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将进入高收入阶层(论文文献综述)
骆明婷[1](2021)在《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社会生活中普遍的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贫困指的是物质生活的匮乏,通常局限于一定区域或国家内部;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贫困问题突破地域和国界的局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某一特定人群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能力的社会性问题。联合国成立后,减除贫困、促进发展成为联合国的核心议题之一,联合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和“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联合国的行动下,全球逐渐形成了一个涵盖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双边或多边协议、私营部门、公民自愿行动的庞大的减贫机制,旨在通过联合不同的力量,合理利用资源,应对单一国家无法独立解决的全球性贫困问题。本文的阐述基于以下假设: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家之上的强制性权力和有约束性的法律结构;第二,主权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交往中的主要行为体,各国的行为决策是根据本国利益作出的,寻求在安全、权力、财富上的最大收益;第三,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良性合作预期会带来共赢的局面,但各行为体的行为方式取决于行为体对提供公共产品的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考量,并符合某种“集体行动的逻辑”,合作的实现和维系是艰难的。本文试图采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来分析全球贫困治理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模式以及各行为体在其中的行为方式。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就将发展议程作为核心议题之一,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减除贫困、提升各国人民福祉,从20世纪60年代起,其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试图“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演变,逐步建立起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为核心的全面的减贫体系,包括较为完善的决策程序、议事规程和监督体系。2015年,在对千年发展目标的终期评估中发现,虽然千年计划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多指标尚未达成,且出现了发达国家未履行筹资承诺、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低收入国家减贫进展缓慢等现象。随后,联合国提出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将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深化,期待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和社会包容性相结合的目标。本文认为造成全球减贫机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主要在于减贫领域的全球公共产品(GPGs)是由发达国家供给、发展中国家消费,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利益提供GPGs,由于减贫领域的GPGs供给成本高,见效周期长,且与供给国的核心利益关系不密切,通常不会获得优先投入,当投入成本过高或与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冲突时,发达国家将减少或放弃对其的投入。发展中国家不能参与到GPGs供给的决策过程,无法根据本国需求改变GPGs供应和分配的规则,只能被动接受,这一过程是低效、混乱的。国际组织在GPGs供应和分配中发挥着激励和衔接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有强制力的权威机构,且随着减贫议题的扩大,国际机制呈现碎片化状态,导致国际组织指导的减贫机制效率低下,交易成本高。本文介绍了自2002年蒙特雷发展问题筹资会议以来国际社会关于MDGs筹资问题和GPGs供给模式的论争,通过这个案例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在全球层面推进减贫领域的改革、重塑减贫GPGs筹资和分配体系存在着困难,并进一步佐证本文的结论。虽然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较于“千年发展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全球减贫机制的内核和运行模式没有本质性的变化,GPGs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联合国始终希望能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的全球伙伴关系来保证减贫领域GPGs的充足供应,这个体系可以减轻发达国家在面临国内财政或政治危机中筹集资金所遇到的困难,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推进其减贫进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减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将中国经验传递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减贫机制,增加对外援助,并提出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援助理念,中国的援助模式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援助理念,但与联合国建立互利合作的新型减贫机制的理念更加契合。本文的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先,梳理了联合国成立以来发展理念的变化和发展议程的推进、“千年计划”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总结了现有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减贫机制的决策过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各行为体参与方式;其次,将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交易成本”的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引入到国际关系领域,注意辨析市场中的“理性人”和全球公域中的“理性的国家”之间的行为差异;一国内部有强制性权力下的公共选择和在全球无政府状态下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不同问题领域(根据是否与国家核心利益相关、是否能取得即时的利益来划分)中行为体的行为决策的差异,并最终聚焦到全球减贫领域的相关问题。第三,通过分析全球减贫领域各行为体之间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分配的行为模式,论证为什么减贫领域公共产品的供需存在矛盾?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何宇白[2](2020)在《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展开道德辩护既是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他为当代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研究所做的重要理论贡献。通过他的辩护,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维度得到凸显,彰显出它特有的理论生命力。为展现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贡献和真实意蕴,本文试图以道德辩护为视角探索科恩的平等主义思想,力图完整呈现他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反思”、“重释”与“辩护”。基于科恩辩护的逻辑进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科恩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即他对传统阐释内在困境及其根本原因的批判性反思。第二章阐述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这一重释是科恩从道德维度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进行辩护的核心,也是科恩诉诸道德辩护的维度扞卫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体现。第三章论述科恩对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并在该反驳的基础上呈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第四章阐释科恩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通过该批判进一步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探讨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第一章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本章集中论述如下观点:当代西方社会“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导致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面临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现实与传统阐释经典主张的冲突,即“无产阶级解体”和“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二是在现代哲学语境中,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亟需道德维度和道德论证,但道德维度却被传统阐释所遮蔽。科恩分析认为,其中的根源在于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以“分娩式”主旨为核心原则,理解分析社会的变革。“分娩式”主旨传统发端于黑格尔辩证法,它一方面主张现实自身的发展,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认为解决方案产生于现实内部。受其主导,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将平等视为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富裕的必然结果,从而反对道德论证。最终科恩得出结论,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意味着“分娩式”主旨传统必然由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阐释取代。第二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科恩的创造性重释,使得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得到凸显,并为他实现与西方政治哲学平等观的批判性对话打下理论基础。科恩从平等的内涵,平等的分配原则与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诠释方面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提出规范性阐释。他指出,在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视域中,平等是人们同等的相互尊重与关爱的社会关系;维护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分配原则是能够“纠正一切非选择不利”的分配原则。最终,科恩通过重估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中的“自我所有”原则,为当代政治哲学平等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配理念“可得利益”,彰显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层面的优越性,完成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转变为规范性理论的工作,实现他道德辩护的目标。