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思考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思考

一、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徐小涛,庞江成,李超[1](2021)在《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新发展及启示》文中认为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未来卫星通信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凭借卫星固有优势和新技术优势的融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同步轨道和低轨道两类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的Inmarsat系统、Starlink系统和国内"天通一号""鸿雁""虹云"系统。结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特点,分析得出低轨道、军民两用、智能通信、低成本及高质量通信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巨大的商业通信和军事应用价值,我国必须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技术经验,合理规划利用太空资源,加强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依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推动信息化建设。

秦琦,马红永,张粉荷[2](2021)在《提升卫星通信客户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星通信作为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其客户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业务应用和用户体验。本文对电信行业三大运营商客户服务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参考借鉴提出提高卫星通信客户服务质量的思考,从提升客户服务专业度、增进前后台协调、加强系统维护及技术助力服务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改善卫星通信客户服务质量的举措方法。

曲至诚[3](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认为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刘稳[4](2020)在《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文中指出卫星通信凭借其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等优点,逐渐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卫星通信需求的刺激以及卫星通信业务应用类型的逐渐增加,卫星频谱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现象,然而通过实测发现,频谱资源紧张的根本原因是频谱利用率低。基于对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研究经验,可以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来解决频谱利用率的问题,但是该技术实施的前提是发现空闲频谱,而要想发现并利用这些空闲频谱,不仅需要先进的频谱监测设备,更需要充分的目标频段的频谱占用模型理论知识研究,从而全面细致的了解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频谱使用的状况,为解决卫星通信网络中频谱资源短缺与频谱利用率低之间的矛盾提供依据。所以说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际且准确的频谱占用模型的可用性。本文则基于对天通一号卫星转发器频谱使用的实测数据,对其所使用S波段下行链路的频谱占用模型和预测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在频谱占用模型方面,迄今为止,许多文献中提出的频谱占用模型都能够描述并再现占用时间序列的统计特征。例如传统的地面移动通信的频谱占用/空闲周期长度可以用经典的GP、指数等分布来拟合。然而,在某些卫星链路频谱占用场景中,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统的参数估计分布无法给出良好的拟合。因此,本文提出使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来估计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概率密度函数。结论表明,相比于传统地面网所采用的GP、指数等分布,核密度估计可以通过从数据样本本身出发来研究其分布特征,从而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卫星下行链路中S波段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统计特性。在频谱占用预测方面,针对经典ARIMA模型预测无法捕捉数据中非线性关系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使用模糊神经网络来对频谱占用模型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结论表明,模糊神经网络预测具有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并能够捕捉时序数据中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要比ARIMA模型预测更加精确。

黄鑫[5](2020)在《基于分布式编队卫星组阵的协作波束成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向5G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全球覆盖的要求,卫星通信成为5G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卫星链路的通信容量和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地面蜂窝小区制的无线通信链路,卫星通信链路由于长距离传输导致电磁波信号具有衰减大的特点。并且卫星是一个资源受限平台,通信转发器的总功率以及天线口径大小都受单颗卫星发射成本和风险的限制,如何提高卫星平台对于电磁波信号的收发能力成为空间信息网络研究的方向之一。分布式编队卫星是低轨卫星中多颗同轨道或邻近轨道卫星,以卫星编队飞行来实现分布式卫星资源整合,通过星间高速互联、分布式自主协同、资源虚拟化等关键技术实现服务增强功能,是构建未来稳定可靠的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技术。利用多颗低轨卫星以卫星编队的方式,协作收发来增强低轨小卫星对电磁波信号的收发能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针对空间信息网络中单颗低轨小卫星对于电磁波信号收发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天线阵理论的分布式编队卫星协作波束成形算法。在卫星摄动条件下推导出分布式编队卫星协作传输的平均方向图函数。在此基础上,以分布式编队卫星电磁收发任务作为驱动建立相应的优化问题,并且使用凸优化工具求解得到期望的方向图函数。此外,本文讨论了阵列瞬时功率方向图与平均功率方向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参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由于各卫星本机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偏移,对系统波束成形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机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会导致系统波束方向图的退化。最后,本文还使用STK软件和MATLAB软件,通过STK与MATLAB互联端口搭建STK和MATLAB交叉仿真平台,进一步展示本文卫星编队场景下的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将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拓展到空间信息网络研究领域,增强了资源受限卫星系统的电磁波收发能力。

