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皖人力资本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沪苏皖人力资本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一、沪苏皖人力资本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向阳[1](2021)在《长三角城市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协调时空演变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全球普遍关注且永恒的主题,也是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2019年9月和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明确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向时代高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集约化发展转变阶段,由高速铁路、民航运输、高速公路构成的高速交通优势度空间格局不断重构,其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等技术优势和高速度、大运量、公交化的运输组织形式,势必对城市旅游要素流的流动路径与配置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在交通强国战略和中国旅游业由粗放式增长向优质旅游发展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强化高速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的实证研究和学理认知,既是交通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有待探索的重点课题,又是“交旅”行业优质协调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本文以“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以典型区域——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以“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交旅)耦合协调”为研究对象,遵循“高速交通优势度、旅游强度及交旅耦合协调理论评价模型构建→交旅各自综合得分评价→交旅时空动态关系验证→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规律把握及趋势预测模拟→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影响机理揭示→交旅耦合协调优化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的研究主线,集“多元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模型、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数理统计分析技术、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多元方法于一体,在验证交旅时空动态关系基础上,基于不同视角系统探查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厘清交旅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的多元驱动机理,提出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情境下的优化策略。本研究基于多元异构数据构建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评价模型,克服了传统数据类型静态表征的不足和仅从单一视角衡量二者综合发展水平的片面性与孤立性;实现了对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规律多尺度、多视角的整体把握;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交旅耦合协调度未来发展水平进行预测与空间模拟,并引入多种方法模型系统揭示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的“内部、交互、外部”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高速交通优势度包括线路规模、场站设施、运输设备、供需关系、换乘便捷性5个维度;旅游强度是由旅游供给强度、旅游需求强度和旅游创新效率组成有序整合优化的开放循环系统。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均呈现攀升趋势,高速交通优势度格局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且高速交通“廊道效应”显着,具有空间连续性、衔接性与立体化的发展特点;旅游强度总体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部聚集”的空间态势。(2)长三角地区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二者脱钩关系表现为以扩张负脱钩和弱脱钩类型为主,高速交通建设对旅游强度的带动作用呈现增强趋势,但伴有波动性特征。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存在显着的双向互动因果关系,旅游强度受到高速交通优势度冲击时,其脉冲响应程度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表现出高速交通旅游发展效应的时间滞后性。(3)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城市间交旅耦合协调度差距逐渐缩小,交旅耦合协调度总体趋势呈现“东高西低,中部高、南北两翼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交旅耦合协调度存在显着空间依赖性和溢出效应,其重心呈现“东退西进”的演化轨迹,空间方向性趋向西北—东南方向倾斜,这与多数高速交通轴线走向大致契合。交旅耦合协调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波动性较弱,具有相对较高稳定性,且在空间格局演化上具有较强的空间整合性;交旅耦合协调度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向“高-高”型的正向协同增长模式转移较为明显。预测与模拟结果显示,2019—203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交旅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愈加明朗,各地市交旅耦合协调等级将得到明显提升,呈现由低等级协调向上一层级转移或向更高等级跃迁。(4)内部机理: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度内部驱动力差异显着,高速铁路对交旅耦合协调度提升发挥着较强正向驱动效应;高速铁路、旅游供给、旅游创新效率对交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强度整体上随着分位点增大而提升,高速公路、民航运输对交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强度整体上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减小,旅游需求对交旅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效应较为平稳。交互机理:当旅游地高速交通组合类型处于多元共生模式时或当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与旅游创新效率交互作用时能够发挥对交旅耦合协调度的最大功效。外部机理: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和政府政策调控因素均对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格局形成发挥着驱动效应。其中,政府政策调控和人文因素中的原发性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对外联系度、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是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度提升需突破的“卡脖子”问题。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论和长三角地区高速交通建设与旅游业发展实际,从“高速交通系统建设视角、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交旅融合互动视角”三个方面提出长三角地区交旅耦合协调情境下的优化路径与提升策略。

唐睿[2](2021)在《一体化政策对旅游业收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布的政策为例》文中认为基于2011—2018年的数据,探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布的政策对长三角旅游业收敛的影响机制。β收敛结果显示,长三角旅游业趋于均衡发展,且呈现出"自我强化效应",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差距的缩小是长三角旅游业收敛的主要动因。非线性时变因子logt检验揭示了长三角旅游业俱乐部收敛的特征,沪苏浙旅游强市位于较高层级的收敛俱乐部,而安徽省大部分城市位于收敛俱乐部底层。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说明,长三角旅游业具有显着的正向空间关联,一体化政策对长三角旅游业差距的缩小产生了持续的推动作用。基于中介效应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一体化政策能够通过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优化公共资源再配置、提高市场潜力等途径促进长三角旅游业收敛,且政策效果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增强。而现阶段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落入了"政策陷阱",旅游业发展的省际差距阻碍了长三角旅游业收敛进程。

