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我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开创[1](2020)在《集聚化和专业化水平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一项关于乡镇产业集群的定性比较分析(QCA)》文中指出中国的乡镇产业集群为中国的经济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在当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乡镇产业集群如何走出低端制造、走向世界市场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分,专业主义和专业化的研究越来越热门,本文通过与个人专业化的类比,创造性地提出了集群专业化的概念。除此之外,不同于主流学者过度关注集群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净效应,本文首次使用模糊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CA),立足于集群国际化和集群专业化两个联合角度,从集群竞争与合作、架构知识与组件知识视角,试图探索中国乡镇产业集群国际化背后的联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后发者优势理论和集群创新网络视角,通过分析苏州43个乡镇产业集群的调研数据和访谈记录(2015年),研究发现:(1)中国乡镇产业集群国际化背后有三条不同的路径,具体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循规蹈矩”国际化和“独树一帜”国际化;(2)集群集聚化和国际标准认证的联合效应使集群获得规模效应、成本优势和客户基本信任,给集群带来了较低程度的国际化;(3)集群集聚化和专业员工的联合效应给集群带来了突出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竞争力,给集群带来了较高程度的国际化;(4)集群规模和专业员工的联合效应对国际标准认证有替代作用。本文的研究在联合考虑集群集聚化与专业化、集群专业化概念的提出这两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同时为中国乡镇产业集群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启示。
张小龙[2](2019)在《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当空间设计研究的焦点从建筑设计拓展到村庄与生态空间设计领域之后,就会发现在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建筑设计三要素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拓展到功能、环境、经济、活力和增长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空间要素方面,空间设计的内涵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得更加丰富,范畴也随之延展到空间动力、区域关系、社会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2017年,我国持续强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色田园乡村”的培育建设凸现,于是乡村空间设计中的“土地、空间、人才”三要素,就成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激活土地、创新空间、育留人才”三个重要的“动力点和增长极”。因此,以探索“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活力为前提,营造田园乡村空间特征,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和空间品质,创新乡村空间设计新方法,研究乡村建设的新动力,解决乡村空间特色弱化、经济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引导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从空间设计研究出发,借助极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乡村空间规划与设计领域中调查、评析、选取空间设计要素动力,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构建新框架,创立空间设计新方法,并通过苏州田园乡村设计,探索培育内生极化发展的新动力。首先从国内外文献与实践案例研究中,对空间、极化、特色田园乡村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阐述“极化”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转换借鉴关系;其次,梳理苏州乡村空间演化、转型的特征及问题。其三,通过对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的极化动力特征解析,选取“花野圩村、树山村和冯梦龙村”等不同类型乡村的典型案例,结合专家咨询法对案例中影响空间“极”动力因素进行评价、权重指标分析,并运用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与极化动力要素体系,发现和培育乡村的极化增长与发展动力;最后,提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为“明确空间边界层级、完善街巷道路网络、优化多极空间关系、设计特色建筑空间、回归乡土田园意象”做出富有江南韵味、苏州特色的田园乡村空间创新设计。论文所探索的乡村空间设计要素动力、评价、选取、极化培育和应用策略,对丰富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重塑田园乡村内生动力,促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付孟泽[3](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王玮[4](2018)在《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走入新阶段,城镇化转型和乡村振兴同步深入,使得处于城乡之间的小城镇也再一次成为了国家政策的关切。在新常态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特色小城镇成为新兴的小城镇模式。特色小镇是基于有限的空间内集聚多要素、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多功能的创新发展平台,是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是规模经济、产业集群演进发展,产业结构创新转型的路径创新。作为一种新兴城镇形态,对于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滞后于规划实践,尤其是其产业空间组织如何尚待阐明,基于此,本文以江苏首批特色小城镇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这一实践中发生的理论命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综合梳理既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宏观”和“微观”三种不同层面的研究思路,具体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历史演进及特色小镇的形成过程,二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宏观结构,三是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研究首先回溯了建国后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五个阶段,从产业要素、产业组织、空间组织和空间特征等方面归纳了江苏小城镇的产业空间组织演进的规律和趋势,并重点分析了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最新形式的产业背景和演化趋势。