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生阴长法治燥浅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坤,张腾飞,郑玉玲[1](2021)在《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探析》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及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郑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门诊病例,采用频数及频率、聚类、因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分析郑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结果:228份病历符合录入条件,频数统计前10位的方剂依次为薯蓣丸、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化痰降气汤等。相关中药功效统计后共分为17类,补虚、化痰止咳平喘及解表药物使用频率较高;高频中药进行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显示:药性以温居多,其次为平、寒;药味以辛居多,其次为甘、酸;归经以脾经居多,其次为肺经、肝经、胃经、心经。通过聚类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两大类,在不同标度得到5组角药;因子分析得出7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高频关联强度中药组合7组;复杂网络分析将高频药物分为3个药物群组。结论:郑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扶正以培补肺、脾、肾为先,用药以辛、甘、温为主,涵培土生金、益肾养血等治法;驱邪则以清肺化痰、消郁散结为法,用药苦、寒为多,与扶正相应,寓阴阳和合之意。
郝菲菲[2](2021)在《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搜集整理古代有关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梳理甲状腺癌的病名演变,同时系统分析总结古代甲状腺癌的用药规律。(2)基于期刊文献整理分析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的辨证论治,并挖掘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用药经验。(3)对比分析古今医家治疗甲状腺癌用药差异,探寻甲状腺癌中医药诊治的新思路并提出防治甲状腺癌的初步方案,丰富中医肿瘤学内容,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1)古代文献来源:运用文献学方法,基于《中华医典》软件以“瘿”“石瘿”“石疽”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对搜索出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审析,同时根据选方标准,确定录入用药。(2)现代文献来源:运用文献学方法,分别用“甲状腺癌”或“甲状腺恶性肿瘤”或“石瘿”与“中医药专家”或“中医药治疗”等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包括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地方名中医药专家等在内的于2020年11月之前公开发表的甲状腺癌治疗经验类相关文献,根据选方标准录入内容。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搜集文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全面把握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及辨证用药规律。结果:(1)依据症状体征表现,甲状腺癌包括中医古籍中石瘿及部分“石疽”等疾病。古代医家认为甲状腺癌病机之本在于本虚标实,以肝郁脾虚、气滞痰浊、痰瘀互结证等为主,用药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化痰软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等。化痰软坚药主要以软坚散结药为主,补虚药以补血药和补气药频次最高。(2)搜集到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期刊文献371篇,现代医家认为甲状腺癌病机根本在于本虚标实,以肝郁气滞证、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瘀毒内阻证、癌毒阻络证、气滞痰凝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结证等为主。(3)中医药专家对甲状腺癌术后的治疗用药按频率高低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化痰软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等;药性频率由高而低依次为苦、甘、辛、咸、酸;归经频率排在前五位者为肝、肺、脾、胃、心;中医药专家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常用药对支持度排在前五位者海藻-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海藻、夏枯草-生牡蛎、浙贝母-夏枯草,置信度排在前五位者夏枯草-丹参、法半夏-海藻、山慈菇-黄药子、牡蛎-鳖甲、白花蛇舌草-重楼。(4)古今比较分析发现,两者皆认为甲状腺癌证属本虚标实,皆指出情志诱因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传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今之医家更为丰富发展了甲状腺癌的病因病机内容,包括内虚、癌毒、痰毒、瘀毒、火毒致病学说等,用药范围亦丰富完善。古代医家辨治甲状腺癌重温补,温化痰湿,而今之医家重清补,清热补虚。(5)笔者基于对甲状腺癌古今论治的研究分析,总结甲状腺癌中医诊疗现状等系列问题思考,提出防治甲状腺癌初步方案,包括体病同调、阴阳平期、气血和神、中西双举等。结论:(1)甲状腺癌包括中医古籍中石瘿及部分“石疽”等疾病。(2)古今医家对甲状腺癌的认识和治疗“和而不同”,“和”者,皆认为甲状腺癌病机为本虚标实,扶正祛邪为其治疗大法。其不同之处在于,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着重于“湿”和“痰”,现代医家本于“郁”和“虚”。在治疗上,古代医家重用温法,温化痰湿,而今之医家对甲状腺癌术前多以攻邪为主,注重“痰”“瘀”病机,术后注重“清”“补”,尤重清热补虚。(3)甲状腺癌的防治尤重情志,注重体病同调,气血和神,时时扶正,适时杀癌、抗癌、抑癌,注重中西合用,综合防护。