李晓萍,霍明,徐宣国,刘羽嘉[3](2020)在《基于CPM和Moran’s I指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与空间格局研究——16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文中提出本文基于创新过程理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功能定位,提出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服务支撑、创新成果产出和创新综合绩效4个维度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依据全国160家农业科技园区2016—2018年的监测数据,基于突变级数法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测算与排名。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了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园区的综合创新能力发展总体平稳,在2017年略有下降后,2018年又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东部园区在综合绩效方面领先全国,中部园区发展最为成熟、西部园区建设初显成效,东北园区总体发展水平亟待提升。②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呈现出"总体空间正向关联,局部‘高高’聚集为主,东中西部能力失衡"的空间格局。③东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鲁-苏-皖-豫"和"鄂-湘-赣"两大农业科技的创新密集区,其通过空间联动效应的加强更好地实现了园区的协同创新发展。

马峥[4](2020)在《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协同发展,本质是经济领域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城市群作为要素空间集聚的载体,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在我国《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均强调了城市群发展的重大意义,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战略。城市群由地域上相邻或相近的城市组成,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增强规模不等、职能互补的城市间紧密度,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城市群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上具有互补性,自“十三五”规划中首次被国务院批复后,正逐步成为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2018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相比国内发达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包括“两省四市”,城市分布稀疏,处于“培育”阶段,存在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足、城市之间关联度较低、发展水平不均衡等问题,发展机制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升城市群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推进城市间经济联系,形成协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是呼包鄂榆城市群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呼包鄂榆城市群空间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构成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文章对传统经济引力模型进行修正,运用Spss分别对呼包鄂榆各城市的2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城市质量”,将最短时间成本作为城市间距离,得出2010-2017年该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呼包鄂榆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随着城市质量的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增强趋势,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空间上,经济联系存在区域性差异,其中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经济联系最为紧密,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次之,跨省域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最弱,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中心城市借助自身比较优势,对城市群内大部分资源、人才、市场份额吸聚能力较强,但辐射作用不明显,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进而,文章从城市群内部中观层面和外部宏观层面,对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内部因素是城市群经济联系格局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城市综合竞争力与经济联系强度呈正相关;城市产业外向功能存在差距;一定程度的产业互补性可以促进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强,并且为进一步明确城市组合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外部因素中,交通便捷度决定了城市间要素流动的便利程度,是建立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基本条件;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建立提供保障;政策因素在城市群的培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呼包鄂榆城市群从明确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构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加强顶层设计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陈琴[5](2020)在《海关特殊监管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效应 ——基于长三角三省市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关特殊监管区(Customs Special Supervision Zone,下文简称“CSSZ”)作为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的先试先行先导区。通过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引进国内外优质要素资源在区内集聚并形成规模效应,最终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本文首先对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进行概述,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实行的投资便利化举措、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招商引资成果以及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然后构建产业结构评测体系,在考虑数据完整性的基础上,据此量化了长三角22个已经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下辖市(区)2006-2018年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接着从多维度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从产业异质性的角度探讨海关特殊监管区对第二、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分析海关特殊监管区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具体原因。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1)长三角CSSZ的产业同构现象总体上较严重,区域产业分工水平较低,CSSZ没有表现出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应有的促进带动效应,这可能与我国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标准有较大差距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缺乏系统的科学规划有关;(2)长三角CSSZ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整体偏低,CSSZ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着为正并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主要可能由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优势有助于吸引国内外优质要素的集聚,促进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的集聚,带动有利于二、三产业融合的关联产业的发展;(3)长三角CSSZ对第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着为负并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对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显着为正并在1%的显着性水平上。为了更好地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作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待落实,科学且系统的产业规划有待深化,业务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张泽君[6](2020)在《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竞技体育(athletic sports)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即是追求运动成绩最优化,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创造出优异的竞赛成绩,更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展现国家竞技实力和对外宣传的核心路径。国家进步的体现先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则取决于各竞技项目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过程中,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成为摘金夺银、取得佳绩,以及提升我国竞技实力在国际地位的关键要素。而奥运会和冬奥会作为集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赛事,成为检验及展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平台。