其次,本文先从宏观上研究了江苏省特色小镇的产业空间组织特征。在和全国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上对比后发现,江苏省特色小镇延续了浙江模式重视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小镇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兼顾了国家级特色小镇为鼓励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地区梯度差异下追寻相对平衡的特征。在此认识基础上,本文划分了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类型,将其分为以传统小城镇为基础进行转型升级的“小镇+”模式和依托产业园区加入小镇空间功能的“+小镇”模式。再次,本文以江苏省特色小镇的申报小镇之一——扬州方巷绿建小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了特色小镇微观层面产业空间组织。规划分析归纳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再到外围产业的产业组织逻辑,以及与产业同构的空间组织模式,包括小镇客厅、小镇全域和产业生态圈等要素和相应的组织运营机制。最后,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江苏省特色小镇创建培育过程中在产业空间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本文正文共约48000字,图表55幅。
杨佩卿[5](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胡春霞[6](2016)在《袁家村:自组织视野下乡村营建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自古就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作为解决传统乡村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乡村营建一直沿用“自下而上”的自组织规划路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发挥效用缓慢、规划周期较长。改革开放以来,乡村规划基本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式所取代。虽然其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形势步调一致,并且具有统一高效的建设优势,但也充分暴露出规划容易实施难、规划管理机制缺失、村民难以参与等诸多弊端,不能有效激发乡村的内生发展活力,乡村规划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亟待提升。论文以乡村规划存在的既有问题为导向,对乡村规划、乡村自组织的相关理论成果、国外城镇化的相关实践历程进行了系统评述,结合当代乡村实际发展现状,对既有的乡村规划模式、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此基础上,选取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研究对象,以自组织视角为切入点,对袁家村持续数十年的自组织营建历程、实践经验及发展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积极探索当代乡村自组织营建与乡村规划结合的可行性及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当代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建国以来袁家村的自组织营建特征及实施路径。其中第3章以产业变革时间为线索,分三个阶段对袁家村的空间演变历程进行纵向剖析;第4章对袁家村的空间演变阶段中的参与力量、组织架构、实施策略及村民参与机制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综合3、4章的空间表征及内在结构得出袁家村的自组织营建特征。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归纳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及规划经验,并对当前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提取当代乡村建设案例的相关经验,借以优化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进而为袁家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并对优化后的袁家发展模式进行充分凝练,为当代其他乡村的营建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技术路径。结论部分则对论文整体进行总结,明确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对我国当代的乡村规划模式的启示与借鉴,并对袁家村的下一步规划建设提出中肯建议。
戴俊[7](2014)在《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是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张家港市地处苏南核心腹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其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轨迹影响着张家港市空间形态的剧烈演化。而,现如今产业集群规模的快速扩张加剧了张家港市产业与空间之间的矛盾,产业集群的发展亟需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并寻找适宜的产业生长空间,实现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的同步优化,是迫在眉睫的现实课题。论文在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动态的基础上,立足于张家港市实际进行研究。第一,对张家港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和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演化研究,系统总结了具有张家港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工业发展起步期①产业的低水平、分散发展带来城镇的高密度、低强度、分散化布局形态②产业的沿路扩张促进城镇的邻路而建;产业集群形成期①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规模的快速扩张②产业集群引导城镇空间功能的完善;产业集群成长期①产业集群的快速成长促进城镇空间功能的综合化配置②产业集群的集约发展促进市域重点城镇的快速壮大。第二,归纳了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第三,在把握未来的发展背景下,对新时期张家港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和组织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张家港市空间形态进行展望。
