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扎效应论文-南盈盈

钉扎效应论文-南盈盈

导读:本文包含了钉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MCs,TiBw,热处理,钉扎效应

钉扎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南盈盈[1](2018)在《原位法Ti-TiBw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钉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基复合材料(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TMCs)因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TMCs所固有的增强相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及热膨胀系数匹配等问题,导致其强度和塑/韧性不相匹配,而且基体在高温下会发生软化,导致其性能和服役可靠性降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粉末冶金法(P/M)通过Ti与BN原位反应制备Ti Bw增强和N固溶增强的复合强化TMCs,在此基础上对所制备的TMCs进行不同工艺退火热处理,研究在不同退火温度和时间下增强相Ti Bw含量对TMCs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对其晶粒尺寸,微观形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研究晶粒长大动力学,分析Ti Bw对TMCs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晶粒尺寸的钉扎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Ti与BN原位反应制备Ti-Ti Bw复合材料:将Ti与BN混合粉末在1000℃进行烧结,Ti与BN发生原位反应生成高致密的Ti Bw增强和N固溶增强的复合强化TMCs。显微组织观察表明:Ti Bw呈细长晶须状,分布在晶界处;结合XRD分析、XPS分析以及TEM分析结果:BN分解所生成的N原子以固溶形式存在于Ti基体中,反应完全,界面干净。热处理对Ti-Ti Bw晶粒尺寸的影响:与纯Ti相比,随BN添加量的增加,生成Ti Bw含量逐渐增多,基体晶粒尺寸逐渐减小,Ti Bw显着细化了基体晶粒尺寸。经过900~1200℃热处理,Ti Bw明显提升了基体晶粒粗化温度。在粗化温度前,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无明显变化,此时生成的Ti Bw有效抑制了晶粒长大;达到粗化温度后,Ti Bw长径比和形貌发生显着变化,晶粒长大抑制作用减弱,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晶粒快速长大。Ti Bw对Ti-Ti Bw晶粒尺寸的钉扎效应机理:与纯Ti比较,随着BN添加量的增加,生成Ti Bw含量逐渐增多,分布在晶界处,阻碍晶界迁移,部分晶界被Ti Bw占据,降低了系统的界面能,而晶界与Ti Bw分离将导致界面能的上升,此时晶界迁移速率将逐渐减小,晶界迁移所需激活能逐渐增大。Ti Bw长轴平行于晶界时,随着其长径比和含量的增加,Ti Bw对晶界的钉扎作用越明显,处于晶界的Ti Bw倾向于平行于晶界分布。热处理对Ti-Ti Bw力学性能的影响:与纯Ti相比,随着BN添加量的增加,N原子在Ti基体中的固溶量增加,试样硬度逐渐增加。经900~1200℃热处理后,随温度的升高,基体的硬度逐渐增加,在1200℃达到最大。与纯Ti相比,随着BN添加量的增加,试样抗拉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延伸率呈降低趋势,断裂方式从韧性转为脆性断裂。添加0.1wt%BN的试样强度和塑性分别为791 MPa和13.6%,经900℃热处理后,其抗拉强度提高了36 MPa,延伸率保持不变。此时Ti Bw有显着钉扎作用,能起到细晶强化和Ti Bw的承载作用,强度和塑性均保持在良好水平。当温度继续升高,Ti Bw粗化,钉扎作用减弱,此时晶粒粗化严重,导致试样强度下降。(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武海丹[2](2018)在《拓扑超导体中涡旋的钉扎效应及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编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拓扑超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拓扑超导体的体内有超导能隙,边界处有拓扑保护的边缘态,这种边缘态与马约拉纳费米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反粒子就是该粒子本身。另外,马约拉纳费米子还是非阿贝尔任意子,满足非阿贝尔统计,这在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求解Bogoliubov-de Gennes方程,数值地计算了拓扑超导中涡旋的钉扎效应,并且通过杂质的拖拽实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编织。首先,我们给出了合理的哈密顿量,并简单地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接下来,我们我们选取2448?的晶格,分别数值地计算了拓扑平凡态和拓扑非平凡态的涡旋钉扎情况,并通过计算能带说明了临界磁场的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拓扑超导中存在两个涡旋,分别在(12,12)和(36,12)的位置。引入杂质后,涡旋将被杂质拖拽到杂质所在的位置。但是,杂质对涡旋的钉扎效应存在一个临界距离Rc。设以无杂质时涡旋中心的位置为原点,当杂质到原点的距离超过相应的临界距离,涡旋将回到原来无杂质时的位置。我们知道拓扑超导中涡旋很可能联系着马约拉纳束缚态。通过数值地计算本征值和本征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零能本征值的存在,这更加表明涡旋与马约拉纳束缚态的密切联系。通过计算钉扎后的态密度,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零能峰;零能峰的出现表明杂质对涡旋的钉扎并不会破坏马约拉纳束缚态。综上所述,拓扑超导中杂质对涡旋有钉扎效应,并且钉扎并不会破坏马约拉纳束缚态。因此,我们可以试图利用这种钉扎效应实现对马约拉纳束缚态的编织。然而,当两个涡旋距离较近时,涡旋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钉扎的临界距离;另外,钉扎临界距离的存在使我们无法实现两个涡旋在水平方向上的直接交换,这不利于马约拉纳束缚态的交换和编织。因此,我们将晶格扩大到4848?的晶格,发现零能本征值和马约拉纳束缚态仍然存在,也就是说4848?的晶格和2448?的晶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4848?的晶格中,我们通过缓慢地拖拽涡旋,实现了两个涡旋的交换。另外,通过数值地计算和理论地分析,我们说明了拓扑超导中的涡旋确实联系着马约拉纳束缚态。通过缓慢的钉扎,我们成功地实现马约拉纳束缚态的交换,这对马约拉纳束缚态的编织和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实现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石吉磊,卿任鹏,齐然,殷雅侠,翟云波[3](2016)在《利用表面钠离子梯度掺杂钉扎效应提高富锂正极材料动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枯竭及环境污染的考虑,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其中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经过近30年的发展,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不能满足目前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其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比容量的正极材料。近几年来富锂正极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由材料自身决定的电子和离子传输过程缓慢等本性,严重地限制了富锂正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氯化钠熔融盐煅烧方法,成功实现了较大离子半径的钠离子对富锂正极材料的表面梯度掺杂,显着地提升了富锂正极材料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发现表面梯度掺杂的钠离子具有钉扎效应不仅提高材料动力学性能还有助于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1])。(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分会:化学电源》期刊2016-07-01)