然而,纵观当前国内竞技体育的实际发展境况,在竞技项目布局、优秀运动员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显着失衡性时空分布格局。对此,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研究尝试从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出发,系统阐述与揭示出我国各竞技项群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动力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这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发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与分布的地理学归因、革新区域间优秀运动员和项目发展的筛选与划分方法、优秀运动员的“跨界跨项选材”与“异地竞训”等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参赛的832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学归因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与中国人口分布特征高度吻合,并符合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在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中各项群优秀运动员呈现“两极分化”、“东密西疏”的显着性失衡分布势态;其中胡焕庸线右侧黑、辽、鲁、京、苏、沪、闽等沿海省、直辖市为高簇值集聚分布区域;线左侧的藏、宁、青、甘、新等省、自治区为低簇值分布区域。2.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时空分布恰似一把蓄势待发的“弓箭”,其中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群构成一把“弓”形;以新疆为起点,经甘肃、宁夏、陕西至上海;以西藏为起点,经四川、重庆至上海的连线构成西北内陆→东部沿海的“两支箭”;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呈现出“点状扩充、团状分布”的格局;各项群运动员多数集中在胡焕庸线右侧经济较发达、环境舒适、人口基数大的沿海城市群,其中东北、华东地区沿海城市分布集聚度明显高于西南、西北地区,整体空间分布自东向西人口数量跨幅较大,具体表现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梯度分布的显着差异性特征。3.空间因素是制约运动员成才、流动与分布的主导要素,具体包括空间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经济基础要素、历史文化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以及由体育产业、基建设施、个人职业发展等构成的社会环境要素。其中省域间各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要素支配着竞技项目类型布局;而区域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储备量强弱程度,以及个人心理动机直接决定了运动员流动及分布格局。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运动员分布规律呈正相关性,并随经济发展格局呈“T”字形特征,并将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及老东北工业经济区的城市作为辐射源的中心引擎,按照海拔的高低顺序实现“高密度城市群向邻近省市流动”或“低密度城市群向高密度省市靠拢”的双向互动的辐射性流动。4.我国优秀运动员时空分布特征的形成遵循了经济、社会、人口等学科领域中运用较广泛的“马太效应机制、梯度推移理论、中心辐射效应、非衡效应模式”的理论基础。并通过运用其发展规律,有效阐释、厘清省域空间内各项群优秀运动员的成才、流动、分布与“人口—资源—环境—文化”组构的地理学归因与互动逻理性关系。根据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各级地方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区位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的有力资源,在确定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拔尖的优势项目、着重开展潜优势竞技项目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培育来权衡各区域内竞技体育的整体竞技实力,尽可能缩小各区域竞技体育人才的失衡性分布。2.建议尝试打破传统常规选材的认知观,充分利用区位互补优势,依托竞技项目结构属性和人才体格特征,健全“跨界跨项”选材、培育的指标系统与政策制定。3.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竞技体育训练经费、场地(馆)设施建设、教练员与运动员薪资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金额比重;建立相邻地区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并通过“点-线-面”的辐射效应和扩充模式,提升竞技实力和优秀运动员的培育、储备与输送。4.建议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后续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过程中加强创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注重借鉴、引入和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拓宽与创新在竞技实力格局、竞技项目分布、运动员成才与流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思路,推进对体育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构符合我国优秀运动员“成才—流动—分布”的系统体系,改善各地区竞技实力与竞技人才的均衡性,推动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建议今后研究者选用大样本量的对象进行分析与论证,以此来提升更具翔实性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实证数据的参考性价值。

刘多[7](2020)在《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制造业开始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服务投入尤其是上游服务投入成为中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服务投入需求的增加,驱动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致力于实现制造业的升级。通过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从而将中国从大型制造商升级为制造业超级大国。作为中国的主粮仓、能源和重工业基地,东北可以被看作是实体经济的缩影。然而,在经历了振兴东北战略实施后的十年黄金期后,东北经济开始跌落,被外界不甚乐观地称为“新东北现象”。虽然国家先后出台如《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等重大措施力推东北全面振兴,但迄今为止东北地区经济仍然低迷。制造业作为东北地区的主导产业,如果没有制造业的振兴,该地区的复兴是不可能的。而振兴制造业的关键,则是如何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因此,理清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效应。论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以产业关联和空间互动两个视角着重探讨了2003-2016年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及其互动机理,对合理布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及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好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首先,论文分别从专业化分工、产业集聚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进行概念界定,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作用机制,推导二者的需求与成本关联;其次,依据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关联,探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供需关系。第三,从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对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及空间协同定位进行全面实证分析,采用面板VAR模型考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关系;基于需求关联模型,论文引入具备产业集聚时间滞后和空间滞后双重特征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定位,并从行业异质性视角检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联动的稳定性。第四,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探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第五,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纳入评价指标动态性特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对自身的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两产业整体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一是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长期动态关系,且存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规模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二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紧密的空间联系,具体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在相同城市的集聚,但表示需求关联的制造业区位与生产性服务业选址无显着关系;而相邻城市制造业对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促进作用,说明与制造业相比,许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依赖本市市场而且延伸到邻近的城市;金融业在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对制造业集聚所起作用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选址影响最大,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最小。