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实验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存在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临床各种治疗手段尚未能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本研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性肺损伤为研究对象,探讨炎症性肺损伤新的治疗措施及缺氧诱导有丝分裂因子(hypoxia-induced mitogenic factor,HIMF)这一肺损伤过程中新近发现的炎症因子的作用。由于HIMF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于局部肺组织,本课题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作为载体携带HIMF进入肺损伤局部,在除外HIMF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的影响下观察单纯MSC和MSC联合HIMF在炎症损伤的不同阶段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实验方法采用经典的全骨髓分离法从Balb/c小鼠中分离MSC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及性质鉴定。在确定分离的MSC为目的细胞后,与小鼠肺上皮细胞(MLE12)在炎症微环境中体外共培养,观察对MSC功能的影响;另一方面包装含目的基因HIMF的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导MSC确定转导效率、转导最佳MOI值、转导时间等。在LPS诱导小鼠肺炎症性损伤的动物实验中,分为三组包括单纯生理盐水组、MSC组、MSC-HIMF组进行研究。观察不同时间点不同干预组中反映炎症损伤各指标(W/D、MPO、肺组织和BALF中炎症因子TNF-α和抗炎因子IL-10表达、BALF总蛋白水平)的变化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探讨MSC和HIMF在炎症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结果1.全骨髓贴壁法可以成功获得高纯度的MSC,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多胚层分化实验得以验证和确认。2.体外共培养炎症条件下MSC表达抗炎因子明显增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3.炎症条件下MSC细胞周期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仍以G0/G1期细胞为主。4.Lentivirus系统可以成功转导目的基因HIMF至MSC,并稳定表达HIMF。实验确定最佳MOI值为5(poly=5ug/ml),最佳体内植入时间为转导后第5天。GFP作为体内示踪剂操作简便且易于观察。5.肺组织病理评分:MSCs治疗组的肺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C-HIMF治疗组急性期肺损伤程度并没有减轻,并且较对照组相比,炎症持续存在,有慢性化趋势,部分肺组织存在胶原沉积增加。6.肺炎症损伤指标:较对照组相比,MSC干预组表现为W/D降低、MPO活性下降、肺内和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含量的降低和抗炎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提示MSC干预可明显减轻肺内的急性炎症反应;而MSC-HIMF组在治疗过程中W/D比值增加、MPO活性增强、肺内和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含量升高,并且维持到d14天,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加。提示HIMF可促进肺内炎症反应,且炎症损伤持续存在。7.MSC减轻肺炎症损伤的机制:MSC治疗组肺组织和BALF中均出现明显的炎症因子含量的降低和抗炎因子表达的明显增加,推测MSC在炎症性肺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其调节了肺组织局部的免疫状态,当然在急性期MSC可以与肺部受损细胞融合或转化发挥治疗作用。结论1.MSC可成功体外分离纯化、维持细胞功能,慢病毒转导MSC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携带外源基因的方法。2.MSC干预LPS诱导的炎症损伤可明显减轻肺内的急性炎症反应,可能机制之一为调节肺组织局部的免疫状态。3.HIMF可促进肺内的炎症反应,且炎症反应呈现慢性化趋势。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潮气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肺损伤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06)
- [2].利妥昔单抗致药物性肺损伤临床诊治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03)
- [3].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06)
- [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与肺损伤[J]. 伤害医学(电子版) 2013(03)
- [5].13例含利妥昔单抗化疗方案致药物性肺损伤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10)
- [6].药物性肺损伤三例[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02)
- [7].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的新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8(12)
- [8].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与术后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11)
- [9].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预防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0)
- [10].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1)
- [11].白羽肉鸡肺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家禽科学 2014(12)
- [12].清胰汤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临床研究[J]. 中医学报 2013(10)
- [13].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肺损伤治疗问题[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10)
- [14].急性药物性肺损伤临床分析:附典型病例[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20)
- [15].卡托普利对通气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21)
- [16].凋亡在原发性肺损伤中的变化[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3)
- [17].小潮气量联合肺复张策略在重症肺炎肺损伤治疗中应用分析[J]. 中外医疗 2016(21)
- [18].科学知识图谱在自然科学中的探索——以肺损伤与修复为例[J].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2(05)
- [19].干细胞与肺损伤修复[J]. 临床肺科杂志 2009(05)
- [20].溺海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 2008(03)
- [21].心脏不停跳大鼠单肺体外循环肺损伤模型的建立[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03)
- [22].沐舒坦对胸部创伤所致肺损伤的治疗作用[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5(06)
- [23].地西他滨致急性药物性肺损伤1例报告[J]. 生物技术通讯 2016(04)
- [24].姜黄素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重庆医学 2016(22)
- [25].白羽肉鸡肺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中国动物保健 2015(03)
- [26].常规通气和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治疗严重肺损伤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 2015(07)
- [27].白羽肉鸡肺损伤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5(04)
- [28].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 胃肠病学 2014(06)
- [29].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14)
- [30].丙泊酚对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1(10)
标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论文; 脂多糖论文; 急性肺损伤论文; 缺氧诱发有丝分裂因子论文;