卢晓丰,李飞,孙周洲[4](2016)在《含有缺口的铁磁纳米线中畴壁的钉扎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磁纳米线中头对头畴壁在缺口处关于钉扎场的问题。采用微磁学软件模拟了当施加外磁场后,钉扎场与缺口的几何尺寸以及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当缺口宽度与纳米线宽度比一定时,钉扎场的大小随着纳米线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缺口的长度越长,钉扎效应越明显。除此之外,还讨论了缺口的相对钉扎位置与钉扎场的关系。最后讨论了畴壁的手性对钉扎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刘露[5](2015)在《YBCO复合结构及磁通钉扎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YBCO高温超导薄膜及其相关器件的应用领域广阔,潜在经济价值高,尤其是其拥有较高的临界电流密度(J_c>1 MA/cm~2,0T),被认为是强电应用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温超导材料。但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大,临界电流密度呈指数型减小,极大地限制了YBCO薄膜的强电应用进程。因此,提高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性能就成为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与化学修饰相结合的微细图形加工方法在LAO单晶基板上制备微细图形,在微细图形上生长YBCO薄膜,制备出了YBCO复合结构,探讨了该复合结构中微细图形的引入对YBCO超导电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该复合结构中的磁通钉扎效应。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无氟溶胶-凝胶法,并通过控制热处理中高温成相阶段水蒸气的通入量对其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在LAO单晶基板上制备出具有单一的c轴取向且超导性能良好的YBCO薄膜,为后续制备YBCO复合结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在LAO单晶基板上制备了YBCO/图形化PZT-La CoO_3复合结构。X射线衍射和超导性能测试分析表明:该复合结构中PZT-LaCoO_3与YBCO薄膜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了BaZrO_3和ZrO_2杂质相的形成,而这些杂质相会在YBCO薄膜中产生更多的缺陷,导致非c轴取向的YBCO晶粒数量增多,从而未能有效的提高YBCO薄膜的磁通钉扎性能。(3)在LAO单晶基板上制备出YBCO/图形化Y_2O_3复合结构。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Y_2O_3微细图形的引入使YBCO薄膜内部产生一些纳米级缺陷,导致部分晶面发生了弯曲现象,从而形成一些层错、晶格畸变等晶体缺陷。超导性能测试表明:与纯YBCO薄膜相比,YBCO/Y_2O_3图形化复合结构随外加磁场的J_c值的下降速率小于纯YBCO薄膜的J_c值,说明Y_2O_3微细图形的引入提高了YBCO薄膜的磁通钉扎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5-06-30)

