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原子簇与完整及缺陷石墨烯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金属原子簇与完整及缺陷石墨烯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石墨烯是一种重要的碳基材料,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用作金属催化剂载体方面有较大的潜在价值。为深入了解金属与石墨烯材料的相互作用情况,本论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金属单原子及其团簇在完整及缺陷石墨烯上吸附时的稳定构型、结合能、成键方式、电子结构等。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一、研究了铜族金属单原子和双原子簇与完整及N掺杂石墨烯的结合情况。通过相关计算结果的分析,我们总结出IB族金属单原子和双原子簇与完整及N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下:两者与PG和NG1的结合能力均比较差,只是物理吸附或者很弱的化学吸附;在四种考察的石墨烯衬底上,相应结合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Cu>Au>Ag;两者与衬底结合时,与衬底间的电子转移方向刚好相反;铜原子能和衬底空位处有悬挂键的三原子成键,银原子只在以单原子形式吸附时与空位处三原子成键,金原子在所考察的所有情况下都只与有悬挂键的两个碳原子成键。二、探讨了各种氮掺杂浓度下,氮原子在石墨烯衬底中的分布情况,随后研究了Pt原子在不同浓度氮掺杂石墨烯上吸附时的稳定吸附构型,并分析了氮掺杂促使Pt原子与衬底结合作用增强的原因。结果表明,氮掺杂石墨烯中的掺杂原子倾向于呈对位分布于衬底中,且掺杂浓度在3/32以下的掺杂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孤立Pt原子在所有考察到的衬底上均呈C-C桥位吸附,Pt6s轨道与C2p轨道成键作用增强是Pt原子在氮掺杂石墨烯上结合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三、比较了PTn(n=1-3)团簇分子在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衬底上的吸附情况,主要关注于各种可能的吸附构型以及相应的结合能变化。经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和综合分析,发现高浓度氮掺杂依然对石墨烯吸附铂金属小团簇具有较好的增强作用。另外,氮原子取代石墨烯衬底中的部分碳原子后,可以有效抑制铂在石墨烯表面的迁移成簇。观察最稳吸附构型发现,PTn(n=1-3)团簇分子倾向于以竖直方式与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衬底结合。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石墨烯的背景介绍及研究概况
  • 1.1.1 石墨烯的结构特性及应用
  • 1.1.2 石墨烯的制备
  • 1.1.3 石墨烯的表征
  • 1.2 缺陷和改性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 1.2.1 缺陷石墨烯的研究概况
  • 1.2.2 改性石墨烯的研究概况
  • 1.3 氮掺杂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3.1 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及特性
  • 1.3.2 氮掺杂石墨烯的潜在应用
  • 1.4 计算模型和方法的确立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铜族金属与完整及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
  • 2.1 引言
  • 2.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石墨烯衬底的电子结构
  • 2.3.2 铜族金属单原子及双原子簇与衬底的作用
  • 2.3.3 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及金属原子与衬底成键作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氮掺杂浓度对石墨烯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掺杂氮原子的分布
  • 3.3.2 电子结构分析
  • 3.3.3 Pt原子与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n(n=1~3)簇与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研究'>第四章 Ptn(n=1~3)簇与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的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孤立Pt原子在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
  • 4.3.2 Pt双原子簇在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
  • 3原子簇在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4.3.3 Pt3原子簇在完整及高浓度氮掺杂石墨烯上的吸附
  • 4.3.4 吸附最稳构型的电子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掺钌硅原子簇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2].金原子簇催化碳-碳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7(07)
    • [3].金原子簇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4].Gaussian03/GaussView在原子簇结构教学中的应用[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03)
    • [5].高氮含量金属掺杂氮原子簇的液氮冷却-激光溅射生成研究[J]. 含能材料 2020(07)
    • [6].原子精度的钯原子簇催化硝基苯和苯甲醛反应制备苯甲酰胺(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19(10)
    • [7].氮杂原子簇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 2013(09)
    • [8].美国发现铜原子簇催化剂可在低压下将CO_2加氢转化为甲醇且活性高[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12)
    • [9].异原子占据Ag原子簇的中心核用于催化CO_2转化[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05)
    • [10].原子簇CoMn_2B_2的电子流动方向及磁性[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4(02)
    • [11].一种简易的硫辅助方法制备多孔蜂窝状的铁超小原子簇和单原子Fe/g-C_3N_4(英文)[J].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2020(08)
    • [12].杂硼原子簇XB_6~+(X=C,Si,Ge,Sn,Pb)的稳定性和芳香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1(04)
    • [13].精确控制合成Au_(36)(SR)_(24)金原子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9(01)
    • [14].科学家发现制氢新方法[J]. 现代科学仪器 2009(04)
    • [15].原子簇Mn_2B_2结构和性质的DFT研究[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 [16].精确控制合成Au_(36)(SR)_(24)金原子簇(SR=SPh,SC_6H_4CH_3,SCH(CH_3)Ph,SC_(10)H_7)(英文)[J]. 物理化学学报 2018(07)
    • [17].原子簇Co_2MnB_2的稳定结构及成键性质[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4(03)
    • [18].{(n-Bu_4N)_2[Mo_2O_2S_6Cu_6Br_4(4,4′-bipy)_3]·0.5H_2O}_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J]. 无机化学学报 2008(09)
    • [19].原子簇纳米材料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0(S2)
    • [20].锂、钠、钾三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1].C_(60)分子的发现[J]. 化学教学 2012(02)
    • [22].水分子在HZSM-5沸石原子簇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J]. 分子催化 2009(01)
    • [23].氧化物La_(2-y)Ba_yCuO_4的电子结构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24].金属原子簇对CO分子吸附的量子化学计算[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4)
    • [25].CO和O_2与Au_n~m簇相互作用的DFT研究(II)[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6].CO和O_2与Au_n~m簇相互作用的DFT研究(Ⅰ)[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7].新型内嵌混合金属氮化物原子簇富勒烯的合成、结构与性质[J]. 化学进展 2010(10)
    • [28].国外科技期刊亮点[J]. 科技导报 2009(05)
    • [29].原子簇快速匹配追踪算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02)
    • [30].Cu_3Ti原子簇结构与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8(07)

    标签:;  ;  ;  ;  ;  

    金属原子簇与完整及缺陷石墨烯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