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和hTER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EGF和hTER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论文摘要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重要疾病之一。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发病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虽属女性乳腺癌的低发病区,但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快速增长,尤其在沪、京等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已高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第二位。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对社会、经济、家庭和妇女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如何识别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但乳腺癌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在相同的危险因素暴露下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不同,说明遗传背景的差异影响了个体癌症易感性的高低。因此,识别乳腺癌易感基因是鉴别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关键。众所周知,乳腺癌的高共显性基因BRCA1、BRCA2突变是乳腺癌的强危险因素,但BRCA1、BRCA2突变在一般人群中对乳腺癌发病的贡献很小,仅占5%以下,故认为大部分的乳腺癌易感性与常见的低共显性基因的遗传变异有关。寻找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常见低共显性基因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病理进程中,雌激素起了重要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EGF)作为强有力的有丝分裂剂,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同样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EGF在组织中的过表达可持续性激活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促进DNA合成,加速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EGF基因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不仅与外周血EGF水平有关,而且与癌症的发病风险相关。同时,由于EGF可以通过启动Ras-MAPK信号通路,激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上调hTERT mRNA的表达,而该酶的激活可促使端粒不再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细胞得以无限制的增殖下去,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并且,hTERT在正常人类体细胞中不表达,但是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表达。故推测EGF、hTERT的SNPs及血浆EGF水平可能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结合的手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血浆EGF水平以及EGF基因启动子区SNPs和hTERT的功能性SNPs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发现与我国人群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危险基因型,并将其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筛选高危人群,从而为今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第一部分表皮生长因子基因(EGF)启动子区多态性、血浆EGF水平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发现,EGF启动子对EGF的表达起关键的调控作用,提示该区域的遗传变异可能影响不同个体EGF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疾病的易感性。已有研究表明,EGF启动子区G61A位点的突变可降低外周血EGF的水平,且降低患恶性黑色素瘤的风险。因此,EGF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改变可能潜在地影响其表达(血浆水平)从而改变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本研究探讨了EGF基因启动子区稀有等位基因频率(MAF,minor allele frequency)高于0.05的多态性改变(G61A、G-1380A和A-1744G)及血浆中EGF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的关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629例新发乳腺癌病例和694例年龄和地区匹配的无肿瘤史的健康对照。采用PCR-RFLP(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PIRA(Primer Introduced Restriction Analysis,引物引入限制性分析)法设计引物和内切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ELISA(Enzyme-LinkedImmunosorbnent Assay,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血浆EGF水平的检测。此外,基因型检测采用盲法,并随机抽取10%样本重复检测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最后,我们成功获得604例(96.0%)乳腺癌病例和654例(94.2%)对照的MNS16A基因型。结果发现:(1)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发现EGF基因启动子区的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G61A、G-1380A和A-1744G)与乳腺癌发生存在关联。(2)乳腺癌患者中血浆EGF的平均水平(249.06±197.54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982.41±375.57 pg/ml,P<0.001)。血浆中EGF的高水平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且血浆EGF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呈现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3)在对照人群中,携带EGF-1380AA基因型的个体血浆中EGF水平显著高于携带野生型(-1380GG)的个体(1308.87 pg/ml vs 946.87pg/ml,P=0.003)。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浆中高水平EGF可能对乳腺癌发病起保护作用,且EGF G-1380A的突变可能是血浆EGF水平的调节因子。第二部分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功能性多态与乳腺癌易感性及表型的病例对照研究已有研究发现,hTERT的一个串连重复序列多态(MNS16A)可调控该基因的表达,影响端粒酶活性,从而可能潜在地影响个体对肿瘤的易感性。本病例对照研究中,我们探讨了hTERT基因串连重复序列多态(MNS16A)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及其表型的关联。我们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1029例新发乳腺癌病例和1107例年龄和地区匹配的无肿瘤史的健康对照。采用PCR扩增的方法检测MNS16A的基因型,盲法进行基因型的判读,随机选择10%(213个)的样本进行盲法复测。最后,我们成功获得1006例(97.8%)乳腺癌病例和1095例(99.3%)对照的MNS16A基因型。结果发现:(1)MNS16A多态性改变与乳腺癌的易感性有显著关联,其突变基因型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并且该作用在年龄≥50岁、绝经后、具有肿瘤家族史、初潮年龄早(<16岁)、首胎活产年龄晚(≥25岁)的妇女中更为显著。(2)将乳腺癌患者按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后发现,MNS16A的302/271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38)。与携带302/302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相比较,携带302/271基因型的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2.13倍(95%CI=1.05-4.33)。本研究结果表明hTERT-MNS16A多态性改变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及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有关。这一结论尚需要功能学研究或其他种族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序言
  • 第一部分 表皮生长因子基因(EGF)启动子区多态性、血浆EGF水平与乳腺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功能性多态与乳腺癌易感性及表型的病例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附录一、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已发表论文
  • 五、致谢
  • 六、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MMP-9、EGF水平对子宫肌瘤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作用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06)
    • [2].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EGF及其受体影响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7)
    • [3].加工方式对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的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3)
    • [4].丹参制剂联合肝素及激素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功能、血清VEGF及EGF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10)
    • [5].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及EGF在瘢痕整形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07)
    • [6].养精种玉汤对小鼠卵细胞质量的影响及其与卵巢EGF的关系[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9)
    • [7].低分子肝素钠对兔后发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及对房水中PDGF和EGF含量的影响[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2(02)
    • [8].71例胃癌患者舌苔与EGF的相关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3)
    • [9].不同浓度的EGF对山羊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09(03)
    • [10].泮托拉唑对小鼠原发性肝癌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06)
    • [11].康复新液对口腔溃疡患者EGF、EGFR影响及疗效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3)
    • [12].EGF、EGFR、C-erbB-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02)
    • [13].EGF在糖尿病足溃疡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11)
    • [14].EGF +6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 2009(06)
    • [15].血浆EGF水平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7(01)
    • [16].合欢皮有效部位对EGF诱导血管新生的影响[J]. 中药材 2014(11)
    • [17].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GF、iNOS表达及其意义研究[J]. 新疆医学 2009(06)
    • [18].EGF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肠道定位和表达特征[J]. 广州医药 2017(05)
    • [19].萎胃康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EGF机制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02)
    • [20].71例胃癌患者证型与EGF的相关性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1(10)
    • [21].表皮生长因子(EGF)对牛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0(02)
    • [22].肝再生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的作用[J]. 科技信息 2009(26)
    • [23].EGF、EGFR表达与慢性胃炎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4)
    • [24].创愈膏对实验性体表溃疡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新生肉芽组织EGF基因表达的影响[J]. 现代中医药 2012(05)
    • [25].黄连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胃炎模型EGF及bFGF表达的影响[J]. 山西中医 2012(09)
    • [26].小儿肾积水尿EGF和MCP-1水平的检测及意义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24)
    • [27].加味五苓散对S_(180)腹水型荷瘤小鼠VEGF、EGF表达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5)
    • [28].EGF与外阴癌发生发展的关系[J]. 中外妇儿健康 2011(04)
    • [29].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烧伤患者新生肉芽组织EGF及VEGF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8(05)
    • [30].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GF表达的影响[J]. 当代医学 2020(18)

    标签:;  ;  ;  ;  

    EGF和hTERT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