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尺度湿对流论文-苏永玲,周少龙,马丽,张雪琦,梅成红

中尺度湿对流论文-苏永玲,周少龙,马丽,张雪琦,梅成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尺度湿对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和,春季强对流,中尺度,特征分析

中尺度湿对流论文文献综述

苏永玲,周少龙,马丽,张雪琦,梅成红[1](2019)在《2019年“4·26”春季民和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2019年4月26日民和冰雹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成因,利用"2019·04·26"过程的实况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西宁多普勒雷达资料、葵花卫星FY-2G云图TBB资料,从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四个要素出发,分析了此次过程实况特征、天气形势配置、动力热力特征、云图及雷达特征。结果表明:"4·26"强对流过程局地性强、冰雹持续时间短、且伴随短时强降水等混合性强对流天气。是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中低层冷暖空气交汇,并伴有明显的锋区和锋生,地面有冷锋活动。强对流天气与弱的0~6km风切变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面辐合线和干线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闪电提前强对流天气1~2h发生,民和冷中心位于TBB的-60℃梯度最大处,强回波达65dBz,有明显的弱回波区和回波悬垂,回波顶高14km,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25kg/m~2。(本文来源于《青海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徐姝,东高红,熊明明[2](2019)在《冷池对引发新乡“7·9”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9日新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冷池形成原因及其对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特大暴雨是由一个"低质心"结构的后向传播-准静止-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由层状云和对流性降水产生的冷池出流形成的中尺度温度梯度导致地面辐合进而触发了对流。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的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为对流系统提供不稳定能量,两者强度相当的对峙使能量密集带稳定少动,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上风方即冷池出流南侧由于锋生作用将暖湿空气抬升并不断触发新对流,这种后向传播方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处于准静止状态,新生对流单体在地面中尺度涡旋流场的作用下呈有组织的涡旋状旋转,不断经过新乡地区造成强降水持续。湿冷的冷池同时也是本次强降水过程近地面水汽来源之一。太行山的阻挡作用导致冷池在山前堆积后向承载层平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小地形的峡谷效应有助于冷池出流南移,而且为中尺度地面涡旋形成提供了一支重要的西北气流。(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10期)

雷蕾,孙继松,乔林,陈明轩[3](2019)在《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2014年7月16日一次超级单体风暴造成了罕见大冰雹、短时大风和局地暴雨等强天气。利用雷达、自动站、探空、基于雷达观测的四维变分同化系统(VDRAS)等资料针对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超级单体风暴有穹窿回波和悬垂、中气旋、叁体散射等典型大冰雹雹暴云特征。2)降雹属于西北气流型,雹区出现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区(辐合线)附近,低层很好的水汽条件是这种类型下降雹的必要条件。此外,1500 J/kg以上的高CAPE以及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850 hPaθse 360 K的高能舌中心均有利于强对流的发生;"喇叭口"型探空、适宜的0℃层和-20℃层高度以及这两个特性层之间厚度变小是大冰雹出现的典型环境。3)有利的地形、雷暴下山冷池增强导致前侧辐合增强是超级单体发展并向南移动的有利条件。(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吴芳芳,俞小鼎,王慧,商建,周文君[4](2019)在《一次黄海之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7月3日傍晚到4日凌晨,苏北到黄海的一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产生了系列龙卷、直线型对流大风和强降水,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区域自动气象站、卫星云图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详细分析此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结构和产生的天气背景。主要结论如下:(1)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高层为对应分离背景场的强辐散,中层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和500 hPa东移的短波槽前,地面位于锋面气旋暖区内;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在中等到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强的深层(0—6 km)和低层(0—1 km)风垂直切变环境下;(2)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主要垂直环流特征为:近地层东南气流和其上的中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从对流复合体南部流入到复合体中心,复合体后部对流层中低层和中层为较干冷的西北气流夹卷进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导致降水蒸发冷却形成强烈下沉气流,产生带有西北风动量的下沉气流,到地面形成β中尺度冷池,冷池与周边暖湿气流的交界处为β中尺度阵风锋,同时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位于对流层低层到地面部分形成深厚冷池导致的雷暴高压,阵风锋前部有β中尺度暖低压;中尺度对流复合体中高层由于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加热形成暖心结构,位于对流层中层的主要特征为β中尺度气旋性涡旋对应的中尺度低压,对流层高层存在β中尺度辐散反气旋环流;(3)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揭示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成熟阶段主要呈现为线性结构,主要构成是一条尺度在150—200 km的活跃弓形飑线,还有数条较弱的呈气旋性弯曲的对流雨带,雨带旋入共同的涡旋中心,该涡旋中心与地面锋面气旋的中心相对应(重合),同时也是相应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β中尺度气旋的中心,直径为40—60 km;(4)在上述活跃弓形飑线的前侧出现多个中尺度涡旋,4个EF2级龙卷和3个EF1级龙卷都发生在这些中尺度涡旋内,导致龙卷的中尺度涡旋水平尺度为4—5 km,旋转速度接近超级单体的强中气旋旋转速度,垂直伸展比超级单体中气旋浅薄,形成机制也与超级单体中气旋有明显差异;(5)该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成熟阶段的云系尺度为1000 km,其中低于220 K(-52℃)冷云盖的尺度在400 km左右,其内部结构的主要构成是一条150—200 km长的活跃弓形飑线,地面β中尺度冷池和阵风锋,沿着弓形飑线前侧出现多个尺度为4—5 km的中尺度涡旋,其中部分中尺度涡旋导致尺度只有几十至几百米的EF1和EF2级龙卷,呈现出明显的多尺度结构特征。(本文来源于《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CUI,Xinyan,QIN,Rui,CHEN,Mingxuan,HAN,Lei[5](2019)在《阵风锋和中尺度气团边界相互作用的对流初生机制的一个案例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阵风锋和中尺度气团边界相互作用触发对流初生的这篇文章中,研究了两种对流层边界一一阵风锋和中尺度气团边界共同对对流初生的影响。该对流初生现象首先由观测发现,雷达和自动站观测显示阵风锋前方有一个中尺度气团边界存在,在该边界上温湿变化较大,风场存在辐合。在阵风锋与该中尺度气团边界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辐合区域产生了新生对流。为了更清楚地研究该新生对流的初生机制,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的雷达四维变分分析系统同化雷达和自动站资料,融合中尺度模式结果。同化结果分析表明,阵风锋和中尺度气团边界之间辐合抬升加强,被抬升的暖湿气团超过了自由对流高度,产生了新生对流。这对提高新生对流的临近预报和预警可能具有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期刊2019年05期)