三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具有空间关联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四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的耦合协调度由初始的失调衰退阶段发展至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但尚未迈入良好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基于以上研究结论,论文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表现不佳可归因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疲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政策建议:第一,政策重点应该是在该地区发展一个强大而多样化的生产性服务部门,以满足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需求。第二,政策制定者应放宽限制生产性服务部门为整个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能力的条件与范围,特别是在金融业,物流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这些变化将使制造商可以使用更广泛的中间投入品。最后,鉴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三个省的决策者应协调其产业政策,加强该地区产业内和产业间的空间联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域服务化。

刘琳[8](2020)在《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分异与收敛》文中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布局的重点区域之一,更是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经济主轴。《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长三角”城市群、“中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三大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战略。两个重要指导规划中均强调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打破区域间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本文通过表征先进制造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技术效率指标研判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收敛态势,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论文设计六大章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时间、空间双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走向。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格局,以2011年为时间转折节点,中部地区技术效率显着提升,经济带整体技术效率差距缩小,呈现空间收敛态势。第二,全域Moran’s I指数证明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空间相互作用,LISA聚类地图展现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高值聚类,上游地区低值聚类,证明了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空间分异现象。第三,通过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得出工业化程度、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交通运输水平为促成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变化,从而产生空间分异现象的驱动因素。第四,应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先进制造业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的实证检验,条件β收敛影响因素有R&D投入和人力资本。两种β收敛的显着说明长江经济带各省份先进制造业发展差距缩小,中下游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区域协同趋势明显。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形成“东强西弱,中部突破”的格局,表现出显着的分异性。长期来看,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促进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走向共同繁荣。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本研究在推进经济带各省份开放交流、促进人才流动、推动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提出创新性政策建议,以期有助于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发展实践。

冯斐[9](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朱鹏程[10](2020)在《长三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空间分布及其地理流动网络》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双重背景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已然成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作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是城市创新发展与升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其空间分布与流动趋势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剖析区域人才流动现状,追踪人才流动轨迹是建立合理人才流动机制,完善人才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以上市公司董监高团队为典型群体,借鉴履历分析法构建出人才流动有向加权网络。首先,借助GIS中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人才空间集聚格局;其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试图揭示人才地理流动一般规律与特征;最后,利用修正型复合指标划分方法对长三角地区进行地域类型划分,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对策与方案。研究结果显示:(1)长三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主要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城市,且第一工作地与目前工作地格局高度耦合,整体空间集聚态势日益强化;(2)长三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流动网络以少数城市为核心、各城市联系紧密的无标度网络,网络节点层级明显,网络链接整体呈“Z”形空间分布,流动整体呈现出低流动性、“一主四副”结构、集中性、均衡性、极核交互与邻域渗透、跨区域性6大特征;(3)结合人才流动方向与活跃程度,将各地级市划分为净流出型活跃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地域类型,空间上呈“破碎化”特征;(4)针对目前长三角地区存在的人才分布差异较大、人才固化现象严重、人才信息平台缺失以及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人口地理学研究,合理制定城市人才政策、促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二、沪苏皖人力资本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沪苏皖人力资本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城市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协调时空演变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战略背景下高速交通在经济社会空间格局中的新动能
        1.1.2 优质旅游理念下区域旅游提质增效发展的新诉求
        1.1.3 交旅融合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技术路线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高速交通系统对旅游发展影响的单向关系相关研究
        2.1.2 高速交通系统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相关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旅游地系统理论
        2.2.2 交通经济带理论
        2.2.3 耦合协调发展理论
        2.2.4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高速交通优势度
        2.3.2 旅游强度
    2.4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内在理论逻辑及协同评价模型构建
        2.4.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及其子系统内在关系理论逻辑
        2.4.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同评价模型构建
    2.5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及其高速交通系统、旅游业发展概况
