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N网络层协议研究及在土遗址微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WSN网络层协议研究及在土遗址微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本文以探索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潜在的应用场景为目的,利用WSN自身优势与文物保护应用背景相结合,将WSN应用于土遗址微环境监测中,为文物保护科研人员研究适合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模型提供数据支持。围绕WSN在土遗址微环境监测应用需要解决的数据收集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分析应用场景特点,以及对现有WSN路由协议、数据转发协议的研究,提出了模块化的WSN网络层协议结构,设计了适合土遗址微环境监测应用场景的路由协议和数据转发协议,通过仿真实验和原型系统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研究WSN协议栈结构,针对实际应用中WSN网络层较高的功能复杂度,将WSN网络层进行功能解耦,划分为路由模块、数据转发模块,并对这两个模块的功能与交互进行定义,以实现应用中动态模块替换。在系统实现中,路由模块运行PDHP路由协议完成网络拓扑结构的建立,数据转发模块运行D2CPR数据转发协议,在网络层进行局部数据传输控制。(2)提出了基于预部署的分区域分簇路由协议(PDHP):将监测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在小区域中节点自组成簇,由基站节点定期发送数据收集包,建立簇首到基站的多跳反向梯度,以此簇首将收集到的数据发往基站。PDHP路由协议以分簇路由均衡网络能量消耗,以区域划分减小成簇复杂度,以应用场景特点简化协议设计。(3)提出了网络层数据转发协议(D2CPR):针对应用特点采用NACK方式进行丢失数据的局部重传,并以分布式拥塞控制思想,进行局部数据传输控制,以解决数据传输可靠性、完整性问题;另外通过获取路由模块维护的网络拓扑结构信息,进行节点功率控制与休眠调度,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4)在NS2中对PDHP协议和D2CPR协议进行仿真实验,在仿真实验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使用运行TinyOS2.0操作系统的Micaz系列节点,将原型系统部署在西安市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城墙遗址区域进行微环境监测,以实际应用验证了本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且为文物保护人员研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微环境数据,同时也体现了WSN在未来智能生活中的应用潜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组织
  • 第二章 WSN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概述
  • 2.1 土遗址保护中微环境监测问题
  • 2.2 WSN在土遗址微环境监测中的优势
  • 2.3 WSN应用于文物保护研究现状
  • 2.4 上遗址微环境监测应用特点与需求
  • 2.5 土遗址微环境监测数据收集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SN协议栈选择与网络层模块划分
  • 3.1 WSN协议栈的发展
  • 3.2 WSN协议栈研究现状
  • 3.3 WSN网络层功能解耦
  • 3.4 土遗址微环境监测应用WSN协议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SN网络层D2CPR数据转发协议
  • 4.1 引言
  • 4.2 动机和问题分析
  • 4.3 网络层数据转发协议研究现状
  • 4.3.1 分布式拥塞控制研究现状
  • 4.3.2 局部重传机制研究现状
  • 4.4 D2CPR数据转发协议
  • 4.4.1 D2CPR协议通信模型
  • 4.4.2 D2CPR协议设计思想
  • 4.4.3 局部重传实现
  • 4.4.4 分布式拥塞控制实现
  • 4.4.5 休眠调度与发送功率控制
  • 4.4.6 D2CPR协议整体描述
  • 4.4.7 D2CPR协议性能分析
  • 4.5 NS2仿真实验
  • 4.5.1 NS2仿真平台介绍
  • 4.5.2 仿真实验目的
  • 4.5.3 仿真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SN网络层PDHP路由协议
  • 5.1 引言
  • 5.2 动机与问题分析
  • 5.3 WSN网络层路由协议研究现状
  • 5.3.1 平面路由协议
  • 5.3.2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路由协议
  • 5.3.3 分层路由协议
  • 5.4 PDHP路由协议思想
  • 5.4.1 预部署区域划分
  • 5.4.2 簇首选举算法
  • 5.4.3 簇内通信与功率控制
  • 5.4.4 汇聚节点数据收集与簇间通信
  • 5.4.5 PDHP协议算法描述
  • 5.4.6 PDHP协议性能分析
  • 5.5 NS2仿真实验
  • 5.5.1 仿真实验目的
  • 5.5.2 WSN无线通信能量模型
