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正式照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福利责任,老年人,长期照料,非正式照料者
非正式照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1](2018)在《支持非正式照料者:发达国家老年福利制度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非正式照料(以家庭照料为主)在老年人长期照料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公共资源。但由于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各类冲突的加剧致使家庭成员的照料压力增大,因此非正式照料者必须有来自公共服务的支持。为了支持非正式照料者,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立法保护与经济投入,以承认照料者权利并支持他们的服务,由此逐渐形成了老年福利制度的新动向。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国家与家庭的福利责任划分,然后概括了发达国家在支持老年人非正式照料者(主要是家庭照料者)方面的经验,最后说明他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包括强调国家责任与志愿组织的作用、承认和保护照料者权利的立法、全面与灵活的照料者支持策略、稳妥的长期照料保险、以政策保障促进传统家庭价值观的传承。(本文来源于《学海》期刊2018年04期)
刘亚飞,张敬云[2](2017)在《非正式照料会改善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吗?——基于CHARLS 2013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CHARLS 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式照料对失能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着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进一步对非正式照料的来源进行分类,发现配偶和子女(及子女的配偶)提供的非正式照料都可以改善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是其他亲属提供的非正式照料对于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着。最后,对于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着改善女性的心理健康,但是对于男性的心理健康没有显着的影响;非正式照料能够缓解轻微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但是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没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南方人口》期刊2017年06期)
陈丽强,宁满秀[3](2016)在《非正式照料对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费用上涨,老年人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愈演愈烈。为了寻求减轻老年人医疗负担的新路径,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IV-Tobit模型,考察非正式照料对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照料对老年人的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由此可见,非正式照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年人的医疗费用负担。(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刘晓婷,侯雨薇[4](2016)在《子女经济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料研究——基于CLHLS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变迁,强化居家失能老人的非正式支持是社会政策的重要使命。利用2008年和2011年两期CLHLS数据的分析表明,子女经济支持对失能老人的居家照料及其费用具有重要影响。截面Logit模型显示,增加子女经济支持,老年人接受子女照料和社会照料的可能性会显着提高;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揭示了子女经济支持从无到有,会使子女照料的可能性提高5.36%;子女经济支持每增加1万元,配偶照料的可能性将提高4.29%。Tobit模型表明,子女经济支持每增加1万元,照料费用增加125元;子女经济支持从无到有,照料费用提高58元。因此,子女经济支持对照料支持并未呈现"挤出"效应,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子代对亲代的双重赡养责任。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中,需要关注代际支持,实现家庭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刘欣[5](2014)在《失能老人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资源整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失能老人地缘、业缘关系的变化,失能老人非正式照料服务凸显危机,如家庭子女数减少、子女要面临照料与工作的选择、子女照料压力加大等问题。与此同时,失能老人正式照料服务也存在不足:首先完善的照料体系尚未建立,其次民办养老机构与社会公办福利机构存在窘境,最后正式照料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亟待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失能老人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资源整合研究就具有紧迫性与必要性,通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失能老人照料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国长期照料体系的建立提供可借鉴的思路。这既符合传统养老观念,而且顺应了“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需要。本文是在个案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首先,以相关文献和理论为基础,了解目前国内外失能老人照料研究的现状。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个案访谈的方式,对西安市莲湖区失能老人的照料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梳理失能老人正式、非正式照料服务的现状和失能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第叁,确立失能老人照料资源整合的不同层次,从信息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四个方面进行整合。继而,以德国、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失能老人照料的经验,包括照料内容、服务机构的设置、照料费用的分配、照料人员的管理等,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失能老人照料资源整合的启示。最后,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失能老人的照料经验,并结合我国失能老人照料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失能老人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资源整合,促进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事业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4-06-30)
沈妍[6](2007)在《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的一个全球性课题。其所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对照料需求的迅速增加。这一增加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和内容上。和其他人群一样,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全方位的,有物质、精神、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但和其他人群不同的是,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照料。能否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得到应有的照料,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社区照料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老年照料模式的主流。社区照料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的正式照料,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照料。社区照料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正式与非正式两种照料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老人所熟悉的家庭成员、邻里及社区志愿者在照料老人中的主要作用,另一方面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与协助,为老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在老人熟悉的社区环境中,通过两种不同照料资源的互补与结合,达到非常经济和良好的照料效果。所以,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成为在社区照料中尤为强调的一组概念,也是研究社区照料的一个切入口。本文从正式照料、非正式照料以及二者整合的角度探讨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国家、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近年来在老年社区照料方面所取得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设想。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同时也一直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老龄化是本世纪上海人口发展最为显着的一个特征。在人口在老龄化进程迅速推进的同时,老年人内部的年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上海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高效的社区照料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政府开始逐步重视发展老年照料事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一样,上海也确立了以社区照料为主的老年照料模式。上海的老年社区照料虽然发展迅速,但尚处于初创阶段,未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无论是正式照料还是非正式照料及二者的整合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和专业的正式照料系统,并挖掘非正式照料资源、统筹社区资源,建立一个整合的老年社区照料体系。(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7-06-17)
非正式照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CHARLS 2013年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正式照料对失能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着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进一步对非正式照料的来源进行分类,发现配偶和子女(及子女的配偶)提供的非正式照料都可以改善失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但是其他亲属提供的非正式照料对于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显着。最后,对于不同群体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非正式照料能够显着改善女性的心理健康,但是对于男性的心理健康没有显着的影响;非正式照料能够缓解轻微失能老人的抑郁程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但是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的抑郁程度和生活满意度没有显着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正式照料论文参考文献
[1].李俊.支持非正式照料者:发达国家老年福利制度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海.2018
[2].刘亚飞,张敬云.非正式照料会改善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吗?——基于CHARLS2013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17
[3].陈丽强,宁满秀.非正式照料对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
[4].刘晓婷,侯雨薇.子女经济支持与失能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料研究——基于CLHLS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5].刘欣.失能老人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资源整合研究[D].西北大学.2014
[6].沈妍.正式照料与非正式照料的整合[D].上海交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