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逐渐转向了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中国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将“十一五”期间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放在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上。国内各发达地区也纷纷响应中央的提议,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纲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渗透在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制造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关问题的研究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业发展到新的阶段的需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角度有很多,创新研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研究的不断延伸,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身的创新过程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在这些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到了最后的创新绩效?纵观现有国内外的文献,大部分研究将重点放在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系统中的桥梁作用上,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在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更为匮乏。经过深入的分析对上述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有助于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理论的完整性和持续性。基于以上认识,本论文在全面总结前期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包含两个层面六个问题的逻辑研究框架:第一个层面,将创新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相结合,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过程。这一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一、借鉴制造业创新过程模型,利用综合性研究方法,概括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模型;二、分析知识管理是如何贯穿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也即创新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中都有哪些知识管理活动在发挥着关键作用;三、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中,如何解决合作时的知识扩散问题,特别是专有知识的扩散问题。第二个层面,以中国为背景,实地研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策略建议。这一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一、从融合了知识管理的创新过程模型中提取出关键性影响因素,并通过对理论研究的深入挖掘,找出这些关键因素和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据此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二、通过中国企业的实证数据,验证这些影响因素和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着直接影响的关系?知识管理在其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三、这些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于中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启示是什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创新过程不同阶段所需要的知识管理活动不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必须要通过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的密切合作,吸收各种来源的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创新过程既是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过程,也是知识管理的过程。然而,前期同类研究对这两者紧密融合的问题还缺乏必要的关注。在分析了大量文献,并对相关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之后,我们得到融入知识管理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过程的拓展模型:构思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获取和知识传递,相应的支持手段包括网络、杂志、知识仓库、知识地图、交流、倾听等;评估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传递和知识整合,相应的支持手段包括头脑风暴会议、在线讨论的数据库、培养相互的信任感等;开发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相应的支持手段包括在线会议、论坛、加强组织学习能力等;应用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传递和知识整合,相应的支持手段包括培训、专家在线系统、可视化技术等;反馈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管理活动是知识整合,相应的支持手段包括知识捕获报告、项目回顾会议、标准化共享软件、员工之间的轮换等。这些问题的确认,可以帮助企业花费最小的资源,得到最大的收益,在创新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跨边界合作过程中知识扩散问题,可通过补偿合同解决。且在不同的扩散成本下,补偿合同的形式不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产品往往是以专有知识作为主要的投入元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的扩散也主要是针对创新产品中所包含专有知识的扩散。专有知识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基础,专有知识的溢出,不仅令模仿行为变得简单,模仿成本得到降低,而且增加了模仿企业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的可能性。但对于创新企业来说,创新成果被模仿,可能缩短了其获得垄断利润的时间,挫伤创新积极性。因此,补偿合同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在不伤害创新企业的积极性的情况下,促使知识密集型创新企业贡献出和创新相关的专有知识。通过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扩散成本下,补偿合同具有不同的形式:当合约中存在可变费用的时候,创新企业才会有动力传播他的专有知识。这是因为传播专有知识是需要成本的,可变费用的值必须足以覆盖这部分成本。可变费用随着扩散成本、模仿成本的提高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减弱而增加。因此,要想降低合约中的可变费用,就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知识特性以及跨边界合作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影响。在实证过程中,我们不仅发现了知识特性和跨边界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作用,而且进一步细分了知识特性、跨边界合作中每一个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知识的隐性和知识的广度对创新绩效没有明显的作用,而知识的深度和专有性有显著的作用。这个结论引起了我们对于组织中知识深度和知识专有性的重视;跨边界合作中的两个维度:组织内合作、组织间合作都对创新绩效有着显著作用。实证结果同时表明,知识特性和跨边界合作的不同维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因此,在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提高某一个维度的水平,而不是面面俱到。四、知识管理在知识特性和跨边界合作对创新绩效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通过对知识特性以及跨边界合作和创新绩效关系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在他们复杂的关系中隐藏着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如果能够良好的运行,就可以进一步促进知识特性和跨边界合作作用的发挥。这种机制就是知识管理。通过实证分析,我们还发现知识的广度、深度、专有性对于知识管理有显著的影响,而知识隐性对知识的应用没有显著作用;此外,还发现在跨边界合作的两个维度中,除了组织内合作对于知识应用没有明显作用之外,这两个维度对知识获取、知识传递、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都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我们了解到知识管理执行的好坏对于创新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促进知识管理的执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过程重新进行了诠释,这个分析角度弥补了已有创新过程模型的缺陷,将创新、技术支持、学习能力、知识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解释知识管理如何贯穿到创新过程中,并对每一创新阶段给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建议,从而填补了理论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白,也为企业的实践提出了具体而有效的改进建议。第二,运用动态博弈的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在考察跨边界合作过程时,针对专有知识的扩散问题构建了一种补偿合同。所设计的补偿合同不但可以鼓励创新企业贡献其创新成果,还可以促使他们分享创新成果中所包含的专有知识。第三,深度挖掘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知识特性、跨边界合作、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并检验了一些系列相关假设。论文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特性、跨边界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发现了知识管理在知识特性和跨边界合作对创新绩效发挥效力的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尤其是本文的实证研究具体到每个变量的不同维度上,从而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发现,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了参考性的意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论文; 创新过程论文; 知识管理论文; 知识特性论文; 跨边界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