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移位术论文-钱大妹

神经移位术论文-钱大妹

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移位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卒中,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上肢运动障碍,护理

神经移位术论文文献综述

钱大妹[1](2019)在《6例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总结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我科对6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桥接转移手术。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全面的术前评估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的护理重点为严格体位护理、对并发症进行严密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重视疼痛护理,并及时评估双上肢肢体的感觉、肌力及症状。结果 6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由康复师到病房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术后3-4天转康复科进行功能锻炼,随访1-10个月,患者手部屈肌痉挛均有一定的改善。结论积极做好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桥接转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施平,赵燕燕,张林玲,盛誉,张明敏[2](2018)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对3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手术,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风险评估及安全指导、基础病干预,术中注意手术保护,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正确护理、预见并发症及观察与处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指导,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例患者手术都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屈肌痉挛有一定改善。结论:做好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郭天奇,付丽,孙悦,刘珍珍,周延民[3](2018)在《鼻腭神经移位术应用于美学区骨量不足的种植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1例右侧上前牙缺失、伴鼻腭神经管唇侧偏斜、导致种植位点叁维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通过分离并移位鼻腭神经,以增加患者可用骨量,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最终充分应用了鼻腭神经管区的剩余骨质,并获得了较好的骨再生效果的病例。(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顾泳[4](2017)在《“神经移位术”让“瘫痪手”拿起了苹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枢神经损伤,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初步数据统计,我国有超过2300万名该病患者。患者出现躯体瘫痪,有的上肢失去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开展“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治疗脑卒中、脑瘫后上肢痉挛性偏瘫”II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被世界(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7-12-22)

刘燕,陈勤奋[5](2017)在《激发大脑潜能“救活”瘫痪上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特约刘燕 通讯员陈勤奋)12月2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健侧颈神经根移位手术治疗脑卒中、脑瘫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研究成果以原创论着形式在线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据介绍,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国家老(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17-12-22)

王卫卫[6](2017)在《臂丛损伤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前后患者脑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用VBM及胼胝体纤维追踪的方法,研究一侧BPAI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前后患者脑结构的动态变化包括全脑灰质体积及胼胝体的FA值,以及相关脑区的灰质体积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共入组36名左侧BPAI患者,均接受两期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后,一期移位至尺神经,二期移位至正中神经,其中12名患者接受术前磁共振检查,为术前组;余24名患者行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后接受磁共振检查。术后患者根据随访时间分为短期随访组(术后2年以内)及长期随访组(术后2年以上),每组12人。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期刊2017-07-14)

崔娓,张弛,葛培青,王雪湖,叶照君[7](2017)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胸椎旁阻滞在肋间神经移位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胸椎旁阻滞(TPVB)用于肋间神经移位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肋间神经移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椎旁阻滞镇痛组(T组)和静脉镇痛组(V组),各30例。T组患者麻醉前在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行T4~T5单次椎旁神经阻滞,注入0.375%的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共20 m L,记录阻滞平面及并发症,观察注药后血压、心率的变化;V组患者在术后通过静脉按需给予镇痛药物。2组患者均记录术后6 h和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PVB范围为术侧T3~T7,即5个节段的感觉阻滞;无其他并发症;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T组术后6 h的VAS评分显着少于V组(P=0.001);术后12 h的VAS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TPVB操作简单、安全,阻滞平面广,并发症少,镇痛完善,对于疼痛较严重的肋间神经移位术患者,是术后镇痛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陈青[8](2016)在《“唤醒”瘫痪的手不再是梦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是人类使用最为频繁的器官之一,人们正是凭借着有19块小肌肉组成的手的灵活运动,给世界带来了无数的惊喜。然而,在我们周围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因各种意外伤或者脑卒中、脑外伤和脑瘫后遗症等而丧失了手功能。端个饭碗、系个鞋带、甚至上完厕所提裤子,都无法自己完(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6-08-09)