  • 5.5.3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SN在含光门土遗址保护的应用
  • 6.1 含光门土遗址应用背景介绍
  • 6.2 应用系统架构
  • 6.3 实验所用节点及传感器介绍
  • 6.4 TinyOS与nesC概述
  • 6.4.1 TinyOS操作系统
  • 6.4.2 nesC语言
  • 6.5 原型系统在TinyOS上的实现
  • 6.6 实际部署场景
  • 6.7 实地数据采集
  • 6.8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全文工作总结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机改性固化剂在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中的性能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2)
    • [2].李渡酒窖土遗址中微生物种群的鉴定与分析[J].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1)
    • [3].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保护加固工程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骆驼城遗址加固工程为例[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4)
    • [4].青海地区苔藓结皮对土遗址片状剥离的影响[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05)
    • [5].基于文献的中国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J]. 西部考古 2017(02)
    • [6].浅谈土遗址中的蛴螬病害及其防治[J]. 丝绸之路 2017(04)
    • [7].土工试验在土遗址保护中的应用[J]. 文物建筑 2013(00)
    • [8].丙烯酸盐配合物溶胶对三杨庄汉代潮湿土遗址的现场加固试验[J].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 2011(00)
    • [9].土遗址保护材料的应用与效果研究——评《土遗址保护材料探索——非水分散体材料研制及土遗址加固研究》[J]. 材料保护 2020(09)
    • [10].土遗址土动力特性[J]. 地震工程学报 2020(06)
    • [11].土遗址夯补机具研制与配套施工工艺研究[J]. 施工技术 2017(S2)
    • [12].土遗址保护实践探索——以汉霸二王城城垣保护为例[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22)
    • [13].土遗址保护锚固技术研究现状[J]. 丝绸之路 2012(08)
    • [14].土遗址保护中的多学科应用[J]. 丝绸之路 2010(06)
    • [15].西安土遗址保护环境创造实践与研究进展[J]. 建筑与文化 2014(03)
    • [16].植物对汉阳陵帝陵封土遗址的影响[J]. 文博 2013(03)
    • [17].浅析土遗址保护的影响因素及保护方式[J]. 四川建材 2012(02)
    • [18].综述土遗址保护的研究现状及意义[J]. 山西建筑 2012(19)
    • [19].几个红烧土遗址过火温度的科学推断[J]. 文物春秋 2018(06)
    • [20].秦陵百戏俑坑土遗址纵向水盐运移的模拟土柱实验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5(S1)
    • [21].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筛选试验研究——以福建昙石山遗址为例[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4(01)
    • [22].膨胀土地区土遗址病害分析[J]. 河南科技 2010(03)
    • [23].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及保护对策简述[J]. 山西建筑 2018(03)
    • [24].潮湿环境下的土遗址加固保护材料筛选试验研究——以福建昙石山遗址为例[J]. 史前研究 2013(00)
    • [25].长城土遗址车辆振动效应测试分析[J]. 西北地震学报 2011(S1)
    • [26].新疆地区土遗址病害类型及成因初步分析[J]. 考古与文物 2009(05)
    • [27].对大型土遗址的植物病害研究——以西安阿房宫遗址为例[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1)
    • [28].室内土遗址气-液相变补水的可行性研究——以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为例[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9(03)
    • [29].硅酸乙酯类加固材料在潮湿环境土遗址加固保护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8(11)
    • [30].模拟土遗址中可溶盐运移规律的初步探索[J]. 土壤学报 2011(02)

    标签:;  ;  ;  ;  

    WSN网络层协议研究及在土遗址微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