第三章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通过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科恩揭示出诺奇克式平等观最终将导致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双重丧失。科恩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策略是首先批判其公正性证明“张伯伦论证”过于武断且不严谨,因而无法证明其公正性。然后他由外而内,进一步驳倒诺奇克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持有正义”原则。最后通过分析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原则,科恩指出其根本问题在于它以“自我所有”原则规定自由,混淆了自由概念,最终不仅未能维护自由,反而会导致自由与平等的双双沦陷。通过向诺奇克平等观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科恩最终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即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的超越。第四章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在科恩看来,由于罗尔斯以人与社会二元分离观念为基础构建平等观,因此这种平等观形成了有违其平等诉求的“激励论”解释,它主张如果高额报酬能够激励有才能者努力工作,那么这种不平等分配就是正当的。科恩批评“激励论”不仅造成罗尔斯式平等观理论上的混乱,而且把正义原则贬低为向不平等妥协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其平等观所自称的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科恩通过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不仅揭示出该平等观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而且还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明确的道德价值、道德取向上形成对遮蔽道德维度的传统阐释的超越;二是在平等、自由、公正等道德价值上形成对西方哲学平等观的超越。不容否认,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也存在着局限,这种局限表现在对经典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偏离,例如阶级观念等等。总体上,通过“反思”、“重释”与“辩护”,科恩不仅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提供系统清晰的阐释,而且扩大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影响力。
汤顶华[3](2019)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近20年的新城和保障房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城是中国有序拓展的城市化的主要手段和载体,而保障房一方面解决了住宅市场化配置后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作出了巨大贡献。国内对于新城和保障房的研究不少,但一方面缺乏重量级学者参与研究,同时缺乏对二者相依相存共同发展关系的研究。本文重点对国内外新城保障房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建设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导论、新城和保障房综述、大城市新城发展和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互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内大城市新城住房保障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结语七个部分。从研究的出发点,到相关概念,接着到面上的理论提炼,再到国内外案例分析,最后提出相关分析和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新城和保障房结合在一起研究,之前学界对二者独立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二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研究甚少,这在新城和保障房研究中是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理论到实证全面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和共生关系。在实证层面选取了国外和国内大城市的多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梳理,在理论层面对新城和保障房互相促进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同时对于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做了全面分析和展望,强调新城保障房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是对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的全覆盖,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对于解决小产权房问题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了共有产权住房替代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等的优势和趋势,分析了市场化租赁住房的前景、潜力和相关政策支撑。
庞洪伟[4](2019)在《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1995年之后中国改革步入深水区,截止到2010年中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追赶阶段,期间经历了国企改革、教育医疗市场化、价格改革,城市贫困问题才逐渐受到关注。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正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本文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80%左右,基本完成城市化。未来三十年,城市将集聚中国80%左右的人口,城市贫困问题将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重点,城市贫困治理不同于农村扶贫,影响因素复杂、治理成本高、扶贫难度大。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之所以没有被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重视,是因为忽视了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如果对中国城市贫困认识不充分、对城市贫困后果估计不足,城市贫困将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研究,一方面,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同时中国工业化也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如果对城市贫困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为有效预防和治理中国城市贫困,我们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贫困治理的建议。本论文聚焦于城市贫困的后果和成因分析:首先,梳理了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贫困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其次,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分析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用双边随机边界前沿法探讨影响城市流动人口收入的因素,并从贫困者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面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本论文可分为五部分,包含八个章节,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本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结合国内外关于城市贫困的文献,基于中国城市发展所处背景,以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城市贫困的预防和治理问题,最后介绍本文具体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第2、3章):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以及现状和趋势。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2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第3章介绍了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和趋势。第2章本文研究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基于两个大背景,一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期,二是中国的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取得成绩的同时,深入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几个误区。其次分析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累积的各类社会矛盾,以及工业化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回顾了中国城市贫困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城市贫困呈现出的新特点。第3章基于收入贫困、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三种贫困类别,分析中国城市贫困的基本状况,重点分析了城市居民家庭资产贫困和精神贫困测算方法及贫困发生率,最后对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贫困规模进行了预测。第三部分(第4章):城市贫困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本部分首先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常住人口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发现贫困给贫困者带来负面心理影响,导致贫困者做出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经济决策,使贫困者陷入贫困陷阱。之后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发现在中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受贫困心理影响后,家庭社交支出决策对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对未来生活信心、主观社会地位、家庭和谐等主观福利影响较严重,不利于家庭摆脱贫困。第四部分(第5、6章):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本部分包括两个章节,第5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以及第6章中国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第5章首先介绍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的优势,并用动态贫困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原因进行分解。其次,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博弈能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宏观层面上提高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避免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第6章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构造城市家庭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分析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并分析不同贫困标准,以及不同综合经济区城市贫困的异质性。