郑开宏,高义民,李烨飞,汤姝莉,史芳杰[6](2014)在《具有钉扎效应的CTC_P/Cr26复合材料制备及界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铸造碳化钨颗粒(Cast Tungsten Carbide Particle,CTCP)与还原铁粉为原料,采用松装烧结工艺制备具有蜂巢状结构的多孔陶瓷预制体;通过铸渗法制备了CTCP/Cr26铁基表层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手段分析了预制体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高温烧结过程中还原铁粉中的Fe与CTCP中的W2C发生反应,在CTCP表面形成了烧结壳层,壳层内侧的物相组成为WC+Fe3W3C,壳层外侧的物相是Fe3W3C;壳层相互连接使预制体具有较高强度,铸渗过程中高强度的预制体能够抵抗高温液态金属的热冲击,从而保证了复合材料中预制体的蜂巢状结构;制备的复合材料中CTCp与金属基体的界面形成明显的过渡层,过渡层的物相组成为WC+Fe3W3C,过渡层的形成是烧结壳层在高温金属液中发生溶解与析出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栗晴晖[7](2013)在《磁通钉扎效应引起的含孔超导材料磁致伸缩及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具有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以及排斥磁力线的性质的材料为超导材料。高温超导体由于具有较高的临界转变温度、较大的临界电流密度以及俘获强磁场的特性,自从其诞生以来就受到了极大关注,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孔洞,作为一种常见的缺陷,经常预先存在于器件中或者在器件使用过程中因外部荷载产生。因此,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进一步研究了含中心圆孔、椭圆孔及矩形孔的超导材料在电磁力作用下的磁致伸缩及应力分布。所做工作具体如下:首先,研究了含中心椭圆孔的柱状超导体由于磁通钉扎现象引起的应力分布问题。通过采用具有临界电流状态的指数模型来获得场冷时磁场减小过程中磁通密度的分布方程,进而获得磁通扎钉力。然后,通过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绘制数值结果图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数值结果显示沿着柱状超导体中心椭圆孔的长轴方向,在孔的边缘发生环向应力的应力集中现象。另外,孔的形状和当前临界电流状态的模型参数对于应力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并且不同的影响。其次,研究了含矩形孔的高温超导长条在电磁力作用下孔边应力问题,基于Bean临界状态模型和Kim临界状态模型,分析并得到了含矩形孔超导条在场冷和零场冷的减小场中电磁力作用下的磁通密度分布。首先运用有限元方法,得到了相应的孔边应力集中系数和孔边非零主应力的数值解,然后,在两种临界模型下对两者进行了比较。这些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和设计超导仪器具有很大的意义。最后,研究了含中心小圆孔的横观各向同性超导薄圆盘在垂直的磁场中,由于磁通钉扎效应引起的磁致伸缩及应力分布。假设薄超导盘中的磁通密度和电流密度遵循Bean模型,推导出了磁致伸缩、径向应力及环向应力的解析式,研究了薄超导盘在整个磁化过程中的磁致伸缩行为。重点分析了磁化过程中外加磁场对磁致伸缩及最大张拉应力的影响。数值结果显示,在磁场变化一个周期中,最大径向拉应力出现在峰值场与俘获场中间,此时,最大的环向拉应力出现在小圆孔边上。这些结果对超导材料强度分析及设计有帮助。(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期刊2013-12-01)