龚迎春[8](2014)在《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域功能是人文地理学的常用概念之一。它可以分为乡村地域功能和城市地域功能,通过地域功能分区与定位来实现发展是近年来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遵循“背景与问题→理论解释→演化与机制→发展模式”的逻辑思路,系统阐述了其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时空特征,全面解析了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影响因素,详细绘制了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动力传输系统架构图,综合凝练了乡村发展模式并归纳出其同质性和异质性,提出了走主导功能定位与优化具体功能相结合的“特质化”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首先,现实中,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病”凸显并存;其次,理论上,乡村地理学研究复兴与内省并存,需要重新定向;再次,实践上,乡村规划实践不断增多,但空间重构面临功能与形式分离;最后,政策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在此背景下系统开展对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及发展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综合国内外研究来看,乡村地域功能与发展模式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相关理论研究较多,结合田野调查的案例和实证研究较少;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县域为单元对整个区域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较多,但具体到特定县域,从县、乡、村三个层面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与田野调查数据相结合,从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化两个维度,开展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并凝练发展模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第三章是对乡村地域功能的相关理论及其基本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其理论框架。首先,指出乡村地域功能的研究以地理学、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次,界定乡村、乡村地域功能、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对乡村地域功能进行分类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按照“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发展模式探讨”这一逻辑思路展开研究。第四章是对修武县乡村地域功能的历史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时间序列上以整个县域为单元,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一是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其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特征的分析以定性为主;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其乡村地域功能的演化特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第五章是对修武县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本章以乡和建制镇为地域单元,采用1990年、2000年、2012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分析其各项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第六章是对乡村地域功能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进行解析。本章认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综合绘制了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动力传输系统架构图。第七章是对选取地域功能得分值较高及具有发展特色的乡村进行调研分析,凝练出乡村发展模式,并对这些模式加以比较,从中找出其同质性和异质性,进而揭示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和发展的规律并得出相关启示,提出参考性的优化方案。第八章为本文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之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提出了后续研究思路。本文通过对修武县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及发展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①从历史演化的角度看,乡村地域功能强度总体上不断提高;从空间格局演化角度看,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但乡(镇)间空间分异程度有所演变。②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受外驱力、内驱力及地域功能间耦合力的影响而成;其驱动机制架构由支撑机制、制衡机制、导向机制、引擎机制、传递机制所组成。③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方向和绩效引致了不同乡村发展模式的形成,它们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④以主导地域功能定位与优化具体功能相结合来引导乡村走“特质化”发展之路为根本,沿着“明确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机制→铺设发展路径”的逻辑思路,以建设乡村“三生”空间来拓展和提升“三生”功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①初步建立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的研究范式;②全面解析了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影响因素并绘制了其动力传输系统架构图;③系统凝练了乡村发展模式并归纳出其同质性和异质性;④提出走主导功能定位与优化具体功能相结合的“特质化”发展之路