第五部分(第7、8章):第7章根据以上对城市贫困后果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的背景下中国城市贫困治理思路。第8章总结全文的主要结论、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融合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贫困文化论,分析城市贫困对家庭成员心理、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并实证检验了贫困心理对城市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预防城市贫困家庭陷入贫困陷阱,减弱城市贫困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丰富了城市贫困治理的理论。(2)用较为有效率的动态贫困分解法,对中国城市家庭贫困变动的原因进行分解,这种贫困分解方法的优势在于分解结果不包含残差项和交叉项,并且能克服贫困标准不一致和数据缺失等问题,能够较为准确的分解出中国城市贫困变动的宏观原因。城市中流动人口工资收入能否持续稳定,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本文从流动人口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视角,基于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分析制约流动人口工资收入提高的因素。为政府部门提高城市化质量、城市贫困治理提供依据。(3)用城市居民家庭面板数据分析了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但家庭和社区特征中一些变量不随时间变动,不适用于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本文使用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方法,得到较为可信的城市贫困微观成因回归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贫困标准下家庭贫困的成因,以及不同地域城市贫困的异质性,为城市贫困微观治理提供依据。本文的不足之处:第一,由于数据的限制,城市贫困规模预测不够理想。如测算家庭资产贫时,CFPS数据中家庭资产分类不够细且资产数据质量不高。精神贫困也只涉及到家庭成员对生活、工作、社会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家庭成员主观情绪几个方面,对资产贫困率和精神贫困率测算较为粗糙。第二,本文分析了贫困对城市居民心理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机理,由于缺乏贫困对贫困者心理和经济行为影响的直接数据,本文没有进行实证检验。第三,本文运用了贫困动态分解方法对中国城市贫困变动进行分析,但由于城市家庭样本量不大,城市贫困动态分解的解释力受限。
庞淑芬[5](2018)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力增强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亦有显着提高。但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近二十年来基尼系数一直在0.4以上,这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及未来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亟待解决。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入了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但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我国也将面临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难题。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居民收入分配状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按照边际消费递减规律,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有限,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不足,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总量,从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其次,合理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传达正向的激励信号,保障经济长期持续发展。最后,从居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来看,高收入国家的基尼系数相对较低,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基尼系数普遍较高。财政税收政策一直被视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理论界的许多相关研究成果也支撑了这一观点。从我国的实践结果来看,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财力保障,财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我国的财税改革近年来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借此契机,本文研究如何运用财税政策手段来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缓解收入分配矛盾,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财税政策建议,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当然,居民收入分配涉及经济运行各个环节,需要多项政策合力完成,限于篇幅,本文将主要研究财政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基于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和完整性,全文分八章进行论述,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了居民收入分配的研究背景和起点。研究居民收入分配主要是基于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经济层面,居民消费不足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战略转型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社会层面,私人财富的集中化程度较高,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政治层面,我国要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必须解决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第二章,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就超过0.4这一警戒线。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收入差距略有下降,但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我国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城乡内部差距的问题依然较大,并且出现了阶级固化和代际传递的现象。第三章,分析财政税收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中,福利性支出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生产性支出通过其外溢性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税收政策中,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直接调节作用,间接税在居民的消费环节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影响。第四章,分析我国现行财税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实证发现,我国的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调节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我国的间接税在居民收入分配中发挥逆向调节作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由于总体规模较小,调节作用有限;研究表明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遗产税和房产税等财产税还没有开征。总之,财税政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第五章,比较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差异,并分析财税政策对其的影响。本文主要选取北欧、东亚以及拉丁美洲的代表国家进行分析。北欧五国在再分配领域用财税政策较好地改善了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使得税后基尼系数更为合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跨越到高收入国家时,收入分配状况良好,财税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拉丁美洲国家之所以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收入差距过大,财税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这些国际实践,可为我国的财税改革所借鉴。第六章,构建均衡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体系,主要从教育、社会保障和扶贫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第七章,构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体系,主要针对与居民收入分配直接相关的税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房产税等。第八章,结论和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收入分配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收入分配关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反之,则会给经济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在不同时期,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增长关系不尽相同,导致了不一样的收入分配结果(1)。但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形势较为严峻,不仅表现为国内消费驱动乏力,而且社会矛盾频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其次,“中等收入陷阱”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持,但从各国的发展实践看来,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之有较大的关系。一直处于高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北欧国家,国家的财税政策对于收入分配的调节效应明显,居民收入差距较小。日本作为东亚的高收入国家,也曾以收入差距小而着称。而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如拉丁美洲国家则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基尼系数已经连续多年超过了警戒线,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再次,财税政策可以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高收入国家的一些做法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国近年来的财税改革也致力于改善收入分配问题,但调节作用不甚明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不足导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造成不同的群体接受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异化,进而影响到后代的收入水平,造成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此外,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体的国家,间接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负效应;直接税中的个人所得税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限于其收入规模较小和分类征收模式还不尽合理,调节的效果比较有限;其它财产税税种还处于缺失状态。