吴巍[6](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通信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网络相关技术日趋成熟,全球信息化发展领域已全面拓展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科研的所有空间,包括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对于我国而言,加快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通过天地网络配合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的目标,是信息网络发展的重点。给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网络形态与主要特点,研究归纳国内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分析给出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希望为我国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研制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孙建亮,崔国刚,周英庆[7](2020)在《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文中认为卫星通信属于航天技术的重要内容,在明确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发展进程及现状的前提下,针对性地指出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优化方案,为我国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助力。

何康[8](2020)在《星链:全球卫星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于2020年上半年频发卫星,并计划下半年开启卫星网络公测,这意味着互联网将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连接。作为一种前沿科技,星链具备发射成本低、网速快、全球覆盖、商业价值大和军事用途广等特点。与目前备受关注的5G技术相比,星链在连接空间和特殊场景方面独具优势。未来,卫星互联网与地面基站之间的"星地融合"将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以星链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技术,使传播信道发生新变革,带来了波及整个传播链的深远影响。其将建构天地一体的连接模式、万物互联的信息体系和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并可能产生新的数据霸权问题,对我国互联网之治理形成挑战。

汪春霆,翟立君,徐晓帆[9](2020)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演进,综述了卫星通信网络、地面互联网及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介绍了TSAT,ISICOM,Sat5G,3GPP NTN等系统或标准组织对天地融合组网的探索,总结了当前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结构,梳理了多波束天线、星上数字信道化转发、激光/太赫兹高速传输、星上路由、全电推进、天基信息港、频率共用以及干扰规避等关键技术,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翟华,张千[10](2020)在《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文中认为卫星移动通信可面向个人用户提供天基话音和数据服务,具有重要的商用和军用价值。二十多年来,地球同步轨道(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普遍使用L和S频段。对国际电信联盟(ITU)在L和S频段的使用规则进行详细梳理,并总结了各频段当前在轨卫星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面向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的紧缺状况,以及地面蜂窝通信系统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L和S频段资源上的激烈竞争局势,对GS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用频策略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二、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新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外最新发展现状
    2.1 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系统
    2.2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Starlink系统
3 国内最新发展现状
    3.1 国内GEO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一号”
        3.1.1 发展过程
        3.1.2 组成和特点
        3.1.3 主要业务
    3.2 国内LEO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2.1“虹云”系统
        3.2.2“鸿雁”系统
4 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预测
    4.1 低轨道
    4.2 军民两用
    4.3 智能通信
    4.4 低成本
    4.5 高质量通信
5 对我国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启示
    5.1 优势互补,高低轨协调发展
    5.2 审时度势,规划轨道频率资源
    5.3 产业推动,扩大卫星通信应用市场
    5.4 军民融合,注入需求发展强劲动力
6 结语

(2)提升卫星通信客户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体系分析
    1.1 中国移动客户服务体系分析
    1.2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体系分析
    1.3 中国电信客户服务体系分析
    1.4 小结
2 对于卫星通信客户服务的启示思考
    2.1 客户服务体系专业度提升
    2.2 增强协同提高效率
    2.3 改进设备维护质量
    2.4 技术助力服务创新
3 结语

