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脉冲喷油模式的调制及其对柴油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多脉冲喷油模式的调制及其对柴油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论文题目: 多脉冲喷油模式的调制及其对柴油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作者: 王辉

导师: 苏万华

关键词: 柴油机,均质压燃着火,多脉冲喷射,调制喷油模式,预混燃烧,指示热效率,工况拓展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均质压燃着火(HCCI)燃烧因具有实现高效率、低排放的潜力而成为国际内燃机界研究的热点。但在应用上仍有许多难题。对柴油HCCI燃烧过程而言,混合气形成过程和自燃着火过程的控制是其中的关键。有效的燃油喷射策略能减少燃油湿壁现象,控制均质混合气的形成,进而控制预混燃烧过程。本文提出了调制多脉冲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喷油模式的调制实现了柴油均质压燃着火过程中预混速率、自燃着火速率和燃烧速率的控制,并有效扩展了HCCI发动机的负荷范围。共轨式喷油器电磁阀具有高的电磁响应速度是实现多次燃油喷射策略的基础。采用直流110V高压驱动有助于保证电磁阀的高速响应特性。本文基于斩波升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开发了高性能的非隔离DC-DC升压型变换器,将直流24V升压到110V。并对Boost变换器驱动共轨式喷油器时的动态工作特性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本文创新提出并设计了调制多脉冲燃油喷射的电控开发系统。开发系统基于PC机丰富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以中断控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的层次化设计和控制信号的逻辑合成,实现了对多脉冲喷射定时、脉冲喷射次数、控制脉宽和脉冲间隔的独立灵活地调制。在电控开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典型喷油模式的调制。基于对组织HCCI燃烧过程的认识,设计并实现了如下四种典型喷油模式,交错式(SM)、驼峰式(HM)、递增式(PIM)和均衡式(EM)喷油模式,并开展了基于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制喷油模式可以实现对预混燃烧着火速率和燃烧速率的控制。可以有多种喷油模式组织的预混燃烧实现接近于零的NOx和碳烟排放。但为了获得更高的HCCI燃烧的功率输出,喷油模式需要仔细地调制,多脉冲喷射次数、脉冲喷油量、脉冲喷油比例和喷油间隔是喷油模式调制的关键控制参数。在拓展柴油HCCI燃烧工况的研究中,不同发动机转速1400、1600和1800rpm下,基于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仍具有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随着发动机转速升高,预混燃烧NOx排放轻微的恶化,预混合气可能出现较大的分层现象。此时调制的喷油模式,其后期脉冲喷油量应递减且减少单次喷油量。在高转速(如1800rpm)下,进气压力和喷油定时等参数对预混燃烧的影响减弱,喷油模式的调制更关键。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HCCI 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

1.3 以柴油为燃料的HCCI 发动机技术的发展

1.3.1 缸外预混合柴油HCCI

1.3.2 缸内早喷柴油 HCCI

1.3.2.1 单喷油器的缸内早喷柴油 HCCI

1.3.2.2 多喷油器的缸内早喷柴油 HCCI

1.3.3 缸内晚喷柴油HCCI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调制多脉冲燃油喷射控制柴油HCCI 研究方案

2.1 柴油 HCCI 研究的总体方案

2.1.1 研究方案的提出

2.1.2 基于调制多脉冲喷射的预混燃烧基本方案

2.2 单缸柴油 HCCI 发动机实验系统

2.2.1 单缸实验发动机改造

2.2.2 高压共轨系统

2.3 FIRCRI 共轨喷油系统响应特性的仿真研究

2.3.1 系统仿真简图

2.3.2 无量纲参数定义

2.3.3 响应时间的定义

2.3.4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2.4 基于微机的多脉冲复合喷射电控系统

2.4.1 电控开发系统的硬件设计

2.4.1.1 输入信号调理电路

2.4.1.2 控制信号逻辑合成电路

2.4.1.3 功率驱动电路的设计

2.4.2 电控开发系统的软件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压共轨系统中升压型变换器的研究与开发