因此,整体来看,财税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还有待提高。本文创新点:(1)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居民收入分配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结构层面来解释这一现象。(2)本文在分析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时,引入了人类发展指数,在政策选择上既注重收入差距的缩小,还充分考虑居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实现代内和代际的公平。(3)本文用系统性思维来解决居民收入分配问题,从财政的“收”和“支”两头入手,双管齐下,提出较为全面的政策建议。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1)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还存在很多有待开发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的角度和范围也只是该系统的一个环节而已,难免存在对问题研究不透彻,提出的建议比较肤浅等。(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才逐渐凸显,研究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有限,加之现代研究方法使用有限,影响到数据对论点的可比性和准确性。(3)收入分配问题对于效率和公平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调节收入分配时,我们既不能过度追求公平损失效率,又不能因为效率而有失公平,这个“度”难以把握。
徐菁[6](2018)在《高等教育扩张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社会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学研究的关注。我国近20年来高校扩招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与“过”也在学界内引发了诸多讨论。本文以我国高校扩招为切入点,探讨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首先,探讨高等教育扩张对以创新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现代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在熊彼特式创新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解析高等教育扩张通过影响创新进而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指出一方面高等教育扩张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而可能有利于增强总体创新能力,但另一方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扩张也可能引致研发人员甄选的信号干扰,进而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等教育扩张的增长效应将可能随发展阶段而不同。进一步,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展开的经验检验支持了本文的理论分析结论,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扩张对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次,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教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对考入高水平大学(“211”、“985”院校)的影响却在增强,数据检验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再者,本文聚焦高等教育扩张对社会流动的影响。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扩张培养更多技术人才,这将使得技术进步更多地偏向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和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向上移动,中上阶层扩大而下层不断缩小,为个人向上流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从这一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扩张将促进社会流动。但另一方面,高校迅速的扩张使得所有层次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下降,弱化教育水平对个人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由此,高等教育扩张对社会流动将产生不利影响。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高等教育扩张对社会流动的作用先增加再减弱,呈现倒U型。进一步,本文将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数据,对以上结论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基于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缓解阶层间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不平等、促进社会代际流动等问题,对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方面提出简要的政策建议。
伊万·塞勒尼,里亚兹·哈桑,弗拉迪斯拉夫·马克西莫夫,朱颖哲,魏来[7](2018)在《借非国民之力建设国家:海湾君主国的排外性移民体制——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石油丰富、财力雄厚却缺乏劳动力的海湾君主国,引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移民体制:为保持人数日益缩减的本地人口的族群、文化和宗教身份,他们采用了一套激进排斥客籍工人的体系,仅给拥有赞助(这就是所谓卡法拉体系(1)的移民以短期签证,而后者从未被许以永久居留权,也将不会有资格"归化"(2)。在这一体制下最极端的案例中,本地公民人口缩水到10%。在海湾所有的君主国内,典型情况是居住人口有一半左右来自南亚,最多的来自印度,紧接着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我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居住了四年,担任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而作为研究社会不平等、阶级、族群等问题的社会学家,我对客籍工人很感兴趣,并决定就此展开一项研究。里亚兹·哈桑,伊斯兰研究方面杰出的巴基斯坦裔学者,也对此萌生了兴趣,助我完善了研究计划。在他的协助之下,我还建立了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以在巴基斯坦帮我们完成田野工作。经里亚兹帮助,我们很快得出结论:在阿联酋做经验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系统研究返乡后的工人,鉴于里亚兹的背景,巴基斯坦显然是个绝佳选择。接下来是对本文的分章节综述。在第一部分(移民体制:制度化国民与移民/客籍工人关系的多种手段)中,我们通观了不同的移民体制,主要目标是辨别出海湾君主国尤其是阿联酋移民政策中独特乃至史无前例的部分。和里亚兹一起,基于国民和非国民(3)间关系的差异,我们区分了以下四种类型。(1)组成现代国家(白人殖民地)的外来移民人口驱逐本地人:驱逐本地人体制。(2)基于生于族群国家疆域内的人口而理解国家,被称为出生地主义;基于文化语言或种族宗教言语来理解国家,被称为血统主义。(1)基于这两种原则运行的国家,时常创设出用"归化"体系吸收移民的包容性机制。入籍的移民常被假定为失去原始国籍。这被称作包容性移民体制。(3)准许拥有多重国籍(隐含多重归化国籍)乃至多重居留权的跨国移民体制:多重包容体制。(4)海湾君主国完全由本地人——规定时间前已居住在国境内人员的后裔构成。外来人只被短暂承认,而不被许以任何有关公民身份获取的承诺。可以预见,客籍工人(甚至他们降生于海湾君主国内的子女)在不再被需要时,便将返回母国。我们称之为排斥性移民体制。在第二部分(借非国民建设国家: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联酋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中,我们从海湾诸国中选取了一个案例——阿联酋。除了卡塔尔,阿联酋是依靠外来临时工建设国家、"本地"人口日益缩减的最极端案例。海湾沿岸由人口停滞不前的贫穷君主国组成,这些君主国互相长期征战不休,但又向印度、伊朗等邻国开放移民,这些移民数据本身并不显着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石油的发现及最终开采,导致这些国家亟须扩张人口、引入劳动力(不熟练或熟练)。1971年,七个君主国组成了阿联酋。这一新生国家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将不同君主国的种群身份认同整合为一个统一的联合酋长国身份认同,并在大量不说阿拉伯语言的非阿拉伯人大量涌入时保持这一身份认同。这些非阿拉伯人很多来自南亚,通常不是穆斯林(而具有印度教、基督教、佛教或其他宗教背景)。起初的十几年间,这些外来人(就像本地人口称呼的那样)明显只是少数。2005年的普查中他们只占据人口的20%多,2011年则只将将超过10%。我们从阿联酋内部寻找可以解释这一移民体制的根源,并描述它如何运作,也探求这一国家建设策略是否可持续。关于研究问题、数据和方法,分别进行了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联酋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我们在2013年春天展开了这一研究,并在这一部分说明该研究的问题、数据和方法。我们有两项主要的研究问题。第一,我们比较了预期移民(prospective migrants)和回国移民(return migrants)的身份认同和族群-派系偏见,以探究在族群、宗教、文化多元的阿联酋度过的时光,是否会在回国移民身上构造比预期移民更为全球化的身份认同和更少的族群-派系偏见。这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在阿联酋,人们可以观察到起码是表面上的族群-派系和平局面。我们想检验该现象是与其余族群-派系团体的接触(因为和他们联系更多)有关,还是有效监管系统与驱逐闹事者的威胁的结果。如果回国移民相比预期移民拥有更为全球化的身份认同,对其余族群-派系团体态度更容忍,这一结果就可以解读为支持"接触假说";如果并未发现区别,则阿联酋的族群-派系和平局面就是监管系统与驱逐威胁的结果。结果呈现在第三部分。第二,我们记录了客籍工人在阿联酋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我们发现,虽然巴基斯坦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无疑远差于阿联酋本地人或白种移民工人,但大多数挣得还是比在国内时要多,在阿联酋的生活状况也算可以容忍。我们研究发现,返回国内的移民在巴基斯坦社会等级体系中是能够向上移动的,但也面临两重悖论。第一重悖论在于,虽然阿联酋的收入、工作机会优于巴基斯坦,但回国移民对在阿联酋的经历都表达了程度不一的不满。第二重悖论在于,虽然回国移民通常抱怨——多是语调苦涩地——在阿联酋的经历,可一旦有新的工作机会出现,他们仍旧希望去阿联酋。这部分主要的假设(带有深远的政策暗示)是,技术更好的回国移民以及那些更成功并攒够了资金回巴基斯坦做生意的人,将会对阿联酋表达出更多不满也更不愿回去。排他的移民体制在非熟练工身上作用更大,对有资历的、企业家化的移民则相反。阿联酋移民政策变化符合国家从廉价劳动力向资本密集型经济转化的需要,这将是我们结论部分的一个重要主题。第四部分呈现了我们的发现。数据:我们同时收集了定性和定量数据。田野工作在拉菲克和拉齐亚·贾弗指导下由拉合尔社会科学研究所(ISS)(www.isspk.org)完成。方法:定性研究、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在每一个有着高迁出率的街区,我们都进行了6~8个工人的焦点小组座谈。我们用了立意抽样方法,以涵括不同的工人。拉菲克和三位高级研究员一共进行了6场座谈。作为补充,我们也做了54个个体深度的面对面访谈。我们的目的是将样本均匀地分散到预期移民和回国移民中,最终分别访谈了250位预期移民和260位回国移民。我们将预期移民定义为那些将首次去阿联酋做工的人,确保有或至少申请了阿联酋工作许可和签证。