陈国权,于洋[9](2013)在《服务业非集聚化的县政体制影响——基于浙江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社会,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但浙江省的服务业明显与整体经济水平不相协调,学术界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尚无一致结论。服务业发展依赖产业集聚效率,文章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服务业的非集聚化特征显着,文章认为这是浙江省服务业发展滞后的主因。进一步分析统计数据与已有文献,文章认为,浙江省的服务业非集聚化与浙江独特的县政体制有着密切相关性,浙江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县域工业化路径给浙江县域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对服务业的集聚带来负面影响。基于这种经济条件,政府应推动高端服务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加快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县域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县域的制造业发展为中心城市的高端服务业提供市场,从而形成市县互惠共生的发展模式。
方晓[10](2013)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义乌围绕市场经济建设以城乡经济集聚化、乡村社区化为发展目标,全方位推进工业经济剥离乡村空间,以培养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休闲产业为乡村经济重心,从而呈现出乡村单纯的功能居住化和单一的农业现代化现象,进而导致乡村出现了诸如劳动力过剩、空间闲置、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推动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乡村走向功能复合化、土地集约化、服务配套化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本文探索的主要目标。首先,在分析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乡村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指出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在经济制度和空间环境层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历程与特征,深入挖掘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经验,得出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趋势。其次,深入分析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外在条件,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结合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针对既无区位优势又无特色资源的普通乡村,引入乡村综合发展概念,提出了推动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思想,以及乡村融合发展的思路。最后,基于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特征、经验、条件分析,以推动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逐步推进的融合组织方式,包括个体经济自由发展、适度分工协作发展、引导乡村集中发展三种方式,构建一个集乡村生产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发展平台,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模式,并制定宏观政策引导融合的顺利实施,为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大方向和指导。
二、关于我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集聚化和专业化水平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一项关于乡镇产业集群的定性比较分析(QCA)(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文献评述及研究框架 |
2.1 集群研究文献评述 |
2.1.1 集群的定义与边界 |
2.1.2 中国中小集群发展模式 |
2.1.3 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 |
2.1.4 集群集聚化对集群国际化的影响 |
2.2 集群专业化(professionalization)对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
2.2.1 专业(profession)的产生 |
2.2.2 个人专业化到集群专业化的迁移 |
2.2.3 专业化中的知识维度 |
2.2.4 集群专业化对国际化的促进作用 |
2.3 评述小结和研究模型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2 研究设计 |
3.3 样本和数据 |
3.4 测量和校准 |
第四章 定性比较分析结果 |
4.1 必要条件分析 |
4.2 组态分析 |
4.3 稳健性检验 |
4.4 传统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理论解释和案例分析 |
5.1 “循规蹈矩”国际化——后发优势理论 |
5.2 “独树一帜”国际化——集群创新网络视角 |
5.3 集群规模和专业员工比例对认证数的替代作用 |
5.4 关于国际标准认证与国际化因果关系的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贡献 |
6.3 启示与建议 |
6.4 不足之处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致谢 |
(2)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
1.1.2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 |
1.1.3 苏州乡村空间极化发展趋势与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空间与极化理论的基础研究 |
2.1 概念 |
2.1.1 空间与极化 |
2.1.2 特色田园乡村 |
2.1.3 乡村空间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乡融合理论 |
2.2.2 极化理论 |
2.2.3 城市触媒、针灸理论 |
2.3 乡村建设设计方法 |
2.3.1 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
2.3.2 国内的乡村设计实践 |
2.4 极化理论视角下乡村空间的推动力 |
2.4.1 乡村空间形态关系的协同力 |
2.4.2 乡村居住与产业结构优化力 |
2.4.3 乡村社会民俗文化的创新力 |
2.4.4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力 |
2.4.5 乡村空间设计的“极点”与推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化”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分析 |
3.1 苏州乡村空间现状特征 |
3.1.1 苏州乡村空间特征 |
3.1.2 苏州乡村的现状问题分析 |
3.2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类型与极化特征 |
3.2.1 规模等级 |
3.2.2 极化特征 |
3.2.3 分类结果 |
3.2.4 典型案例 |
3.3 影响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极化”评价分析 |
3.3.1 评价空间动力设计的内容、模式、方法 |
3.3.2 设计要素与评价体系构建 |