江柳庆[3](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近20年来发表于中国知网、万方文献资料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的有关于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文献资料中的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发现潜在用药规律,探讨现代医家在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的用药特点及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999-2019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文献资料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有关于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证的文献中的方药信息。运用“EXCEL表格、SPSS Modeler18.0、SPSS Statistics 26”等数据统计软件,归纳、分析、挖掘中药在使用频次、药物类别、四气五味、归经、药物组合、聚类新方等方面信息。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05篇,获取方剂105首,涉及108味药物,药物总频次达1086次。使用频次占比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黄芪(9.12%)、川芎(7.37%)、当归(6.35%)、丹参(6.08%)、赤芍(4.70%)、地龙(4.24%)、党参(4.05%)、红花(3.41%)、桃仁(3.13%)、牛膝(2.85%)。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息风止痉药为使用最频繁的药物类别,药类频次占比依次为27.9%、21.17%、9.11%。药物四气以温性、寒性、平性为主,四气频次占比分别为43.37%、28.55%、26.43%;中药五味以甘味、苦味、辛味为主,五味占比分别为39.20%、27.04%及21.42%;药物归经以肝经、脾经、心经居多,归经占比分别为27.64%、18.38%和15.09%。关联规则可挖掘出7对两味药物组合,即“黄芪、地龙”“黄芪、当归”“黄芪、赤芍”“黄芪、川芎”“黄芪、党参”“黄芪、丹参”“川芎、党参”;4对三味药物组合,即“当归、川芎→黄芪”、“丹参、川芎→黄芪”、“赤芍、川芎→黄芪”、“党参、黄芪→川芎”。基于SPSS系统聚类分析,可得5个聚类新方。结论:温性、寒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肝经、脾经、心经为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用药中主要的性味、归经。活血化瘀药、补气药、息风止痉药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中最频繁使用的药物类别。黄芪、川芎、当归、丹参、赤芍、地龙、党参、红花、桃仁、牛膝为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最常用的药物。关联规则挖掘出补气药与活血化瘀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中存在丰富的配伍。聚类分析可得5个聚类新方,可分别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基础方或在合并肝郁气滞、肝阳上亢、心脉瘀阻等病证中使用。
马骏[4](2020)在《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论文研究旨在搜集周慎斋遗书中有关脾胃的论述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总结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和临床特色,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助益。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文献学的方法,以《周慎斋医学全书》(主要包括《慎斋遗书》与《医家秘奥》两种)作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有关周慎斋的着作、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比较、推论、总结的方法,提出架构,梳理总结周慎斋脾胃理论渊源及其脾胃理论,并分析其脾胃理论在临床应用中辨证论治特色。结果:(1)周慎斋师古而不泥古,学验结合,继承与发扬并举,在脾胃病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2)周氏治疗脾胃疾病,突出了肾气上升与胃气相接为人身至宝的特点。周氏并非把脾、肾分为两个部分,而是以先天、后天之关系为轴心,论述五脏病机,以脾胃之升降为轮轴,论述疾病产生的原因,着重强调了先、后天相接对机体产生的重要作用;(3)周氏提出“诸病不愈寻脾胃”观点是其理论体系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4)周氏在脾胃疾病的诊断中四诊合参,尤重脉诊,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将脉诊用于判断五脏之胃气、病因病机,推断胃气之有无、疾病之转归,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等;(5)周氏重视阳气的思想,贯穿于其理法方药的全过程,为后世医家在重视阳气以及论治疾病方面提供更多的理论与方法指导;(6)周氏重视胃阳的同时,兼顾胃阴。并提出阴虚脉象,补脾阴虚临证诊断之空白,为后人准确诊断脾阴虚证提供了依据;(7)周氏论治诸病,立足于脾胃,立法有度,多为虚证而设,以健脾和胃为主。结论:脾胃学术思想贯穿于周慎斋的着作之中。周慎斋阐发脾胃理论,树立自己的理念,因而形成了自己的脾胃思想。周慎斋对脾胃学术思想理、法、方、药兼备,对脾胃的认识独到,其脾胃学术理论承前启后为后世脾胃学说的发展,及在临床各科之中广泛地运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苗苗[5](2019)在《基于阳郁神颓病机确立的强志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现代医家多从“郁证”来认识抑郁症,强调“肝气郁结”为其基本病机,但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许多典型的临床表现诸如情绪低落、懒动懒言、神疲乏力、多思虑、失眠、万念俱灰,乃至产生痛不欲生、自杀等行为,难以完全用“肝气郁结”病机予以阐释,从肝气郁结辨证论治抑郁症并未取得预期疗效。丁元庆教授在大量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相关认识,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一理论提出“阳郁神颓”为抑郁症的创新性病机,以宣阳开郁为基本治疗大法,配以和营、调神,创立临床经验方“强志方”。本文拟以动物实验方法论证“阳郁神颓”病机理论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方法:取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据旷场实验及糖水偏嗜实验基数期数据随机分成六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强志方高剂量组、强志方低剂量组)、中药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及西药对照组(氟西汀组),给药途径为灌胃给药,每日一次。