我们访谈了过去五年内从阿联酋回巴基斯坦定居的回国移民,也访谈了研究进行时仍在阿联酋做工,只是暂时回家探亲的人。在260位回国移民中有53人是所谓"探亲者"。在研究中,我们试着尽可能接近随机取样,但也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在城市里,随机寻找预期移民或回国移民是不可能的。有限的研究预算为我们彻底贯彻随机抽样设了限。拉合尔有1550万居民,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和拉瓦尔品第(Rawalpindi)对逐户调查和定位回国移民或预期移民来说,也过于庞大。因此,在这三座城市我们只用了滚雪球抽样。抽样经常始于理发店或商店,其所有者或运营者给我们提供一些顾客的姓名,甚至安排与他们访谈。在斯瓦比(Swabi)和查夸尔(Chakwal)的偏远街区以及阿伯塔巴德和拉瓦尔品第郊区,我们随机选择了有大规模移民的村庄,通过随机数找到第一户,再逐户寻找预期移民和回国移民。达到在该地想要获得的样本量后,我们就停止访谈。第三部分(移民经历的影响:回国移民和预期移民的比较)探讨了移民经历对回国移民和预期移民的影响。初步调查发现,回国移民在阿联酋度过的时间多少加强了他们的巴基斯坦(而非族群或部落)身份认同,对于巴基斯坦其他族群或团体变得更为宽容,他们中超过半数对印度人也表达了相比去阿联酋工作前更高的宽容度。然而,当我们测量受访者的身份认同和对不同族群-派系团体的态度时,基本没在预期移民和回国移民间发现不同。我们试着估测在阿联酋度过的时日是否真正减少了族群-派系偏见。我们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数据分析,以检验我们的初步发现(也就是假设回国移民有更少的偏见,但实际的偏见水平和预期移民相似)是否可以归因于"选择偏差"。预期移民不仅更年轻,也更多单身(1/3已婚,而回国移民中2/3已婚),这并不是反直觉的发现。预期移民教育水平更高,且不论从出生地还是居住地来说,相比回国移民均更接近城市。考虑到他们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城市化的背景,预设他们会更为宽容,身份认同也更为包容,故而在强调更包容的身份认同和对"他者"增长的宽容度时,回国移民会给出更精确的回答,因为在移居之前,相比现在,他们或许拥有更为特殊化的身份认同和对他人更低的宽容度。我们的结果因此很可能给"接触假说"提供限定性支持:与他者的相遇易于减少偏见。这确实只是限定性支持,因为我们直接向回国移民提问,是不是害怕被驱逐出境的恐惧导致族群-派系冲突的降低时,有90%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第四部分(巴基斯坦客籍工人在阿联酋的境遇与他们返回阿联酋的渴望)讨论了客籍工人在阿联酋的境遇与回巴基斯坦后的经历以及他们在有工作机会时返回阿联酋的渴望。这一部分的主要发现是:回国移民对阿联酋有很多抱怨,然而一半人都愿意回去。这一部分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在不太愉快的经历后回国移民们仍愿意去往阿联酋?两种可能的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和关于劳工迁徙的新经济学(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认为,迁徙的决定由个体做出,目标是最大化终身所得。回国移民是失败者,一旦找到合适的工作,那些在阿联酋有高收入预期的回国移民就会立即回去。移民寄回家的金钱则直接减少了移民回报,且削弱了迁移动机。关于劳工迁徙的新经济学则认为,迁徙决定由家庭做出,主要目标是汇款最大化,拥有更高的收入只是实现此目标的手段。迁徙决定不仅仅或不首先受劳动力市场因素的激励,移民工人希望供养家庭、提供针对意外状况的保险、积攒在国内提高声望和维持家庭长期生计的资本。收入更高的移民工人会更早达成目标,然后回家,并且愿意待在家里。第五部分(理论结论与政策结论)做总结。本文理论上的主要结论是:在类似阿联酋的排外(或驱逐性)体制中,驱逐出境是限制族群或派系宽容的主要机制,但即使是在这种体制下,多族群、多宗教社会的经历也会提高族群或派系宽容度并促进包容。另外,排外性移民体制可能会减少对具有高技能和更大创业天分的潜在移民的吸引力。当拥有归化机制的地区,如
管辉[8](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提出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邵宜航,徐菁[9](2017)在《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探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不同阶层子辈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情况。我们首先构建理论模型解析高等教育扩张如何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家庭的高等教育选择。理论分析解释了高等教育扩张将有助于缩减高等教育机会量的不平等,即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子辈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扩张可能导致高等教育机会质的不平等加剧,即阶层间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可能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利用我国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随着高考录取率的逐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背景对子辈上高等院校(大专以上)的影响不断减小,但对考入高水平大学("211""985"院校)的影响却在增强,数据检验支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万圆[10](2017)在《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精英高校对生源的选拔,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唯有获得完整、深入地认识,才能取其精华。本研究以“录取决策机制”为切入点,基于对美国精英高校选拔生源时使用的考量因素、审阅方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的考察,分析其录取决策的目标及达成方式,进而构建驱动录取决策行为的多重逻辑作用模型。通过以美国三所精英公立大学、两所精英私立大学、两所精英文理学院为案例,运用质性取向下的多个案比较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基于对39位招办人员、13位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和大量的相关文本,本文得出以下研究发现、结论和建议:首先,美国精英高校均遵循目标导向、服务自身利益和使命的原则来选拔生源。一方面,美国精英高校的共同招生目标为以公正、透明的方式,塑造一届卓越且多样化的新生。另一方面,录取决策的铁律为服务高校利益和使命:高校利益包括达到注册目标、满足财政需求、提高声望、增加选拔性、促进种族多样化、保持校园体育实力等等,但各校录取决策服务的利益诉求和优先项不尽相同;录取决策实践受到高校承担的培养公民和公民领导者以及服务社会三大办学使命的驱动。其次,为了达成各项招生目标,案例高校在录取决策中都采用了基于多个标准的综合评价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整体性审阅,并通过质量检查技术、组建专业审阅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接受教师和董事会监督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在综合评价上,各校通过查看学业表现、个人成就和个人背景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具体因素,基于三个标准——在大学取得成功的潜能、做出外在贡献的潜能以及从大学教育中获益的潜能,来判断申请者与高校的匹配程度。综合评价中的决策规则体现为:学业成就是几乎所有申请者参与录取竞争的必要条件,其中学业杰出者基本都会被录取;个人成就有助于区分属于中间群体的“不错的学生”;加号因素有助于学业表现和个人成就相似的中间群体和“合格的学生”赢得竞争,也可使得“不合格的学生”以降低学业标准的形式被录取。在整体性审阅上,各校均使用背景化审阅、个体化审阅和集体化审阅,保证录取决策的公平与效率:1)将每位申请者取得的成就置于高中教育背景和个人成长背景中审阅,考虑其拥有的资源和机会,同时被置于申请者库中审阅,即各校将每位申请者与来自同一高中的申请者、与申请者库的平均表现以及与录取标准之间进行比较,而非脱离背景进行横向比较。2)个体化审阅将每位申请者视为“一个整体”和“一个个体”,没有阈值、没有公式、没有单一的决胜因素,是最高法院批准的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和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也是保证决策自由度、区分申请者和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3)集体化审阅的模式分为委员会模式和团队审阅模式,但产出一届新生的路径均始于单名读者对每份申请材料进行基于量化评级的分项评价或基于质性评语的整体评价,并经历至少两名读者的评价以及委员会讨论或高级AO的审阅,止于确定一届新生名单的招生季末审核,是一种高度依赖人为经验的协作式决策路径。第三,在不同类型精英高校的录取决策实践中,学术逻辑、文化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的影响同时存在,但每项逻辑发挥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1)学术逻辑和文化逻辑是导致各校在使用考量因素时存在相似性的逻辑,市场逻辑、政治逻辑、伦理逻辑、成本逻辑则是导致差异性的逻辑。2)学术逻辑和伦理逻辑的作用强度均在公、私立维度存在细微差别,并均在公立大学体现更为明显。文化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立大学、私立大学和文理学院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其中在文理学院体现最为明显。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作用强度在公、私立维度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市场逻辑在私立高校体现尤为明显,政治逻辑则在公立大学体现尤为明显。成本逻辑的作用强度不存在办学类型的差异。最后,美国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提供的启思包括:拓宽卓越生源的定义,探索生源多样化的价值;促进入学机会公平,提升招生透明度;坚定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完善实践操作;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提供环境支持。
二、谁将进入高收入阶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谁将进入高收入阶层(论文提纲范文)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贫困治理问题的提出:为什么全球减贫机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
一、什么是贫困 |
二、全球贫困的地区分类与现状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一、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 |
二、治理和统治 |
三、公共产品和全球公共产品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贫困的产生 |
二、解决贫困的手段 |
三、国际机制理论、全球公共产品和全球贫困治理 |
四、中国减贫的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研究假设、基本观点及章节安排 |
一、研究假设 |
二、基本观点 |
三、章节安排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机制化减贫的理论解析 |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 |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演进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第二节 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作用模式 |
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概念 |
二、全球公共产品的作用模式 |
三、全球公共产品的的供给模式 |
四、国际社会对全球公共产品筹资模式的探索 |
第三节 制度理论语境下的全球贫困治理 |
一、国际机制理论 |
二、全球治理理论 |
三、全球贫困治理:集体行动的逻辑 |
第三章 联合国的发展理念和减贫机制 |
第一节 |
一、贫困是人类发展的痼疾 |
二、全球化下贫困治理的新路径 |
三、贫困治理的多元方式 |
第二节 联合国的发展议程和贫困治理路径 |
一、联合国的发展理念演进 |
二、联合国治理贫困的组织体系和议事规程 |
三、发展议程中的联合国与区域合作 |
第三节 联合国四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 |
一、1960—1969,第一个发展十年:重视经济增长 |
