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曲辞研究

清商曲辞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取音乐学与文献学、文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一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共五章,前三章是关于音乐学、文献学的专门探讨,后两章则是在这一基础上所进行的音乐与诗歌的关系研究。前三章中的第一、二章,是在辨析概念、确定论题所涉对象的基础上,解决与“清商”有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章主要探讨“清商”内涵在唐前的历史衍变,指出它的所指随时代而变化,曾分别指“清商”调类的音乐、“清商”风格的音乐和清商署的音乐,到隋唐时,已经非常稳定地指清商署所管辖的各种音乐,包括汉魏旧曲和吴歌、西曲两种类型。第二章探讨了郭茂倩对“清商”概念的重新界定,认为郭茂倩是在唐人观念的基础上,有意将汉魏旧曲排除出去,从而使“清商曲辞”成为东晋至中唐时期吴歌、西曲的专称。第三章是在理论探讨之后,着力揭示与清商音乐有关的现实问题。探讨的内容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清商音乐的形态。本文对清商西曲、《神弦歌》、唐代“三调”的形态、来源问题都给出了新的回答。二是南朝清商乐歌与其它音乐部类的关系。本文指出,南朝时其它种类的娱乐音乐,在体制、形式方面都受到了吴歌、西曲的影响,表现出向其靠拢的趋势。三是清商乐歌的流传。本文进一步证明,清乐在唐代宫廷中的流传并不像《通典》所载那样亡于开元、天宝,而是一直延续到了中晚唐时期。后两章是在前三章探讨的基础上,致力于揭示“清商曲辞”与南朝、唐代诗歌的关系。第四章着重论述南朝清商乐歌与当时诗歌的互动关系。本章指出,清商乐歌包括雅歌、民歌两种类型,它们自身积累起来的歌辞创作技巧为梁诗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民歌为梁诗创作提供了更为新巧、丰富的文化内蕴;清商雅歌的曲辞创作也受到了当时诗歌创作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诗化”趋势等。第五章从唐人同时接受清商“曲”与“辞”的角度,认为他们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迎合现实的乐歌,顺从相应乐歌的曲辞体式、风格,如初唐宫廷诗人在宫中创作的雅歌曲辞,中晚唐的张祜、温庭筠等人对南朝清商民歌风格的吸取等。第二种是有选择地接受乐歌的类型,并在曲辞创作中将各种写作模式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对诗体的突破,如储光羲以清商曲题创作出了有兴寄的山水诗。第三种是在与清商乐歌有关的现实、文化背景中,既背离了现实的乐歌,也背离了曲辞的既有体式,如中晚唐时期,江南一带的诗人出现了以楚辞写吴越神弦歌辞的现象。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引言:从整体的视野来研究清商曲辞及其与诗歌的关系
  • 一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其中的一些问题
  • 二 确立整体研究视野的必要性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商”内涵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清商”内涵从指乐声向指乐种的转变
  • 一 “清商”所指音阶新论
  • 二 “清商”成为妙曲代称的原因与意义
  • 第二节 曹魏清商署的设置与“清商”内涵的演变
  • 一 曹魏清商署的设置时间、地点、初衷新论
  • 二 曹魏清商署的得名与“清商乐”、“清商三调”——兼论“清商三调”的归属
  • 第三节 北魏、隋朝清商署的设置与“清商”内涵的再次演变
  • 一 “清商曲辞”题解的断章取义及其对王僧虔本意的曲解
  • 二 南朝“清商”对吴歌、西曲的排斥
  • 三 北魏、隋朝的清商署与“清商”内涵的再次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乐府诗集》对“清商曲辞”的界定
  • 第一节 “清商曲辞”的理论判定与实际收录
  • 一 隋唐的观念与陈代的文献
  • 二 《乐府诗集》对唐代“清乐”曲目的汰择
  • 三 《乐府诗集》针对《古今乐录》的增补
  • 第二节 “清商曲辞”补录
  • 一 “清商曲辞”曲目补录
  • 二 “清商曲辞”同题曲辞补录
  • 三 李煜《子夜歌》三首辨异
  • 小结
  • 第三章 清商曲辞的音乐学研究
  • 第一节 清商乐歌形态新论
  • 一 清商西曲的场景联章叙事结构特征及其影响
  • 二 《神弦歌》的组曲结构及来源