叶尔番·艾尔肯,胡韶楠[9](2016)在《神经移位术重建肩关节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臂丛损伤会引起肩关节肌群麻痹,进而导致肩功能丧失。因此,肩关节外展和外旋功能重建是臂丛损伤的主要治疗目标。目前肩关节功能重建可通过神经移位、神经移植、游离肌肉移植或关节融合来实现。神经移位术是重建早期臂丛损伤肩关节外展和外旋功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文就神经移位术重建肩关节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骨科学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张成林[10](2015)在《神经移位术重建高位颈脊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及神经通路重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脊髓膈神经元胞体所在核团主要位于颈3-颈5水平,高位颈脊髓损伤病人,若损伤累及颈3-颈5水平,随之则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的膈肌瘫痪。受损的呼吸系统相关肌肉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生活质量及发声,因而在慢性进展阶段不得不采用机械通气以辅助患者呼吸。然而伴随机械通气所带来的并发症逐渐增加,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张力性气胸及纵膈气肿等等。长期机械通气引起的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是导致高位脊髓损伤患者高死亡率高主要原因。本课题组发现可以将大鼠副神经作为动力神经,移位吻合至膈神经以重建高位颈髓横断伤后膈肌运动功能。本课题拟在其基础上建立单侧颈3脊髓半切动物模型,进一步探讨神经移位术后大鼠膈肌功能恢复的程度,并通过神经逆行示踪的方法,研究呼吸相关神经通路重塑的的情况。[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0-150克)48只,平均随机分配到A、B、C叁组,每组16只。A组为健康大鼠组,B组为左侧膈神经、副神经在锁骨水平离断组,C组为左侧副神经斜方肌支锁骨水平移位吻合膈神经干组。饲养6个月后,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行胸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之后将这部分大鼠处死。剩余每组8只大鼠行颈3脊髓左侧半切损伤,饲养1周后,再次将每组剩余8只大鼠,行胸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再次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0-150克)24只,随机平均分配至D、E、F叁组,每组8只。其中D、E组为健康大鼠组,F组为神经移位组,正常饲养6月后,E、F组大鼠行颈3脊髓左侧半切。左侧膈肌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的伪狂犬病毒定点注射,顺时针选取4点,每点注射5微升。正常饲养4天后行心脏灌注、取脑。连续冰冻切片后于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同大鼠脑解剖图谱进行比对。选取带有荧光的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使用NIS-Elements2.1软件获取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 6.0行绿色荧光显色阳性神经元胞体计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方差齐时)或Mann-Whitney法(方差不齐时),P=0.05。[结果]颈3左侧脊髓半切前,B、C两组大鼠肺功能相关指标均低于A组,但C组优于B组。颈3左侧脊髓半切后,A组大鼠各项肺功能指标约下降50%,B、C两组指标同脊髓半切前基本持平,略有下降,此时C组大鼠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E组大鼠未观察到荧光显像的神经元细胞,D、F组大鼠在延髓内检测到绿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重组伪狂犬病毒转染的神经元细胞核团。[结论]副神经斜方肌支在锁骨水平移位吻合膈神经主干的方法可以部分重建颈3至颈5水平颈脊髓损伤大鼠的膈肌功能,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大鼠的呼吸功能。通过逆行示踪的方式发现神经移位术重新建立了膈肌同延髓之间的联系,此神经通路在颈脊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神经移位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2016年1月对3例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手术,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干预、风险评估及安全指导、基础病干预,术中注意手术保护,术后重点做好患侧健侧肢体正确护理、预见并发症及观察与处理、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指导,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例患者手术都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患者手部屈肌痉挛有一定改善。结论:做好健侧颈7神经根经椎前路经腓肠神经桥接转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移位术论文参考文献

[1].钱大妹.6例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2].施平,赵燕燕,张林玲,盛誉,张明敏.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修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8

[3].郭天奇,付丽,孙悦,刘珍珍,周延民.鼻腭神经移位术应用于美学区骨量不足的种植1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

[4].顾泳.“神经移位术”让“瘫痪手”拿起了苹果[N].解放日报.2017

[5].刘燕,陈勤奋.激发大脑潜能“救活”瘫痪上肢[N].健康报.2017

[6].王卫卫.臂丛损伤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前后患者脑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2017

[7].崔娓,张弛,葛培青,王雪湖,叶照君.超声引导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胸椎旁阻滞在肋间神经移位术中的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8].陈青.“唤醒”瘫痪的手不再是梦想[N].文汇报.2016

[9].叶尔番·艾尔肯,胡韶楠.神经移位术重建肩关节功能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6

[10].张成林.神经移位术重建高位颈脊髓损伤大鼠膈肌功能及神经通路重塑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5

标签:;  ;  ;  ;  

神经移位术论文-钱大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