第3章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1 概念模型构建、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概念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来源
    3.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
        3.2.1 高速交通优势度时空演化特征
        3.2.2 旅游强度时空演化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多维时空关系验证
    4.1 研究方法
        4.1.1 双变量LISA模型
        4.1.2 脱钩模型
        4.1.3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4.2 高速交通与旅游强度的时空关联特征分析
        4.2.1 总体空间关联趋势特征
        4.2.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
    4.3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的脱钩效应分析
        4.3.1 脱钩关系时间变化规律
        4.3.2 脱钩关系空间变化规律
    4.4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的动态交互影响分析
        4.4.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及其子系统的因果关系检验
        4.4.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及其子系统的脉冲响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特征及趋势预测模拟
    5.1 研究方法
        5.1.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
        5.1.2 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5.1.3 交旅耦合协调度趋势预测模型
    5.2 多尺度下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序演化特征
        5.2.1 长三角区域尺度
        5.2.2 省域及直辖市尺度
        5.2.3 地级市尺度
    5.3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总趋势与空间分异特征
        5.3.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总体趋势特征
        5.3.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5.4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空间关联特征
        5.4.1 总体空间关联特征
        5.4.2 局部空间关联特征
    5.5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5.5.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重心演变
        5.5.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空间方向性及形态变化
    5.6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化路径
        5.6.1 LISA时间路径分析
        5.6.2 LISA时间路径方向
        5.6.3 LISA时空跃迁分析
    5.7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空趋势预测及模拟
        5.7.1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间变化趋势预测
        5.7.2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空间变化趋势模拟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机理揭示
    6.1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择
        6.1.1 内部影响机理分析方法
        6.1.2 交互影响机理分析方法
        6.1.3 外部影响机理分析方法
        6.1.4 数据来源
    6.2 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影响机理
        6.2.1 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的内部影响机理
        6.2.2 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的交互影响机理
        6.2.3 交旅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的外部影响机理
    6.3 高速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情境下的优化策略
        6.3.1 高速交通系统建设视角
        6.3.2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视角
        6.3.3 交旅融合互动视角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理论模型构建的创新
        7.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7.2.3 研究内容的创新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一体化政策对旅游业收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布的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和文献综述
二、 影响机制剖析
    (一) 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二) 强化公共资源再配置效应
    (三) 提高市场潜力
三、 收敛性判别方法
    (一) β收敛
    (二) 俱乐部收敛
        1. logt检验方法介绍。
        2. 基于logt检验方法识别俱乐部收敛的步骤。
四、 模型、数据与实证
    (一)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二) 收敛性检验
        1. β收敛检验
        2. 俱乐部收敛检验
    (三) 影响机制分析
    (四) 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1. 内生性检验
        2. 稳健性检验
五、 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二) 对策建议

(3)基于CPM和Moran’s I指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与空间格局研究——16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3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4 基于突变级数法(CPM)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
5 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格局分析
    5.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4)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区域经济联系理论基础
    (一)区域经济联系内涵及必要性
        1.区域经济联系内涵
        2.区域经济联系必要性
    (二)相关理论
        1.城市群空间结构理论
        2.区域分工理论
三、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现状分析
    (一)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概况
        1.规划范围及区位条件
        2.经济发展概况
        3.产业发展概况
    (二)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定
        1.修正引力模型选取
        2.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测算
        3.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结果分析
四、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城市综合竞争力
        2.产业外向性
        3.产业互补性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交通可达性
        2.信息可达性
        3.区域发展政策
    (三)主要结论
五、提升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度的建议
    (一)明确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联动发展氛围
        1.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2.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服务共享
    (三)推进产业联动发展,提高城市紧密度
        1.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延伸传统产业链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人才队伍
        3.优化产业布局,塑造城市群空间价值链
    (四)建设中心城市,构建“双核”城市群格局
    (五)加强城市群顶层设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完善区域制度,建立一体化市场体系
        2.依托沿黄经济带,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5)海关特殊监管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效应 ——基于长三角三省市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海关特殊监管区投资便利化
    2.2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3 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理论分析
        2.3.1 理论基础
        2.3.2 有关区域经济的文献综述