二、1970—1979,第二个发展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三、1981—1990,第三个发展十年:人的全面发展 |
四、1991—2000,第四个发展十年:可持续发展 |
第四章 千年发展目标下的减贫机制及其实施 |
第一节 联合国千年发展宣言与千年发展目标 |
一、千年计划的形成 |
二、千年计划的具体内容 |
三、千年计划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千年计划的机制化实施 |
一、千年计划的推进 |
二、千年计划的实施结果 |
第三节 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与挑战 |
一、千年计划的减贫价值 |
二、千年计划遇到的挑战 |
第五章 联合国减贫机制运行分析及后2015 议程 |
第一节 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供给与分配 |
一、减贫领域的公共产品作用模式 |
二、减贫领域不同行为体的行为方式 |
第二节 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一、关于“千年发展目标”筹资问题和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论争 |
二、国际筹资与全球公共产品供应 |
第三节 后2015 议程展望 |
一、后2015——《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
二、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争议 |
三、对2030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评析 |
第六章 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对世界的贡献 |
第一节 中国的减贫历程与成就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
二、中国减除贫困的治理手段 |
三、中国的减贫进程中的挑战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一、中国参与全球机制化减贫的实践 |
二、中国参与全球减贫机制的贡献与挑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外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
2. 国内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
三、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章 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 |
1.1 科恩的政治哲学转向:反思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个人学术背景 |
1.2 反思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深层理论前提和根据:“分娩式”主旨的局限 |
1.3 “无产阶级解体”与“生态危机”:传统阐释与现代社会发展现实的内在冲突 |
1.3.1 “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与传统阐释的冲突 |
1.3.2 “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理论阐释的冲突 |
1.4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缺失:传统阐释的根本缺失 |
1.5 小结 |
第2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 |
2.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需要道德辩护 |
2.2 科恩的道德辩护理路:构建规范性马克思哲学平等观 |
2.3 科恩道德辩护的核心内容 |
2.3.1 对平等内涵的阐明:相互关心与尊重的社会关系 |
2.3.2 对分配原则的明晰:纠正所有非选择的不利 |
2.3.3 诠释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 |
2.4 科恩道德辩护的实质 |
2.4.1 重估自我所有原则 |
2.4.2 可得利益平等 |
2.4.3 从事实到规范 |
2.5 小结 |
第3章 反驳诺奇克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
3.1 诺奇克的“占有式”平等观:平等是“自由”的束缚 |
3.1.1 维护私有财产式自由: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理念 |
3.1.2 否定社会主义平等价值原则:诺奇克平等观的最终目的 |
3.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丧失 |
3.2.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丧失平等的症结:自由的权利定义 |
3.2.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局限:反驳“张伯伦论证” |
3.2.3 诺奇克式平等观论证的困境:批判“持有正义” |
3.3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真实自由之丧失 |
3.3.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中的真实自由的丧失 |
3.3.2 真实自由丧失的原因:“自我所有原则”与抽象自由的局限 |
3.3.3 超越“自我所有原则”与真实的平等 |
3.4 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
3.4.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优越于“占有式”平等观 |
3.4.2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分配原则优越于“持有正义” |
3.4.3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超越抽象自由 |
3.5 小结 |
第4章 批判罗尔斯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
4.1 罗尔斯的“妥协式”平等观 |
4.1.1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总体的平等与社会制度 |
4.1.2 “妥协式”平等观的核心原则 |
4.1.3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诠释:“激励论”和“帕累托论证” |
4.2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不足 |
4.2.1 “帕累托更优”的局限:违背平等对福利的优先性原则 |
4.2.2 平等不足的根源:罗尔斯式平等观前提与结论的矛盾 |
4.2.3 差别原则双重解释的混淆:严格解释和松散解释的混用 |
4.3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正义之缺陷 |
4.3.1 罗尔斯式平等观正义缺陷的实质: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分离 |
4.3.2 “激励论”的困境:无法回应“人际检验”的诘难 |
4.4 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
4.4.1 道德辩护批判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前提:回应基本结构异议 |
4.4.2 道德辩护对个人与社会断层线的批判:融合个人与社会的必要性 |
4.4.3 道德辩护维度的平等:个人的亦是社会的 |
4.5 小结 |
第5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
5.1 马克思哲学中的平等价值观 |
5.2 反思科恩的道德辩护 |
5.3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
5.3.1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 |
5.3.2 科恩道德辩护的局限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快速城市化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保障性住房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新城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主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述主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 |
1.4.2 不足 |
第二章 新城与保障房概述 |
2.1 新城概述 |
2.1.1 新城的概念 |
2.1.2 发达国家新城的起源和发展 |
2.1.3 国际新城建设的经验 |
2.1.4 国际新城建设的教训 |
2.2 保障房概述 |
2.2.1 保障房的概念 |
2.2.2 保障房国内外的发展 |
2.2.3 保障房的社会意义 |
2.2.4 保障房的推动情况 |
2.2.5 保障房的现实问题 |
第三章 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关联与互动 |
3.1 住房保障对新城发展的能动作用 |
3.1.1 有利于推动新城初期建设发展 |
3.1.2 有利于促进新城各社会阶层融合 |
3.1.3 有利于满足新城对从业人员的需求 |
3.2 新城发展对住房保障的能动作用 |
3.2.1 有利于满足保障房选址用地的要求 |
3.2.2 有利于为保障房居民提供服务 |
3.2.3 有利于助推保障房建设 |
3.3 新城与保障房和谐共生 |
3.3.1 城市化初期建设的大量小产权房 |
3.3.2 以新城为主、主城为辅的保障房选址规划 |
3.3.3 新城对保障房从抵制到支持的转变 |
3.3.4 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的辩证统一 |
3.4 东西方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关系的比较 |
3.4.1 西方发达国家新城发展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较少 |
3.4.2 东方国家新城发展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较为普遍 |
3.4.3 东方国家的新城日益成为多中心特大城市的中心之一 |
第四章 国外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4.1 新加坡的新镇建设与祖屋开发 |
4.1.1 新加坡组屋概况 |
4.1.2 新加坡新镇与组屋规划选址 |
4.1.3 新加坡新镇祖屋的分级与规模 |
4.1.4 新加坡概念规划的新发展 |
4.1.5 新镇祖屋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 |
4.1.6 新镇祖屋区适度的人车分行设计 |
4.2 日本的新城建设与公团住宅和公营住宅开发 |
4.2.1 日本新城的主要事业手法 |
4.2.2 日本新城建设与城市化历程 |
4.2.3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 |
4.2.4 日本新城公共住宅的开发模式 |
4.3 韩国的新城建设与公共住宅开发 |
4.3.1 首尔都市圈的新城建设 |
4.3.2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背景 |
4.3.3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 |
4.3.4 韩国新城保障性住房供给管理 |
第五章 国内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案例分析 |
5.1 香港的新城建设与公屋开发 |
5.1.1 香港公屋带动新城建设 |
5.1.2 香港新城和公屋的地点选择 |
5.1.3 香港新城“自给自足”解决公屋居民就业 |
5.2 上海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2.1 上海新城与保障房研究背景 |
5.2.2 上海保障房建设与人口郊区新城化 |
5.2.3 上海大型保障房社区建设对新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
5.2.4 上海新城保障房的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5.3 南京的新城建设与保障房开发 |
5.3.1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结合的基本情况 |
5.3.2 南京新城保障房规划选址基本原则 |
5.3.3 南京新城保障房建设的问题 |
5.3.4 南京保障房与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 |
5.3.5 南京新城保障房相关政策建议 |
5.3.6 南京新城保障房实施建议 |
5.3.7 南京新城保障房总结与展望 |
第六章 新时代国内大城市新城保障房的内涵拓展和模式创新 |
6.1 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1.1 初始阶段新城保障房的使命与责任 |