王婧羽,王晓芳,汪小康,崔春光[6](2019)在《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逐小时风云卫星TBB资料、逐小时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数据以及国家级地面观测站24小时累积降水量,统计分析2010~2016年夏季,伴随下游地区(104°E以东)降水的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以及东传过程中镶嵌于云团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特征。结果表明,共出现120次伴随下游降水的高原云团东传过程,6月出现最频繁,但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多出现在7月。云团向东传播的主要叁条路径是平直东传、沿长江折向东传和复合东传。其中路径二——沿长江折向东传中的过程是高影响过程,因为过程次数较多(46次),过程平均持续时间较长(62小时),在下游地区引发的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最多。属于东传过程的MCS在7月形成最多,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坡、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高原MCS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主要是通过向东传播的形式实现,因为即使生命史更长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Meso-α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αCS)也鲜少直接移动至110°E以东地区。不同区域的中α尺度持续性拉长形对流系统(Permanent Elongated Convective System,简称PECS)的日变化特征显示,东传过程MCS更容易在夜间从高原东坡向东传播至下游地区。在叁条路径中,路径二中的东传过程MCS数量最多、在下游地区发展最旺盛并与降水日数和覆盖范围存在更好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金硕[7](2019)在《呼和浩特市一次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2017年汛期呼和浩特市出现的一次暴雨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重点分析中尺度对流特征,结果表明:充沛的水汽及持续的水汽输送及辐合是此过程形成的必要条件,深厚的高湿环境有助于提高降水效率和增大雨强,抽吸效应产生的上升运动是强对流天气爆发的成因。(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乔娜,丁治英,刘靓珂,沈新勇,李小凡[8](2019)在《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β中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5年8月3日发生在山东地区的一次MCS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潜热敏感性试验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在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MCS中β尺度强对流带的发生发展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在天气尺度的东北冷涡槽前,高层有强的高空急流存在,低层有不稳定能量释放为中尺度低涡以及对流发生提供有利背景场,低层低涡发展演变引起MCS的形成,其中伴随着β中尺度强对流带转向、合并以及弓状弯曲和暴雨的加强;(2)低层低涡切变导致多条β中尺度对流带以及小槽出现,当小槽中流场由西风-西南风变为西北风-西南风切变时,β中尺度强对流带发展并伴随小槽转竖,强对流带上南北风的加强是对流带转竖的关键;(3)由涡度方程分析,低层倾侧项对正的垂直涡度贡献最大,倾侧项中,水平涡度在垂直速度的作用下,在强对流区的前部有向正涡度的转换,在对流带合并前这种正涡度可延伸至另一个小槽中,使两个小槽的正涡度区加强合并,小槽和强对流带合并,小槽加深,槽前后南北风分别加大。在强对流带的后部为负涡度区,散度项对负涡度的贡献较大,在对流带合并期间后部散度项引起的负涡度区加大,反气旋扰动加强,导致强对流带出现弓状弯曲;(4)对流强盛前关闭潜热,导致叁维风场改变,小槽减弱,扰动场分布散乱,强对流带迅速减弱消失。显见,本次过程中,潜热可引起β中尺度强对流带上小槽迅速加强有利于强对流带转竖。(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王雪,林永辉,刘善峰[9](2019)在《江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转换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及WRF输出资料,研究了2014年6月20—21日发生在江南地区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演变过程、结构特征及模态转变机理。此次暴雨发生在500 h Pa东移发展的短波槽前、850 h Pa切变线与低空暖湿急流之间的不稳定区。MCS演变过程中组织模态发生转变,对流东移发展形成拖尾型(tailing stratiform,TS) MCS,后逐渐转变为平行型(parallel stratiform,PS) MCS。环境风场上,TS型MCS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弓状回波北侧有气旋生成; PS型MCS低层表现为垂直对流线的相对入流,中高层表现为平行向相对入流。TS型MCS中,强对流区位于正扰动气压带,形成垂直作用于对流线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相对入流垂直对流线;而在平行对流线方向上,扰动气压变化小,平行相对气流弱,整体呈现为较强的垂直向相对气流; PS型MCS中,气压扰动整体表现为西南正气压扰动与东北负气压扰动的分布特征,在西南-东北向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形成平行对流线向后的相对入流,导致MCS模态的转变。(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苏爱芳,张宁,袁小超,王迪[10](2018)在《豫西南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Y静止卫星资料、多普勒雷达监测及四维变分(4DVAR)反演产品、区域自动站和常规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对2011年8月16日淮河上游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边缘MCS的结构、演变规律及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卫星监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简称MCS)形成于副高边缘切变线附近,扩散南下冷空气触发高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是系统形成发展的主要机制。对流系统的发展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对流系统初生期、β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βCS)合并发展期、圆形α中尺度对流系统(简称MαCS)旺盛期和减弱衰亡期,前叁个阶段是产生强降水的主要时期。卫星监测的MCS初生期在雷达上表现为单体和多单体风暴,后叁个时期则多表现为β和α中尺度对流系统,成熟期在雷达上表现为带状对系统。对流系统在低层辐合线附近发展,辐合区合并造成对流系统合并,进而造成MCS爆发性发展和降水强度的增加,边界层气旋式旋转气流使冷云罩具有圆形特征。对流系统的垂直辐合辐散层及正负涡度层均呈交替分布特征,高层辐散和垂直上升运动相对弱。低层辐合区的宽度与系统的水平尺度有关。地面冷暖气流交汇及地形辐合线具有重要的对流触发作用,地面气流汇合和豫西中尺度地形对降水落区和中心强度均有影响。(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中尺度湿对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了2016年7月9日新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冷池形成原因及其对产生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地区特大暴雨是由一个"低质心"结构的后向传播-准静止-涡旋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由层状云和对流性降水产生的冷池出流形成的中尺度温度梯度导致地面辐合进而触发了对流。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的假相当位温密集带为对流系统提供不稳定能量,两者强度相当的对峙使能量密集带稳定少动,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上风方即冷池出流南侧由于锋生作用将暖湿空气抬升并不断触发新对流,这种后向传播方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缓慢处于准静止状态,新生对流单体在地面中尺度涡旋流场的作用下呈有组织的涡旋状旋转,不断经过新乡地区造成强降水持续。湿冷的冷池同时也是本次强降水过程近地面水汽来源之一。太行山的阻挡作用导致冷池在山前堆积后向承载层平流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小地形的峡谷效应有助于冷池出流南移,而且为中尺度地面涡旋形成提供了一支重要的西北气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尺度湿对流论文参考文献