3.3.3 典型案例的权重特征解析 |
3.3.4 田园乡村综合的特色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中的极化动力 |
4.1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中的动力适用性 |
4.1.1 乡村空间要素的构成 |
4.1.2 空间动力要素的选定 |
4.2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与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动力适用性的评价方法 |
4.2.3 典型设计案例评价分析 |
4.3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的极化要素 |
4.3.1 花野圩村 |
4.3.2 冯梦龙村 |
4.3.3 树山村 |
4.4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的动力设计 |
4.4.1 山水田园空间 |
4.4.2 空间布局 |
4.4.3 街巷空间 |
4.4.4 建筑空间 |
4.4.5 节点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极化理论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 |
5.1 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 |
5.1.1 回归乡土田园意向 |
5.1.2 明确空间边界等级 |
5.1.3 完善街巷道路网络 |
5.1.4 设计特色建筑空间 |
5.1.5 优化多极空间关系 |
5.2 苏州田园乡村空间特色优化设计建议 |
5.2.1 以花野圩为代表的“A1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2.2 以冯梦龙为代表的“A2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2.3 以树山村为代表的“A3B2”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3 多维动力推进下的乡村设计价值与目标 |
5.3.1 乡村设计的创新价值 |
5.3.2 乡村设计的多元目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区域选择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发表 |
致谢 |
(4)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全面进入新型城镇化,小城镇重回战略重心 |
1.1.2 “特色小城镇”成为新时期的新兴小城镇模式 |
1.1.3 尚待阐明的“特色小镇模式”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构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样本:江苏特色小城镇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进展 |
2.1 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其理论研究 |
2.1.1 小城镇 |
2.1.2 特色小镇 |
2.2 “产业-空间”组织及其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经典产业空间-空间组织理论 |
2.2.2 后现代地理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研究 |
2.2.3 国内产业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
2.3 既有研究小结和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发展历程 |
3.2.1 传统小城镇(1978之前) |
3.2.2 “离土不离乡”——散布的乡镇企业簇群(1978-1990) |
3.2.3 “以工带农”、“以工建镇”——乡镇开发区阶段(1990-2008) |
3.2.4 “城乡一体”——区镇融合的产业集中区发展(2008-2016) |
3.2.5 “三生融合”——特色小镇的萌芽(2016-) |
3.2.6 小结:江苏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
3.3 江苏省小城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趋势:从刚性到柔性空间生产 |
3.3.1 产业要素:从劳动力集聚到要素集聚,再到特色集聚 |
3.3.2 产业组织:从个人兼业走向精细化专业分工,再到柔性组织 |
3.3.3 空间组织: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复合化 |
3.3.4 空间特征:从乡村化到城市化再到“兼容城乡” |
3.3.5 小结:迈向后现代的柔性产业空间组织 |
第四章 江苏省级特色小镇的总体产业空间组织 |
4.1 总体产业-空间特征:与国家级/浙江特色小镇的比较 |
4.1.1 国家级特色小镇 |
4.1.2 浙江省特色小镇 |
4.1.3 江苏省特色小镇 |
4.1.4 共性与差异比较 |
4.2 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的模式 |
4.2.1 “小镇+”:传统小城镇的再升级 |
4.2.2 “+小镇”:产业园区的“小镇化”发展 |
4.2.3 小结与比较 |
第五章 特色小镇微观产业空间组织:方巷案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产业组织:从核心产业到价值链的形成 |
5.2.1 核心产业选择:比较优势、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 |
5.2.2 核心产业的极化:价值链 |
5.2.3 核心产业的扩散 |
5.3 空间组织:从小镇客厅到产业生态圈 |
5.3.1 总体格局:产业和空间的同构 |
5.3.2 核心载体:小镇客厅 |
5.3.3 小镇空间:特色化、精细化和文化植入 |
5.3.4 区域联系:产业生态圈 |
5.4 实现路径:准行政区域项目导向 |
5.4.1 组织机制:市场主导、小镇镇长领衔的“准行政区” |
5.4.2 运营组织:市场化运作项目化 |
第六章 江苏省特色小镇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
6.1 江苏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 |
6.1.1 特色小镇多元“标准”的冲突 |
6.1.2 产业选择的“根植性”不足 |
6.1.3 园区“再包装”和附加“乡村化” |
6.2 江苏特色小镇的优化建议 |
6.2.1 优化顶层设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
6.2.2 回归小城镇本质,坚持本地根植性发展 |
6.2.3 把握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柔性生产氛围 |
6.2.4 以人为本,构建全方位治理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7.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
3.1.1 经济发展目标 |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
3.2.3 制度动力机制 |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
3.7.1 产业发展动力 |
3.7.2 市场环境动力 |
3.7.3 外向经济动力 |
3.7.4 政府行政动力 |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
3.9 个结 |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