        2.3.3 国内文献综述
        2.3.4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
    3.1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投资便利化举措
        3.1.1 保税港区的投资便利化举措
        3.1.2 综合保税区的投资便利化举措
        3.1.3 自贸试验区成立后的投资便利化举措
    3.2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招商引资成果
        3.2.1 保税港区的招商引资成果
        3.2.2 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引资成果
        3.2.3 自贸试验区成立后的招商引资成果
    3.3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
        3.3.1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政策的国际比较
        3.3.2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路径
        3.3.3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现状
        3.3.4 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带动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测算与分析
    4.1 产业结构评测体系的构建
        4.1.1 国际通行的产业结构评测体系
        4.1.2 本文产业结构评测体系的构建
    4.2 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分析
        4.2.1 基于区域分工和产业专业化的测算分析
        4.2.2 基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4.2.2.1 指数测算
        4.2.2.2 变量选取
        4.2.2.3 模型构建
        4.2.2.4 数据检验及回归模型的选择
        4.2.2.5 回归结果分析
        4.2.2.6 稳健性检验
        4.2.2.7 内生性处理
    4.3 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分析
        4.3.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测算结果分析
        4.3.2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4.3.2.1 变量选取
        4.3.2.2 模型构建
        4.3.2.3 数据检验及回归模型的选择
        4.3.2.4 回归结果分析
        4.3.2.5 稳健性检验
        4.3.2.6 内生性处理
    4.4 产业异质性的实证分析
        4.4.1 回归模型的构建
        4.4.2 回归结果的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4.4 内生性处理
        4.4.4.1 第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生性处理
        4.4.4.2 第三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生性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坚持竞争中性和非歧视原则倡导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5.2.2 负面清单与国际标准有差距投资壁垒有待实质性减少
        5.2.3 积极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高质量发展
        5.2.4 努力对标国际通行FTZ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假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空间分异”的概述
        2.1.2 “胡焕庸线”的概述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人口地理学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及战略的研究
        2.2.3 关于竞技体育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
        2.2.4 关于竞技体育人才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2.5 文献述评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Arc-GIS技术
        3.2.5 逻辑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现况分析
        4.1.1 优秀运动员数量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4.1.2 各类竞技体育项群人才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4.2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4.2.1 地域板块优秀人才的分布特征
        4.2.2 格斗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4.2.3 身体接触性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4.2.4 隔网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4.2.5 同时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4.2.6 次第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4.3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动力因素分析
        4.3.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4.3.2 区域经济水平因素
        4.3.3 地域传统文化因素
        4.3.4 人力资本贮备因素
        4.3.5 其它社会环境因素
    4.4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形成机制分析
        4.4.1 “马太效应”机制
        4.4.2 “梯度推移”理论
        4.4.3 “中心辐射”效应
        4.4.4 “非衡效应”模式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区域与内容
        一、研究区域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点
        一、理论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制造业的概念与范围界定
        二、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范围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的研究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研究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分工理论
        二、集聚经济理论
        三、价值链理论
第三章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制造业服务投入的驱动因素
        一、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化
        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三、加深客户关系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机制
        一、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
        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三节 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机制
        一、需求拉动
        二、创新提升
    第四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垂直关联模型
        一、单个产业的模型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联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发展概览
        二、制造业内部结构现状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模分析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互动性评价
        一、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分析
        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测度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联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联动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二、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联动分析
        一、计量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三、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定位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联动的行业差异性分析
        一、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对整体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第一节 空间关联效应
        一、空间关联测度
        二、空间自相关性
    第二节 空间溢出效应
        一、空间溢出效应测度
        二、估计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第一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二、产业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建模思路
