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虚

文化空虚

身份证号码:65900119880329xxxx

最近,国内有不少有识之士感叹:中国600多座城市基本没有个性!这也就是说在过去的几十年城市发展中,城市的规划、建设者忽视了对于城市文化的保护和建设,使得当今千城一面,在各大城市之中产生了,“物质丰富,文化空虚”的局面。

城市,在我看来有一软一硬两个大的组成部分。

文化,我将它定义为“城市软组织”。其传播、发展速度较慢,需要生活在城市之中的各个人群的共同建设。期发展方向无法预测,难以具体定义含义。我们都生活在其中,但每个人又无法具体的说出什么是文化。它是城市的润滑剂、调味剂,冰冷的城市由于文化的加入而显得具有人情味儿。它是城市的标签,不同的城市因不同的文化存在而相互区别。

建筑,我将它定义为“城市的硬骨架”。其建设速度远远快于文化的传播速度。建筑定义出城市的具体空间。而且变化周期较长,一旦定义,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无法做出二次定义。建筑给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时空条件,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国内的城市建设应该说达到了一个建设高潮。城市迅速的程式化扩张,相对于文化的传播迅速的太多。各大城市就像是一个枯燥的海绵,只有建筑这个城市的骨架,而少了文化这个温润海绵的水。这种现象与中国所处的时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紧跟国际发展的热潮,跻身于大国之列,忽视文化发展,着重于经济建设。文化的空虚让城市生活日益的枯燥乏味。千城一面的现象让城市建设者不得不放慢建设脚步,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用一个很时髦的词在这里解释多样的城市文化——“地域性”。

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中,对“地域性”及相关的文化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正在日益升温。但是在当今建筑界,对于“地域性”的理解,常常与“民族性”、“传统文化”等等常常联系起来,人们常常把这些“地域性”、“乡土性”、“传统”这些概念统统理解为过去的,并且是那些固定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而强调“地域性”的设计者又常常将这些元素作为设计的主基调,不能够超越建筑形式和风格之外。所以,虽然前辈们做了长久的研究和探索,却一直难以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制约。建筑设计上的文化欠缺,直接导致一个城市文化的缺失,当大面积的城市以一个共同的外貌出现时,就是所谓的“全球化”问题。

实际上,建筑全球化的问题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国际风格”的出现。1920—1930年,现代主义首先在欧洲形成,后来传到美国,并逐渐演化为“国际式”建筑,一度风靡世界,这是有期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之际,有很多建筑师、哲学家对于这一风格产生了质疑,与表达了对于文化趋于统一的忧虑。当代分析学家保罗•利库尔在《历史与真理》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全球化的现象,既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步,又起了某种微妙的破坏作用。它不仅破坏了传统文化,这一点到不一定是无可挽回的错误,而且破坏了我暂且称之为伟大文化的“创造核心”,这个“核心”构成了我们阐述生命的基础,我将称之为人类道德和神话的核心。由此产生了冲突。我们的感觉是:这种单一的世界文明同时正在对缔造过去伟大文明的文化资源起着消耗和磨蚀的作用。除了其他一些令人不安的效果以外,这种威胁还表现在它呈现于我们面前一种平庸无奇的文明。……在世界各地,人们看大的事同样低劣的电影、同样的“角子老虎”、同样的塑料和铝制品的暴政、同样的由宣传所歪曲的语言等等。看似人类在成群的接近一种消费着文化的过程中,也成群的停顿在一个层次的文化水平上了。于是,我们遇到了正面临着从不发达状态升起的民族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走向现代化,是否必须抛弃使这个民族得以生存的古老文化传统……从而也产生这样一个谜:一方面,它必须扎根在自己历史的土壤中,熔炼一种民族的精神,并且在殖民者的个性面前显示出这种文明和精神的再生。但是为了参加现代文明,它又必须参与到科学、技术和政治上的理性行列中来,而这种理性又往往自己把全部的文化传统都纯粹地、简单地予以抛弃。事实是:每个传统文化都无法承受及吸收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

这就是我们的迷:如何又成为现代的而又回到自己的源泉;如何恢复一个古老的、沉睡的文化,而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

可是究竟什么是“全球化”,“国际化”?“全球化”是双向的—西方人向东方人看起,东方人向西方人学习,还是单向的—全世界向西方看起?当开发商们把中国文化变成边缘装饰,在全国各地退出法式风格,美式风格,英式风格等等西式建筑时,人们是否会停下脚步思索:这些风格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消亡了什么?在急速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一种位置?

这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在全球文化趋同的潮流中,我们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经济中心,中国的城市正在走向世界的前列。但是中国的建筑文化、城市文化却越来越贫瘠,每个城市都失去了个性。过于国外的先进技术来说,我们是要去学习的。但国外的建筑文化是不是适合我们的这片热土,是每一个建筑师要细细思考的。“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来说,并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发展,互利共荣,更多的是文化的“走出去”和“引进来”。

盲目的崇洋媚外是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大敌。如何客服并摒弃崇洋媚外的陋习,政府和城市建设决策者的指导思想尤为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出现了很多西式的建筑。西式的居住区,西式的办公楼,西式的商场出现在全国各地。身处其中,会有种置身国外的错觉。我国地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每个地区又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是对一个的去地域文化最好的阐述和传承。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城市的建设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文化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也开始明白建筑对于一个城市和文化的重要性。

每个城市都在不断的生长,每个建筑都在时间中慢慢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拆除老建筑,修建新建筑。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拆老屋建新房,就是以不同的空间格局塑造另外了一种生活方式、处世态度、生命哲学,它不仅仅是土木工程,它是一种文化的开启和创造,是我们给下一代的生命哲学。”我十分赞同这句话。每一个建筑都是对一种生活的阐述、定义,都是对一种文化的表达。破旧拥挤的老房子拆掉,让崭新的楼房建起,而崭新的楼房又维持一种古旧的情调,夹杂着刻意留下来装饰用的文化片段残垣。讲究的饮食、流行的音乐、前卫的艺术与时尚,使外国人以为找到了想象中充满东方情调的城市,使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品味与纽约、巴黎同步同曲,找到了想象中的现代。破败的老区一眨眼变成一个城市的地标、一种新文化的象征,决策者的机灵和香港开发商的精确估算不能不让人佩服。

建筑的生命在于使用者,城市的生命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群。拆除一栋老建筑,是对那种生活方式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是不是正确呢?这麽重大深化、影响长远的问题,岂是一个“开发”的经济问题而已?

关于城市建设问题,我只能浅浅的谈自己一些观点。一个城市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筑,建筑决定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与其说是在建设城市,不如说是在建设生活。当今中国城市文化的空虚,是值得每一个建筑人去思考,去将其改变的。在急速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样的一种位置?它是城市的内涵?还是城市的装饰?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本身的历史和性格应该如何对待?

最后我想用龙先生的一句话:

“没有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不从自己的村子出发。没有一个值得爱的城市不从市民的情感开始。没有一个自尊自重的国家允许别人来为你命名。没有一个广场,不泄露一个城市的底细。”

标签:;  ;  ;  

文化空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