  • 三 唐代《平调》、《清调》、《瑟调》及《清平调》补说
  • 第二节 清商乐歌对南朝其它娱乐音乐的影响
  • 一 中原旧曲的吴声化
  • 二 中原旧曲体式的演变
  • 三 北方乐歌向吴歌、西曲的演变
  • 第三节 清乐不亡于开元、天宝补证
  • 小结
  • 第四章 清商乐歌与南朝诗歌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相关的两个理论问题
  • 一 清商乐歌不等于民歌——兼论清商民歌的“雅化”问题
  • 二 南朝歌辞创作并不完全等于诗歌创作
  • 第二节 清商雅歌歌辞的“诗化”
  • 一 “言志”的倾向与对含蓄趣味的追求
  • 二 从追求听觉叙述到追求视觉呈现
  • 第三节 清商乐歌对梁代诗歌的影响
  • 一 梁诗以吴歌、西曲为对象的“藏词”与其审美意蕴的拓展
  • 二 雅歌歌辞为梁代诗歌提供的经验、技巧
  • 小结
  • 第五章 “清商曲辞”与唐代清商新辞及诗歌的创作
  • 第一节 唐人对“清商曲辞”的接受
  • 一 唐人对清商“曲”的接受
  • 二 唐人对清商曲“辞”的接受
  • 三 顺应或背离:“曲”、“辞”双重背景下的唐人创作倾向
  • 第二节 对“曲”、“辞”的双重顺应——初唐宫廷诗人与中晚唐时期江南诗人的曲辞创作
  • 一 初唐宫廷清乐的“雅”与清商新辞的创作
  • 二 张祜、温庭筠等人的价值取向与其曲辞的“俚俗”
  • 第三节 文人曲辞对清商曲辞“体”的突破——论储光羲清商曲辞的“山水田园化”和兴寄
  • 一 储光羲将清商曲辞改造成了有兴寄的山水田园诗
  • 二 清商雅歌及其曲辞创作倾向与储光羲曲辞的“山水田园化”
  • 三 储光羲对山水田园诗“体”的把握与兴寄的出现
  • 第四节 文人曲辞对清商曲辞“体”的背离——论唐人以楚辞体写吴越神弦歌的现象
  • 一 南朝《神弦歌》与《九歌》的差别
  • 二 唐代文人对江南神弦歌的接受
  • 三 唐人以楚辞体来写吴越神弦歌曲辞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联绵词研究[J]. 语文学刊 2015(18)
    • [2].一部南朝乐府与歌诗研究的新作——评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 [3].从演唱方式看清商曲辞艺术特点的形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4].中国古代乐人名典 王氏篇[J]. 音乐生活 2018(04)
    • [5].论清乐抒情、娱乐功能之消长对乐府诗的影响[J]. 钦州学院学报 2009(01)
    • [6].歌[J]. 北方牧业 2015(22)
    • [7].南朝吴越《神弦歌》的乐曲结构及相关的文学问题[J]. 燕赵学术 2009(01)
    • [8].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乐府民歌雅化创作[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9].清商乐三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0].《春江花月夜》的艺术魅力评述[J]. 芒种 2015(07)
    • [11].试论李白的“歌”[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0(03)
    • [12].六朝情歌中的“欢”[J]. 文史知识 2008(08)
    • [13].南朝乐府民歌探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4].从娱神到娱人——南朝乐府之神弦歌[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5].襄阳“蹋铜蹄”三题[J]. 寻根 2019(03)
    • [16].相和歌概念新解[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7].试从“吴声”和“西曲”看六朝城市商业的繁荣[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8].春江花月夜[J]. 国防科技工业 2013(09)
    • [19].论初盛唐文人对清商曲题目的拟写[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0].作为历史概念的清商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03)
    • [21].从相和歌到清商三调——魏晋娱乐音乐的发展变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标签:;  ;  ;  ;  ;  ;  

    清商曲辞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