5.3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8.1.1 研究方法说明 |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
8.3 小结 |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袁家村:自组织视野下乡村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政策机遇 |
1.1.3 区域特征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自组织 |
1.2.2 乡村 |
1.2.3 乡村规划 |
1.2.4 乡村营建模式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自组织与公众参与 |
1.3.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规划 |
1.4 研究对象简介 |
1.4.1 村情概况 |
1.4.2 遴选理由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7.1 融贯研究方法 |
1.7.2 文献研究方法 |
1.7.3 实地调研方法 |
1.7.4 归纳演绎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2 乡村规划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
2.1 历史视野中的乡村建设理论、实践阐释 |
2.2 多维学科格局中的乡村规划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2.1 城乡规划学 |
2.2.2 乡村社会学 |
2.2.3 乡村旅游学 |
2.3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乡村建设实践检视 |
2.3.1 韩国 |
2.3.2 德国 |
2.3.3 印度 |
2.3.4 中国台湾地区 |
2.4 现有研究薄弱之处 |
2.4.1 研究角度单一,学科间融合度不够 |
2.4.2 关注学理层面的研究,实践应用性不足 |
2.4.3 国外规划经验吸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袁家村空间形态演变历程解析 |
3.1 村情概况 |
3.1.1 区位交通 |
3.1.2 自然地理 |
3.1.3 历史沿革 |
3.1.4 社会经济 |
3.2 演变阶段 |
3.2.1 划分依据 |
3.2.2 阶段划分 |
3.3 点状集合化发展阶段(1949-1975) |
3.3.1 阶段特征 |
3.3.2 空间形态特征 |
3.3.3 空间规划布局原则 |
3.4 线状集约化发展阶段(1975-2007) |
3.4.1 阶段特征 |
3.4.2 空间形态特征 |
3.4.3 空间规划布局原则 |
3.5 网状集聚化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 |
3.5.1 阶段特征 |
3.5.2 空间形态特征 |
3.5.3 空间规划布局原则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组织视角下袁家村营建特征、规律解读 |
4.1 乡村自组织相关理论阐释 |
4.1.1 自组织与他组织——乡村自组织中的两种力量 |
4.1.2 当代乡村自组织与传统乡村自组织 |
4.1.3 当代乡村营建中常见的自组织与他组织力量分析 |
4.2 点状集合化阶段空间营建中的自组织结构特征 |
4.2.1 参与力量 |
4.2.2 组织架构 |
4.2.3 行动策略 |
4.3 线状集约化阶段空间营建中的自组织结构特征 |
4.3.1 参与力量 |
4.3.2 组织架构 |
4.3.3 行动策略 |
4.3.4 村民参与机制 |
4.4 网状集聚化阶段空间营建中的自组织结构特征 |
4.4.1 参与力量 |
4.4.2 自组织层级 |
4.4.3 组织架构 |
4.4.4 行动策略 |
4.4.5 村民参与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组织主导下袁家村营建经验与问题解析 |
5.1 自组织营建模式总结 |
5.1.1“袁家样本”的自组织特征总结 |
5.1.2 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提取 |
5.2“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的营建经验总结 |
5.2.1 组织架构的优势 |
5.2.2 适宜性规划编制、实施机制的优势 |
5.2.3 村民参与机制的优势 |
5.2.4 规划整合的优势 |
5.3“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当前呈现问题的分析 |
5.3.1 组织结构的瓶颈 |
5.3.2 村民参与机制的局限 |
5.3.3 规划技术的局限 |
5.3.4 功能构成的局限 |
5.3.5 形态构成的局限 |
5.4 本章小结 |
6 自组织导向下袁家村营建模式优化与借鉴探析 |
6.1 他山之石:中国当代乡村自组织实践的典型案例 |
6.1.1 郝堂案例 |
6.1.2 碧山计划 |
6.1.3 古北水镇案例 |
6.1.4 比较借鉴 |
6.2“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的未来规划重点展望 |
6.2.1 引进规划设计专业人员,优化规划组织架构 |
6.2.2 增强规划知识培训,提高村民实际参与度 |
6.2.3 专业规划的整合 |
6.2.4 空间形态的多样性 |
6.3“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对当代乡村规划的借鉴与启发 |
6.3.1 规划路径 |
6.3.2 组织架构 |
6.3.3“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的发展及推广局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袁家村自组织营建模式”对当代乡村规划的借鉴参考 |
7.1.1 规划方式:“蓝图式”规划到“渐进式”规划的转变 |
7.1.2 规划机制:以村集体为编制主体,充分调动各方营建力量 |
7.1.3 规划成果:以乡村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进行成果编制 |
7.2 袁家村当前发展的问题分析及进一步发展建议 |
7.2.1 袁家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7.2.2 袁家村发展过程中的优化建议 |
7.3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 访谈记录 |
附录二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课题及项目 |
致谢 |
(7)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
1.1.2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城镇化的“推动器” |
1.1.3 产业集群空间的网络化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新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区域与概况 |
1.4.1 研究区域 |
1.4.2 张家港市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区域产业与空间形态发展理论 |
2.2 相关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三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与空间形态演化 |
3.1 工业发展起步期(1992年以前) |