[1].苏永玲,周少龙,马丽,张雪琦,梅成红.2019年“4·26”春季民和强对流天气中尺度特征分析[J].青海科技.2019

[2].徐姝,东高红,熊明明.冷池对引发新乡“7·9”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分析[J].气象.2019

[3].雷蕾,孙继松,乔林,陈明轩.一次超级单体雹暴的中尺度对流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9

[4].吴芳芳,俞小鼎,王慧,商建,周文君.一次黄海之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多尺度结构特征观测研究[J].气象学报.2019

[5].CUI,Xinyan,QIN,Rui,CHEN,Mingxuan,HAN,Lei.阵风锋和中尺度气团边界相互作用的对流初生机制的一个案例研究(英文)[J].AtmosphericandOceanicScienceLetters.2019

[6].王婧羽,王晓芳,汪小康,崔春光.青藏高原云团东传过程及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J].大气科学.2019

[7].张金硕.呼和浩特市一次暴雨过程中尺度对流特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8].乔娜,丁治英,刘靓珂,沈新勇,李小凡.两种尺度低涡背景下β中尺度强对流带的演变及成因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9

[9].王雪,林永辉,刘善峰.江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态转换机理研究[J].大气科学学报.2019

[10].苏爱芳,张宁,袁小超,王迪.豫西南一次局地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标签:;  ;  ;  ;  

中尺度湿对流论文-苏永玲,周少龙,马丽,张雪琦,梅成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