高奉宽[8](2013)在《基于磁通钉扎效应的可重构连接设计及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在轨装配技术是构建航天器对宇宙空间进行深入探索的关键技术,目前已有有人在轨装配和自主在轨装配两种方式。但有人在轨装配存在高成本、高风险以及易失误等缺点,而自主在轨装配也存在自动控制的大延时等问题。因此,研究适应未来空间任务的新型在轨装配方法十分必要。高温超导体作为非理想的第II超导体具有特殊的磁通钉扎效应,能够在超导体和磁体之间形成一个被动稳定的、非接触的、可重构的连接,这一特性为在轨装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本文着重研究了一种可用于模块化航天器在轨装配的可重构接口。高温超导体能够在外磁场中稳定地悬浮,与磁体间能形成比拟刚性的非接触连接。本文首先根据高温超导体与磁体形成的钉扎接口设计了一种两模块重构的接口,并分析了接口重构的详细步骤。最后又在两模块重构接口的基础对重构接口进行了扩展设计。理论研究中,首先对冻结镜像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Gauss-Legendre算法计算了Ampere电流环的磁场分布。然后,使用电流环代替电磁铁,通过修正的冻结镜像模型计算了重构模块间在重构过程中的钉扎作用,并通过仿真研究了钉扎系数、电流环电流强度、电流环半径以及场冷高度等因素对钉扎作用的影响。最后,利用高温超导体和磁体间相互作用的单阻尼受力模型和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接口重构的动力学模型,而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重构动态响应,验证了接口重构的可行性。在实验研究部分,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地面模拟重构实验的具有强磁场的电磁铁,并利用该电磁铁和钇钡铜氧高温超导体构建了实验的重构模块。然后在微重力气浮平台上进行了重构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跟踪采集了模块在转动重构中各个位置的图像,对这些图像处理后得到了模块位置时间关系曲线,定性和定量地验证了接口重构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7-01)

阮永丰,马鹏飞,贾敏,李文润,张宇晖[9](2009)在《中子辐照6H-SiC晶体中的钉扎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对两种不同的6H-SiC晶体进行了总通量为5.74×1018n.cm-2、8.2×1018n.cm-2和1.72×1019n.cm-2的不同剂量的中子辐照,利用X射线衍射等手段观测了中子辐照引起的晶体内部损伤。结果表明:两种样品在不同的中子通量辐照下,消除部分原始缺陷的、纯度较高的样品辐照后的内部损伤明显小于纯度较低、内部原始缺陷较多的样品。样品的辐照损伤不仅取决于中子辐照剂量,还取决于其辐照时的成分和结构。晶体的结构缺陷和杂质,作为一种"钉扎",在辐照过程中作用极大,它们导致了晶体的长程缺陷(如位错)的大幅度增加。(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高湉[10](2009)在《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中的元素替代、电子向列有序与畴壁钉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为代表的磁电阻材料,由于它们所表现出的庞磁电阻效应(CMR, 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在提高磁存储密度以及磁敏感探测元件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这类体系还表现出诸如磁场或电场等诱导的绝缘体—金属转变,电荷/轨道/自旋有序,以及相分离等十分丰富的物理内容,涉及到凝聚态物理的许多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微观物理机制的正确认识,必将对凝聚态物理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论文工作以具有ABO3典型钙钛矿结构的锰氧化物La-Mn-O体系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物性测量与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研究了LaMnO3母体中进行B位替代的LaMn1-xCuxO3体系和在此基础上进行A位替代的La1-yCayMn0.90Cu0.10O3体系中的元素替代效应、微观电子向列有序与宏观物性的关联、以及纳米尺度的畴壁钉扎效应,并对相分离锰氧化物强关联体系中的纳米尺度磁畴/畴壁结构、微观电子有序/无序转变、及其与材料的电/磁输运行为的关联效应等问题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综述了磁电阻效应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并简单介绍了庞磁电阻锰氧化物体系中丰富的物理现象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本章的介绍,我们将对磁电阻效应以及磁电子学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对元素替代后生成的掺杂锰氧化物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晶体结构、电子结构、磁特性、输运机制、有序相等基本物理问题有所认识;最后我们还就本文工作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进行了概括性描述。第二章介绍了实验样品的制备方法、结构分析与表征、物性测量的方法和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电、磁输运测量和样品形貌/粒度的观察与比较等。第叁章研究了A位和B位元素替代对锰氧化物电、磁输运性质以及磁电阻效应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研究了Cu替代Mn位对LaMnO3反铁磁母体性质的改变,研究了B位非磁性元素替代以及离子价态变化对锰氧化物磁性和磁电阻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通过直接在反铁磁LaMnO3母体的锰位进行Cu替代可以导致双交换作用,并出现强铁磁性和大的磁电阻效应,并且当Cu的替代浓度为10%时,双交换作用和磁电阻效应最为明显。第二部分是在B位最佳掺杂的基础上,研究了La位被Ca替代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相分离体系中不同的相以及近邻畴/团簇间的摩擦效应,以及由此引发的热磁曲线中大的热滞现象。这些研究成果对理解巨磁电阻的微观机制以及探索新型磁电阻材料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第四章研究了La1-yCayMn0.90Cu0.10O3体系中的变磁性磁化台阶跳跃现象,并用电子向列有序理论对它进行了很好的解释,首次有针对性地从实验上证实了电子向列有序理论的有效性,这对于变磁性转变行为的研究以及重新认识相分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第五章对普遍存在于微量元素替代锰氧化物体系中100 K以下的低温磁化反常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选取LaMn1-xCuxO3体系为具体研究对象,实验证实了纳米尺度畴壁钉扎效应的存在,并且发现畴壁钉扎现象消失的单畴颗粒的临界尺寸RC约为100 nm,这对于进一步明确低温下强关联锰氧化物体系中的复杂磁结构及其低温相图是很有帮助的。第六章是对本论文工作的总结,并简要叙述了工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09-04-01)