3.1.1 发展背景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产业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2 产业集群形成期(1992—2000) |
3.2.1 发展背景 |
3.2.2 产业集群特征 |
3.2.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3 产业集群成长期(2000—至今) |
3.3.1 发展背景 |
3.3.2 产业集群特征 |
3.3.3 产业集群发展对空间发展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对空间形态演化的作用 |
4.1 影响因素 |
4.1.1 政府作用 |
4.1.2 产业基础 |
4.1.3 港口资源 |
4.1.4 技术创新 |
4.1.5 外部市场 |
4.1.6 其他因素 |
4.2 动力机制 |
4.2.1 政府单位力 |
4.2.2 企业集团力 |
4.2.3 地域区域力 |
4.3 小结 |
第五章 张家港市产业集群与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
5.1 产业集群与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惑 |
5.1.1 区域竞争加剧 |
5.1.2 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
5.1.3 资源环境问题突出 |
5.2 发展背景 |
5.2.1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 |
5.2.2 区域一体化 |
5.2.3 新型城镇化 |
5.3 相关规划概述 |
5.3.1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 |
5.3.2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
5.3.3 张家港市总体规划(2011—2030) |
5.4 产业集群演进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发展 |
5.4.1 影响因素的发展 |
5.4.2 动力机制的发展 |
5.5 产业集群发展展望 |
5.5.1 产业发展定位 |
5.5.2 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5.5.3 产业集群发展组织 |
5.6 空间形态发展应对 |
5.6.1 空间发展需求 |
5.6.2 空间组织策略 |
5.6.3 空间形态应对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实践背景 |
1.1.4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
1.3.2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时空格局及特征 |
1.3.3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
1.3.4 地域功能演化视阈下的乡村发展模式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区域 |
1.5.2 数据来源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乡村地域功能研究进展 |
2.1.1 国外乡村地域功能研究 |
2.1.2 国内乡村地域功能研究 |
2.2 国内外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
2.2.1 国外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
2.2.2 国内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
2.3 乡村地域功能及发展模式研究述评 |
3 乡村地域功能与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乡村地域功能的理论基础 |
3.1.1 地理学视角下乡村地域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2 经济学视角下地域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乡村地域功能与发展模式概述 |
3.2.1 乡村的基本内涵 |
3.2.2 乡村地域功能的基本内涵 |
3.2.3 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 |
3.3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的整体透视 |
3.3.1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分析框架 |
3.3.2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视角下的乡村发展模式分析框架 |
4 乡村地域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
4.1 生活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
4.1.1 改革开放前生活功能的演化特征 |
4.1.2 改革开放后生活功能的演化特征 |
4.2 生产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
4.2.1 改革开放前生产功能的演化特征 |
4.2.2 改革开放后生产功能的演化特征 |
4.3 生态功能时序演化特征 |
4.3.1 改革开放前生态功能的演化特征 |
4.3.2 改革开放后生态功能的演化特征 |
4.4 “三生”功能时序分异及相互作用状态的演化特征 |
4.4.1 “三生”功能的时序分异 |
4.4.2 “三生”功能间相互作用状态的演化特征 |
4.5 乡村地域功能综合水平的演化特征 |
4.5.1 改革开放前地域功能综合水平的演化特征 |
4.5.2 改革开放后地域功能综合水平的演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乡村地域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1 乡村生活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1.1 乡村社会保障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1.2 乡村人口承载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1.3 生活功能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2 乡村生产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2.1 乡村粮食生产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2.2 乡村经济发展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2.3 生产功能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3 乡村生态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3.1 乡村生态保育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3.2 乡村环境维护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3.3 生态功能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4 “三生”功能相互作用状态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5 乡村地域功能综合水平的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