采用慢性温和应激法(CMS)复制抑郁大鼠模型;以体质量、糖水偏嗜实验及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测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生理代谢、兴趣缺失、运动和探究行为情况;以ELISA检测cAMP含量;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PKA、CREB、BDNF蛋白表达。所有数据均采用GraphPad Prism 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法检验,结果以x±sd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行为学检测结果:造模后,较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摄入量及旷场总路程显着减少(P<0.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造模予以强志方高剂量、强志方低剂量、柴胡疏肝散、氟西汀治疗的大鼠,体质量、糖水摄入量及旷场总路程均显着增加(P<0.01),但各治疗组间并未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2.ELISA检测大鼠海马cAMP结果:较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cAMP含量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强志方低剂量、柴胡疏肝散组、氟西汀组cAMP含量显着性升高(P<0.01),强志方高剂量组cAMP含量显着性升高(P<0.05),各治疗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PKA、P-CREB和BDNF含量结果:较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PKA、P-CREB和BDNF含量显着性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强志方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组、氟西汀组大鼠各蛋白含量显着性升高(P<0.01),强志方高剂量组亦显着升高(P<0.05),各治疗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4.RT-PCR检测大鼠海马PKAmRNA、CREBmRNA和BDNFmRN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KAmRNA、CREBmRNA和BDNFmRNA表达虽未有显着性差异,但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相比,强志方高剂量组、强志方低剂量组、柴胡疏肝散组及氟西汀组PKAmRNA、CREBmRNA和BDNFmRNA表达也呈升高趋势。结论:1.采用慢性温和应激法(CMS法)可制备比较理想的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刺激结束后大鼠兴趣及快感缺失,探索能力下降,活动减少等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可较好的模拟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2.强志方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状态,从“阳气郁滞,神颓志衰”立论阐释抑郁症病机具有合理性。3.基于“阳郁神颓”病机确立的强志方可通过上调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含量及基因表达以发挥抗抑郁作用。
费爱华[6](2015)在《蔡圣朝学术思想总结及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蔡圣朝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后于1978年进入安徽中医学院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理论基础牢固、临床和科研教学经验丰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现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三科科主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全国名老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老师。善于针药结合诊治各种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特别在脑病和老年病、妇科病和风湿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临床经验。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蔡老师的学术渊源和治学经验,第二部分总结了蔡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第三部分是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蔡圣朝教授学术渊源和治学经验蔡圣朝老师的学术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金针梅花诗钞》、《灸绳》等。在针法上一是继承并发杨了其师周楣声“金针梅花派”的“精疏”用针特点,二是强调以神治神。灸法上秉承其师周楣声“热症贵灸”的学术思想,提出“灸法自然,阳生阴长”的学术观点。对于久病、重病以及复杂性疾病则善于针药结合,擅长使用引经药物。第二部分蔡圣朝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蔡圣朝教授坚持中医事业的信念,丰富的教学、临床经验和家庭的熏陶,对学术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四诊并重、尤重扪按”、“辨别阴阳,审证求因”、“动态辨证,切中病机”、“辨体论治,重视禀赋”、“辨经辨脏,相互参合”。临证治疗经验主要表现为针法特点、灸法创新和擅长古方今用。对于脑病、老年病、妇科病和痹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第三部分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1目的:本研究客观评价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比较穴位敷贴结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差异。2方法:将57例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8例)和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组(29例)。针刺组针刺取穴头针中言语1区和舌针;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组采用针刺结合解语膏穴位敷贴涌泉和劳宫。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表》言语功能评分,并比较2组疗效。