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论文题目: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卫生毒理学

作者: 敖琳

导师: 曹佳

关键词: 促癌作用,细胞转化,基因芯片,佛波酯,岗田酸,氯化镉

文献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化学致癌是多因素、多基因综合作用的多阶段过程,目前认为多阶段化学致癌可分为启动、促癌和进展三个阶段,其中促癌阶段具有特别的意义。由于促癌作用在早期是可逆的,因而及时识别并消除促癌因素对于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环境中大量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被发现能在肿瘤发生中起促癌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有效的促癌物识别评价方法,但这正是传统毒理学研究的难题。此外,目前对促癌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由于促癌作用也是一个多基因协同作用的过程,可能存在多种信号通路构成的网络调控体系,因而单基因检测方法并不适合促癌作用机理的研究。 毒理基因组学的出现引导研究者从基因组角度进行毒理研究,基因芯片技术因为具有高通量平行处理的特点而成为毒理基因组研究的主要工具。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能实现对成千上万个基因表达的平行检测,易于发现化合物的特征性表达变化,因而在对包括致癌物在内的毒物检测识别和作用机理研究方面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提示此技术也能有效用于促癌物的检测识别和促癌作用机理的研究。因此,本课题在建立小鼠毒理基因芯片表达谱检测分析技术的基础上,以小鼠BALB/c 3T3细胞两阶段转化实验为模型,对比研究了3种促癌物(TPA、OA、CdCl2)诱导的转化细胞集落基因表达谱,为识别细胞转化相关基因和促癌物特征性基因表达提供实验依据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线索;同时分析3种促癌物在作用过程中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促癌作用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 BALB/c 3T3细胞两阶段转化实验模型的建立;(2)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制作和检测方法的建立;(3) 不同促癌物诱导的BALB/c 3T3转化细胞集落的基因表达谱分析;(4) 不同促癌物促进BALB/c3T3细胞转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本课题以MNNG为启动剂,TPA、OA、CdCl2分别为促癌剂,建立了两阶段BALB/c 3T3细胞转化模型。1μg/ml MNNG或高剂量组促癌物单独作用均不能诱导细胞转化,而MNNG启动后,分别使用TPA、OA、CdCl2则能显著提高细胞转化率,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TPA、OA和CdCl2在细胞转化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同时分别挑选培养的不同促癌物诱导的转化细胞集落经软琼脂生长测试,均具有锚着不依赖生长特性。

论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总前言

第一部分 BALB/c 3T3细胞两阶段转化实验方法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检测平台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不同促癌物诱导的BALB/c 3T3转化细胞集落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四部分 不同促癌物促进BALB/c 3T3细胞转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毒理基因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博士生阶段发表的论文及会议交流论文

博士生阶段获得的课题

发布时间: 2005-11-08

参考文献

  • [1].基于基因芯片表达谱的癌症预后元分析方法研究[D]. 杨锡南.东南大学2006
  • [2].基于芯片数据和文本挖掘的胶质瘤生物信息学分析[D]. 韦博.吉林大学2015
  • [3].乳腺癌全基因组甲基化差异分析与重要功能基因的临床验证[D]. 李少英.南方医科大学2014
  • [4].肠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D]. 李晓云.南方医科大学2012
  • [5].胃癌阿霉素敏感性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D]. 刘灏.第四军医大学2008
  • [6].唑来膦酸联合树突状细胞诱导γδT细胞免疫治疗肺癌的机制研究[D]. 钟润波.上海交通大学2014
  • [7].皮下多发脂肪瘤致病相关基因分析[D]. 张新合.第二军医大学2012
  • [8].血管生成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赵文博.山东大学2008
  • [9].早期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切除边距的选择[D]. 沈弋桢.第二军医大学2008
  • [10].N-ras与epiregulin联合干扰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研究[D]. 赵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利用毒理基因组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Z24的毒理机制[D]. 王全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2].半硫丸药物配伍毒性与毒理基因的实验研究[D]. 贾春蓉.湖北中医学院2005
  • [3].利用基因芯片和组织芯片研究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与细胞调亡的关系[D]. 孙抒.延边大学2005
  • [4].异烟肼与利福平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 廖艳.四川大学2005
  • [5].十三种化合物诱导的小鼠原代培养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聚类分析[D]. 胡冉.第三军医大学2005
  • [6].基因芯片技术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分子机制中的研究[D]. 王蜀燕.第一军医大学2005
  • [7].四种药物致Balb/c小鼠肝脏毒性的基因表达谱研究[D]. 高利宏.第三军医大学2005
  • [8].病毒性肝炎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D]. 赵伟.南京农业大学2004
  • [9].基因芯片联合组织芯片探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D]. 刘秀峰.南京医科大学2006
  • [10].大黄及其主要成份的毒性毒理研究[D]. 王青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

标签:;  ;  ;  ;  ;  ;  

小鼠毒理基因芯片在化学促癌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