3.1 DC-DC 变换器的设计方案

3.1.1 喷油器电磁阀驱动电路对DC-DC 变换器的要求

3.1.2 Boost 变换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3.1.3 Boost 变换器电路的工作模式

3.2 Boost 变换器主电路的设计与研究

3.2.1 电流型PWM控制器

3.2.2 控制电路 PWM 占空比和工作频率计算

3.2.3 双环控制策略的研究

3.2.4 双环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3.2.5 斜坡补偿电路设计

3.3 Boost 变换器主要元件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3.3.1 功率 NMOS 管驱动电路及散热设计

3.3.1.1 功率 NMOS 管驱动电路设计

3.3.1.2 功率 NMOS 管的功耗计算

3.3.1.3 功率 NMOS 管散热器的选择

3.3.2 储能电感器的设计及计算

3.3.2.1 磁性材料的选用

3.3.2.2 磁芯结构选择及参数计算

3.3.3 续流二极管与储能电容的选择

3.4 Boost 变换器工作过程的仿真研究

3.4.1 表征升压电路的基本方程

3.4.2 表征喷油器电磁阀响应特性的基本方程

3.4.3 Matlab 仿真结果及分析

3.4.3.1 工作频率对变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3.4.3.2 储能电感量对变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3.4.3.3 储能电容对变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3.5 Boost 变换器动态小信号分析

3.5.1 DC-DC 变换器动态小信号状态方程

3.5.2 Boost 变换器双环控制系统小信号等效处理

3.5.3 等效的单环控制系统动态小信号分析

3.5.3.1 单环控制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的建立

3.5.3.2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3.6 Boost 变换器电路电磁兼容设计

3.6.1 电路内部产生的干扰

3.6.2 电路外部的干扰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调制多脉冲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机理研究

4.1 单区放热模型

4.1.1 单区放热模型的基本假设

4.1.2 数学描述

4.1.3 气缸容积约束方程

4.1.4 传热量的计算

4.1.5 燃烧过程相关评价参数的定义

4.2 基于调制多脉冲喷射的预混燃烧过程研究概述

4.2.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4.2.2 基本研究方法

4.2.3 基本实验方案

4.3 典型喷油模式的调制

4.4 基于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四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排放和热效率分析

4.4.2 五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排放和热效率分析

4.4.3 六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排放和热效率分析

4.5 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着火时刻和放热速率的控制

4.5.1 多脉冲喷射定时对预混燃烧着火时刻和放热速率的影响

4.5.2 喷油模式对预混燃烧着火时刻和放热速率的影响

4.6 进气压力对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4.6.1 进气压力对四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4.6.2 进气压力对五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4.6.3 进气压力对六次多脉冲喷射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4.7 多脉冲喷射次数对调制喷油模式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4.7.1 多脉冲喷射次数对驼峰式喷油模式预混燃烧的影响

4.7.2 多脉冲喷射次数对递增式喷油模式预混燃烧的影响

4.7.3 多脉冲喷射次数对均衡式喷油模式预混燃烧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工况拓展的研究

5.1 基本实验方案

5.2 基于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工况扩展时试验结果及分析

5.2.1 工况拓展时调制喷油模式的预混燃烧排放和热效率分析

5.2.2 进气压力对不同转速时预混燃烧过程的影响

5.3 工况拓展时预混燃烧过程的放热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07-10

参考文献

  • [1].喷油规律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研究[D]. 石秀勇.山东大学2007
  • [2].燃用天然气合成油发动机燃烧特性与可靠性研究[D]. 武涛.上海交通大学2008
  • [3].高压共轨多孔喷油器各孔喷油特性测量及数值模拟[D]. 薛福英.江苏大学2017
  • [4].柴油机准维模型建模及共轨喷油系统硬件在环仿真研究[D]. 齐鲲鹏.大连理工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柴油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 黄豪中.天津大学2007
  • [2].一种新概念(BUMP)燃烧室内准均质燃油混合气快速形成机理的研究[D]. 余皎.天津大学2003
  • [3].预混合压燃发动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研究[D]. 姚广涛.天津大学2005
  • [4].满足低排放法规的两气门电控柴油机燃烧过程研究[D]. 刘雄.天津大学2004
  • [5].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着火与燃烧过程的理论与数值研究[D]. 贾明.大连理工大学2006
  • [6].燃料设计控制HCCI燃烧与排放的试验研究[D]. 侯玉春.上海交通大学2007
  • [7].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D]. 黄茂杨.东南大学2005
  • [8].内燃机均质压燃(HCCI)的建模和试验研究[D]. 钟绍华.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  ;  ;  

多脉冲喷油模式的调制及其对柴油HCCI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