3结果: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自发谈话、理解、复述和命名评分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6.2%(25/29),优于针刺组的67.9%(19/28,P<0.05)。治疗后2组自发谈话、复述、命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且穴位敷贴结合针刺组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4结论: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可明显改善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姜莉云[7](2015)在《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吴荣祖教授的基本情况,包括从医经历、临床教学、学术论文发表及科研获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二部分综述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派的学术渊源及各家学说等。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术思想溯源,萌源于《内经》及《易经》,应用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发扬于历代温补学家,系统成熟于郑钦安,流传百余年,方兴未艾。其主要学术特点为:以阴阳为纲,而统分万病;整体辨证,重视阳虚;崇尚伤寒,六经辨证。疏理当代扶阳大家的差异在于阴虚证治分歧;温阳药物量、证的分歧;夹用滋阴药的分歧。扶阳学派用药特点:辨证立法重扶阳;方药重用附桂姜;培元固本为核心;灵活圆通用经方。总结扶阳学派理论指导辨治,因疗效确切而广泛运用在现代临床各科,列举扶阳内治法及外治法。客观分析“扶阳”学术思想不等于不辨证地滥用附子、干姜、肉桂;区别对待“扶阳学派”所谓的“排病反应”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虽然李可等扶阳大家认为“真正的阴虚百不一见”,但对于初学者在扶阳理论尚未真正理解之前,不可把治病诸法变成“百病一法”,背离辨证论治的原则。“扶阳学派”的理论、药物、辨证皆有其独特性,且环环相扣,提醒学者们应系统理解“扶阳学派”的学术思想及遣方用药之旨才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各学科,取得切实疗效。第三部分系统整理、归纳总结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导师吴荣祖教授已专注从事中医学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已47年整。其学术思想完整延续并继承了吴氏家族扶阳派学术特点,其体系完善,理论精当,在临床辩证中应用如神。其学术思想完全继承了其祖辈钦安吴氏的扶阳派学术特点,于临床多运用阴阳辩证及六经辨证,对阳虚阴寒证的辨识尤为独到,在用药上擅用附子之辈。笔者将从阳为主阴为从,扶阳制阴;温阳扶正,阳密乃固;潜阳温水,引火归元;隐潜阳虚,广用附子;真寒假热,辨治少壮;倡温肝法,气运得畅;重视圆运,彭吴异同;升举三阴,平降三阳等八个方面总结其学术思想。并对吴荣祖教授临证经验进行探赜。采用群体抽样法,将3年来跟师吴荣祖教授门诊的2068张处方进行临床常用排名前十位方剂频次、常用药物排名前三十位频次统计,统计涉及的各科病种有105个,治疗的有效率为90%以上。在开出的2068张处方里,用附片(包括制附片、附子颗粒等品种)的处方有2046张,占处方总数的98.94%,几乎每个病例都运用了附子。2046张处方附子的用量在60克-200克。例举吴荣祖教授临床辨治内、妇、儿科经验,内科包括运用麻辛附二陈汤加减治疗反复咳嗽六年余的阳虚咳嗽案;妇科包括运用吴萸当归四逆汤加减辨治月经不调案及配合外洗方治疗厥阴头痛、带下案;儿科方面运用自创小儿复圆汤辨治疳积案,详细阐释吴老自创小儿复圆汤的来源与方义。第四部分基于指导老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的探赜,继承人姜莉云结合临床实际,自主研制“姜辛固本脐贴”,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虚寒型胃痛(慢性胃炎)患者100例,观察该贴剂的临床疗效。本试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200例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选用中药内服(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中药内服基础上加用“姜辛固本脐贴”(生姜汁、细辛、吴茱萸等八味中药组成),每次选取六个穴位同时进行贴敷:神阙、涌泉、足三里、中脘等,1次/天,维持4-6小时,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用基础治疗+“穴位贴敷治疗贴”,每次同时对六个穴位进行贴敷:神阙、涌泉、足三里、中脘等,1次/天,维持4-6小时,2周为一疗程。(穴位贴敷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研发,云南普洱金立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标准号:YZB/滇0007-2010)结果:1.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临床症状积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种治疗方法在中医证候的疗效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将两组患者治疗1周及2周的疗效进行比较,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治疗组无论是在1周或2周中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姜辛固本脐贴”对治疗虚寒型胃脘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显着,故可选择作为临床治疗虚寒型胃脘痛外治法的手段,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安娜[8](2013)在《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对中医扶阳思想全面温习的基础上,对郭立中主任中医师应用扶阳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案进行了系统回顾性研究,冀进一步深化中医扶阳思想的理论认识,明确扶阳泄浊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组方用药规律等。[方法]通过查阅扶阳相关文献及长期跟师门诊,对导师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案按照统一筛选标准进行全面收集。在对导师应用扶阳泄浊法的辨治思路、组方用药规律进行重点病案学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对入选病案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肾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初步评定。