6.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的历史责任拓展 |
6.2 新城保障房类型的丰富和创新 |
6.2.1 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传统新城保障房 |
6.2.2 新时代面向中等收入群体的新型新城保障房 |
6.3 新城保障房运作模式的转变和创新 |
6.3.1 从大规模集中建设向分散配建转变 |
6.3.2 从国有土地建设向国有和集体土地建设并举转变 |
6.3.3 从传统融资模式向资本化运作模式转变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1.1 新城与保障房结合的叠加效应 |
7.1.2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广覆盖的社会使命与责任 |
7.1.3 新时代新城保障房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城市贫困研究视角的演变 |
1.2.2 中国城市贫困群体的识别和特征 |
1.2.3 中国城市贫困的成因 |
1.2.4 中国城市反贫困措施 |
1.2.5 文献评述 |
1.3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背景 |
2.1 中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1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背景 |
2.1.2 中国城市化取得的成绩 |
2.1.3 中国城市化的误区 |
2.2 中国工业化自主创新阶段的城市贫困 |
2.2.1 中国工业化追赶阶段的成就与遗留问题 |
2.2.2 中国工业化步入自主创新阶段 |
2.2.3 工业化自主创新给城市贫困治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
2.3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与特征 |
2.3.1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发展 |
2.3.2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 |
第3章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及趋势 |
3.1 引言 |
3.2 城市贫困基本状况分析----基于收入/消费视角 |
3.2.1 城市家庭样本分布情况 |
3.2.2 中国城市贫困现状 |
3.3 城市居民资产贫困状况分析 |
3.3.1 资产贫困内涵和分类 |
3.3.2 资产贫困的度量方法 |
3.3.3 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贫困分析 |
3.4 城市居民精神贫困状况分析 |
3.4.1 精神贫困的内涵 |
3.4.2 精神贫困识别 |
3.4.3 精神贫困分解 |
3.4.4 精神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 |
3.5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3.5.1 中国城市化进展情况 |
3.5.2 中国城市化率预测 |
3.5.3 中国城市贫困规模预测 |
第4章 城市贫困导致的后果 |
4.1 引言 |
4.2 贫困自我加剧的机理 |
4.2.1 贫困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2 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4.2.3 贫困的心理后果对贫困者经济行为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贫困心理对家庭成员主观福利的影响 |
4.3.1 研究设计及方法 |
4.3.2 城市家庭样本介绍和主要变量选取 |
4.3.3 贫困心理对城市居民家庭成员主观福利影响机制 |
4.3.4 小结 |
4.4 结论 |
第5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宏观原因 |
5.1 引言 |
5.2 城市贫困宏观成因的动态分解 |
5.2.1 现有贫困分解方法存在的不足 |
5.2.2 动态贫困分解理论模型 |
5.2.3 动态贫困分解的优势 |
5.2.4 中国城市贫困动态分解 |
5.2.5 小结 |
5.3 城市流动人口贫困的宏观影响 |
5.3.1 城市流动人口工资博弈模型 |
5.3.2 城市流动人口数据说明和变量选取 |
5.3.3 流动人口工资博弈能力实证分析 |
5.3.4 小结 |
5.4 结论 |
第6章 城市贫困形成的微观原因 |
6.1 引言 |
6.2 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实证检验 |
6.2.1 城市居民家庭数据说明及变量选取 |
6.2.2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成因模型设定 |
6.2.3 城市居民家庭贫困微观成因实证检验 |
6.3 不同贫困标准下城市家庭贫困成因对比分析 |
6.4 不同地域城市贫困微观成因的异质性 |
6.5 结论 |
第7章 中国城市贫困预防和治理的建议 |
7.1 城市贫困治理的宏观视角 |
7.1.1 城乡融合促进中国城乡贫困治理 |
7.1.2 动态监测城市相对贫困 |
7.1.3 城市贫困区域综合治理 |
7.1.4 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 |
7.2 城市贫困治理的微观视角 |
7.2.1 削弱贫困对贫困者心理的影响 |
7.2.2 重视城市家庭资产贫困问题 |
7.2.3 自下而上的城市贫困治理 |
7.2.4 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的质量 |
第8章 全文总结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博士生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居民收入分配 |
1.2.2 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
1.2.3 财政政策的选择 |
1.2.4 税收政策的选择 |
1.2.5 中等收入陷阱 |
1.2.6 收入不平等的测量指标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相关理论分析 |
1.3.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3.3 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3.4 研究总结与评价 |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和特色 |
1.5.2 不足之处与下一步的研究 |
第2章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分析 |
2.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大 |
2.1.1 居民收入总体差距大 |
2.1.2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
2.1.3 地区收入差距大 |
2.1.4 行业收入差距大 |
2.1.5 城乡内部收入差距大 |
2.2 代际公平问题逐渐凸显 |
2.2.1 代际传递 |
2.2.2 阶层固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税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 财政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1 福利性支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1.2 生产性支出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2 税收政策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制分析 |
3.2.1 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2.2 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2.3 财产税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税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果评价 |
4.1 财政政策的收入分配效果评价 |
4.1.1 福利性支出的收入分配效果 |
4.1.2 转移支付的收入分配效果 |
4.1.3 生产性支出的收入分配效果 |
4.2 税收政策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评价 |
4.2.1 间接税的收入分配效果 |
4.2.2 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选择 |
5.1 北欧国家 |
5.1.1 北欧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 |
5.1.2 北欧国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实践 |
5.1.3 北欧模式存在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
5.2 东亚经济体国家 |
5.2.1 东亚经济体国家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状况 |
5.2.2 东亚经济体国家的财税政策实践 |
5.2.3 东亚经济体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的启示 |
5.3 拉丁美洲国家 |
5.3.1 拉美国家的人均GNI和收入分配状况 |
5.3.2 拉美国家的财税政策实践 |
5.3.3 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构建均衡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政策体系 |
6.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 |
6.1.1 加大教育总量投入 |
6.1.2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促进起点公平 |
6.1.3 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缩小城乡差距 |
6.1.4 均衡财政投入,促进区域间教育公平 |
6.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的幸福获得感 |
6.2.1 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6.2.2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 |
6.2.3 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6.2.4 加大城乡医疗体系建设支持力度 |
6.2.5 完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制度 |
6.3 精准扶贫、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 |
6.3.1 美国扶贫计划的经验借鉴 |
6.3.2 我国精准扶贫的经验推广 |
6.3.3 我国精准脱贫的政策完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构建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税收体系 |
7.1 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 |
7.1.1 我国目前税收结构的现状分析 |
7.1.2 完善直接税体系的建议 |
7.2 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
7.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设定 |
7.2.2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 |
7.2.3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
7.3 加快开征主要针对居民的房产税 |
7.3.1 重庆和上海房产税试点经验 |
7.3.2 国际社会房产税的做法 |
7.3.3 我国房产税的税制设计 |
7.4 适时开征遗产税 |
7.4.1 遗产税的不同理论主张 |
7.4.2 美国遗产税的发展历程 |
7.4.3 我国开征遗产税的可行性 |
7.4.4 我国遗产税的税制设计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6)高等教育扩张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回顾 |
2.1 关于将社会因素纳入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回顾 |
2.2 关于高等教育扩张政策效应的相关文献 |
2.3 关于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2.4 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关系的理论回顾 |
