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及肝硬化的实验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及肝硬化的实验治疗

论文题目: 慢性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及肝硬化的实验治疗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消化内科学

作者: 金博

导师: 程留芳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蛋白,多聚肌苷酸,多聚胞苷酸,细胞免疫,实脸性肝硬化,胶原酶,门静脉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种最主要的肝脏疾病。由于乙型肝炎疫苗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丙型肝炎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丙型肝炎的预防和肝硬化的治疗成为肝病学者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任务。本文对这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一部分:双链RNA和HCV NS3蛋白免疫小鼠可增强细胞免疫反应 背景和目的:双链RNA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细胞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RNA分子,它可以通过Toll蛋白样受体3通道来诱导机体抗病毒免疫。HCV NS3蛋白与HCV的免疫逃逸有关,也是抗HCV感染免疫的主要目标之一。方法:小鼠用NS3重组蛋白(rNS3)和poly(I:C)混合并与Montanide ISA 720(M720)乳化后免疫小鼠。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产生用ELISPOT方法检测,CD4~+ IFN-γ~+T辅助细胞和CD8~+ IFN-γ~+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抗-HCV NS3抗体效价及IgG2a和IgG1的含量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细胞因子产生情况的分析表明,用rNS3与poly(I:C)和M720复合疫苗可以诱导更多的IFN-γ分泌细胞,数倍于IL-4分泌细胞,证明该疫苗可以诱导Th1主导的免疫反应。而不加poly(I:C)的rNS3与M720复合疫苗可以诱导Th2主导的免疫反应。rNS3与poly(I:C)和M720复合疫苗诱导的IFN-γ分泌细胞数量显著多于仅用rNS3、rNS3与M720乳化或rNS3与poly(I:c)混合疫苗免疫者,而与用rNS3与CpG和M720复合疫苗诱导的IFN-γ分泌细胞数量相当。另外,rNS3与poly(I:C)和M720复合疫苗诱导的CD8~+ IFN-γ~+ T细胞百分比与rNS3与CpG和M720复合疫苗所诱导的相当,这种CD8~+T细胞免疫反应可以持续7个月以上。结论:Poly(I:C)与rNS3和M720复合疫苗可通过交叉启动诱导强而持久的CTL反应和Th1主导的免疫反应。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深具潜力的疫苗,它可以在小鼠实验中诱导增强的抗HCV细胞免疫,有发展为临床应用的HCV疫苗的潜力。 第二部分:细菌胶原酶门静脉灌注逆转兔实验性肝硬化 背景和目标:肝硬化的消退与肝内胶原降解酶活性升高有关。本文试图研究通过门静脉补充胶原酶是否可延缓肝硬化的形成,并逆转已形成的肝硬化。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双链RNA和HCV NS3蛋白免疫小鼠可增强细胞免疫反应

材料与方法

一、重组HCV NS3和NS5b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一) 全长HCV NS3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内的表达和纯化

(二) 全长HCV NS5b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内的表达和纯化

二、NS3重组蛋白与poly(I:C)或CpG佐剂混合并与Montanide ISA 720乳化

三、动物与免疫

四、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抗-HCV抗体

五、用酶联免疫斑点分析方法检测分泌IL-4和IFN-γ的细胞

六、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分析所用的合成多肽库的选择

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染色IFN-γ~+/CD8~+T细胞(CTL)和IFN-γ~+/CD4~+T细胞(T辅助细胞)

八、统计分析

结果

一、Poly(I:C)剂量的确定及制剂的稳定性

二、合成多肽库的选择

三、poly(I:C)增强抗原特异性的CD4~+和CD8~+细胞反应

四、小鼠接种用poly(I:C)为佐剂的疫苗后免疫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五、接种疫苗后抗-HCV NS3抗体及其同种型的动态改变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细菌胶原酶门静脉灌注逆转兔实验性肝硬化

材料与方法

一、器材、麻醉剂和试剂

二、动物

三、外科门静脉插管手术

四、胶原酶门静脉灌注

五、羟脯氨酸测定

六、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CCl_4注射和动物存活情况

二、门静脉胶原酶灌注对血细胞及其他器官的影响

三、门静脉胶原酶灌注对硬化肝脏胶原含量的作用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肝脏纤维化的可逆性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5

参考文献

  • [1].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相位对比法对肝硬化前后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 蓝恭宇.中国医科大学2018
  • [2].环氧合酶-2在实验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D]. 涂传涛.复旦大学2005
  • [3].肝硬化模型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及扶正化瘀方对血浆蛋白质组影响[D]. 刘杰.复旦大学2007
  • [4].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中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D]. 纪凤颖.中国医科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外周血单核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实验研究[D]. 阎丽.第四军医大学2008
  •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治疗探索[D]. 刘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 [3].HCV基因型及其基因变异在慢性丙型肝炎临床演变中的意义[D]. 任万华.山东大学2004
  • [4].肝硬化患者颅脑MRI与~1H-MRS研究[D]. 邬海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5].丙型肝炎病毒结构基因的表达及其病毒样颗粒研究[D]. 朱诗应.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D]. 何晓文.第二军医大学2005
  • [7].治疗性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的基础研究[D]. 赫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
  • [8].TGFβ1和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性研究[D]. 栗华.山东大学2005
  • [9].丙型肝炎治疗性DNA疫苗的实验研究[D]. 陈佳玉.吉林大学2006
  • [10].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及软肝消积汤的治疗研究[D]. 张北平.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  ;  ;  

慢性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及肝硬化的实验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