[结果]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CRF病例31例,其中男性18人,占58.06%,女性13人,占41.94%。病例中各年龄段分布较均匀,40岁及以下患者人数占29.03%,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所占79.97%。原发病中,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1例,占35.48%;高血压肾损害和或糖尿病肾病11例,占35.84%:肾癌术后2例,慢性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药物相关慢性间质性肾炎、囊肿性肾病、双肾积水术后各1例,病因不详2例,共占29.03%。31例中并发高血压25例,占80.65%;贫血19例,占61.29%。病人初诊主症以“水肿”最多,其次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所有病案均有脾肾阳虚、浊毒内蕴、三焦壅滞表现。在初诊阶段,7人以浊毒内蕴、三焦壅滞为病机重点,1人以脾肾阳虚为病机重点,其余23例三大病机同时存在。主要病理因素为:浊毒、气滞、血瘀。归纳郭立中教授扶阳泄浊法的临床用药规律,集中为三大方药系列:桂枝法方(桂枝、生姜、法半夏、茯苓、陈皮、白豆蔻、砂仁、石菖蒲等),扶阳泻下方(制附片、生大黄、芒硝、泽泻、泽兰、法半夏、炙草等)及温阳利水方(制附片、茯苓、生白术、桂枝、生姜、砂仁、淫羊藿等)。治疗中,单独运用桂枝法的为2例,单独运用扶阳泻下方和或温阳利水方的为16例。较高频率种类集中在:补虚药、解表药、化湿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泻下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治疗前患者总积分28.14±7.48,治疗后为16.29±7.98,经统计学处理Z<0.05,有显着性差异。Ccr治疗前为25.35±16.23ml/min,治疗后29.84±22.43ml/min(Z值<0.05)有显着差异。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为78.57%,总有效率为71.43%。[结论](1)CRF的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浊毒内蕴、三焦壅滞。(2)郭立中教授扶阳泄浊法以桂枝法方、扶阳泻下方及温阳利水方为三大主方。(3)扶阳泄浊法能降低门诊入选CRF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肾功能,有一定的临床研究的价值。
赵楚红,王燕,周铭心[9](2012)在《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文中认为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至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1]。燥为六淫之一,五行属金,在季为秋,五脏关肺。以其自然性质而言,金本燥,为涸,为收,为敛,为劲切,为刚洁。性质类别属于秋阴,却异于寒湿,反同于风热
钱旭武[10](2012)在《《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文中指出清代名医程国彭,字钟龄,原字山龄,号恒阳子,法号普明子。天都人(今安徽省歙县),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为了教学门人,程氏根据三十年行医心得体会着成《医学心悟》一书,全书共六卷,涉及医学论文、《伤寒论》的研究、内科杂病、五官、外科和妇科常见病的证治。此书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论述全面中肯,语言朴实,治法方药切于实用。本课题以《医学心悟》书中卷三、卷四、卷五所涉及的内科、妇科205首方剂为研究对象,借助数据挖掘软件Clementine,对所研究方剂中的高频次药物,常用性味、归经、药对、药组、药物类型及主治病证等进行挖掘性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分析,探讨《医学心悟》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205首方剂分属清热剂、理气剂、安神剂、解表剂等18大类,使用443次。290种药物分属清热药、理气药、安神药、解表药等21大类,使用1663次,平均每方使用药物8.1味。补虚药使用次数最多,为454次,占药物使用总次数的27.30%;补益剂用了169次,占方剂总次数的38.15%;对频次≥4次(使用频次前109位,总频次1371次,占总数的82.39%)的药物进行统计,入脾经的药最多,共48味使用773次,占56.38%;涉及的90个主治病证条目中,有73个病证使用了补益剂,占总病证数的81.11%。使用频次4次以上的药对199对,三味药组242组,四味药组163组,五味药组41组。对白术和陈皮、浙贝母和桔梗、陈皮和半夏、人参和当归等29个有代表性配伍进行理论分析,以探求《医学心悟》的组方配伍规律。①补气剂配伍行气药。气虚之人大多伴有脾胃虚弱,补气容易壅滞气机,所以在补气时配伍行气之药,通畅气机,使补而不滞。②补气剂配伍利湿药。原因有二:一方面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则不能运化水湿,易致湿邪内生,湿困脾气。另一方面,补气药中配伍渗利湿浊之药,可以防补气而壅滞中焦气机,使方药补中寓泻,补而不壅。③补血剂配伍补气药。血的生成有赖于脾气的运化,周流全身依靠心气的推动和肺气的治节。④补血剂配活血化瘀药。血虚常因血不能畅达而易停滞为瘀。⑤补血剂配伍理气药。滋阴补血方中佐入少量行气和胃醒脾之品,调畅气机,使之补而不滞,滋而不腻。⑥祛风剂配以益气养血药。气血旺盛,正气充足助祛风药祛邪外出。⑦祛风剂配伍活血药。活血药大多辛温,能散能走,可以活血通经止痛,能使机体血行畅达,所感风邪可随血之运行而消散。⑧消食剂配伍行气药。行气药能解因食积停滞于胃脘引起的脘腹痞闷胀满等症,通畅气机有利于运化。⑨消食剂配伍健脾益气药。食积可因脾胃虚弱难以运化水谷而致,积滞日久也可致使脾胃虚弱。故积滞而见脾虚者,要兼以补脾益气。⑩祛痰剂配以行气药。痰乃津液凝聚所化,气行则津液流畅,气滞则津液聚而生痰。反之,痰成之后又会阻碍气机,使气滞进一步加重。故行气有助于祛痰。11祛痰剂配伍健脾利湿药。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津液,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内停聚而痰。健脾利湿能杜生痰之源,且使痰湿有所出。12祛痰剂配伍清热药。痰由湿生,湿郁化热能煎熬成痰。13补阴剂配补阳药。补阴方剂中配以补阳药,有“阳中求阴”之效。14理血剂配伍行气药。气为血之帅,气是血周流全身的动力,行气有助于活瘀滞之血。15利湿剂配伍健脾益气药。津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三焦有关,与脾的运化最为紧密。脾在津液代谢相当于中枢作用。通过脾气升达输布、胃气和降,方使津液周流滋润全身,糟粕下输膀胱形成尿液排出。所以利水渗湿时常配伍健脾益气药。程氏临证重视补益,如果正气不足,则难以祛邪治病。他认为通过调理脾胃化生气血,有补五脏六腑之效;健运脾胃有助于祛邪;攻邪要忌伤脾胃之气;病后注重调养脾胃。程氏慎用攻伐之品,喜用中正平和,于平凡处见奇效。
二、阳生阴长法治燥浅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生阴长法治燥浅识(论文提纲范文)