6.1 外部因素 |
6.1.1 国家乡村发展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影响 |
6.1.2 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冲击 |
6.2 内在因素 |
6.2.1 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所形成的产业基础条件 |
6.2.2 乡村利益主体对外部影响的响应能力及博弈 |
6.3 地域功能间的耦合力 |
6.4 驱动机制 |
6.4.1 支撑机制 |
6.4.2 制衡机制 |
6.4.3 导向机制 |
6.4.4 引擎机制 |
6.4.5 传递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乡村地域功能演化视阈下的发展模式研究 |
7.1 乡村发展模式凝练 |
7.1.1 农业生产由分散向农业园区及基地化发展 |
7.1.2 乡村工业由分散向工业园区及产业集聚化发展 |
7.1.3 以资源优势拓展为基础、主导产业为引领的转型与融合化发展 |
7.2 乡村发展模式比较 |
7.2.1 乡村发展模式的同质性分析 |
7.2.2 乡村发展模式的异质性分析 |
7.3 乡村发展模式比较的启示 |
7.3.1 全局性的乡村发展战略是基础 |
7.3.2 精细化的发展策略是关键 |
7.4 乡村发展模式的优化方案 |
7.4.1 明确发展理念 |
7.4.2 完善发展机制 |
7.4.3 铺设发展路径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服务业非集聚化的县政体制影响——基于浙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的国际比较 |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国际比较 |
3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足的县域因素 |
4 中心城市与县域互惠共生发展的路径分析 |
4.1 中心城市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重点 |
4.2 县域以制造业集聚为重点 |
4.3 以生产性服务业促制造业转型升级 |
4.4 制造业为服务业提供发展支撑 |
(10)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 |
1.1.2 城镇化加速发展 |
1.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实践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概念 |
2.1.2 乡村、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 |
2.1.3 融合、综合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2.2.3 合作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 |
2.3.3 小结 |
第三章 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3.1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历程 |
3.1.1 扩张期——20世纪80年代 |
3.1.2 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 |
3.1.3 滞缓期——21世纪至今 |
3.2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特征与问题 |
3.2.1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特征 |
3.2.2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3.3.1 发展经验 |
3.3.2 启示 |
第四章 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基础 |
4.1 融合发展的思想 |
4.1.1 源起 |
4.1.2 思想 |
4.2 乡村融合发展的动力 |
4.2.1 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 |
4.2.2 就地生活生产的诉求 |
4.2.3 土地集约发展的要求 |
4.2.4 产业多元发展的趋势 |
4.2.5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
4.3 乡村融合发展的基础 |
4.3.1 产业基础 |
4.3.2 经济市场化 |
4.3.3 商贸文化 |
4.3.4 合作精神 |
4.3.5 政策引导 |
4.4 乡村融合发展的思路 |
4.4.1 内涵 |
4.4.2 特征 |
第五章 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
5.1 融合目标 |
5.1.1 空间建设目标 |
5.1.2 经济发展目标 |
5.1.3 社会事业目标 |
5.2 建设与产业融合组织 |
5.2.1 个体经济自由发展 |
5.2.2 适度分工协作发展 |
5.2.3 引导乡村集中发展 |
5.3 建设与产业融合的空间模式 |
5.3.1 孵化阶段 |
5.3.2 集聚阶段 |
5.3.3 融合阶段 |
5.4 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 |
5.4.1 因地制宜建立发展制度,完善乡村组织方式 |
5.4.2 构建乡村经济发展平台,推进产业持续发展 |
5.4.3 引导土地空间合理利用,优化生活生产环境 |
5.4.4 统筹乡村社区化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关于我国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集聚化和专业化水平对国际化程度的影响 ——一项关于乡镇产业集群的定性比较分析(QCA)[D]. 开创. 南京大学, 2020(02)
- [2]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D]. 张小龙.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3]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4]江苏省特色小镇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王玮. 南京大学, 2018(01)
- [5]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6]袁家村:自组织视野下乡村营建模式研究[D]. 胡春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张家港市产业集群演进与空间形态发展研究[D]. 戴俊.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8]县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D]. 龚迎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9]服务业非集聚化的县政体制影响——基于浙江的研究[J]. 陈国权,于洋. 公共管理学报, 2013(03)
- [10]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的义乌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研究[D]. 方晓.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5)
标签:小城镇论文; 人地关系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