    第二节 制造业总体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分析
        一、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二、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分析
    第三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差异性分析
        一、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行业差异性分析
        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程度区域差异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问题剖析与政策建议
        一、问题剖析
        二、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8)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分异与收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先进制造业相关研究
        1.2.2 空间分异相关研究
        1.2.3 空间收敛相关研究
        1.2.4 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先进制造业相关理论
        2.1.1 理论研究的界定
        2.1.2 实践应用的界定
        2.1.3 先进制造业定义
    2.2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2.1 空间相依性
        2.2.2 空间权重矩阵
    2.3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
第3章 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技术效率测度
    3.1 先进制造业现状分析
        3.1.1 先进制造业总体发展现状
        3.1.2 先进制造业行业分布现状
        3.1.3 先进制造业区域分布现状
    3.2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测度
        3.2.1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测算方法
        3.2.2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
第4章 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异
    4.1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4.1.1 全域空间自相关
        4.1.2 局部空间自相关
    4.2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空间分异影响因素
        4.2.1 影响因素分析
        4.2.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4.2.3 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第5章 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
    5.1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收敛的理论机制
        5.1.1 技术溢出机制
        5.1.2 人才溢出机制
        5.1.3 制度溢出机制
    5.2 先进制造业技术效率收敛的实证分析
        5.2.1 空间收敛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2.2 空间绝对β收敛分析
        5.2.3 空间条件β收敛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长江经济带省域间交流合作
        6.2.2 内培外引,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人才在长江经济带自由流动
        6.2.3 重视研发,提倡技术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扩散
    6.3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附录一 先进制造业细分门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结果
附录二 先进制造业在各版国民经济行业统计中的对应
附录三 先进制造业四大领域行业对应
附录四 Matlab执行命令
附录五 Stata执行命令

(9)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0)长三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空间分布及其地理流动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才流动集聚推动了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演变
        1.1.2 我国人才集聚格局与流动方式发生嬗变
        1.1.3 谋求区域人才竞争优势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区概况
        1.3.3 数据来源
        1.3.4 数据处理与结果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才与企业人才
        2.1.2 人才流动与流动空间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人口迁移理论
        2.2.3 “流动空间”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3.1 研究对象方面
        2.3.2 研究内容方面
        2.3.3 研究方法方面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长三角企业人才空间集聚格局
    3.1 模型与方法
        3.1.1 全局空间自相关
        3.1.2 标准差椭圆
        3.1.3 核密度分析
    3.2 企业人才全行业空间分布特征
        3.2.1 第一工作地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地带
        3.2.2 目前工作地与第一工作地格局高度吻合
        3.2.3 企业人才空间集聚态势持续强化
        3.2.4 企业人才空间集聚呈离散化集聚发展趋势
    3.3 企业人才分行业空间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企业人才地理流动格局
    4.1 模型与方法
        4.1.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4.1.2 人才引力腹地测度划分
    4.2 企业人才全行业流动网络结构
        4.2.1 网络节点层级显着
        4.2.2 网络链接层次分明
    4.3 企业人才分行业流动网络结构
    4.4 企业人才流动特征
        4.4.1 企业人才地理流动性整体偏弱
        4.4.2 “一主四副”多核心网络结构
        4.4.3 企业人才流动路径较为集中
        4.4.4 企业人才流动相对均衡
        4.4.5 极核交互与邻域渗透特征显着
        4.4.6 企业人才省际流动活跃
    4.5 中心城市人才引力腹地测度
        4.5.1 人才吸引范围
        4.5.2 人才辐射范围
        4.5.3 两种引力范围的复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人才流动地域类型划分与对策分析
    5.1 修正复合指标划分方法
    5.2 人才流动地域类型划分
        5.2.1 净流出型活跃区
        5.2.2 净流入型活跃区
        5.2.3 平衡型活跃区
        5.2.4 非活跃区
    5.3 长三角人才流动对策分析
        5.3.1 现状存在问题
        5.3.2 政策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获奖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四、沪苏皖人力资本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城市高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强度协调时空演变及机理研究[D]. 郭向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一体化政策对旅游业收敛的影响机制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发布的政策为例[J]. 唐睿. 产业经济研究, 2021(01)
  • [3]基于CPM和Moran’s I指数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与空间格局研究——16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监测数据[J]. 李晓萍,霍明,徐宣国,刘羽嘉. 世界农业, 2020(09)
  • [4]呼包鄂榆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马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5]海关特殊监管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效应 ——基于长三角三省市的实证研究[D]. 陈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D]. 张泽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东北地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D]. 刘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的空间分异与收敛[D]. 刘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9]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10]长三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空间分布及其地理流动网络[D]. 朱鹏程.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沪苏皖人力资本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