钉扎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拓扑超导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这是因为拓扑超导体的体内有超导能隙,边界处有拓扑保护的边缘态,这种边缘态与马约拉纳费米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反粒子就是该粒子本身。另外,马约拉纳费米子还是非阿贝尔任意子,满足非阿贝尔统计,这在实现拓扑量子计算方面有潜在的应用。本文通过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求解Bogoliubov-de Gennes方程,数值地计算了拓扑超导中涡旋的钉扎效应,并且通过杂质的拖拽实现了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编织。首先,我们给出了合理的哈密顿量,并简单地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接下来,我们我们选取2448?的晶格,分别数值地计算了拓扑平凡态和拓扑非平凡态的涡旋钉扎情况,并通过计算能带说明了临界磁场的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拓扑超导中存在两个涡旋,分别在(12,12)和(36,12)的位置。引入杂质后,涡旋将被杂质拖拽到杂质所在的位置。但是,杂质对涡旋的钉扎效应存在一个临界距离Rc。设以无杂质时涡旋中心的位置为原点,当杂质到原点的距离超过相应的临界距离,涡旋将回到原来无杂质时的位置。我们知道拓扑超导中涡旋很可能联系着马约拉纳束缚态。通过数值地计算本征值和本征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零能本征值的存在,这更加表明涡旋与马约拉纳束缚态的密切联系。通过计算钉扎后的态密度,我们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零能峰;零能峰的出现表明杂质对涡旋的钉扎并不会破坏马约拉纳束缚态。综上所述,拓扑超导中杂质对涡旋有钉扎效应,并且钉扎并不会破坏马约拉纳束缚态。因此,我们可以试图利用这种钉扎效应实现对马约拉纳束缚态的编织。然而,当两个涡旋距离较近时,涡旋之间会产生排斥作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钉扎的临界距离;另外,钉扎临界距离的存在使我们无法实现两个涡旋在水平方向上的直接交换,这不利于马约拉纳束缚态的交换和编织。因此,我们将晶格扩大到4848?的晶格,发现零能本征值和马约拉纳束缚态仍然存在,也就是说4848?的晶格和2448?的晶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4848?的晶格中,我们通过缓慢地拖拽涡旋,实现了两个涡旋的交换。另外,通过数值地计算和理论地分析,我们说明了拓扑超导中的涡旋确实联系着马约拉纳束缚态。通过缓慢的钉扎,我们成功地实现马约拉纳束缚态的交换,这对马约拉纳束缚态的编织和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实现都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钉扎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南盈盈.原位法Ti-TiBw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钉扎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2].武海丹.拓扑超导体中涡旋的钉扎效应及马约拉纳费米子的编织[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3].石吉磊,卿任鹏,齐然,殷雅侠,翟云波.利用表面钠离子梯度掺杂钉扎效应提高富锂正极材料动力学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分会:化学电源.2016

[4].卢晓丰,李飞,孙周洲.含有缺口的铁磁纳米线中畴壁的钉扎效应[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刘露.YBCO复合结构及磁通钉扎效应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5

[6].郑开宏,高义民,李烨飞,汤姝莉,史芳杰.具有钉扎效应的CTC_P/Cr26复合材料制备及界面结构[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

[7].栗晴晖.磁通钉扎效应引起的含孔超导材料磁致伸缩及应力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8].高奉宽.基于磁通钉扎效应的可重构连接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9].阮永丰,马鹏飞,贾敏,李文润,张宇晖.中子辐照6H-SiC晶体中的钉扎效应[J].人工晶体学报.2009

[10].高湉.钙钛矿结构锰氧化物中的元素替代、电子向列有序与畴壁钉扎效应研究[D].上海大学.2009

标签:;  ;  ;  ;  

钉扎效应论文-南盈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