(3)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1 引言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3.4 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4.4 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5.1 引言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2.2 星地间干扰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5.4 仿真与分析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5.4.2 星地间干扰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频谱占用模型国外研究现状
        1.2.2 频谱占用模型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卫星转发器频谱数据的测量
    2.1 频谱测量对象天通一号
    2.2 频谱数据测量方案
        2.2.1 测量硬件设备及环境搭建
        2.2.2 测量软件与关键参数设置
        2.2.3 数据采集与显示
    2.3 频谱数据处理
        2.3.1 门限设定
        2.3.2 频谱占用度的计算
        2.3.3 频谱占用时间序列获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频谱占用模型拟合与分析
    3.1 马尔可夫模型
        3.1.1 离散时间马尔可夫链(DTMC)模型
        3.1.2 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CTMC)模型
    3.2 参数估计
        3.2.1 指数分布
        3.2.2 广义帕累托分布
    3.3 非参数估计——核密度估计
        3.3.1 核密度估计
        3.3.2 仿真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频谱占用预测与分析
    4.1 ARIMA模型预测
    4.2 模糊神经网络预测
        4.2.1 模糊神经网络
        4.2.2 仿真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基于分布式编队卫星组阵的协作波束成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卫星通信
        1.1.2 分布式编队卫星
        1.1.3 随机分布天线阵理论
        1.1.4 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2.1 随机天线阵理论基础
        2.1.1 辐射方向图函数推导
        2.1.2 无栅瓣特性
        2.1.3 方向图的旁瓣电平
    2.2 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理论基础
        2.2.1 节点均匀分布下的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
        2.2.2 节点高斯分布下的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
    2.3 仿真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编队卫星下的分布式协作波束成形技术
    3.1 分布式编队卫星组阵系统模型
    3.2 分布式编队卫星组阵的平均方向图函数
    3.3 仿真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磁收发任务驱动下的方向图综合与分析
    4.1 单目标驱动下的分布式协作卫星波束成形
        4.1.1 仿真与分析
    4.2 多目标驱动下的分布式协作卫星波束成形
        4.2.1 仿真与分析
    4.3 平均功率方向图和瞬时功率方向图之间的关系
    4.4 相位误差对波束成形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TK和MATLAB交叉仿真平台
    5.1 平台搭建环境
        5.1.1 平台搭建结构
        5.1.2 STK和MATLAB互联
    5.2 确定编队卫星构形参数
        5.2.1 卫星轨道参数
        5.2.2 编队卫星构形参数
        5.2.3 编队卫星构形参数计算公式
    5.3 生成STK场景图
    5.4 交叉平台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6)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概述
    2.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组成
    2.2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形态
        (1)天星地网
        (2)天基网络
        (3)天网地网
    2.3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特点
3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
    3.1 基于GEO星座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3.1.1 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
        3.1.2 美军的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通信系统
    3.2 基于LEO星座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3.2.1“铱星”(Iridium)二代系统投入运营并提供宽带服务
        3.2.2“一网”(One Web)发射3批共74个卫星节点
        3.2.3“星链”(Starlink)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已发射11批总计653个卫星节点
        3.2.4 电信卫星(Tele Sat)公司星座拟于2022年开始部署
        3.2.5 亚马逊推出柯伊伯(Kuiper)星座计划
        3.2.6 我国规划的多个LEO星座系统发射试验卫星
        (1)“鸿雁”星座
        (2)“虹云”星座
        (3)“天象”星座
        (4)“银河Galaxy”星座
    3.3 发展趋势与展望
        3.3.1 通过星间链路实现天基网络的空间连通
        3.3.2 天基网络由单层星座向多层星座拓展
        3.3.3 天基网络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拓展
        3.3.4 星间链路以激光为主,星地链路以微波为主
        3.3.5 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发展
4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4.1 技术参考模型
        (1)信息传送层
        (2)网络服务层
        (3)应用系统层
        (4)安全防护
        (5)运维管理
    4.2 关键技术
        4.2.1 体系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
        4.2.2 星座设计与优化技术
        4.2.3 网络协议设计与优化技术
        4.2.4 网络资源虚拟化及按需组网技术
        4.2.5 网络可靠信息传输技术
        4.2.6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4.2.7 网络运维管理技术
        4.2.8 高并发差异化用户接入控制技术
        4.2.9 仿真验证及评估技术
5 结束语