2.5 文献评述 |
3 现状概述 |
3.1 我国高等教育扩张情况简述 |
3.2 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概况 |
3.3 关于我国教育机会不平等状况的讨论 |
4 创新驱动视阈下高等教育扩张的增长效应 |
4.1 关于教育扩张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讨论 |
4.2 高等教育的增长效应:一个理论模型 |
4.3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 |
5.1 关于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简要讨论 |
5.2 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的理论分析 |
5.3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等教育扩张与社会流动 |
6.1 关于高等教育扩张与社会流动的理论讨论 |
6.2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的经验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借非国民之力建设国家:海湾君主国的排外性移民体制——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移民体制:制度化国民与移民/客籍工人关系的多种手段* |
(一) 提出问题, 开展研究 |
(二) 驱逐本地人 |
(三) 吸纳移民 |
(四) 多重包含体制:跨国主义与跨种族社会 |
(五) 驱逐移民 |
二借非国民建设国家: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联酋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 |
(一) 阿联酋的临时 (客籍) 工 |
1. 阿联酋的国家建设 |
2.“本国人”和“外籍人士”各是谁? |
3. 排斥性移民政策的社会和人口学后果 |
4. 阿联酋和其他海湾君主国为解决社会和人口问题实施的政策 |
5. 海湾君主国排他性国家建设实践的可持续性 |
(二) 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联酋的巴基斯坦人的实证案例研究 |
1. 研究问题 |
2. 数据和方法 |
3. 定性研究、个体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 |
4. 调查研究 |
三移民经历的影响:回国移民和预期移民的比较 |
(一) 认同与偏见的理论争议简述 |
(二) 身份认同的概念化与测量 |
(三) 偏见的概念化和测量 |
1. 近亲与之结婚; |
2. 作为私人朋友加入我的俱乐部; |
3. 成为我的邻居; |
4. 职业上受雇于我; |
5. 成为我国公民; |
6. 仅仅成为我国游客; |
7. 将之排除在我国之外 (Allport, 1980:39) 。 |
(四) 预期移民与回国移民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距离差异:实证发现 |
(五) 预期移民和回国移民对“他人”的偏见/社会距离的差异:实证结果 |
(六) 预期移民和回国移民构成上的差异 |
(七) 结论 |
四巴基斯坦客籍工人在阿联酋的境遇与他们返回阿联酋的渴望 |
(一) 理论困惑 |
(二) 雇佣过程:实证发现 |
(三) 阿联酋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实证发现 |
(四) 回到巴基斯坦之后的经历与再次回到阿联酋工作的意愿:实证发现 |
(五) 结论 |
五理论结论与政策结论 |
(一) 来自海湾君主国移民体系的经验 |
(二) 总体政策启示 |
(8)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理论溯源 |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
二、经济结构调整 |
三、城乡结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
一、印度IT业状况 |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
一、思想困惑 |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
二、印度教的复兴 |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
一、历史背景述论 |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
三、择偶标准 |
四、夫妻关系 |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
二、多元化的饮食 |
三、时尚化的休闲 |
四、精致化的文化 |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和理论解释 |
(一) 模型基本设定 |
(二) 一般水平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及演变 |
(三) 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及演变 |
(四) 高等教育扩张与机会不平等演变 |
三、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 (CHIP) 数据库的检验 |
(一) 相关数据与变量说明 |
1. 被解释变量。 |
2. 解释变量。 |
(二) 计量模型和计量结果 |
1. 高等教育扩张与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 |
2. 高等教育扩张与高水平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的演化。 |
3. 稳健性检验。 |
四、结束语 |
(10)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三节 研究背景 |
一、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信念与院校文化 |
二、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的演变历程 |
三、美国选拔性高校录取决策过程的隐秘性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概念框架 |
一、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的理论学派 |
二、美国学者关于选拔性录取实践的研究 |
三、我国相关研究 |
四、概念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研究可靠性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限制 |
第二章 考量因素(一):学业表现因素 |
第一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学业严格度 |
一、课程难度 |
二、课程门数 |
第二节 高中学业记录之课程成绩与年级排名 |
一、课程成绩 |
二、年级排名 |
三、作为整体的高中学业记录 |
第三节 考试分数之不可或缺 |
一、决策规则 |
二、不可或缺的原因 |
第四节 考试分数之可免试入学改革 |
一、改革历程 |
二、改革原因之考试价值审思 |
三、改革原因之服务高校利益 |
四、改革争议与回应 |
第五节 写作和推荐信 |
一、写作 |
二、推荐信 |
第三章 考量因素(二):个人成就因素 |
第一节 面试 |
一、面试不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
二、面试重要的原因与体现 |
第二节 课外活动与才能 |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
二、驱动逻辑 |
三、UNC体育特长生的录取改革 |
第三节 个人品质 |
一、内涵与决策规则 |
二、驱动逻辑 |
三、甄别途径 |
第四章 考量因素(三):个人背景因素 |
第一节 种族 |
一、考虑原因 |
二、不考虑原因 |
第二节 社经地位 |
一、支付能力 |
二、“第一代大学生” |
第三节 家庭联结 |
一、校友联结 |
二、其他关系联结 |
第四节 地理位置 |
一、居住地 |
二、本州居民 |
第五节 其他因素 |
一、注册兴趣 |
二、就读高中 |
三、性别与宗教信仰 |
第五章 整体性审阅(一):背景化审阅 |
第一节 整体性审阅的要素 |
第二节 背景化审阅的维度与实施 |
一、背景化审阅的内涵与维度 |
二、了解背景的途径 |
三、申请者库审阅 |
第三节 实行背景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
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
二、识别大学成功潜能 |
三、决策最优化的需要 |
第六章 整体性审阅(二):个体化审阅 |
第一节 个体化审阅的内涵与特征 |
一、个体化审阅的内涵 |
二、个体化审阅的特征 |
第二节 个体化审阅的实施 |
一、UCSD的操作方式 |
二、UNC的操作方式 |
第三节 实行个体化审阅的多重动因 |
一、个体化审阅是考虑种族的合法方式 |
二、个体化审阅是州禁令下达成种族多样化的必要方式 |
三、个体化审阅是保证决策自由度的更好方式 |
四、个体化审阅是区分申请者的有效方式 |
五、个体化审阅是达成各项招生目标的最佳方式 |
第七章 整体性审阅(三):集体化审阅 |
第一节 集体化审阅的模式 |
一、委员会模式 |
二、团队审阅模式 |
三、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二节 集体化审阅的路径 |
一、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 |
二、招生季末审核 |
第三节 录取决策的艺术性 |
第八章 录取决策的质量控制 |
第一节 开展质量控制的原因 |
一、保证信度 |
二、保证效度 |
第二节 质量检查技术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二、验证申请材料真伪 |
第三节 专业的审阅团队 |
一、专业团队的构成 |
二、读者培训 |
第四节 大量的审阅投入 |
一、时间投入 |
二、人力投入 |
三、财力投入 |
第五节 教师和董事会的监督 |
一、教师监督的形式 |
二、教师监督的原因 |
三、董事会的监督 |
第九章 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录取决策的目标与铁律 |
二、招生目标的达成方式 |
第二节 研究结论:多重逻辑作用模型 |
一、各项逻辑的内涵与体现 |
二、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 |
三、多重逻辑作用模型存在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讨论与建议 |
一、美国精英高校入学机会的挑战及应对 |
二、美国经验对完善我国高校招考制度的启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3 约访邮件(隐去) |
附录4 PITZER COLLEGE ACADEMIC RATING SCALE-2014(隐去) |
附录5 USC INTERVIEW SHEET-2015(隐去) |
附录6 UNIVERSITY OF PUGET SOUND RATING SHEET-2015(隐去) |
附录7 GUILFORD COLLEGE APPLICATION RUBRIC-2015(隐去) |
附录8 GUILFORD COLLEGE WRITING RUBRIC-2015(隐去) |
致谢 |
四、谁将进入高收入阶层(论文参考文献)
- [1]机制化减贫 ——联合国贫困治理的路径研究[D]. 骆明婷.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2]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D]. 何宇白. 吉林大学, 2020(08)
- [3]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新城发展与住房保障的互动关系研究[D]. 汤顶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4]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 庞洪伟.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5]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研究[D]. 庞淑芬.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6]高等教育扩张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效应[D]. 徐菁. 厦门大学, 2018(07)
- [7]借非国民之力建设国家:海湾君主国的排外性移民体制——关于已经返回和即将去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巴基斯坦移民的案例研究[J]. 伊万·塞勒尼,里亚兹·哈桑,弗拉迪斯拉夫·马克西莫夫,朱颖哲,魏来. 清华社会学评论, 2018(01)
- [8]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9]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演变[J]. 邵宜航,徐菁. 经济学动态, 2017(12)
- [10]美国精英高校录取决策机制研究:多重逻辑作用模型的建构[D]. 万圆. 厦门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