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汉化道路上的尚书制度研究

北魏汉化道路上的尚书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尚书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从秦汉到隋唐,尚书由一个文书小官发展成为三省行政系统中的一极。在如此巨大、深刻之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而在此段中,鉴于北朝与隋唐的历史衔接意义,北魏一朝及稍后的尚书制度,尤值重点考察。北魏为鲜卑拓跋氏政权,是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最后一个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它也是当时少数民族政权中受汉文化影响最少的民族。但其在此后的发展中,却扮演了极重要的历史角色。自道武帝起,北魏统治者征伐四方,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以孝文帝改革为标志建立起了汉化政权,成为北朝民族融合的熔炉。因此北魏一朝,汉化是其发展的重要线索。尚书制度作为汉族政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成为北魏汉化改革中一个主要的吸收对象。然而,在其汉化道路上,民族矛盾反复出现,权力纷争时刻存在。北魏尚书制度的发展变化与汉化中的矛盾冲突相互照应,伴随着汉化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本文通考尚书制度在北魏一朝的发展变迁,并通过突出其与汉化进程交叉、互动,揭举北魏尚书制度发展的特点。第一、二章论述北魏前期汉化中尚书制度的发展。北魏太祖道武帝时,尚书台建立,不少汉族士人被任用。此时拓跋政权刚入中原,不少原始部落的制度还残存着,抵制汉化的鲜卑贵族势力也很强大。在鲜卑贵族势力与汉族士人的矛盾斗争中,尚书制度在道武帝一朝时置时废,到明元帝时,则被废除。世祖太武帝初,尚书制恢复。但由于鲜卑贵族对汉文化的排斥、拓跋统治者与汉族士族之间的互不信任,这时期尚书台权力被鲜卑贵族垄断,汉族士人时或遭到屠戮。第三章论述北魏中后期(孝文帝改革前后)尚书制度的发展。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太和改制,快速推进了汉化,对民族大融合起了重要作用。尚书制在这次改革后被“颁为永式”。经过北魏前期、中后期的发展,至此北魏摹仿晋制建立了一套带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尚书制度。北魏尚书省分为上省、下省;录尚书事位在尚书令、仆射之上,握有实权;尚书省长官多为拓跋宗室或鲜卑贵族所任,有时成为荣宠之位,不负实际责任;北魏尚书各部曹数众多,分工细致。孝文帝急速推进汉化的改革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北魏后期六镇起义爆发。此后尚书省逐渐成为权臣执掌朝政的象征。最后一章略论尚书制度在北齐、隋代的发展。北魏灭亡后,尚书制在北齐、北周继续发展。北齐的尚书制度基本沿用孝文帝改革之后的制度。北齐高氏依靠六镇鲜卑势力夺取政权,胡风日盛,汉化出现倒退。隋代承北周而建,但制度上多采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制度,建立了三省六部制。这反映了北魏尚书制的发展已成为制度遗产而被隋朝借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北魏之前尚书制度的发展
  • 2. 北魏尚书制度发展的历史背景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北魏前期汉化中尚书制度的发展(一)
  • 1.1 道武帝皇始元年—台省初建
  • 1.2 道武帝时汉化中出现的矛盾
  • 1.3 道武帝天赐二年至明元帝—尚书制废除
  • 第二章 北魏前期汉化中尚书制度的发展(二)
  • 2.1 太武帝复尚书省
  • 2.2 太武帝时汉化中的矛盾
  • 第三章 北魏中后期汉化中尚书制度的发展
  • 3.1 北魏中期尚书制的发展(孝文帝改革前)
  • 3.2 北魏中期尚书制的发展(孝文帝太和改制)
  • 3.3 北魏后期汉化中的矛盾—尚书省权力落入权臣手中
  • 第四章 北魏尚书制的流变
  • 4.1 尚书制在北齐的发展
  • 4.2 尚书制在隋代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西方《尚书》学研究新动向的思考——由《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谈起[J]. 铜仁学院学报 2020(01)
    • [2].孔氏家族对《尚书》学的卓越贡献[J]. 齐鲁学刊 2020(01)
    • [3].由《尚书》中对“天”的描摹看天的概念演变与其本体性的变迁[J]. 枣庄学院学报 2020(03)
    • [4].唐 令狐怀寂告身 钤有“尚书吏部之印”[J]. 中国书法 2020(05)
    • [5].胡伸《尚书解义》研究[J]. 新世纪图书馆 2020(06)
    • [6].惠栋托名撰集《尚书郑注》考[J]. 清史研究 2020(04)
    • [7].礼乐文明视野下的清华简《保训》“詷”字新释——以《尚书·顾命》与“内史亳同”为线索[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8].20世纪以来宋代《尚书》学研究述评[J].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20(04)
    • [9].尚书刑部成立的西魏、北周因素[J]. 国学学刊 2020(03)
    • [10].《尚书·伊训》[J]. 前线 2019(09)
    • [11].郝敬《尚书》学辨伪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 2019(05)
    • [12].《尚书》的多重文化向度[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6)
    • [13].简朝亮论《尚书》学的源流[J]. 安康学院学报 2017(04)
    • [14].《尚书》中的“身”与“德”[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5].《尚书》“明德慎罚”研究综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16].《文选》李善注征引《尚书》文献辑校[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17].《尚书》生命意识阐微[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8].从因循之路到怀疑之途:汉至明学者关于孔子与《尚书》关系之论述[J]. 孔子研究 2016(01)
    • [19].近十年来《尚书》热点研究综述[J]. 丽水学院学报 2016(04)
    • [20].钱大昕的《尚书》学研究[J]. 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 2019(02)
    • [21].尚书吧[J]. 出版人 2018(09)
    • [22].《尚书》的性情思想研究[J]. 人文论丛 2015(02)
    • [23].论章太炎的《尚书》研究[J]. 儒藏论坛 2014(00)
    • [24].2011年《尚书》研究综述[J]. 儒藏论坛 2013(00)
    • [25].孔安国在《尚书》传播中的地位[J]. 兰台世界 2013(34)
    • [26].论朱子的《尚书》学诠释思想[J]. 孔子研究 2013(06)
    • [27].从“天人和谐”走向“中国梦”——略论《尚书》中的天人思想及其与当今中国的互动[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3(04)
    • [28].近现代《尚书》研究概论[J]. 儒藏论坛 2010(00)
    • [29].东晋尚书墨跋[J]. 中国书法 2011(08)
    • [30].郝敬《尚书》文学论[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9(06)

    标签:;  ;  ;  

    北魏汉化道路上的尚书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