(7)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发展进程及现状
2 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背景与意义
3 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面临的问题
    3.1 系统定位方面
    3.2 系统建设经费方面
    3.3 关键技术发展方面
    3.4 频率共用方面
    3.5 军民融合方面
    3.6 轨道结合方面
4 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优化方案
5 结语

(8)星链:全球卫星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认识星链:技术特点与应用前景
二对比5G:相互补充而非取代
三星链影响:重塑传播链
    (一)地球空间的立体连接
    (二)万物互联的信息体系
    (三)应用丰富的场景体验
四反思星链:新的“数据霸权”?
五应对星链: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挑战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发展历程
    1.1 卫星通信网络
        1.1.1国外卫星通信网络
        1.1.2 国内卫星通信网络
    1.2 地面互联网
    1.3 地面移动通信网络
    1.4 天地融合网络
2 系统组成及特征
    2.1 系统组成
        ① 通信卫星星座:
        ② 临近空间平台:
        ③ 地面通信基础设施:
        ④ 信关站:
        ⑤ 测控站:
        ⑥ 一体化核心网:
        ⑦ 网络管理系统:
        ⑧ 运营支撑系统:
        ⑨ 用户终端:
    2.2 系统特征分析
        2.2.1 网络架构
        2.2.2 空中接口传输
        2.2.3 路由和交换
3 关键技术
    3.1 多波束天线技术
    3.2 星上数字化信道转发技术
    3.3 星间高速传输技术
    3.4 星上路由技术
    3.5 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技术
    3.6 天基信息港技术
    3.7 频率轨位干扰分析和规避技术
4 未来展望
    (1) 天基网络作为未来信息网络基石已成为广泛共识,空间网络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 透明转发和星上处理等工作模式长期共存,在轨重构、软件定义为按需服务赋能
    (3) 高低频、高低轨系统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容量和效益成为重要发展目标
    (4) 确定性的服务质量保障成为未来天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特征
    (5) 人工智能为网络的有效管理和特色服务提供了新动力
    (6) 天基计算、信息服务将重构卫星通信价值链
    (7) 行业和技术的垂直与横向整合将带来巨大的成本优势及商业机遇
5 结论

(10)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2 L和S频段频率资源状况
    2.1 ITU频率使用规则
    2.2 MSS频段使用现状
        (1)1 525—1 559 MHz/1 626.5—1 660.5 MHz
        (2)1 980—2 010MHz/2 170—2 200 MHz
        (3)1 518—1 525 MHz/1 668—1 675 MHz
        (4)1 610—1 626.5 MHz/2 483.5—2 500 MHz
        (5)2 500—2 535 MHz/2 655—2 690 MHz
3 卫星MSS系统建设用频建议
    3.1 建议卫星MSS系统以区域覆盖为主
    3.2 建议重视来自地面系统的用频竞争
    3.3 建议开展星地同频共用技术研究
4 星地同频共用问题分析
    (1)卫星和地面通信链路的差异问题
    (2)MSS频谱资源双工划分问题
    (3)星地同频共用的协调管理问题
5 结束语

四、发展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最新发展及启示[J]. 徐小涛,庞江成,李超. 国防科技, 2021(01)
  • [2]提升卫星通信客户服务质量的几点思考[J]. 秦琦,马红永,张粉荷.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1(02)
  • [3]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4]天通一号S频段下行链路中频谱占用时间序列的建模与预测[D]. 刘稳.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基于分布式编队卫星组阵的协作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 黄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6]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综述[J]. 吴巍.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2020(01)
  • [7]发展我国低轨卫星通信星座系统的思考[J]. 孙建亮,崔国刚,周英庆. 通信技术, 2020(09)
  • [8]星链:全球卫星互联网时代的传播体系重构[J]. 何康.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发展与展望[J]. 汪春霆,翟立君,徐晓帆.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0(05)
  • [10]GSO卫星移动通信L和S频段资源态势分析[J]. 翟华,张千. 移动通信, 2020(07)

标签:;  ;  ;  ;  ;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