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人权公约、WHO人人享有职业卫生保健的职业卫生策略和IL0全球消除矽肺计划的实施,我国职业卫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法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不仅职业病发病人数明显低于我国,而且政府关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作业方式、噪声、职业性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得到了足够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1万例。1991至2006年累计发生中毒38,412例,其中:急性中毒21,482例,慢性中毒16,930例;其他职业病21,708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专家们估计,在今后若干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趋势。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余姚市铅、苯、铬、粉尘等主要职业病危害企业的现状情况调查,包括调查企业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采取情况、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年度检测结果、劳动者健康状况分析等,基本摸清余姚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并提出防治对策,为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余姚市已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登记的蓄电池企业20家、喷漆企业20家、电镀企业10家、石棉加工企业30家,共80家,为余姚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的调查对象。现场调查:逐一上门详细调查和记载被调查对象的生产工艺流程、职业病防治措施采取情况,如企业新、改、扩建设项目是否经过职业病危害评价、有否设立职业病防治公告栏、有毒有害岗位是否设置警示标识、排毒、排尘装置是否合理设置、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防治制度是否齐全、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劳动者健康监护情况等。现场检测:逐一对所有被调查对象的主要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对所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现场调查、现场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其成因,探索相关防治对策。结果通过对余姚市已经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蓄电池、喷漆、电镀以及石棉加工等颇具区域性规模,且数量相对较多的四类主要职业病危害企业的调查,基本摸清了余姚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结果为:依法办理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企业比例仅为3.4%;设立职业病防治公告栏的为87.5%;设置岗位警示标识的为88.8%;劳动者知晓所从事岗位危害因素的为75.3%;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的为76.3%;防治制度相对齐全的为80.0%;企业安装有效排毒、排尘装置的为39.7%;车间毒物、粉尘浓度检测合格率为56.7%;劳动者按规定佩戴防毒、防尘口罩的为50.3%;作业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率为40.4%;离岗时健康检查率为11.3%;调查时作业人员健康检查结果列为观察对象、中毒或产生其他关联症状作业人员的比例占了被检查作业人员数的46.5%。结论调查结果显示,余姚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究其成因,分析认为:与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法律意识淡薄、劳动者个人防护意识较低、政府对职业病防治的重视度不够、有关部门尚未形成职业病防治合力等因素与有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善余姚市主要职业病危害现状的防治对策是:政府应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如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组织、做好职业病的防治规划、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考核、加强政府层面宣传、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避免“地方保护”等;相关部门应协作联动,共同担负起职业病防治工作重任;要从源头上预防职业病危害,严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关;要从立法上解决困扰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一些问题,明确一些法律概念,调整一些束缚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的不合理法律条文;理顺职业病防治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避免职业病防治监管队伍的职权分离;改变目前的一般性职业病防治监管模式,建立职业病防治监督量化分级评价体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粉尘论文; 职业病危害防治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