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视域 ——兼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视域 ——兼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16世纪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以至于在先进的基础上并未产生世界意义的近代科学。为什么中国未产生近代科学?这一问题已成为科技史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长期讨论。这一问题也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学术界关于此问题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给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从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通过中西方近代科技发展与成就的对比,以及中西科学传统的比较,对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分别从哲学、思维与文化、制定等社会文化视角进行剖析,从中我们找出此问题的一些关键因素。而后,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和深入的反思探索,从得到的启示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状况,由此能够加快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科技有朝一日重新回到世界的前列。本文研究主要运用了历史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文中通过西方近代科技革命和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横向比较,以及中国古代科学的兴盛和中国近代科学的衰落的纵向对比,反映了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李约瑟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文献的思考分析,对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原因的进行了多视角剖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学术界的研究进展
  • 1.2.1 科技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影响
  • 1.2.2 闭关自守思想的影响
  • 1.2.3 传统科技自身缺陷的影响
  • 1.2.4 重实用轻理论理念的影响
  • 1.2.5 科技与权力的关系影响
  • 1.3 本文简介
  • 1.3.1 研究的意义
  • 1.3.2 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历史背景
  • 2.1 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
  • 2.1.1 西方近代的科学革命
  • 2.1.2 西方近代的技术革命
  • 2.2 中国古代科技的兴盛与衰落
  • 2.2.1 中国古代科技的形成时期
  • 2.2.2 中国古代科技的兴盛时期
  • 2.2.3 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对落后时期
  • 3 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原因的多视角剖析
  • 3.1 哲学视角的剖析
  • 3.1.1 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观阻碍了科学探索
  • 3.1.2 逻辑科学的缺乏产生了技术化的科学
  • 3.1.3 主观内在的方法违背科技发展的规律
  • 3.1.4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阻滞着科技的发展
  • 3.1.5 中国"黑暗的中世纪"——程朱理学对科技发展的致命打击
  • 3.2 思维与文化视角的剖析
  • 3.2.1 思维视角的剖析
  • 3.2.2 文化视角的剖析
  • 3.3 制度视角的剖析
  • 3.3.1 中国封建制度对科技发展的二重影响
  • 3.3.2 制度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
  • 3.3.3 制度对科技兴衰的重要作用
  • 4 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研究视域
  • 4.1 从中国三大传统看"李约瑟难题"
  • 4.1.1 从中国科学传统层面看
  • 4.1.2 从中国哲学传统层面看
  • 4.1.3 从中国社会传统层面看
  • 4.2 从系统论看"李约瑟难题"
  • 4.2.1 从系统的结构看
  • 4.2.2 从系统的功能来看
  • 4.3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科学精神
  • 4.3.1 传统宗法文化缺乏创新精神
  • 4.3.2 科学精神:探求精神与怀疑精神
  • 4.3.3 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 4.4 "李约瑟难题"研究的现代意义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唯物史观视域下“李约瑟难题”的时代审视[J]. 创新 2020(02)
    • [2].综合求解“李约瑟难题”[J]. 知识文库 2018(19)
    • [3].解读“李约瑟难题”——中西“轴心时代”哲学与科学关系比较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7(02)
    • [4].从“问题之谜”到“范式之争”及其超越——一个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文献综述[J]. 天府新论 2016(04)
    • [5].对“李约瑟难题”及其各种试解的思考[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3(08)
    • [6].“李约瑟难题”:答与不答 就在那里[J]. 中国科技奖励 2019(08)
    • [7].“李约瑟难题”之解——探寻实现“中国梦”的科技支撑[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7)
    • [8].从思维模式看“李约瑟难题”[J]. 博览群书 2010(08)
    • [9].广义“李约瑟难题”及其启示[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10].“李约瑟难题”的不可通约解读[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1].从国家考试制度解读“李约瑟难题”[J]. 学园 2018(14)
    • [12].从“李约瑟难题”看甲午之殇的重要原因[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07)
    • [13].关于“李约瑟难题”研究的反思[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14].关于“李约瑟难题”的制度经济学解析——基于比较研究视角[J]. 经济问题 2009(05)
    • [15].浅析“李约瑟难题”[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6].中国人对“李约瑟难题”的关注[J]. 科学与管理 2011(06)
    • [17].“李约瑟难题”的诺斯解释:一个基于产权的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7)
    • [18].中国哲学视角下的“李约瑟难题”探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6)
    • [19].“李约瑟难题”之解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启迪[J]. 科技信息 2011(01)
    • [20].浅析“李约瑟难题”[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9)
    • [21].“李约瑟难题”之我见[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9)
    • [22].“李约瑟难题”的文化阐释[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 [23].从“李约瑟难题”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J]. 黑龙江史志 2014(23)
    • [24].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中国文化的出路——从“李约瑟难题”谈起[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9)
    • [25].“李约瑟难题”的哲学与逻辑角度阐释[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05)
    • [26].复杂性思维之“李约瑟难题”[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7].以诺斯的产权分析框架解读“李约瑟难题”[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5)
    • [28].“李约瑟难题”的长时段考察[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9].库恩的范式理论与“李约瑟难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30].中国科技教育史中的“李约瑟难题”研究——评《中国科学技术史》[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8)

    标签:;  ;  ;  ;  ;  

    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背景、原因及视域 ——兼对“李约瑟难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