1.4 锚定效应
  • 2.1.1.5 过度自信
  • 2.1.2 决策偏差
  • 2.1.2.1 预期效用理论受到质疑
  • 2.1.2.2 前景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 2.1.2.3 前景理论的主要结论
  • 2.2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 2.2.1 处置效应
  • 2.2.2 羊群效应
  • 2.2.3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 2.3 基于行为金融的资产定价
  • 2.3.1 BSV模型
  • 2.3.2 DHS模型
  • 2.3.3 HS模型
  • 2.4 股评研究的理论价值
  • 2.4.1 有效市场假说
  • 2.4.1.1 弱式有效市场
  • 2.4.1.2 半强式有效市场
  • 2.4.1.3 强式有效市场
  • 2.4.2 市场失效与股评行业
  • 2.5 基于行为金融的股评研究述评
  • 2.5.1 股评家怎样选股
  • 2.5.2 股评家的业绩分析
  • 2.5.3 股评失效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 2.5.3.1 股评家受到客观因素的约束
  • 2.5.3.2 股评家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 2.6 我国股评研究的现状
  • 2.7 结论和建议
  • 第三章 股评价值的事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事件研究法
  • 3.2.1 简介
  • 3.2.2 事件研究的步骤
  • 3.2.2.1 事件的定义
  • 3.2.2.2 样本选取
  • 3.2.2.3 异常收益的度量
  • 3.2.2.4 正常收益的估计
  • 3.2.2.5 异常收益的检验
  • 3.2.2.6 实证结果分析
  • 3.2.2.7 研究的结论
  • 3.3 实证研究回顾
  • 3.4 样本说明
  • 3.5 模型和方法
  • 3.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3.5.1 2000年短线
  • 3.5.2 2000年中线
  • 3.5.3 2003年短线
  • 3.5.4 短线日收益
  • 3.5.5 中线周收益
  • 3.6 结论和建议
  • 第四章 股评建议对投资者买卖倾向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回顾
  • 4.3 股评公布前后的价格
  • 4.4 股评公布前后的换手率
  • 4.5 股评与投资者的买卖倾向
  • 4.5.1 数据说明
  • 4.5.2 模型和方法
  • 4.5.3 实证结果
  • 4.5.3.1 2000年所有推荐
  • 4.5.3.2 2000年短线推荐
  • 4.5.3.3 2000年中线推荐
  • 4.5.3.4 2003年所有推荐
  • 4.6 结论和建议
  • 第五章 中国股市投资者的处置效应研究
  • 5.1 引言
  • 5.2 处置效应
  • 5.2.1 处置效应介绍
  • 5.2.2 处置效应的特点
  • 5.2.3 处置效应的影响
  • 5.3 相关研究回顾
  • 5.4 样本和方法
  • 5.4.1 样本处理
  • 5.4.2 处置效应的两个推论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投资者交易统计特征
  • 5.5.2 处置效应存在性
  • 5.5.2.1 卖盈持亏检验
  • 5.5.2.2 持股时间检验
  • 5.5.3 处置效应的季节特征
  • 5.5.4 处置效应的动态特征
  • 5.5.5 不同资金规模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 5.5.6 不同交易频率投资者的处置效应
  • 5.5.7 不同盈亏水平下的处置效应
  • 5.5.8 前期盈亏状况对后期处置效应的影响
  • 5.6 基于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处置效应检验
  • 5.6.1 研究方法
  • 5.6.2 回归方程设定
  • 5.6.3 研究结果分析
  • 5.6.4 小结
  • 5.7 结论和建议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相关论文文献

    • [1].莫“立个菩萨自己拜”——关于股评家的闲话[J]. 股市动态分析 2011(25)
    • [2].中国市场的股评效果分析[J]. 大众商务 2010(12)
    • [3].股市监管者不能干股评家的活[J]. 浙江经济 2012(16)
    • [4].我看今年ICT业发展态势[J]. 中国电信业 2009(04)
    • [5].如此股评家[J]. 故事家 2010(03)
    • [6].股市无神仙[J]. 理财 2011(05)
    • [7].卖茶叶蛋的老太太[J]. 科海故事博览(智慧文摘) 2008(07)
    • [8].股评文章不要轻易相信[J]. 大众理财顾问 2010(06)
    • [9].“股评家”黄奇帆[J]. 时代人物 2014(03)
    • [10].预期力与“自我实现的预言”[J].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8(04)
    • [11].摆脱“线性思维”[J]. 中国公路 2020(16)
    • [12].四月:二次探底 悲观中见转机[J]. 股市动态分析 2012(13)
    • [13].你就是你的股神[J]. 商业文化 2009(07)
    • [14].刘宏:从股评家到对冲基金经理[J]. 股市动态分析 2008(08)
    • [15].如何判断手中股票是否可以持有?[J]. 证券导刊 2010(40)
    • [16].基金大跌怎么办?[J]. 现代商业银行 2018(16)
    • [17].从“不差钱”到过剩——看春晚小品有感[J]. 中国统计 2009(02)
    • [18].泡沫又来了?[J]. 商周刊 2009(14)
    • [19].技术分析:买得早不如买得巧[J]. 卓越理财 2011(12)
    • [20].货币数据掺水 股市缺钱[J]. 商品与质量 2012(48)
    • [21].猴市时期,轻松理财“过冬”[J]. 金融经济 2009(01)
    • [22].2008如何当弱市赢家[J]. 英才 2008(05)
    • [23].寻找市场的逻辑[J]. 股市动态分析 2012(13)
    • [24].题材[J]. 城市规划 2010(09)
    • [25].炒股还得接着关心政治[J]. 新世纪周刊 2008(35)
    • [26].股边浅唱[J]. 鸭绿江(上半月版) 2008(06)
    • [27].黑嘴之祸[J]. 商业文化 2010(08)
    • [28].A股网红,能红多久?[J]. 股市动态分析 2016(15)
    • [29].中国股市6124点5周年启示[J]. 商周刊 2012(22)
    • [30].我国股评行业的发展与现状评述[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5)

    标签:;  ;  ;  ;  

    基于行为金融的股评推荐及投资者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