(1)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案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试验病例标准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剔除病例标准 |
4 中药名称规范和录入规范 |
5 方剂名称规范和录入规范 |
6 临床症状名称规范化 |
7 统计学方法 |
8 可信度验证方法 |
9 结 果 |
9.1 常用方剂频数统计 |
9.2 高频方剂主症标准化 |
9.2.1 服用薯蓣丸患者的主症标准化 |
9.2.2 服用三子养亲汤患者的主症标准化 |
9.2.3 服用苏子降气汤患者的主症标准化 |
9.3 药物频数统计 |
9.4 高频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 |
9.4.1 高频中药四气统计 |
9.4.2 高频中药五味统计 |
9.4.3 高频中药归经统计 |
9.5 高频药物功效统计 |
9.6 核心中药聚类分析 |
9.7 高频中药因子分析 |
9.8 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9.9 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9.10 可信度验证 |
10 讨 论 |
10.1 基于高频方剂统计分析郑教授临床用方规律 |
10.2 基于描述性分析探讨郑教授用药规律 |
10.3 基于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探讨郑教授用药特点 |
10.4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探析郑教授用药经验 |
11 小 结 |
(2)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甲状腺癌古代中医文献研究 |
1 病名溯源 |
1.1 瘿字含义及演变 |
1.2 瘿病分类 |
1.3 石瘿释疑 |
1.4 小结 |
2 甲状腺与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的关系 |
2.1 甲状腺与脏腑 |
2.2 甲状腺与经络 |
2.3 甲状腺与气血 |
2.4 小结 |
3 病因病机 |
3.1 病因 |
3.2 病机 |
3.3 小结 |
4 治则治法 |
4.1 治疗原则 |
4.2 治疗方法 |
4.3 小结 |
5 饮食宜忌及情志调养 |
6 转归及预后 |
第二部分 基于期刊文献的甲状腺癌辨证论治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剔除标准 |
2 文献整理和统计 |
2.1 筛选文献 |
2.2 规范化处理 |
2.3 文献统计 |
3 结果 |
3.1 文献搜集整理情况 |
3.2 病因病机情况 |
3.3 辨证分型情况 |
3.4 治则治法情况 |
3.5 治疗情况 |
4 分析 |
4.1 病因病机方面 |
4.2 辨证分型方面 |
4.3 治则治法方面 |
4.4 治疗方面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药专家诊治甲状腺癌术后用药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收集 |
1.2 药物整理 |
1.3 数据挖掘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药使用情况 |
2.2 药物功效类别情况 |
2.3 药物性味情况 |
2.4 药物归经情况 |
2.5 常用药物关联情况 |
3 分析 |
3.1 药物功效分析 |
3.2 药物分类分析 |
3.3 药物性味分析 |
3.4 药物归经分析 |
3.5 常用药物关联分析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对比分析 |
1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比较 |
1.1 古今用药类别频次比较 |
1.2 补虚药中各类药频次比较 |
1.3 化痰软坚药中各类药频次比较 |
2 甲状腺癌古今用药差异分析 |
2.1 时代更迁,饮食居处之异 |
2.2 体质偏颇,五行生克之变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 |
1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相关问题思考 |
1.1 诊治优势 |
1.2 治疗作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2 防治甲状腺癌初步方案探讨 |
2.1 气血相用,形神一体 |
2.2 体病同调,内外兼修 |
2.3 未病先防,通利七情 |
2.4 已病防变,药食同用 |
2.5 术后固本,中西双举 |
结语 |
1 本研究特点及创新点 |
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2 文献剔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检索 |
1.2.2 建立原始数据集 |
1.2.3 数据规范化 |
1.2.4 建立标准数据库 |
1.2.5 数据挖掘 |
研究结果 |
2.1 整体统计 |
2.1.1 用药频次统计 |
2.1.2 药类频数统计 |
2.1.3 药物四气统计 |
2.1.4 药物五味统计 |
2.1.5 药物归经统计 |
2.2 关联规则分析 |
2.2.1 高频中药组合 |
2.2.2 两味中药组合的关联挖掘 |
2.2.3 三味中药组合的关联规则挖掘 |
2.3 聚类分析 |
2.4 小结 |
讨论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论基础 |
3.2 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高频用药分析 |
3.2.1 单味药物功效特点 |
3.2.2 药类频数统计分析 |
3.3 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性味、归经的分析 |
3.3.1 药物四气五味分析 |
3.3.2 药物的归经分析 |
3.4 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高频中药组合的分析 |
3.4.1 两味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分析 |
3.4.2 三味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分析 |
3.5 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基于系统聚类下的新处方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原发性高血压西医研究进展 |
2.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中医研究进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周慎斋生平与着作 |
一、生平 |
二、着作 |
第二部分 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探讨 |
一、周氏脾胃学术思想肇源 |
1.承《内经》重视阳气思想 |
2.袭《伤寒》独取寸口脉法 |
3.宗东垣脾胃为本学术思想 |
4.秉薛己滋化源的论治观点 |
二、周氏脾胃学术思想特色阐释 |
1.周氏脾胃思想的特色之处 |
2.周氏脾胃思想与诸家论述的异同之处 |
三、周氏脾胃学术思想内涵 |
1.先后二天,互源互助 |
2.治病求本,本于脾胃 |
3.病在脾肾,强调补脾 |
4.五脏互藏,重视脾胃 |
5.五脏相通,全赖生克 |
6.重视阳气,扶助胃阳 |
7.脾胃相应,亦重脾阴 |
第三部分 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临床应用特色 |
一、调脾胃思路与“二十六字元机” |
1.调脾胃思路 |
2.二十六字元机 |
二、脾胃思想在脉诊中的应用 |
1.以诸医家脉法为渊源 |
2.以脉象辨五脏之胃气 |
3.以脉象推测病因病机 |
4.以脉象辨胃气之有无 |
5.以脉象指导临床用药 |
6.以脉象测疾病之转归 |
三、临床用药规律及特色 |
1.周氏脾胃用药特色 |
2.脾胃思想在其创制新方中的体现 |
四、从脾胃论治诸病经验撷萃 |
1.泄泻 |
2.内伤 |
3.虚损 |
4.惊疳 |
5.带下 |
6.痛经 |
7.血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2.获得奖励 |
3.参与课题 |
(5)基于阳郁神颓病机确立的强志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抑郁症的一般中医认识 |
第二节 从《内经》阳气理论探讨抑郁症 |
1 “阳气理论”的渊源 |
2 《内经》阳气理论 |
3 《内经》阳气理论与抑郁症的相关性 |
4 从“阳气”立论探讨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抑郁症“阳郁神颓”病机理论的提出 |
1 阳气郁滞,营卫失调 |
2 阳气郁滞,神机颓废 |
3 阳气郁滞,脏腑失调 |
第四节 基于阳郁神颓病机“强志方”的确立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物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抑郁大鼠模型制备 |
2.2 大鼠脑组织取材 |
2.3 脑组织检测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宏观行为学评价结果 |
3.2 Elisa检测海马脑区cAMP的表达结果 |
3.3 Western-blot检测海马脑区蛋白表达结果 |
3.4 RT-PCR检测海马脑区蛋白表达结果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模型组造模前后旷场轨迹图 |
附录3 :造模刺激时间安排表 |
附录4 :强志方对抑郁大鼠海马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的调节示图 |
致谢 |
论文着作 |
附件 |
(6)蔡圣朝学术思想总结及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蔡圣朝教授学术渊源和治学经验 |
1 蔡圣朝教授简介 |
2 蔡圣朝学术渊源概述 |
2.1 源自灵枢 承继周氏 |
2.2 梅花针法 自成体系 |
2.3 以神治神 重视气血 |
2.4 灸法自然 阳生阴长 |
2.5 针药并用 克顽除疾 |
3 蔡圣朝治学经验 |
3.1 道德高尚 宁静致远 |
3.2 熟读经典 博揽旁收 |
3.3 业精于勤 善于创新 |
3.4 扬长避短 中西融汇 |
第二部分 蔡圣朝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1 蔡圣朝学术思想概述 |
1.1 四诊并重 尤重扪按 |
1.2 辨别阴阳 审证求因 |
1.3 动态辨证 切中病机 |
1.4 辨体论治 重视禀赋 |
1.5 辨经辨脏 相互参合 |
2 蔡圣朝治疗经验总结 |
2.1 针刺特点 |
2.2 灸疗特色 |
2.3 用药特色 |
3 蔡圣朝疾病诊治经验 |
3.1 脑病诊治经验 |
3.2 老年病诊治经验 |
3.3 妇科诊治经验 |
3.4 痹病诊治经验 |
3.5 慢性肾衰竭诊治经验 |
第三部分 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 |
1 文献研究 |
1.1 历代医家对中风后失语的认识 |
1.2 中风后失语的现代针灸治疗 |
2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意义 |
2.3 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
2.4 结果 |
2.5 结论 |
2.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小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吴荣祖教授简介 |
第二部分 综述导师吴荣祖教授扶阳学派学术渊源 |
一、“扶阳学派”的渊源与发展 |
(一) “扶阳学派”的渊源 |
1. 《周易》与“扶阳” |
2. 《内经》与“扶阳” |
3. 《伤寒论》与“扶阳” |
(二) “扶阳学派”的发展 |
1. 《扁鹊心书》与“扶阳” |
2. 《阴证略例》与“扶阳” |
3. 《景岳全书》与“扶阳” |
4. 《医学实在易》与“扶阳” |
二、“扶阳学派”的创始及传承 |
(一) “扶阳学派”创始人 |
(二) “扶阳学派”的传人 |
三、“扶阳学派”主要学术特点 |
(一) 阴阳为纲,统分万病 |
(二) 慧眼独具,首重扶阳 |
(三) 阴虚阳虚,细致入微 |
(四) 崇尚伤寒,六经辨证 |
四、当代扶阳大家的差异 |
(一) 阴虚证治的分歧 |
(二) 温阳药物量、证的分歧 |
(三) 夹用滋阴药的分歧 |
五、“扶阳学派”用药特色 |
(一) 辨证立法但扶阳 |
(二) 方药重用附桂姜 |
(三) 培元固本为核心 |
(四) 六经统病活经方 |
六、“扶阳学派”理论在现代临床各科的应用 |
(一) 扶阳内治法 |
(二) 扶阳外治法 |
1、艾灸 |
2、扶阳罐 |
七、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吴荣祖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一、学术思想 |
(一) 阳主阴从,扶阳抑阴 |
(二) 温阳扶正,阳密乃固 |
(三) 温水潜阳,引火归元 |
(四) 隐潜阳虚,广用附子 |
(五) 真寒假热,辨治少壮 |
(六) 倡温肝法,气运得畅 |
(七) 重视圆运,彭吴异同 |
(八) 升举三阴,平降三阳 |
二、吴荣祖教授临证经验探赜 |
(一) 吴荣祖教授临床常用方剂频次统计 |
(二) 吴荣祖教授临床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
(三) 临床各科辨治经验举隅 |
1、内科辨治经验 |
①、阳虚咳嗽案 |
②、泄泻案 |
③、痿证、眩晕案 |
④、紫癜案 |
⑤、胃脘痛案 |
2、妇科辨治经验 |
①、月经不调案 |
②、厥阴头痛、带下案 |
3、儿科辨治经验 |
①、疳积案 |
第四部分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 |
前言 |
一、临床研究 |
(一) 临床资料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3、病例纳入标准 |
4、病例排除标准 |
5、病例剔出与脱落标准 |
6、中止或撤出临床试验标准 |
(二) 临床分组情况 |
二、研究方法 |
(一) 治疗组治疗方案 |
(二) 对照组治疗方案 |
(三) 观察指标 |
(四) 疗效评定标准 |
(五) 安全性标准评价 |
(六) 统计学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比较 |
(三) 安全性评价 |
四、讨论 |
(一) 中医对胃痛认识的溯源 |
(二) 中医治疗胃痛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在中医单方及复方研究方面 |
2、在中医传统外用治疗胃痛方面 |
(三) 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现状 |
(四) 脐疗应用近况 |
(五) 关于“姜辛固本脐贴” |
1、“姜辛固本脐贴”的来源、腧穴选取及方药配伍 |
2、“姜辛固本脐贴”的药物组成与制备 |
五、结论 |
六、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主持及参与课题 |
(三) 学术地位 |
(四) 获奖情况 |
(五) 专利发明 |
附件1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书面知情同意书 |
附件2 “姜辛固本脐贴”治疗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研究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表 |
附件3 虚寒型胃脘痛症状积分表 |
附件4 临床观察随机数字分组表 |
(8)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文献研究 |
1 西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概述 |
1.2 流行病学调查 |
1.3 病因 |
1.4 发病机制 |
1.5 临床表现 |
1.6 诊断 |
1.7 治疗 |
2 中医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
2.1 古代文献研究 |
2.2 现代文献研究 |
3 中医经典中的扶阳思想 |
3.1 扶阳思想的源头 |
3.2 《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 |
3.3 《伤寒论》中重阳思想 |
第二部分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案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案来源 |
1.2 入选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案信息采集方法 |
2.2 病案整理方法、评定标准 |
3. 研究结果 |
3.1 门诊病案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结果 |
3.2 门诊病案辨证及方药描述性统计结果 |
3.3 门诊病案初期评定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扶阳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探讨 |
1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 |
2 主要病理因素 |
3 基本病机 |
4 治法治则 |
5 方药 |
第四部分 典型病案研究 |
1 典型病案选 |
2 病案分析 |
2.1 关于温阳利水方的运用 |
2.2 关于扶阳泻下方的运用 |
2.3 关于桂枝法的运用 |
2.4 关于药浴方法的配合应用 |
2.5 关于三大主方的临床运用指征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燥证的病因病机 |
2 燥证的季节性 |
3 燥证的地域性 |
4 燥证的治则研究 |
(10)《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主要学术思想研究 |
二、《医学心悟》临床特点研究 |
第二部分 方剂数据分析 |
一、方剂来源 |
二、方剂信息预处理 |
1. 方药规范 |
2. 主治病证 |
3. 方药分类 |
4. 建立方剂基本信息表 |
三、数据分析 |
1. 药物频数分析 |
2. 药对与药组分析 |
3. 方剂频数分析 |
4. 主治病证频数分析 |
第三部分 理论分析 |
一、药物分析 |
1. 药物分类分析 |
2. 药物性味分析 |
3. 药物归经分析 |
二、配伍分析 |
1. 配伍意义 |
2. 配伍的形成 |
3. 程氏用药配伍分析 |
3.1 人参、白术 |
3.2 人参、茯苓 |
3.3 人参、黄芪 |
3.4 人参、当归 |
3.5 人参、防风 |
3.6 白术、陈皮 |
3.7 白术、泽泻 |
3.8 白术、茯苓 |
3.9 白术、黄芪 |
3.10 白术、神曲 |
3.11 茯苓、半夏 |
3.12 茯苓、泽泻 |
3.13 当归、川芎 |
3.14 当归、白芍 |
3.15 当归、秦艽 |
3.16 当归、黄柏 |
3.17 当归、木香 |
3.18 当归、牛膝 |
3.19 陈皮、半夏 |
3.20 陈皮、香附 |
3.21 陈皮、神曲 |
3.22 防风、川芎 |
3.23 白芍、熟地 |
3.24 浙贝母、桔梗 |
3.25 浙贝母、知母 |
3.26 黄柏、知母 |
3.27 熟地、生地 |
3.28 丹参、香附 |
3.29 百部、紫菀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配伍规律 |
1. 补气剂配行气药 |
2. 补气剂配利湿渗浊药 |
3. 补血剂配补气药 |
4. 补血剂配活血药 |
5. 补血剂配行气药 |
6. 祛风剂配益气养血药 |
7. 祛风剂配活血药 |
8. 消食剂配行气药 |
9. 消食剂配健脾药 |
10. 祛痰剂配理气药 |
11. 祛痰剂配健脾药 |
12. 祛痰剂配清热药 |
13. 补阴剂配补阳药 |
14. 活血剂配行气药 |
15. 利湿剂配健脾药 |
二、学术特点 |
1. 重视补益 |
2. 注重脾胃 |
3. 用药慎用攻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阳生阴长法治燥浅识(论文参考文献)
- [1]郑玉玲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用药规律探析[J]. 王泽坤,张腾飞,郑玉玲. 中医研究, 2021(10)
- [2]甲状腺癌的中医文献研究[D]. 郝菲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D]. 江柳庆.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周慎斋脾胃学术思想与临床特色研究[D]. 马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基于阳郁神颓病机确立的强志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D]. 周苗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蔡圣朝学术思想总结及通调心肾法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研究[D]. 费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7]基于吴荣祖扶阳理论临证经验探赜治疗虚寒型胃痛临床研究[D]. 姜莉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
- [8]郭立中教授从扶阳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案研究[D]. 李安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5)
- [9]燥证的病因病机及治则研究概述[J]. 赵楚红,王燕,周铭心. 新疆中医药, 2012(03)
- [10]《医学心悟·内、妇科》相关方剂用药特点与配伍研究[D]. 钱旭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